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 简介

1.1 为什么选择Scala

Scala 是一门满足现代软件工程师需求的语言;它是一门静态类型语言,支持混合范式;它也是一门运行在 JVM 之上的语言,语法简洁、优雅、灵活。Scala 拥有一套复杂的类型系统,Scala 方言既能用于编写简短的解释脚本,也能用于构建大型复杂系统。这些只是它的一部分特性,下面我们来详细说明。

运行在 JVM 和 JavaScript 之上的语言

Scala 不仅利用了 JVM 的高性能以及最优化性,Java 丰富的工具及类库生态系统也为其所用。不过 Scala 并不是只能运行在 JVM 之上! Scala.js(http://www.scala-js.org)正在尝试将其迁移到 JavaScript 世界。

静态类型

在 Scala 语言中,静态类型(static typing)是构建健壮应用系统的一个工具。Scala 修正了 Java 类型系统中的一些缺陷,此外通过类型推演(type inference)也免除了大量的冗余代码。

混合式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

Scala 完全支持面向对象编程(OOP)。Scala 引入特征(trait)改进了 Java 的对象模型。trait 能通过使用混合结构(mixin composition)简洁地实现新的类型。在 Scala 中,一切都是对象,即使是数值类型。

混合式编程范式——函数式编程

Scala 完全支持函数式编程(FP),函数式编程已经被视为解决并发、大数据以及代码正确性问题的最佳工具。使用不可变值、被视为一等公民的函数、无副作用的函数、高阶函数以及函数集合,有助于编写出简洁、强大而又正确的代码。

复杂的类型系统

Scala 对 Java 类型系统进行了扩展,提供了更灵活的泛型以及一些有助于提高代码正确性的改进。通过使用类型推演,Scala 编写的代码能够和动态类型语言编写的代码一样精简。

简洁、优雅、灵活的语法

使用 Scala 之后,Java 中冗长的表达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 Scala 方言。Scala 提供了一些工具,这些工具可用于构建领域特定语言(DSL),以及对用户友好的 API 接口。

可扩展的架构

使用 Scala,你能编写出简短的解释性脚本,并将其粘合成大型的分布式应用。以下四种语言机制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扩展性:1) 使用 trait 实现的混合结构;2) 抽象类型成员和泛型;3) 嵌套类;4) 显式自类型(self type)。

Scala 实际上是 Scalable Language 的缩写,意为可扩展的语言。Scala 的发音为 scah-lah,像意大利语中的 staircase(楼梯)。也就是说,两个 a 的发音是一样的。

早在 2001 年,Martin Odersky 便开始设计 Scala,并在 2004 年 1 月 20 日推出了第一个公开版本(参见 http://article.gmane.org/gmane.comp.lang.scala/17)。Martin 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计算机与通信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在就读研究生时,Martin 便加入了由 Niklaus Wirth1 领导的 PASCAL fame 项目组。Martin 曾任职于 Pizza 项目组,Pizza 是运行在 JVM 平台上早期的函数式语言。之后与 Haskell 语言设计者之一 Philip Wadler 一起转战 GJ。GJ 是一个原型系统,最终演变为 Java 泛型。Martin 还曾受雇于 Sun 公司,编写了 javac 的参考编译器,这套系统后来演化成了 JDK 中自带的 Java 编译器。

1PASCAL 之父。——译者注

1.1.1 富有魅力的Scala

自从本书第 1 版出版之后,Scala 用户数量急剧上升,这也证实了我的观点:Scala 适应当前时代。当前我们会遇到很多技术挑战,如大数据、通过并发实现高扩展性、提供高可用并健壮的服务。Scala 语法简洁但却富有表现力,能够满足这些技术挑战。在享受 Scala 最先进的语言特性的同时,你还可以拥有成熟的 JVM、库以及生产工具给你带来的便利。

在那些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领域里,专家们往往都需要掌握复杂强大的工具和技术。也许掌握这些工具技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掌握它们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所以花费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

我确信对于专家级开发者而言,Scala 就是这样一门语言。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称得上是专家,而 Scala 却是属于技术专家的语言。Scala 包含丰富的语言特性,具有很好的性能,能够解决多种问题。虽然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掌握 Scala 语言,但是一旦你掌握了它,便不会被它束缚。

1.1.2 关于Java 8

自从 Java 5 引入泛型之后,再也没有哪次升级能比 Java 8 引入更多的特性了。现在可以使用真正的匿名函数了,我们称之为 Lambda。通过本书你将了解到这些匿名函数的巨大作用。Java 8 还改进了接口,允许为声明的方法提供默认实现。这一变化使得我们能够像使用混合结构那样使用接口,这也使接口变得更有用了,而 Scala 则是通过 trait 实现这种用法的。在 Java 8 推出之前,Scala 便已为 Java 提供了这两个被公认为 Java 8 最重要的新特性。现在是不是能说服自己切换到 Scala 了?

