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今年的 SegmentFault D-Day 技术沙龙里加入了别具一格的「圆桌讨论」环节,圆桌偏重的是技术热点、成长历程以及创业路上的经验交流,和主体的严肃议题分享形成互补,就是为了做出更加 SegmentFault 式的沙龙体验,让技术与实际经验结合,让普通开发者与大牛更深入地交流。

圆桌产生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对话,下面摘录部分以供阅读。

北京站圆桌讨论

北京站的圆桌由 SegmentFault CEO 高阳主持,嘉宾分别是云适配创始人 CEO 陈本峰、LeanCloud CTO 丰俊文、白鹭引擎布道师张鑫磊、碰碰联合创始人田行智。

roundtable
从左至右:高阳、田行智、陈本峰、张鑫磊、丰俊文

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前端越来越复杂,技术迭代也越来越快,想问一下前端的边界在哪里(发展和分化)?而且前几天我们自己公司的同事还再说前端每十几周有一次大的更新,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陈本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觉得 HTML5 出现之前前端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是 HTML5 出现以后,出现了很多炫酷的效果,使得前端越来越强大。还有是应用的逻辑,以前放在后端做,现在放前端了,后端只负责数据的存储。所有的逻辑都在前端处理,我觉得前端以后会进行一个分化,分成两波。一波还是以前的,是叫前端美工,更多干的是美工的活。还有一波人是前端开发工程师,是写 App 的,大量的交互放在前端做,有大量的代码。像 Facebook 的客户端就是这样,田行智的游戏也是这样的,这都是前端非常复杂的应用。这些工程师就叫前端工程师,不叫前端美工了。

现在国内大家都在鼓励创业,很多朋友扎堆跑去创业了。可能他原来不是做互联网或者不是技术出身的,怎么样吸引技术更牛的人,吸引工程师的加入?

田行智:来 SegmentFault 做一个演讲,我觉得对创业来说首先要广交朋友。任何一个新东西出来都是不靠谱的,都是没有人知道的。我们 2013 年的时候说用 HTML5 和原生来做游戏,几乎没有人敢想你应该这样做,那个时候很差。第一个是认识你的人才会相信你,加入你。

第二个是厚颜无耻,因为你东西没有做出来,很可能失败,99% 都有可能失败。而且你自己不确定它能够成功,你要厚颜无耻的说服每个人,不管是投资人、技术人员或者是前台人员、HR 等等,因为他还没有看到你的东西是否可信。

第三个是要有挑战,任何技术牛人都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陈总(陈本峰)说创业公司特别牛,工程师只是这里的技术美工,对技术人员没有挑战。尤其是 O2O 起来以后,大家觉得资源整合和营销是重点,技术就是“能够实现”。抓一个人过来做出来就可以了,这个对技术人才不是吸引力。真正的是产品创新,挖掘出你自己的技术创新点,真正在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比如说我们用 HTML5 的混合,没有人做过。而且我相信任何好的公司后面,技术创新必然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美团。

陈本峰:我觉得创业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去做一件很有激情的事情,我的理解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做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我招聘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讲未来得一个梦想,讲我们未来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过去互联网都是给 PC 设计的,移动设备浏览很差。未来有很多的设备,不管用户用什么设备都是非常极致的体验。这是云适配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的梦想。大家认同这个事情,我们就一同实现这个理想。对于很多技术牛人来说他们不缺工作和不缺钱,去 BAT 公司都能得到很高薪的工作,吸引他们的是能够加入一个很有激情的创业团队,一起去创造一个未来的世界。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技术成长,初学者怎么选择技术,如何进行自己的技术升级和转型?

