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这个工具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积木系统。
积木系统是 imweb 团队出品、为产品运营而生的一套活动页面发布系统,详细介绍见 PPT
简单可以这么理解它的理念:
一个页面 = 一个模板 + 多个组件
一个组件 = 一份代码 + 一份数据
一个组件开发一次,复用多次
一个页面使用多个组件拼装后,实时预览、快速发布上线
此前在阿里实习的时候也接触过一个叫 TMS(淘宝内容管理系统)的系统, 专门用于快速搭建电商运营活动页面.
这种系统可统一理解为运营活动页面发布系统。
这种系统有以下特点:
静态数据或轻后台数据(轻量 CGI)
单页(多图、图文混合偏多)
组件粒度小,可灵活拼装页面
活动页面需要快速发布上线
积木系统已经经受了多个项目的考验,目前也启动了 2.0 的开发计划, 作者 @江源 也曾在 PPT 中提到有开源的计划,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在这里我写了一套类似的 Pager 系统,设计理念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想尝试用新的技术栈快速实现。
项目地址是: https://github.com/laispace/pager
安装环境比较麻烦,先来快速预览下它的功能。
创建一个页面, 添加可复用的组件,进行可视化编辑:
设置页面信息:
生成页面,可本地下载预览:
发布上线,同步到远程机器:
接下来,直接访问 http://pages.laispace.com/demo-page2/ 就可以看到发布的页面了。
当我把原型写出来的时候我却发现,ES6 和 React 带来的一系列特性,让我觉得代码写起来爽到飞起,所以给大家分享下有趣的东西。
目前这个代号为 Pager 的系统只实现了简单的 组件编译/页面生成/页面发布 的功能, 还不能用于生产环境.
所以本文先给大家介绍下设计思路 :( 项目完成后, 再给大家细细介绍它的实现.
项目设计
发布一个页面上线的流程
这个流程的角色主要对应是产品运营经理, 所以操作必须简单.
新建页面, 配置页面基础信息(标题/分享信息等)
在页面中添加组件并配置组件数据(实时预览/页面大小可拖拽)
新窗口打开预览页面(预览效果就是生成后的页面,需要与线上发布版本一致)
下载页面到本地(不使用一键发布, 自行下载代码使用其他系统发布)
发布页面到服务器(一键发布, 需保证服务器配置好了对应目录的访问权限)
开发一个组件的流程
这个流程的角色主要对应是前端开发, 需要保证开发模式足够舒畅.
新建组件, 编写组件代码
打开组件预览页面
修改组件配置和代码
监听修改, 实时预览更新
开发完成,同步到系统中(重新编译, 覆盖上一个版本)
项目模块划分
系统承载多个项目, 项目中配置归属这个项目的页面在发布时的一些配置信息.
一个页面由多个组件构成, 每个组件为一个文件夹, 组件间相互独立, 本地开发完成后, 编译并导入到系统中.
注意:绿色为已有功能, 目前只提供了页面创建相关功能, 还没有鉴权/版本控制等模块, 所以还不能用于生产环境.
接口设计
虽然前后端都自己写,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接口方式. 但考虑到语义化和拓展性, 还是建议使用前后端分离的 restful 接口形式.
一个名词对应一个资源, 一个动词对应一个操作:
增加一个组件, POST /components/
删除一个组件, DELETE /components/:Id
查找所有组件, GET /components/
查找一个组件, GET /compnents/:Id
修改一个组件, PUT /components/:Id
数据模型
前后端通信是 JSON 数据格式, 同时使用 mongoose 定义一些数据模型, 方便快速地增删查改, 建立项目原型.
