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各种软件,各种电脑,根本上也就是利用了if else这种最原始的判断和for循环对大数据遍历速度快的优点,再说本质一点也就是0和1的处理,电脑是个白痴,它只懂得0和1的运算,其余什么都不懂,这样就导致了诸多弊端:
由于基于0和1,电脑也只能机械的去匹配算法,如在人脸识别应用上,电脑根本不懂这是一张脸,它也只能转换图片的色彩模式然后和人脸的肤色范围进行匹配,再来匹配五官和脸的轮廓,得出这是一张人脸,那换做是漫画里的人物呢,为什么人就能立即识别漫画中那个讽刺的人物,电脑能行吗?曾经那个笑话,一女生卸妆后电脑识别不出来而导致无法正常开机,这也就是“算法”的弊端,再者,人们常说某某人是可爱气质or熟女气质or冷艳气质,电脑能根据“算法”识别出来?
由于基于0和1,电脑只能模糊或是精确匹配已有的数据库,无法达到真正的思考,最近百度识图翻译闹出的笑话就是这样,小黄鸡它也只是一个广大网友维护的数据库而已,它不知道你在说啥,它只是0和1的运算,这样一来,我对一个机器人生气的说“你给我去死吧”,这个机器人会匹配出数据库中去死的动作然后推动身体零件去执行,但是我这只是气话,如果足够智能,它会向我道歉并询问做错原因
基于0和1,计算机永远无法身临其境的辨别语景,比如曾经的汉语四六级考试,小明,去不去旅游呀?我去,我不去,计算机也许何种算法何种数据遍历都不知道这个到底去还是不去,再者,目前网络上各种段子手,计算机能编出笑话段子吗,貌似曾经有人这么干过,给计算机写好算法,让它编出笑话,结果计算机的笑话因为其不好笑而搞笑,再如,处于暧昧期的男女们,女生害羞的说“你真是个傻瓜”和“你真是个傻币”,电脑会匹配出褒义词和贬义词数据库,匹配出傻瓜和傻币都是骂人的词语,于是电脑就启动被骂时的动作函数,这样的电脑,发给他一辈子的好人卡他都只会执行“高兴”的函数哼(ㄒoㄒ)
曾经的工业革命到后来的信息革命,我想下一次革命应该是逻辑思维的革命,人机不分的逻辑,未来的电脑有人的逻辑思维和机器的运算速度,有人的感情色彩,会嫉妒(知道其他电脑用的酷睿心脏,而自己是赛扬的心脏),会报复(趁其他电脑睡觉时偷换其他酷睿心脏为国产龙芯),会搞政治会洗脑(将其他电脑偷偷换成自己已经安装有各种插件or病毒的操作系统并就有自己的后门)
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好的想法或是参考资料?
你要讲的问题可能跟二进制没多大的关系,计算机发展到现在,依赖的最重要的就是你看的不起眼的0和1,通过二进制让程序和硬件进行交互,计算机才能控制硬件执行你的命令。所以,我猜测题主要讲的可能还是“人性化的人机交互”这方面。
阅读过吴军的《数学之美》你就会懂得关于“语义化”的去理解人类命令和“程序化”去理解是在之前就已经争议过了,随着时间的推进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程序化是目前更加正确的选择。
《程序之美》一书主要讲的是计算机如何理解人类输入进来的人类语言。早先时期人们通过总结各种语法,让计算机看起来像我们大脑一样正常的去理解句子,但是发现语言实在是太博大精深,计算机永远(暂时)无法猜测到这个词在这句话中可能的意思,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方便”这个词了。后来有人(具体人忘记了)运用了统计学的方式,通过词频和各种算法将语言拆分成短句根据概率来猜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具体可能还要更复杂一点),在语库达到一定量之后发现统计学方法去翻译人类语言比运用人类自己的语义化理解的准确性要高的多的多,代表例子就是Google Translate。而且自统计学方法出现一来,“语义化”就没有超过过“统计学方法“。
语义化看起来就像是你所谓的更加智能,统计学方法可能就是你所厌恶的呆板的0和1计算机的方法。追求智能化的处理人机交互是人类一直在致力于的项目,但是只能说,目前想要实现这一进程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