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去曾经写过一系列的文章,试图去鼓励更多的人去写文章。从毕业前的《成为笔杆子》、《[写作驱动学习
](https://www.phodal.com/blog/write-driven-learning/)》、《[重新思考博客的意义
](https://www.phodal.com/blog/rethink-why-write-blog/)》,到工作后的《如何提高影响力》,都在试图去向人们展示写博客的可以促进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等到工作以后,发现想写的人是没有时间,不想写的人不存在时间。人们陷入生活的怪圈,越是加班越没有时间学技术,越是没有时间学技术越是需要加班。

前言

我尚不属于那些技术特别好的人——我只是广度特别广,从拿电烙铁到所谓的大数据。不过相比于所谓的大数据,我想我更擅长于焊电路板,笑~~。由于并非毕业于计算机专业,毕业前的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技术比不上科班毕业的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学习。但是后来受益于工作近两年来从没有加班过,朝九晚六的生活带来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追赶过程中,我发现开发博客相关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我的博客是如何工作的?

HTTP服务器

当你开发在网页上访问我的博客的时候,你可能会注意到上面的协议是HTTPS。

blog-mobile

但是并不会察觉到它是HTTP2.0。而这需要一个可以支持HTTP2.0的HTTP服务器,在不改变现在程序配置的情况下,你需要重新编译你的HTTP服务器。在这里,我的博客用的是Nginx,所以它在还只是试验版的时候,就已经被编译进去了。为了隐藏服务器的版本,还需要在编译的时候做了些手脚。除此,为了浏览器上的那个小绿锁,我们还需要一个HTTPS证书,并在Nginx上配置它。

在这时,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个缓存服务器。过去,我在上面用过Varinsh、Nginx Cache。尽管对于个人博客来说,可能意义不是很大,但是总需要去尝试。于是用到了ngx_pagespeed,它会帮我们做很多事,从合并CSS、JS,到转图片转为webp格式等等。

Nginx对请求转发给了某个端口,就来到了WSGI。

WSGI

接着,我们就来到了Web服务器网关接口——是为Python语言定义的Web服务器和Web应用程序或框架之间的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接口。现在,你或许已经知道了这个博客是基于Python语言的框架。但是在我们揭晓这个答案之前,我们还需要介绍个小工具——New Relic。如果你在Chrome浏览器上使用Ghosty插件,你就会看到下面的东西。

New Relic

New Relic是一个网站监测工具,Google Analytics是一个分析工具。但是,不一样的是New Relic需要在我们启动的时候加进去:

nohup /PATH/bin/newrelic-admin run-program /PATH/bin/gunicorn --workers=2 MK_dream.wsgi -b 0.0.0.0:8080 --timeout=300& 

现在这个请求总算来到了8080端口,接着到了Gunicorn的世界里,它是一个高效的Python WSGI Server。

过了上面几步这个请求终于交给了Django。

Django

Django这个天生带Admin的Web框架,就是适合CMS和博客。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工作范围只限于此,它还有这么多用户:

Who Use Django

请求先到了Django的URL层,这个请求接着交给了View层来处理,View层访问Model层以后,与Template层一起渲染出了HTML。Django是一个MTV框架(类似于MVC之于Spring MVC)。接着,HTML先给了浏览器,浏览器继续去请求前端的内容。

它也可以用Farbic部署哦~~。

Angluar & Material Design Lite vs Bootstrap & jQuery Mobile

这是一个现代浏览器的前端战争。最开始,博客的前端是Bootstrap框架主导的UI,而移动端是jQuery Mobile做的(PS: Mezzanine框架原先的结构)。

接着,在我遇到了Backbone后,响应了下Martin Folwer的编辑-发布分离模式。用Node.js与RESTify直接读取博客的数据库做了一个REST API。Backbone就负责了相应的Detail页和List页的处理。