像嵌套比较深的数据, 有时我们并不想定义太多, 那直接用一个 Mixed 类型就可以解决, 比如一个页面中包含多个组件, 每个组件其实是有自己的数据格式的, 我这里并不想用两张表来存储(类似外键), 所以直接在一个页面下就存储了这个页面需要的所有数据:
import mongoose from 'mongoose';
const Schema = mongoose.Schema;
const schema = new mongoose.Schema({
name: String,
description: String,
components: [Schema.Types.Mixed], // 组件, 混合的数据格式
project: String,
config: Object
});
页面输入
页面信息(title + meta + link + script)
一个 html 页面, 从上往下是:
title 页面标题
meta 页面元信息
link/style 外联或内联样式(自定义样式方便快速修复UI问题而不需要重新发布代码版本)
script 外联或内联脚本(自定义脚本方便快速添加上报点等非固话的操作)
多个模块(component + data)
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模板, 对应一套数据, 遵循组件粒度化,一个模板套一份数据的原则.
发布配置(publishIp+publishDir+rsync)
不同的项目下生成不同的页面, 最终使用 rsync 将页面目录同步到远程机器, 远程机器使用 nginx/apache 配置下代理, 就实现了页面发布.
注意: rsync 权限, 建议在远程服务器上创建对应的目录, 给予 rsync 账户只能访问这个目录, 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编码小结
这个项目使用 React+ES6 写的, 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心得.
React 单向数据流降低程序复杂度
我对 React 最重要的理解是单向的自顶向下的组件嵌套和数据流动, 带来了数据的一致性保障. 对于一些不是非常复杂的单页应用, 其实一个页面就是一个组件, 不需要用太多的 flux/redux 等方案也足矣.
state = {name: 'simple', age: 18}
addAge = () => {
this.setState({
age: this.state.age++
})
}
render : () => {
return (
<div>
名字:<div>{this.state.name} </div>
年龄:<div>{this.state.age} </div>
<button onClick={this.addAge}>点击加一岁</button>
</div>
)
}
大胆使用ES6/7
ES6 带来了非常多的特性, 我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好玩的是以下几个.
import 带来真正的模块化
async/await 同步方式写异步代码
@decorator 无侵入的装饰器
()=>{} 箭头函数简化代码、保留 this 作用域
babel+webpack 为新特性保驾护航
import 带来真正的模块化
模块化的方案, 以前有 AMD/CMD 甚至是 UMD, 遇上不同的项目就可以用到不同的模块化方案, 自然带有不同的学习成本.
ES6 提供的 import/export 带来的是更舒畅的模块化, 就像在写 python 一样, 一个文件就是一个模块, 纯粹.
有了 babel 将 ES6 无缝地转化为 ES5 代码后, 我觉得如果不考虑转化后的代码体积偏大的问题, 我们在项目中就应该拥抱 ES6.
如果需要兼容以前的 AMD/CMD 模块, 配上 webpack 使用即可.
// 导入全部
import path from 'path';
import Component from '../models/component';
// 导入局部
import { getComponent, getComponents } from '../utils/resources';
async/await 同步方式写异步代码
是异步的操作就应该使用 promise, 配合 ES7 的 async/await 语法糖, 舒服地编写同步的代码风格表示异步的操作, 爽.
首先需要定义多个异步操作,返回 Promise:
const findOnePage = (pageId)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Page.findOne({_id: pageId}).then(page => {
resolve(page);
});
});
const findOneProjectByName = (nam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Project.findOne({name: name}).then(project => {
resolve(project);
});
});
接着使用 await 获取异步操作的结果:
const page = await findOnePage(pageId);
const project = await findOneProjectByName(page.project);
可以看到, 在使用 async/await 时, 少了回调, 少了嵌套, 代码更加易读. 当然这里的代价是我们需要封装好供 await 使用的 promise(我觉得这里还是挺麻烦的), 不过我们再也看不到回调地狱了, 我们甚至可以不使用 yield/generator 而直接过渡到 async/await 了.
ES7? ES6 都没普及, 你 TM 叫我用 ES7?
这不是有 babel 嘛~ 用吧!
@decorator 使用无侵入的装饰器
装饰器其实也就是一个语法糖, 尝试这么理解: 我们有 A/B/C 三个函数分别做了三个操作, 现在假设我们突然想在这些函数里头打印一些东西.
去改动三个函数当然可以, 但更好的方式是定一个一个 @D 装饰器, 装饰到三个函数前面, 这样他们除了执行原有功能外, 还能执行我们注入进去的操作.