张鑫磊:有一部分开发者会有自己的困惑,当你技术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会遇到一个瓶颈,这个瓶颈会非常明显。比如说三年是一个坎,五年是一个坎。无论你的技术怎么学习,怎么去做,你的技术始终维持在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再提升。这个时候我推荐你多接触一些开源的产品,多去做一些和你本行业无关的东西。

我认识到一个不错的哥们,原来做游戏渲染,能够让 2D 游戏出现伪 3D 效果,在中国排前十名。后来跟我说发现除了这一块玩的特别精通之外,还是感觉自己不太靠谱,换一个行业什么都不能做。后来这个哥们自己创业了,学习了新的技术,做自己的精品游戏,也就是大家说的全栈工程师。

丰俊文:他刚才讲的我都特别赞同,我补充一点,在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什么时候能够造成你的飞跃?这个是和打游戏是一样的,不光是打怪升级,这个怪就是你的 BOSS。要珍惜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的老板,有这样的老板在,你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就我自己来说,我之前在日本公司工作,后来接触过一个日本人,那个人涉猎非常广泛,他对于代码的要求非常高。第一个是从架构上的要求,写代码的时候多一个空格都不行。

后来我在百度做一个很大型的分布式系统,要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我在做的时候,BOSS 是百度的一个高级科学家。我做那么大系统的时候,在设计阶段对于服务器端正常留存和异常留存是什么,想的非常清楚。我们说做完了,他会提一堆问题,这个问题怎么处理,那个问题怎么处理。我觉得那个时候压力很大,但是这样的人会让你成长。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自己初学编程的过程中,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田行智:基本上我都是从高中上课学的,书只是辅助工具。最关键的是作为人,同谁来学。我是从某一年开始学 JAVA的,3.0 。我们当时有一个小团队在聊,那个时候是没有书的,有一些 API 文档,我们是自己写了。我认为看书是很重要的,但是和牛人交流是为主的,看书是其次的。看书是你某个时候,某个问题需要去找。或者是晚上睡不着觉看书是没有问题,但是真正学习是要和人去学习。就我所记得的,《设计模式》是我现在记忆最清晰的一本书,是任何面向用户的,不管是程序,还有未来商业基本方式的一本书。

陈本峰:第一本书记得比较清楚,《C 语言与数据结构》,那本书非常老,90 年代初的一本书。刚才讲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我最早写程序主要是看数据结构和算法。包括去云适配面试都会面试数据结构和算法,我觉得就像学武功一样,是计算机里的内功。这是无形的,但是时时刻刻影响你的思维方式。数据结构思维方式是计算机思维方式,学透了思考方式和计算机一样。无论是 C 语言还是 JAVA 也好,这都是招事。万变不离其宗,就是那些招事,想提高计算机功力的话,要提高内功。编程语言对你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座的各位如果是学开发做编程的,还是在计算机基本功上面多下比较多的功夫。

比如说咱们刚才发的那几本书,就是把 DNS 等等的文档都读了一遍。你会深刻了解计算机底层是怎么工作的,再回头看这些新技术,都是基于原有的技术扩展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设计模式》很虚,你知道它怎么来的吗?它是从建筑学来的,大家在建造一个商场或者教堂、小区的时候。有人把它总结了,最后就是那几种方式,折合出什么道理呢?在整个人类社会里面上升一个更高的角度,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纳成一些哲学的道理。而且这些哲学的道理不管是在计算机领域还是建筑领域都是相通的,还是回到了我刚才讲的内功上面,这是更高一层的内功。

张鑫磊:我一直回忆我读的第一本计算机的书是什么,我印象最深得是买第一本书的时候,在天津图书大厦,《21 天精通 C++》,后来翻了前十页也就放弃了。我发现看书对大家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但是如果想让你的技术提升更快两点非常重要,第一点是多实践。哪怕是 15 行的代码都对你的技术有帮助,第二点是多分析。为什么说我这些年一直坚持写技术博客,到现在我博客发表的文章数量不下两千遍,访问量过八百万。我觉得写博客分享对你的技术提升更高。

说到书的话,我推荐大家一本书,《黑客与画家》,对你的提升和理解非常有帮助。

丰俊文:几位都讲了很多,我原原本本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大学的时候开始学计算机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 C 语言的教材(谭浩强老师),我们大一的时候学计算机的时候,期末考试的前一星期说这个课程学完了,一个星期之后马上考试。我们学习的和要考试的内容不一样,考试的是 C。那个时候就开始学 C 语言,当时学那个语言的时候,就觉得把那个看了之后才明白它的定义是怎么回事。包括以后学数据网络和结构都是用 C++,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本神书。

更多的北京站相关内容可以看 这里

其他场次圆桌


SegmentFault思否
14.3k 声望167.1k 粉丝

SegmentFault 社区管理媛 - 思否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