头图

Outcome VS. Output:研发效能提升中,谁会更胜一筹?

2007 年,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的联合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在博客 The Pmarca Guide to Startups 中提出 「Product/Market Fit」 ,他写道, 「这意味着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拥有能够满足该市场的产品。」

Product/market fit means being in a good market with a product that can satisfy that market.
—— The Pmarca Guide to Startups

图片

聚焦到产品研发环节,验证 PMF(即 Product/Market Fit)要求研发团队在找准市场定位的同时,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也是敏捷开发的基本核心。

理想情况下,敏捷团队的产品负责人(PO)、Scrum Master 和开发团队各司其职,在价值优先、增量构建和紧密协作中,持续交付可工作的软件,逐步验证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

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需求源源不断地涌入,产品和开发团队迷失在所谓的「用户需求」和「用户反馈」当中,抓不住真正的「价值浮板」。最终,结果导向的「敏捷开发」沦陷为产出导向的「快速开发」,并落下「中华田园敏捷」的恶名。

图片

01 结果导向 VS. 产出导向

敏捷开发以结果导向(Outcome Oriented) 为内核,强调价值交付,以优先级排序、产品待办列表等最佳实践保障敏捷团队专注于用户价值创

产出导向(Output Oriented) 的快速开发则专注于消除技术风险和快速上线功能。在紧迫的迭代周期内,研发团队追求高效率、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功能实现,却可能忽视产品价值的市场验证。

研发过程过分强调速度和质量(现实中质量可能无法得到绝对保证),而忽略价值,等同于在无限的功能上线和堆叠中「隔靴搔痒」;若无法直击痛点,为用户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无论开发速度有多快,产品都会被市场淘汰。

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关注用户价值而弃质量和效率于不顾,在风云难测的市场和外部环境中,产品也会因此口碑下滑、错失东风,而被市场抛下。

只有在迭代循环中,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目标,平衡好价值交付和产出效率,兼顾产品价值、技术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创造,才有可能小步快跑地验证 PMF。

02 研发三大价值

敏捷开发主张产品负责人要与研发团队一起商讨功能明细,为高产品价值的待办事项评定优先顺序和工作量,再结合团队容量制成产品待办列表和迭代待办列表。

那么,实践中的「三大价值」应该如何衡量?

💡 产品价值 - Business Value

产品价值,也称商业价值(Business Value),可以理解为是技术价值和用户价值的总和。提升产品价值的本质是以尽可能少的努力和代价,最大程度满足利益相关者和用户的经济期待。

💡 技术价值 - Technical Value

研发团队将产品想法和创意落地的过程中,为提升研发效能而做出的所有技术努力,共同组成产品的技术价值(Technical Value)。

例如,在迭代实践中,制定软件和开发工具的基本框架,选用合适的自动化工具,消除技术不确定性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以及,在轮复一轮的磨合与协作中,摸索出最恰当的研发协作模式,形成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建立技术规范和要求,并达成共识等。

💡 用户价值 - Customer Value

用户价值,也称客户价值(Customer Value)是产品的各个功能为用户提供的价值;好的功能和模块总是能清晰直观、易于使用地为用户解决问题。

常见的用户价值评估模型包括 RFM 模型、CLV 模型、帕累托模型和顾客社交价值模型等。

  • RFM 模型:通过用户最近一次的购买行为(Recency)、总体消费频率(Frequency)以及消费金额(Monetary)三项指标来描述该用户的价值状况。
  • CLV 模型:CLV 即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有时也称 LTV(Life Time Value);它考虑含客户获取和客户流失在内的完整客户生命周期。
  • 帕累托模型:基于二八定律的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帮助团队判断出「谁是利润效益最高的用户」。
  • 顾客社交价值模型:涉及顾客社交活跃度和影响力两个方面,对于产品传播和口碑营销有较好的评估及预测效果。

03 价值增长曲线

David Theil 根据阶段性目标的不同,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知识构建期、产品成长期和稳定增长期,并绘制了技术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增长曲线。

P.S.: 价值增长曲线图以趋势呈现为主,在具体数值上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 信息构建期 - Knowledge Building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在产品开发最早期,研发团队以技术建设为主,着重消除技术风险,为用户价值提速做好准备。