由于 Java 语言向后兼容的缘故,Scala 新增了一些改进,而 Java 也许永远不会包含。即便 Java 最终会拥有这些改进,那也需要漫长的等待。举例来说,较 Java 而言,Scala 能提供更为强大的类型推演、强大的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ing) 和 for 推导式(for comprehension),善用模式匹配和 for 推导式能够极大地减少代码量以及类型耦合。随着深入学习,你会发现这些特性的巨大价值。

另外,一些组织对升级 JVM 设施抱有谨慎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他们而言,目前并不允许部署 Java 8 虚拟机。为了使用这些 Java 8 特性,这些组织可以在 Java 6 或 Java 7 的虚拟机上运行 Scala。

你也许因为当前使用 Java 8,就认为 Java 8 是最适合团队的选择。即便如此,本书仍然能给你传授一些有用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可以运用在 Java 8 中。不过,我认为 Scala 具有一些额外的特性,能够让你觉得值得为之改变。

好吧,让我们开始吧!

1.2 安装Scala

为了能够尽可能快地安装并运行 Scala,本节将讲述如何安装命令行工具,使用这些工具便能运行本书列举的所有示例 2。本书示例中的代码使用了 Scala 2.11.2 进行编写及编译。这也是编写本书时最新的版本。绝大多数代码无须修改便能运行在早期版本 2.10.4 上,而一些团队也仍在使用这一版本。

2第 21 章会详细讲解这些工具。

 相较于 2.10,Scala 2.11 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不过此次发布更侧重于整体性能的提升以及库的重构。Scala 2.10 与 2.9 版本相比,也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也许你们部门正在使用其中的某一版本,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讨论这些版本间最重要的差别。(参阅 http://docs.scala-lang.org/scala/2.11/ 了解 2.11 版本,参阅 http://www.scala-lang.org/download/2.10.4.html#Release_Notes 了解 2.10 版本。)
安装步骤如下。

安装 Java

针对 Scala 2.12 之前的版本,你可以选择 Java 6、7、8 三个版本,在安装 Scala 之前,你必须确认你的电脑上已经安装了 Java。(Scala 2.12 计划于 2016 年年初发布,该版本将只支持 Java 8。)假如你需要安装 Java,请登录 Oracle 的网站(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遵循指示安装完整的 Java 开发工具包(JDK)。

安装 SBT

请遵循 scala-sbt.org(http://www.scala-sbt.org/release/tutorial/Setup.html)网页上的指示安装 SBT,它是业内公认的构建工具。安装完成后,便可以在 Linux、OS X 终端和 Windows 命令窗口中运行 sbt 命令。(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构建工具,21.2.2 节将介绍这些工具。)

获取本书源代码

本书前言中描述了如何下载示例代码。压缩包可以解压到你电脑中的任何文件夹。

运行 SBT

打开 shell 或命令行窗口,进入示例代码解压后的目录,敲入命令 sbt test,该命令会下载所有的依赖项,包括 Scala 编译器及第三方库,请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并耐心等待该命令执行。下载完毕后,sbt 会编译代码并运行单元测试。此时你能看到很多的输出信息,该命令最后会输出 success 信息。再次运行 sbt test 命令,由于该命令不需要执行任何事情,你会发现命令很快就结束了。

祝贺你!你已经真正开始了 Scala 的学习。不过,你也许会想安装其他一些有用的工具。

 在学习本书的大多数时候,通过使用 SBT,你便能使用其他工具。SBT 会自动下载指定版本的 Scala 编译器、标准库以及需要的第三方资源。
不使用 SBT,也能很方便地单独下载 Scala 工具。我们会提供一些 SBT 外使用 Scala 的例子。

请遵循 Scala 官方网站(http://www.scala-lang.org)中的链接安装 Scala,还可以选择安装 Scaladoc。Scaladoc 是 Scala 版的 Javadoc(在 Scala 2.11 中,Scala 库和 Scaladoc 被切分为许多较小的库)。你也可以在线查阅 Scaladoc(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为了方便你使用,本书中出现的 Scala 库中的类型,大部分都附上了连接到 Scaladoc 页面的链接。

Scaladoc 在页面左侧类型列表上面提供了搜索栏,这有助于快速查找类型。同时,每个类型的入口处都提供了一个指向 Scala GitHub 库中对应代码的链接(https://github.com/scala/scala),这能很好地帮助用户学习这些库的实现。这个链接位于类型概述讨论的底部,链接所在行标注着 Source 字样。

你可以选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或 IDE 来处理这些示例,也可以为这些主流编辑器或 IDE 安装 Scala 支持插件。具体方法,请参见 21.3 节。通常而言,访问你所青睐的编辑器的社区,能最及时地发现 Scala 相关的支持信息。

1.2.1 使用SBT

21.2.1 节将介绍 SBT 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我们介绍当前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指示。

当你启动 sbt 命令时,假如不指定任何任务,SBT 将启动一个交互式 REPL(REPL 是 Read、Eval、Print、Loop 的简写,代表了“读取 - 求值 - 打印 - 循环”)。下面我们将运行该命令,并尝试运行一些可用的任务。

下面列举的代码中,$ 表示 shell 命令提示符(如 bash 命令提示符),你可以在该提示符下运行 sbt 命令;> 是 SBT 默认的交互提示符,可以在 # 符号后编写 sbt 注释。你可以以任意顺序输入下面列举的大多数 sbt 命令。

$ sbt

help # 描述命令
tasks # 显示最常用的、当前可用的任务
tasks -V # 显示所有的可用任务
compile # 增量编译代码
test # 增量编译代码,并执行测试
clean # 删除所有已经编译好的构建
~test # 一旦有文件保存,执行增量编译并运行测试