尽管这样做的方式可以让用户访问的速度更快,但是我相信没有一个用户会一次性的把技术博客看完。而且我博客流量的主要来源是Google和百度。

然后,我试着用Angular去写一些比较特殊的页面,如全部文章。但是重写的过程并不是很顺畅,这意味着我需要重新考虑页面的渲染方式。

最后,出现了Material Design Lite,也就是现在这个丑丑的页面,还不兼容新IE(微信浏览器)。

作为一个技术博客,它也用到了HighLight.js的语法加亮。

API

在构建SPA的时候,做了一些API,然后就有了一个Auto Sugget的功能:

Auto Suggest

或者说,它是一个Auto Complete,可以直接借助于jQuery AutoComplete插件。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既然我们已经有博客详情页和列表页的API,并且我们也已经有了Auto Suggestion API。那么,我们就可以有一个APP了。

APP

偶然间发现了Ionic框架,它等于 = Angluar + Cordova。于是,在测试Google Indexing的时候,花了一个晚上做了博客的APP。

Blog App

我们可以在上面做搜索,搜索的时候也会有Auto Suggestion。上面的注销意味着它有登录功能,而Hybird App的登录通常可以借用于JSON Web Token。即在第一次登录的时候生成一个Token,之后的请求,如发博客、创建事件,都可以用这个Token来进行,直到Token过期。如果你是第一次在手机上访问,也许你会遇到这个没有节操的广告:

Install Phodal Blog App

然并卵,作为我的第七个Hybird应用,它只发布在Google Play上——因为不需要审核。

随后,我意识到了我需要将我的博客推送给读者,但是需要一个渠道。

微信公众平台

借助于Wechat-Python-SDK,花了一个下午做了一个基础的公众平台。除了可以查询最新的博客和搜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我发我的博客了。

Phodal QRCode

对了,如果你用Python写代码,可以试试PyCharm。除了WebStorm以外,我最喜欢的IDE。因为WebStorm一直在与时俱进。

微信编辑器

作为下一个项目,我开始打算去做一个微信编辑器。一方面可以给我的女朋友用,她正在我们公司实习——新媒体运营。她写了之前的《极客爱情》系列的文章,或许你对实验室约会吧、我真的不是修电脑的、极客的神逻辑、技术宅不解风情等等的文章。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给个相关关注哈哈~~,打个小小广告,下面是它的微信公众号——白米粥。

Baimizhou

极客爱情是一段热恋的故事,白米粥更像是平淡生活的故事。

扯远了,这个编辑器主要是基于CKEDITOR,因为微信默认的是UEDITOR。尽管UEditor开源,但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维护了。这样的项目是被政治因素,以及加班的工程师文化的影响吧???

技术组成

So,在这个博客里会有三个用户来源,Web > 公众号 > App。

在网页上,每天大概会400个PV,其中大部分是来自Google、百度,接着就是偶尔推送的公众号,最后就是只有我一个人用的APP。。。

Web架构

服务器:

  1. Nginx(含Nginx HTTP 2.0、PageSpeed 插件)

  2. Gunicorn(2 Workers)

  3. New Relic(性能监测)

DevOps:

  1. Farbic(自动部署)

Web应用后台:

  1. Mezzaine(基于Django的CMS)

  2. REST Framework (API)

  3. REST Framework JWT (JSON Web Token)

  4. Wechat Python SDK

  5. Mezzanine Pagedown (Markdown

Web应用前台:

  1. Material Design Lite (用户)

  2. BootStrap (后台)

  3. jQuery + jQuery.autocomplete + jquery.githubRepoWidget

  4. HighLight.js

  5. Angluar.js

  6. Backbone (已不维护)

移动端:

  1. Ionic

  2. Angular + ngCordova

  3. Cordova

  4. highlightjs

  5. showdown.js(Markdown Render)

  6. Angular Messages + Angular-elastic

微信端:

  1. Wechat-Python-SDK

That's All...

其他

博客源码: Phodal Dev

App源码: Phodal App

Clone前不烦先请先关注:

Baimizhou

哈哈,人生难得可以打一次广告,只是是我女朋友的~~~


phodal
8k 声望2.8k 粉丝

待我代码编成,娶你为妻可好 @花仲马


引用和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