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我的博客,欢迎大家去逛逛。
又是两周没写博客了,圣诞夜来水一发~
今天稍微看了下async的源码,感觉很简短精炼,总共也才1000多行代码,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主要看的是waterfall
模块,由于源码中有好多不同接口公用的部分,因此看完waterfall这个接口的整个流程,差不多就cover了一半的async源码了。
造轮子
在没有太多使用经验的情况下,直接看源码,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明所以的细节,看了可能也只能吸收很少的一部分。最好的方式我觉得莫过于自己先造一遍轮子,再看源码了。
接口需求
waterfall这个接口的命名还是很形象的
我要定义一个waterfall函数,满足以下需求:
可以按照Array给定的顺序逐个执行
所有函数执行完毕后,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
前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后一个函数的输入
中途某一个函数执行失败,直接调用回调函数结束
需求的代码描述如下:
async.waterfall([
function(callback) {
callback(null, 'one', 'two');
},
function(arg1, arg2, callback) {
console.log(arg1);
console.log(arg2);
// arg1 now equals 'one' and arg2 now equals 'two'
callback(null, 'three');
},
function(arg1, callback) {
console.log(arg1);
// arg1 now equals 'three'
callback(null, 'done');
}
], function (err, result) {
// result now equals 'done'
console.log(result);
});
// 期望输出:
// one
// two
// three
// done
编码
代码组织了好一会儿,又调试了好一会后(中间遇到了一个关于arguments的坑,后面会讲),终于成型了。输出是按照预期的,和async源码运行的结果相同,分析也都写在注释中:
var async = {};
async.waterfall = function (tasks, cb){
// 指向下一个将要执行的函数
var _index = 0;
/**
* 调用用户指定的函数
*/
function _run(index, args, cb){
var task = tasks[index];
args.push(cb);
task.apply(null, args);
};
/**
* 因为涉及到控制流的转移,从框架转移到用户,再从用户转移到框架。
* 需要定义一个传递控制流的使者,就是这个_cb函数
* 1.框架转移到用户:调用用户函数的同时,把_cb作为参数
* 2.用户转移到框架:用户调用这个_cb,表明已执行完该函数,把控制交给框架。抑或结束,抑或执行下一个函数
*/
function _cb(){
// 如果错误了,直接回调最外层的cb
// 如果是最后一个,也直接调用最外层的cb
if (arguments[0] || _index === tasks.length) {
return cb && cb.apply(null, arguments);
}
/**
* 取出回调参数,作为下一个函数的输入
* 因为回调的第一个参数是错误码,所以要去掉第一个
*/
// var rest = arguments.slice(1); //arguments并没有slice方法,因此这样会报错
var rest = [].slice.call(arguments, 1);
_run(_index++, rest, _cb);
};
// 如果用户没有指定要串行执行的函数,则直接调用回调
if (tasks.length === 0) return cb && cb();
_run(_index++, [], _cb);
};
坑
踩的这个坑是关于arguments
的(在ES6语法中其实不推荐使用arguments的方式,因为语法已经支持了rest param)。我一直以为一个函数的arguments属性是一个Array,因为经常可以看到通过arguments[0]的方式去获取参数,也从来没有质疑过。先来看看下面这一个例子:
function a (){
console.log(typeof arguments);
console.log(arguments);
console.log(arguments[0]);
console.log(arguments['0']);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console.log([].slice.call(arguments, 1));
};
a('one', 'two', 'three');
/**
* 输出(chrome):
* object
* ["one", "two", "three"]
* one
* one
* 3
* ["two", "three"]
*
* 输出(node.js)
* object
* { '0': 'one', '1': 'two', '2': 'three' }
* one
* one
* 3
* [ 'two', 'three' ]
*/
可以看出,arguments对象并不是一个array对象。在chrome中虽然看上去打印出来的是Array,但它是可以展开的,里面还有好多参数。而且下标取值的时候不光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字符串来取值。这也是为什么我写的代码注释中arguments.slice(1);
的方式会执行错误(slice是Array才有的方法)。但是[].slice.call(arguments, 1);
却能执行,说明arguments还是有一点slice的特性的,有点不太懂。感觉它同时继承了dict和array两种对象的部分特性。
原来的轮子
贴上原来的代码实现:
async.waterfall = function (tasks, callback) {
// 这种方式也是很聪明的一种方式,可以代替 callback && callback()的方式
// noop 是一个空函数,什么也不执行
callback = _once(callback || noop);
if (!_isArray(tasks)) {
var err = new Error('First argument to waterfall must be an array of functions');
return callback(err);
}
if (!tasks.length) {
return callback();
}
function wrapIterator(iterator) {
return _restParam(function (err, args) {
if (err) {
callback.apply(null, [err].concat(args));
}
else {
var next = iterator.next();
if (next) {
args.push(wrapIterator(next));
}
else {
args.push(callback);
}
ensureAsync(iterator).apply(null, args);
}
});
}
wrapIterator(async.iterator(tasks))();
};
抛开一些异常处理的情况,就总体逻辑流程上还是有些区别的,下面就逐个来分析一下。
迭代器
我是自己通过_index
的局部变量来记录当前执行的函数的(得益于闭包的特性,这个局部变量可以一直保留着)。源码实现了一种迭代器的方式去管理传入的函数数组,非常优雅,支持next特性,观摩一下:
async.iterator = function (tasks) {
function makeCallback(index) {
function fn() {
if (tasks.length) {
tasks[index].apply(null, arguments);
}
return fn.next();
}
fn.next = function () {
return (index < tasks.length - 1) ? makeCallback(index + 1): null;
};
return fn;
}
return makeCallback(0);
};
通过async.iterator
包装以后返回的是一个迭代器对象,他同时又是一个函数可以直接执行,包装了用户传入的tasks中的第一个函数。
调度器
有了迭代器,还需要一个调度器才能按照预期的流程串行执行需要的函数,同时处理参数传递的过程(我自己写的代码,调度的工作是由_cb一起做的)。
这个调度器实现的非常棒,由于它返回的也是一个函数,因此和迭代器是属于同一个维度的(如果是调用者和被调用者的关系则不属于同一维度,他们的调用层次关系是同一层的)。_restParam
函数可以暂时不用管它,因为从它的实现中可以看到,它本身和它参数中的函数是同一个维度的,它只是负责转换了一下参数的结构。完全可以理解为wrapIterator
返回的就是被_restParam包着的那个函数,_restParam
只是一个参数结构的转换器,处理了参数结构不一致的问题。
function _restParam(func, startIndex) {
startIndex = startIndex == null ? func.length - 1 : +startIndex;
return function() {
var length = Math.max(arguments.length - startIndex, 0);
var rest = Array(length);
for (var index = 0; index < length; index++) {
rest[index] = arguments[index + startIndex];
}
switch (startIndex) {
case 0: return func.call(this, rest);
case 1: return func.call(this, arguments[0], rest);
}
// Currently unused but handle cases outside of the switch statement:
// var args = Array(startIndex + 1);
// for (index = 0; index < startIndex; index++) {
// args[index] = arguments[index];
// }
// args[startIndex] = rest;
// return func.apply(this, args);
};
}
回到调度器的上下文,在参数传递的过程中,args是上一个函数的返回结果组成的数组,再把下一个迭代器包装一下作为该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这样在调用当前迭代器对应的函数的时候,用户态上下文中的callback就是下一个用户态函数对应的迭代器了。整个控制流程完全处在用户层,框架层所做的事仅仅是参数结构的转换(毕竟apply函数需要的参数结构是数组,而函数调用的时候则是展开的形式)。
奇淫技巧
在阅读代码的过程中看到了不少巧妙的用法
导出
在async源码最后有这样一段代码:
// Node.js
if (typeof module === 'object' && module.exports) {
module.exports = async;
}
// AMD / RequireJS
else if (typeof define === 'function' && define.amd) {
define([], function () {
return async;
});
}
// included directly via <script> tag
else {
root.async = async;
}
由于现在js使用的范围非常广,又有后端nodejs,又有前端js,需要适应不同的导入操作。这段代码就可以非常完美地做到对于不同导入方式的支持,包括:
nodejs中的require语法
RequireJs的导入方式
html中script标签的导入方式
+null
在_restParam
代码中有如下一行:
startIndex = startIndex == null ? func.length - 1 : +startIndex;
刚开始我还不理解在一个变量前加一个+
有什么用,后来自己尝试以后发现,对于一个null执行+操作符它会变成0。这个特性非常巧妙地使用了一行代码同时处理了参数验证和转换的工作。
关于这个用法,我一个同学也是前端js大牛JerryZhou在segmentfault上有一个回答,对于这个问题解释得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一下。
异步回调
源码中的ensureAsync
方法技巧性很强。当tasks中的函数一个个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当然是希望回调行为发生在当前的函数执行完毕后。毕竟在当前的上下文中执行callback的时间点并不一定在当前函数的最后(它之后还有语句需要执行,有可能还会做一些扫尾的工作,或者其它形式的逻辑)。由于callback其实就是tasks中的下一个函数,一旦执行callback,运行逻辑就跑到下一个任务了,而此时当前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ensureAsync
在这里就处理了这部分逻辑。
function ensureAsync(fn) {
return _restParam(function (args) {
var callback = args.pop();
args.push(function () {
var innerArgs = arguments;
if (sync) {
async.setImmediate(function () {
callback.apply(null, innerArgs);
});
} else {
callback.apply(null, innerArgs);
}
});
var sync = true;
fn.apply(this, args);
sync = false;
});
}
在async库中,_restParam
还是很通用的,会在很多地方看到。代码里首先把原来的callback取出来,做一层封装,再push到参数列表中。设立一个sync的标签,只有当fn函数执行完毕后才会改变它的状态。这样一来,在原来的回调函数中会检查这个标签,如果是改变过的,则直接执行回调,也就是下一个task(此时可以确保当前task已经执行完毕)。如果sync标签未改变,说明当前task并未执行完毕,这个回调函数将在下一个事件循环的tick中被调用,下面是setImmediate
方法。
async.setImmediate = _setImmediate ? _delay : async.nextTick;
var _delay = _setImmediate ? function(fn) {
// not a direct alias for IE10 compatibility
_setImmediate(fn);
} : function(fn) {
setTimeout(fn, 0);
};
总结
边看代码边写的博客,写完发现真的又多懂了好些东西,因为有些知识点是我在写的时候才突然理解的。刚开始看源码的时候可能只理解了百分之30,就觉得值得分享,源码很不错。但当我写完的时候,我感觉已经掌握了七八成了。看来还是要多写东西啊,希望我写的东西也可以帮助广大朋友一起学习探讨。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