          # 适用于任何使用了~前缀的命令

console # 运行Scala REPL
run # 执行项目的某一主程序
show x # 显示变量X的定义
eclipse # 生成Eclipse项目文件
exit # 退出REPL(也可以通过control-d的方式退出)
为了能编译更新后的代码并运行对应测试,我通常会执行 ~test 命令。SBT 使用了增量的编译器和测试执行器,因此每次执行时不用等待完全构建所需时间。假如你希望执行其他任务或退出 sbt,只需要按一下回车键即可。

假如你使用安装了 Scala 插件的 Eclipse 进行开发,便能很方便地执行 eclipse 任务。运行 eclipse 任务将生成对应的项目文件,这些生成的代码作为 Eclipse 项目文件进行加载。如果你想使用 Eclipse 来处理示例代码,请执行 eclipse 任务。

假如你使用最近发布的 Scala 插件 IntelliJ IDEA 进行开发,直接导入 SBT 项目文件便能生成 IntelliJ 项目。

Scala 中已经包含了REPL环境,你可以执行 console 命令启动该环境。如果你希望在 REPL 环境下运行本书中的代码示例,那么通常情况下,你首先需要运行 console 命令:

$ sbt

console

[info] Updating {file:/.../prog-scala-2nd-ed/}prog-scala-2nd-ed...
[info] ...
[info] Done updating.
[info] Compiling ...
[info] Starting scala interpreter...
[info]
Welcome to Scala version 2.11.2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Java ...).
Type in expressions to have them evaluated .
Type :help for more information.

scala> 1 + 2
res0: Int = 3

scala> :quit
此处省去若干输出,与 SBT REPL 一样,你也可以使用 Ctrl-D 退出系统。

运行 console 时,SBT 首先会构建项目,并通过设置 CLASSPATH 使该项目可用。因此,你也可以使用 REPL 编写代码进行试验。

 使用 Scala REPL 能有效地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试验,也可以通过 REPL 来学习 API,即便是 Java API 亦可。在 SBT 上使用 console 任务执行代码时,console 任务会很体贴地为你在 classpath 中添加项目依赖项以及编译后的项目代码。
1.2.2 执行Scala命令行工具

如果你单独安装了 Scala 命令行工具,会发现与 Java 编译器 javac 相似,Scala 编译器叫作 scalac。我们会使用 SBT 执行编译工作,而不会直接使用 scalac。不过如果你曾运行过 javac 命令,会发现 scalac 语法也很直接。

在命令行窗口中运行 -version 命令,便可查看到当前运行的 scalac 版本以及命令行参数帮助信息。与之前一样,在 $ 提示符后输入文本。之后生成的文本便是命令输出。

$ scalac -version
Scala compiler version 2.11.2 -- Copyright 2002-2013, LAMP/EPFL
$ scalac -help
Usage: scalac <options> <source files>
where possible standard options include:
-Dproperty=value Pass -Dproperty=value directly to the runtime system.
-J<flag> Pass <flag> directly to the runtime system.
-P:<plugin>:<opt> Pass an option to a plugin
...
与之类似,执行下列 scala 命令也可以查看 Scala 版本及命令参数帮助。

$ scala -version
Scala code runner version 2.11.2 -- Copyright 2002-2013, LAMP/EPFL
$ scala -help
Usage: scala <options> [<script|class|object|jar> <arguments>]
or scala -help

All options to scalac (see scalac -help) are also allowed.
...
有时我们会使用 scala 来运行 Scala“脚本”文件,而 java 命令行却没有提供类似的功能。下面将要执行的脚本来源于我们的示例代码: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class Upper {
def upper(strings: String*): Seq[String] = {

strings.map((s:String) => s.toUpperCase())

}
}

val up = new Upper
println(up.upper("Hello", "World!"))
我们将调用 scala 命令执行该脚本。也请读者尝试运行该示例。上述代码使用的文件路径适用于 Linux 和 Mac OS X 系统。我假设,当前的工作目录位于代码示例所在的根目录。如果使用 Windows 系统,请在路径中使用反斜杠。

$ scala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ArrayBuffer(HELLO, WORLD!)
现在我们终于满足了编程图书或向导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第一个程序必须打印“Hello World!”。

最后提一下,执行 scala 命令时,如果未指定主程序或脚本文件,那么 scala 将进入 REPL 模式,这与在 sbt 中运行 console 命令类似。(不过,运行 scala 时的 classpath 与执行 console 任务的 classpath 不同。)下面列出的 REPL 会话中讲解了一些有用的命令。(如果你未独立安装 Scala,在 sbt 中执行 console 任 务也能进入 Scala REPL 环境)。此时,REPL 提示符是 scala>(此处省略了一些输出信息)。

$ scala
Welcome to Scala version 2.11.2 (Java HotSpot(TM)...).
Type in expressions to have them evaluated.
Type :help for more information.

scala> :help
All commands can be abbreviated, e.g. :he instead of :help.
:cp <path> add a jar or directory to the classpath
:edit <id>|<line> edit history
:help [command] print this summary or command-specific help
:history [num] show the history (optional num is commands to show)
... 其他消息

scala> val s = "Hello, World!"
s: String = Hello, World!

scala> println("Hello, World!")
Hello, World!

