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企业里,IT运维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因为他们是保证企业IT稳定运转的保护者。然而在创业公司和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创业项目团队里,受成本限制,往往不会在初期有专门的运维岗位,特别是云计算逐渐普及的今天,传统运维与创业渐行渐远。但这绝不意味着创业公司不需要运维,对于没有口碑、品牌积累的新产品来说,恰恰需要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来赢得用户。

于是,运维成为不少创业者的心头病,往往由公司里技术最牛或负责后端开发的人来承担运维的工作,而繁杂的运维工作又往往牵扯了这些技术大牛和后端开发大量时间精力,甚至会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创业公司如何实现高性价比运维。

话说别人家的运维是运维工程师(Operations),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是运维开发工程师(Devops),在国外称为SRE(SiteReliabilityEngineering)。

无论做什么运维,运维工程师最基本的职责都是保证IT系统和服务的稳定性,确保产品可以7*24H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基于此,运维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质量:保障并不断提升服务的可用性,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效率:用自动化的工具/平台提升软件在研发生命周期中的工程效率。

成本: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架构、性能调优;通过资源优化组合降低成本、提升ROI。

运维的日常工作比较杂,有时候和开发、测试的职责会发生冲突或重叠,所以在初创公司人少活多的情况下,运维的很多事情被分摊到其他角色上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在创业公司技术人员都是全能手,但是在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要学习要完成任务还要兼顾运维,必须借助工具,而在云端,已经有很多第三方IT管理服务商应运而生。

集群化管理的挑战

运维工程师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大规模集群的管理问题,如何管理好几十数百甚至上千上万台服务器上的服务,同时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是运维工程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周期来看:

1、产品发布前:负责参与并审核架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运维性,以确保在产品发布之后能高效稳定的运行。

2、产品发布阶段:负责用自动化的技术或者平台确保产品可以高效的发布上线,之后可以快速稳定迭代。

3、产品运行维护阶段:负责保障产品7*24H稳定运行,在此期间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解决;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优化系统架构和部署的合理性,以提升系统服务的稳定性。

从业务的日常运维来看:

1、性能调优:监控各类服务、API正常与否,并主动开发辅助系统分析的系统,并对整个系统的未来进行规划。

2、自动化部署,自动化上线。。。。。。

适合教育类移动App产品的API监控

作为A轮公司,上百万用户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是服务器不稳定或者宕机,影响就非常大。监控作为服务器工作的日常,每个公司都需要有一套可管理、可控制的监控体系,时刻关注和保障服务的稳定性。在对比了几家云服务提供商之后,我们选择了云智慧的监控宝。

作为受众场景为教育类移动APP产品,我们需要为全国老师和广大同学们提供稳定的服务。通常情况下,运维和开发测试工程师会选择curl命令来模拟API的调用,但自己写命令脚本有下面几种情况是无法实现的:

1、运营商模拟

工作所在地在哪,运营商就在哪,我们无法感知通过全国各地不同运营商接入服务的用户访问体验,而通过监控宝分布式监测网络可以获得全国各地真实网络环境,模拟用户的真实体验。从这里可以准确了解全国网络使用速算服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和最慢响应时间。

图片描述

2、分析出”疑似故障”

在测试环境下APP的功能和服务明明是正常的,产品上线后用户却反馈服务不稳定,很多时候技术和运维无法复现用户情景,从监控宝获取数据、分析”疑似故障”是最为靠谱的方法。

上面的地图显示一片绿,就好像交通状况一样让人心情愉快,如果出现黄色和红色则让人跟着心堵,那一定是某地的运营商服务不好导致服务出现超时等问题了,相对应查看用户是否在黄色或者红色区域,给用户合理解释,同时调整超时等待策略给用户提供更可靠友好的体验。

3、提供决策依据的可视化报表

数据可视化能够把枯燥的性能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让企业运营和管理人员一目了然的看懂显示期望时间段内服务状况,给出产品分析趋势,看到响应时间和正确率之间的关系。
图片描述

图表虽然不复杂,但是对于初创公司一样可以提供战略决策依据,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而持续化的服务监控,使企业决策者在考量业务方向时更加理性,而云智慧的专业服务已经经过了国内大量互联网公司的长期检验,是相对客观、有效的,其正确率也经得起考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在业务规模还不大、前途不算明朗的创业初期,使用现成的工具实现监控日常巡检自动化并把技术人员释放出来,比聘请一个专职运维工程师性价比更高。

加入监控与性能优化分享群
请关注以下二维码
图片描述


CloudwiseAPM
238 声望39 粉丝

引用和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