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标准流程:1、数据库用有状态的副本集创建。保障网络标签不变。2、创建clusterIP类型的 service . 集群内应用以通过服务Domain name 去连接数据库。3、ConfigMap ,其他容器通过cm去挂载配置文件,文件里有数据库名、数据库服务名(IP)、端口、账号等信息。
如果是创建的Service的话,ClusterIP模式的话有内网VIP。可以通过
kubectl get svc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