scala> 1 + 2
res3: Int = 3

scala> s.con<tab>
concat contains contentEquals

scala> s.contains("el")
res4: Boolean = true

scala> :quit
$ #返回shell提示符
我们为变量 s 赋予了 string 值 "Hello, World!",通过使用 val 关键字,我们将变量 s 声明成不可变值。println 函数(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nsole$)将在控制台中打印一个字符串,并会在字符串结尾处打印换行符。

println 函数与 Java 中的 System.out.println(http://docs.oracle.com/javase/8/docs/api/java/lang/System.html)作用一致。同样,Scala 也使用了 Java 提供的 String 类型(http://docs.oracle.com/javase/8/docs/api/java/lang/String.html)。

接下来,请注意我们要将两个数字相加,由于我们并未将运算的结果赋予任何一个变量,因此 REPL 帮我们将变量命名为 res3,我们可以在随后的表达式中运用该变量。

REPL 支持 tab 补全。例子中显示输入命令 s.con<tab> 表示的是在 s.con 后输入 tab 符。REPL 将列出一组可能会被调用的方法名。在本例中表达式最后调用了 contains 方法。

最后,调用 :quit 命令退出 REPL。也可以使用 Ctrl-D 退出。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更多 REPL 命令,在 21.1 节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索 REPL 的各个命令。

1.2.3 在IDE中运行Scala REPL

下面我们将讨论另外一种执行 REPL 的方式。特别是当你使用 Eclipse、IntelliJ IDEA 或 NetBeans 时,这种方式会更加实用。Eclipse 和 IDEA 支持 worksheet 功能,当你编辑 Scala 代码时,感觉不到它与正常地编辑编译代码或脚本代码有什么区别。不过一旦将该文件保存,代码便会立刻被执行。因此,假如你需要修改并重新运行重要的代码片段,使用这种开发方式比使用 REPL 更为方便。NetBeans 也提供了一种类似的交互式控制台功能。

假如你想要使用上述的某个 IDE,可以参考 21.3 节,掌握 Scala 插件、worksheet 以及交互式控制台的相关信息。

1.3 使用Scala

在本章的剩余篇幅和之后的两章中,我们将对 Scala 的一些特性进行快速讲解。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会涉及一些语言细节,这些细节仅用于理解这些内容,更多的细节会在后续章节中提供。你可以将这几章内容视为 Scala 语法入门书,并从中感受 Scala 编程的魅力。

 当提到某一 Scala 库类型时,我们可以阅读 Scaladoc 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学习。如果你想访问当前版本的 Scala 对应的 Scaladoc 文档,请查看 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请注意,左侧类型列表区域的上方有一搜索栏,应用该搜索栏能很方便地快速查找类型。与 Javadoc 不同,Scaladoc 按照 package 来排列类型,而不是按照字母顺序全部列出。
本书多数情况下会使用 Scala REPL,因此我们在这儿再温习一遍运行 REPL 的三种方式。你可以不指定脚本或 main 参数直接输入 scala 命令,也可以使用 SBT console 命令,还可以在那些流行的 IDE 中使用 worksheet 特性。

假如你不想使用任何 IDE,我建议你尽量使用 SBT,尤其是当你的工作固定在某一特定项目时。本书也将使用 SBT 进行讲解,这些操作步骤同样适用于直接运行 scala 命令或者在 IDE 中创建 worksheet 的情况。请自行选择开发工具。事实上,即便你青睐于使用 IDE,我还是希望你能尝试在命令行窗口运行一下 SBT,了解 SBT 环境。我个人很少使用 IDE,不过是否选择 IDE 只是个人的偏好罢了。

打开 shell 窗口,切换到代码示例所在的根文件夹并运行 sbt。在 > 提示符后输入 console。从现在开始,本书将省略关于 sbt 和 scala 输出的 一些“程序化”的语句。

在 scala> 提示符中输入下列两行:

scala> val book = "Programming Scala"
book: java.lang.String = Programming Scala

scala> println(book)
Programming Scala
第一行代码中的 val 关键字用于声明不变变量 book。可变数据是错误之源,因此我推荐使用不变值。

请注意,解释器返回值列出了 book 变量的类型和数值。Scala 从字面量 "Programming Scala" 中推导出 book 属于 java.lang.String 类型(http://docs.oracle.com/javase/8/docs/api/java/lang/String.html)。

显示类型信息或在声明中显式指明类型信息时,这些类型标注紧随冒号,出现在相关项之后。为什么 Scala 不遵循 Java 的习惯呢? Scala 常常能推导出类型信息,因此,我们在代码中总是看不到显式的类型标注。如果代码中省略了冒号和类型标注信息,那么与 Java 的类型习惯相比,item: type 这一模式更有助于编译器正确地分析代码。

一般来说,当 Scala 语法与 Java 语法存在差异时,通常都会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比如说,Scala 支持了一个新的特性,而这个特性很难使用 Java 的语法表达出来。

 REPL 中显示了类型信息,这有助于学习 Scala 是如何为特定表达式推导类型的。透过这个例子,可以了解到 REPL 提供了哪些功能。
仅使用 REPL 来编辑或提交大型的示例代码会比较枯燥,而使用文本编辑器或 IDE 来编写 Scala 脚本则会方便得多。编写完成之后,你可以执行脚本,也可以复制粘贴大段代码再执行。

我们再回顾一下之前编写的 upper1.sc 文件。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class Upper {
def upper(strings: String*): Seq[String] = {

strings.map((s:String) => s.toUpperCase())