研发团队通过构建系统架构和基础设施、选用工具和自动化、制定技术决策,以及使用 Spike(探针法)消除技术不确定性,快速提升技术价值,并建立起用户价值创造所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

同时,团队会设计 MVP 并交付少量功能,不断探索真正的用户价值,在持续、频繁的价值交付中逐步验证 PMF。

📍 产品成长期 - Product Focus

寻找 PMF 的征途总是曲折,但一旦实现,便会迎来爆发式的业务增长和产品扩张。

基于前期牢固的「技术基建」和已被市场验证的产品方向,敏捷团队可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全力冲刺,专注于产品功能和需求的开发与实现,高速创造用户价值;

产品的技术价值也会在定期回顾中缓慢提升。

图片

📍 稳定增长期 - Stabilizing Product

随着产品功能日渐齐全,用户价值增长趋于平缓,此时产品开发步入成熟期。

敏捷团队也要原地休整,养精蓄锐。研发团队着手修补技术债、优化系统架构、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技术价值;产品负责人则根据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变化,探索新的价值增长机会,等待再次「全力出兵」和爆破式增长。

在不断地迭代实践与复盘中,敏捷团队得以持续提升技术价值,创造用户价值,并打造出稳定的产品价值增长引擎。

LigaAI 总结

无论是产品管理,还是研发管理,最终都要为企业业务增长服务,而验证 PMF 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敏捷团队不仅要积极拥抱市场和外部的变化,及时调整或修正产品方向,还应当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客观地对产品价值、技术价值和用户价值展开管理,并打造以结果导向为核心的组织成长内核。


了解更多研发管理、效能提升、敏捷开发、前沿技术等消息,欢迎关注 LigaAI@SegmentFault

期待您点击 LigaAI-智能研发协作平台,体验我们的产品,并与我们交流 :)

全新的智能研发管理平台。持续产出敏捷开发、机器学习等干货内容ing……

46 声望
9 粉丝
0 条评论
推荐阅读
ChatGPT 之后,B 端产品设计会迎来颠覆式革命吗?| Liga妙谈
近日,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宣布,其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首次人体临床研究已被准许启动。遥想当年,我们还嘲讽罗老师「动嘴做 PPT」,谁曾想不久后我们可能连嘴都不用动🙊。

LigaAI

封面图
ChatGPT 插件上线!亲测,更加便捷!
ChatGPT 正火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在忙着搜教程,大家想亲自体验原汁原味的 ChatGPTt,可搜到的资源要不是很难用,或者无法科学上网,挺折腾的,现在终于不用那么麻烦了。

Postcat2阅读 708评论 4

登上了 Github trending!这个 API 管理工具新秀厉害了!
昨天我在逛Github上的时候,无意发现我们的 Postcat ,居然登上了 Github trending !这个还是很厉害的!那种心情你们应该懂的吧,就是自己的工具,居然也被大家知道了,很开心!

Postcat2阅读 382

搞懂 API ,后端 API 接口设计方法
后端 API 接口设计是开发 Web 应用和移动应用的关键组成部分,好的接口设计可以提高应用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后端 API 接口设计方法:

圆圆大姐头2阅读 328

一名七年老安卓的一二月小结
你好,我是 shixin,一名工作七年的安卓开发。每两个月我会做一次总结,记下这段时间里有意义的事和值得反复看的内容,为的是留一些回忆、评估自己的行为、沉淀有价值的信息。一转眼 2023 年过去了六分之一,这两...

shixinzhang2阅读 742

封面图
ArchKeeper (开篇):架构守护平台的问题与理念
在敏捷开发环境下,系统通过迭代增量的交付价值,系统架构也是如此。团队不可能在项目之初就建立完美的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应该随着系统迭代不断演进。架构演进和架构腐化是看待架构的不同视角:架构腐化着眼于现...

京东云开发者1阅读 358

封面图
前端进阶:在 Web 中使用 C++,我让学妹另眼相看
根据给定的一系列矩形,需要将它们打包到指定大小的二维箱子中,且要求任意两个矩形不能相交或包含。问:如何排列矩形可使需要的箱子数量最少,且利用率最大?

LigaAI1阅读 414

封面图

全新的智能研发管理平台。持续产出敏捷开发、机器学习等干货内容ing……

46 声望
9 粉丝
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