比如我在项目中, 不同的页面都需要用到 snackbar(操作提示框), 每个页面都是一样的, 没有必要在每个页面都写一样的代码, 只需要将这个组件以及对应的方法封装为一个装饰器, 注入到每个页面组件中, 那么每个页面组件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 snackbar(操作提示框) 了.
function withSnackbar (Compos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withSnackbar extends Component {
// ...
render() {
return (
<div>
<ComposedComponent {...this.props} />
<Snackbar {...this.state}/>
</div>
);
}
};
}
import withStyles from '../../decorators/withStyles';
import withViewport from '../../decorators/withViewport';
import withSnackbar from '../../decorators/withSnackbar';
// 装饰器
@withViewport
@withStyles(styles)
@withSnackbar
class Page extends Component {
// ...
}
箭头函数简化代码、保留 this 作用域
匿名函数使用箭头函数可以这么写:
const emptyFunction = () = > { /*do nothing*/ };
有了箭头函数, 妈妈再也不怕 this 突变了...
const socket = io('http://localhost:9999');
socket.on('connect', () => {
socket.on('component', (data) => {
// 这里的 this 不会突变到指向 window
this.showSnackbar('本地组件已更新, 自动刷新');
this.getComponent(data.project, data.component);
}
});
});
大胆使用fetch
使用 fetch 加 await 替代 XHR.
fetch 比起 xhr, 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只是接口更加语义化, 且支持 Promise.
配合 async/await 使用的话, 那叫一个酸爽!
try {
const res = await fetch(`/api/generate/`, {
method: 'post',
// 指定请求头
headers: {
'Accept': 'application/jso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指定请求体
body: JSON.stringify(data)
});
// 返回的是一个 promise, 使用 await 去等待异步结果
const json = await res.json();
if (json.retcode === 0) {
this.showSnackbar('生成成功');
} else {
this.showSnackbar('生成失败');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this.showSnackbar('生成失败');
}
开发组件实时刷新
本地开发一个组件时, 监听文件变化, 使用 WebSocket 通知页面更新.
起一个 socket 服务, 监听文件变化:
async function watchResources() {
var io = require('socket.io')(9999);
io.on('connection', function (socket) {
event.on('component', (component) => {
socket.emit('component', component);
});
});
console.log('watching: ', path.join(__dirname, '../src/resources/**/*'));
watch(path.join(__dirname, '../src/resources/**/*')).then(watcher => {
watcher.on('changed', (filePath) => {
console.log('file changed: ', filePath);
// [\/\\] 是为了兼容 windows 下路径分隔的反斜杠
const re = /resources[\/\\](.*)[\/\\]components[\/\\](.*)[\/\\](.*)/;
const results = filePath.match(re);
if (results && results[1] && results[2]) {
event.emit('component', {
project: results[1],
component: results[2]
});
}
});
});
}
预览组件的页面监听文件变化, 变化后重新向服务器拉取最新编译好的组件, 进行更新.
componentDidMount = () => {
const socket = io('http://localhost:9999');
socket.on('connect', () => {
socket.on('component', (data) => {
if ((data.project === this.state.component.project) && (data.component === this.state.component.name)) {
console.log('component changed: ', data.project, data.component);
this.showSnackbar('本地组件已更新, 自动刷新');
// 重新向服务器拉取最新编译好的组件, 进行更新
this.getComponent(data.project, data.component);
}
});
});
}
子页面数据实时更新
生成页面时需要预览页面, 为了避免页面样式被系统样式影响, 应该使用内嵌 iframe 的方式来隔离样式.
父页面使用 postMessage 与子页面进行通信:
const postPageMessage = (page)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PreviewIframe').contentWindow.postMessage({
type: 'page',
page: page
}, '*');
}
子页面监听父页面数据变化, 更新页面: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event) => {
// if(event.origin !== 'http://localhost:3000') return;
console.log('previewPage receives message', event);
if (event.data.type === 'page') {
this.setState({
page: event.data.page
});
}
}, false);
本文是项目设计介绍, 欢迎大家多多指正. 等我把鉴权功能和版本管理加上,就可以用于生产环境啦, 敬请期待.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