}
}

val up = new Upper
println(up.upper("Hello", "World!"))
本书的下载示例压缩包中的每个示例的第一行均为注释,该注释列出了示例文件在压缩包中的路径。Scala 遵循 Java、C#、C 等语言的注释规则,// comment 只能作用到本行行尾,而 / comment / 则可以跨行。

我们再回顾一下前言中的内容。依照命名规范,脚本文件的扩展名为 .sc,而编译后的文件的扩展名为 .scala,这一命名规范仅适用于本书。通常,脚本文件往往也使用 .scala 扩展名。不过如果使用 SBT 构建项目,SBT 会尝试编译这些以 scala 命名的文件,而这些脚本文件却无法编译(我们稍后便会讲到这些)。

我们首先运行该脚本,具体代码细节稍后讨论。启动 sbt 并执行 console 命令以开启 Scala 环境。然后使用 :load 命令加载(编译并运行)文件:

scala> :load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Loading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defined class Upper
up: Upper = Upper@4ef506bf // 调用Java的Object.toString方法。
ArrayBuffer(HELLO, WORLD!)
上述脚本中,只有最后一行才是 println 命令的输出,其他行则是 REPL 提供的一些反馈信息。

那么这些脚本为什么无法编译呢?脚本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简化代码,无须将声明(变量和函数)封装在对象中便是一种简化。而将 Java 和 Scala 代码编译后,声明必须封装在对象中(这是 JVM 字节码的需求)。scala 命令通过一个聪明的技巧解决了冲突:将脚本封装在一个你看不到的匿名对象中。

假如你的确希望能将脚本文件编译为 JVM 的字节码(一组 .class 文件),可以在 scalac 命令中传入 -Xscript <object> 参数,<object> 表示你所选中的 main 类,它是生成的 Java 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scalac -Xscript Upper1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 scala Upper1
ArrayBuffer(HELLO, WORLD!)
执行完毕后检查当前文件夹,你会发现一些命名方式有趣的 .class 文件。(提示:一些匿名函数也被转换成了对象!)我们稍后会再讨论这些名字,Upper1.class 文件中包含了主程序,我们将使用 javap 和 Scala 对应工具 scalap,对该文件实施逆向工程!

$ javap -cp . Upper1
Compiled from "upper1.sc"
public final class Upper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
$ scalap -cp . Upper1
object Upper1 extends scala.AnyRef {
def this() = { / compiled code / }
def main(argv : scala.Array[scala.Predef.String]) : scala.Unit =

{ /* compiled code */ }

}
最后,我们将对代码本身进行讨论,代码如下: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

class Upper {
def upper(strings: String*): Seq[String] = {

strings.map((s:String) => s.toUpperCase())

}
}

val up = new Upper
println(up.upper("Hello", "World!"))
Upper 类中的 upper 方法将输入字符串转换成大写字符串,并返回一个包含这些字符串的 Seq(Seq 表示“序列”,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llection.Seq)对象。最后两行代码创建了 Upper 对象的一个实例,并调用这一实例将字符串“Hello”和“World!”转换为大写字符串,并最终打印出产生的 Seq 对象。

在 Scala 中定义类时需要输入 class 关键字,整个类定义体包含在最外层的一对大括号中({…})。事实上,这个类定义体同样也是这个类的主构造函数。假如需要将参数传递给这个构造函数,就要在类名 Upper 之后输入参数列表。

下面这小段代码声明了一个方法:

def upper(strings: String*): Seq[String] = ...
定义方法时需要先输入 def 关键字,之后输入方法名称以及可选的参数列表。再输入可选的返回类型(有时候,Scala 能够推导出返回类型),返回类型由冒号加类型表示。最后使用等于号(=)将方法签名和方法体分隔开。

实际上,圆括号中的参数列表代表了变长的 String 类型参数列表,修饰 strings 参数的 String 类型后面的 * 号指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你可以传递任意多的字符串(也可以传递空列表),而这些字符串由逗号分隔。在这个方法中,strings 参数的类型实际上是 WrapppedArray(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llection.mutable.WrappedArray),该类型对 Java 数组进行了封装。

参数列表后列出了该方法的返回类型 Seq[String],Seq(代表 Sequence)是集合的一种抽象,你可以依照固定的顺序(不同于遍历 Set 和 Map 对象那样的随机顺序和未定义顺序,遍历那类容器无法保证遍历顺序)遍历这类结合抽象。实际上,该方法返回的类型是 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调用者无须了解这点。

值得一提的是,Seq 是一个参数化类型,就好象 Java 中的泛型类型。Seq 代表着“某类事物的序列”,上面代码中的 Seq 表示的是一个字符串序列。请注意,Scala 使用方括号([…])表示参数类型,而 Java 使用角括号(<…>)。

 Scala 的标识符,如方法名和变量名,中允许出现尖括号,例如定义“小于”方法时,该方法常被命名为 <,这在 Scala 语言中是允许的,而 Java 则不允许标识符中出现这样的字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歧义,Scala 使用方括号而不是尖括号表示参数化类型,并且不允许在标识符中使用方括号。
upper 方法的定义体出现在等号(=)之后。为什么使用等号呢?而不像 Java 那样,使用花括号表示方法体呢?

避免歧义是原因之一。当你在代码中省略分号时,Scala 能够推断出来。在大多数时候,Scala 能够推导出方法的返回类型。假如方法不接受任何参数,你还可以在方法定义中省略参数列表。

使用等号也强调了函数式编程的一个准则:值和函数是高度对齐的概念。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也能够返回函数,还能被赋给某一变量。这与对象的行为是一致的。

最后提一下,假如方法体仅包含一个表达式,那么 Scala 允许你省略花括号。所以说,使用等号能够避免可能的解析歧义。

函数方法体中对字符串集合调用了 map 方法(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llection.TraversableLike),map 方法的输入参数为函数字面量(function literal)。而这些函数字面量便是“匿名”函数。在其他语言中,它们也被称为 Lambda、闭包(closure)、块(block)或过程(proc)。Java 8 最终也提供了真正的匿名方法 Lambda。但 Java 8 之前,你只能通过接口实现的方式实现匿名方法,我们通常会在接口中定义一个匿名的内部类,并在内部类中声明执行真正工作的方法。因此,即便是在 Java 8 之前,你也能够实现匿名函数的功能:通过传入某些嵌套行为,将外部行为参数化。不过这些繁琐的语法着实损害并掩盖了匿名方法这门技术的优势。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向 map 方法传递了下列函数字面量:

(s:String) => s.toUpperCase()
此函数字面量的参数表中只包含了一个字符串参数 s。它的函数体位于箭头=>之后(UTF8 也允许使用 =>)。该函数体调用了 s 的 UpperCase() 方法。此次调用的返回值会自动被这个函数字面量返回。在 Scala 中,函数或方法中把最后一条表达式的返回值作为自己的返回值。尽管 Scala 中存在 return 关键字,但只能在方法中使用,上面这样的匿名函数则不允许使用。事实上,方法中也很少用到这个关键字。

方法和函数

对于大多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而言,方法指的是类或对象中定义的函数。当调用方法时,方法中的 this 引用会隐性地指向某一对象。当然,在大多数的 OOP 语言中,方法调用的语法通常是 this.method_name(other_args)。本书中的“方法”也满足这一常用规范。我们提到的“函数”尽管不是方法,但在某些时候通常会将方法也归入函数。当前上下文能够认清它们的区别。

upper1.sc 中表达式 (s:String) => s.toUpperCase() 便是一个函数,它并不是方法。
我们对序列对象 strings 调用了 map 方法,该方法会把每个字符串依次传递给函数字面量,并将函数字面量返回的值组成一个新的集合。举个例子,假如在原先的列表中有五个元素,那么新生成的列表也将包含五个元素。

继续上面的示例,为了进一步练习代码,我们会创建一个新的 Upper 实例并将它赋给变量 up。与 Java、C# 等类似语言一样,new Upper 语法将创建一个新的实例。由于主构造函数并不接受任何参数,因此并不需要传递参数列表。通过 val 关键字,up 参数被声明为只读值。up 的行为与 Java 中的 final 变量相似。

最后,我们调用 upper 方法,并使用 println(…) 方法打印结果。

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代码,请思考下面更简洁的版本。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2.sc

object Upper {
def upper(strings: String*) = strings.map(_.toUpperCase())
}

println(Upper.upper("Hello", "World!"))
这段代码同样实现了相同的功能,但使用的字符却少了三分之一。

在第一行中,Upper 被声明为单例对象,Scala 将单例模式视为本语言的第一等级成员。尽管我们声明了一个类,不过 Scala 运行时只会创建 Upper 的一个实例。也就是说,你无法通过 new 创建 Upper 对象。就好像 Java 使用静态类型一样,其他语言使用类成员(class-level member),Scala 则使用对象进行处理。由于 Upper 中并不包含状态信息,所以我们此处的确不需要多个实例,使用单例便能满足需求。

单例模式具有一些弊端,也因此常被指责。例如在那些需要将对象值进行 double 的单元测试中,如果使用了单例对象,便很难替换测试值。而且如果对一个实例执行所有的计算,会引发线程安全和性能的问题。不过正如静态方法或静态值有时适用于 Java 这样的语言一样,单例有时候在 Scala 中也是适用的。上述示例便是一个证明,由于无须维护状态而且对象也不需要与外界交互,单例模式适用于上述示例。因此,使用 Upper 对象时我们没有必要考虑测试双倍值的问题,也没有必要担心线程安全。

 Scala 为什么不支持静态类型呢?与那些允许静态成员(或类似结构)的语言相比,Scala 更信奉万物皆应为对象。相较于混入了静态成员和实例成员的语言,采用对象结构的 Scala 更坚定地贯彻了这一方针。回想一下,Java 的静态方法和静态域并未绑定到类型的实际实例中,而 Scala 的对象则是某一类型的单例。
第二行中 upper 的实现同样简洁。尽管 Scala 无法推断出方法的参数类型,却常常能够推断出方法的返回类型,因此我们在此省略返回类型的显式声明。同时,由于方法体中仅包含了一句表达式,我们可以省略括号,并在一行内完成整个方法的定义。除了能提示读者之外,方法体之前的等号也告诉编译器方法体的起始位置。

Scala 为什么无法推导出方法参数类型呢?理论上类型推理算法执行了局部类型推导,这意味着该推导无法作用于整个程序全局,而只能局限在某一特定域内。因此,尽管无法分辨出参数所必须使用的类型,但由于能够查看整个函数体,Scala 大多数情况下却能推导出方法的返回值类型。递归函数是个例外,由于它的执行域超越了函数体的范围,因此必须声明返回类型。

任何时候,参数列表中的返回类型都为读者提供了有用信息。仅仅是因为 Scala 能推导出函数的返回类型,我们就放弃为读者提供返回类型信息吗?对于简单的函数而言,读者能够很清楚地发现返回类型,显式列出的返回类型也许还不是特别重要。不过有时候由于 bug 或某些特定输入或函数体中的某些表达式所触发的某些微妙行为,推导出的类型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类型。显式返回类型代表了你所期望的返回类型,它们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有用信息,因此我推荐添加返回类型,而不要省略它们。这尤其适用于 公有 API。

我们对函数字面量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之前我们的代码如下:

(s:String) => s.toUpperCase()
我们将其简化为下列表达式:

_.toUpperCase()
map 方法接受单一函数参数,而单一函数也只接受单一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函数体只使用一次该参数,所以我们使用占位符 来替代命名参数。也就是说: 起到了匿名参数的作用,在调用 toUpperCase 方法之前,_ 将被字符串替换。Scala 同时也为我们推断出了该变量的类型为 String 类型。

最后一行代码中,由于使用了对象而不是类,此次调用变得更加简单。无须通过 new Upper 代码创建实例,我们只需直接调用 Upper 对象的 upper 方法。调用语法与调用 Java 类静态方法时的语法一样。

最后,Scala 会自动加载一些像 println(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nsole$)这样的 I/O 方法,println 方法实际是 scala 包(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scala/package.html)中 Console 对象(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nsole$)的一个方法。与 Java 中的包一样,Scala 通过包提供“命名空间”并界定作用域。

因此,使用 println 方法时,我们无需调用 scala.Console.println 方法(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nsole$),直接输入 println 即可。println 方法只是众多被自动加载的方法和类型中的一员,有一个叫作 Predef 的库对象(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Predef$)对这些自动加载的方法和类型进行定义。

我们再进行一次重构,把这个脚本转化成编译好的一个命令行工具。也就是说,我们将创建一个包含了 main 方法的更为经典的 JVM 应用程序。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ala
package progscala2.introscala

object Upper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

args.map(_.toUpperCase()).foreach(printf("%s ",_))
println("")

}
}
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如果代码具有 .scala 扩展名,那就表示我们会使用 scalac 编译它。现在 upper 方法被改名成了 main 方法。由于 Upper 是一个对象,main 方法就像是 Java 类的静态 main 方法一样。它就是 Upper 应用的入口点。

 在 Scala 中,main 方法必须为对象方法。(在 Java 中,main 方法必须是类静态方法。)应用程序的命令行参数将作为一组字符串传递给 main 方法。举例来说,输入参数是 args: Array[String]。
upper1.scala 文件中的第一行代码定义了名为 introscala 的包,用于装载所定义的类型。在 Upper.main 方法中的表达式使用了 map 方法的简写形式,这与我们之前代码中出现的简写形式一致。

args.map(_.toUpperCase())...
map 方法会返回一个新的集合。对该集合我们将使用 foreach 方法进行遍历。我们向 foreach 方法中传递另一个使用了 _ 占位符的函数字面量。在这段代码中,集合中的每一个字符串都将作为参数传递给 scala.Console.printf 方法(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nsole$),该方法也是 Predef 对象导入的方法,它会接受代表格式的字符串参数以及一组将嵌入到格式字符串的参数。

args.map(_.toUpperCase()).foreach(printf("%s ",_))
在此澄清一下,上述代码有两处使用了 ,这两个 分别位于不同的作用域中,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你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掌握这样的链式函数以及函数字面量中的一些简写方式,不过一旦熟悉了它们,你便能应用它们编写出可读性强、简洁强大的代码,这些代码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使用临时变量和其他一些样板代码。如果你是一名 Java 程序员,可以想象一下使用早于 Java 8 的 Java 版本编写代码,这时你需要使用匿名内部类才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main 方法的最后一行在输出中增加了一个最终换行符。

为了运行代码,你必须首先使用 scalac,将代码编译成一个能在 JVM 下运行的 .class 文件(下文中的 $ 代表命令提示符)。

$ scalac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1.scala
现在,你应该会看到一个名为 progscala2/introscala 的新文件夹,该文件夹里包含了一些 .class 文件,Upper.class 便是其中的一个文件。Scala 生成的代码必须满足 JVM 字节代码的合法性要求,文件夹目录必须与包结构吻合是要求之一。

Java 在源代码级也遵循这一规定,Scala 则要更灵活一些。请注意,在我们下载的代码示例中,文件 Upper.class 位于一个叫作 IntroScala 的文件夹中,这与它的包名并不一致。Java 同时要求必须为每一个最顶层类创建一个单独的文件,而 Scala 则允许在文件中创建任意多个类型。虽然开发 Scala 代码可以不用遵循 Java 关于源代码目录结构的规范(源代码目录结构应吻合包结构,而且为每个顶层类创建一个单独的文件),不过一些开发团队依然遵循这些规范,这主要因为他们熟悉这些 Java 规范,而且遵循这些规范有利于追踪代码位置。

现在,你可以输入任意长度的字符串参数并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 scala -cp . 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我们通过选项 -cp . 将当前目录添加到查询类路径(classpath)中,不过本示例其实并不需要该选项。

请尝试使用其他输入参数来执行程序。另外,你可以查看 progscala2/introscala 文件夹中还有哪些其他的类文件,像之前例子那样使用 javap 或 scalap 命令查看这些类中包含了什么定义。

最后,由于 SBT 会帮助我们编译文件,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手动编译这些文件。在 SBT 提示符下,我们可以使用下列命令运行程序。

run-main 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 Hello World!
使用 scala 命令运行程序时,我们需要指明 SBT 生成的类文件的正确路径。

$ scala -cp target/scala-2.11/classes 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解释运行 Scala 与编译运行 Scala

概括地说,假如在命令行输入 scala 命令时不指定文件参数,REPL 将启动。在 REPL 中输入的命令、表达式和语句都会被直接执行。假如输入 scala 命令时指定 Scala 源文件,scala 命令将会以脚本的形式编译并运行文件。另外,假如你提供了 JAR 文件或是一个定义了 main 方法的类文件,scala 会像 Java 命令那样执行该文件。
我们接下来对这些代码再进行最后一次重构: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upper2.scala
package progscala2.introscala

object Upper2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

val output = args.map(_.toUpperCase()).mkString(" ")
println(output)

}
}
将输入参数映射为大写格式字符串之后,我们并没有使用 foreach 方法迭代并依次打印每个词,而是通过一个更便利的集合方法生成字符串。mkString 方法(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index.html#scala.collection.TraversableOnce)只接受一个输入参数,该参数指定了集合元素间的分隔符。另外一个 mkString 方法(重构版本)则接受三个参数,分别表示最左边的前缀字符串、分隔符和最右边的后缀字符串。你可以尝试将代码修改为使用 mkSting("[", ", ", "]"),并观察修改后代码的输出。

我们把 mkString 方法的输出保存到一个变量之中,再调用 println 方法打印这个变量。我们本可以在整个 map 方法之外再封装 println 方法进行打印,不过此处引入新变量能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1.4 并发

Scala 有许多诱人之处,能够使用 Akka API 通过直观的 actor 模式构建健壮的并发应用便是其中之一(请参考 http://akka.io)。

下面的示例有些激进,不过却能让我们体会到 Scala 的强大和优雅。将 Scala 与一套直观的并发 API 相结合,便能以如此简洁优雅的方式实现并发软件。你之前研究 Scala 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寻求更好的并发之道,以便更好地利用多核 CPU 和集群中的服务器来实现并发。使用 actor 并发模型便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在 actor 并发模型中,actor 是独立的软件实体,它们之间并不共享任何可变状态信息。actor 之间无须共享信息,通过交换消息的方式便可进行通信。通过消除同步访问那些共享可变状态,编写健壮的并发应用程序变得非常简单。尽管这些 actor 也许需要修改状态,但是假如这些可变状态对外不可访问,并且 actor 框架确保 actor 相关代码调用是线程安全的,开发者就无须再费力编写枯燥而又容易出错的同步原语(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了。

在这个简单示例中,我们会将表示几何图形的一组类的实例发送给一个 actor,该 actor 再将这组实例绘制到显示器上。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渲染工厂(rendering farm)在为动画生成场景。一旦场景渲染完毕,构成场景的几何图形便会被发送给某一 actor 进行展示。

首先,我们将定义 Shape 类。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Shapes.scala
package 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

case class Point(x: Double = 0.0, y: Double = 0.0) // ➊

abstract class Shape() { // ➋
/**

  • draw方法接受一个函数参数。每个图形对象都会将自己的字符格式传给函数f,

  • 由函数f执行绘制工作。
    */

def draw(f: String => Unit): Unit = f(s"draw: ${this.toString}") // ➌
}

case class Circle(center: Point, radius: Double) extends Shape // ➍

case class Rectangle(lowerLeft: Point, height: Double, width: Double) // ➎

  extends Shape

case class Triangle(point1: Point, point2: Point, point3: Point) // ➏

  extends Shape

❶ 此处声明了一个表示二维点的类。

❷ 此处声明了一个表示几何形状的抽象类 。

❸ 此处实现了一个“绘制”形状的 draw 方法,该方法中仅输出了一个格式化的字符串。

❹ Circle 类由圆心和半径组成。

❺ 位于左下角的点、高度和宽度这三个属性构成了矩形。为了简化问题,我们规定矩形的各条边分别与横坐标或纵坐标平行。

❻ 三角形由三个点所构成。

Point 类名后列出的参数列表就是类构造函数参数列表。在 Scala 中,整个类主体便是这个类的构造函数,因此你能在类名之后、类主体之前列出主构造函数的参数。在本示例中,Point 类并没有类主体。由于我们在 Point 类声明的前面输入了 case 关键字,因此每一个构造函数参数都自动转化为 Point 实例的某一只读(不可变)字段。也就是说,假如要实例化一个名为 point 的 Point 实例,你可以使用 point.x 和 point.y 读取 point 的字段,但无法修改它们的值。尝试运行 point.y = 3.0 会触发编译错误。

你也可以设置参数默认值。每个参数定义后出现 = 0.0 会把 0.0 设置为该参数的默认值。因此用户无须明确给出参数值,Scala 便会推导出参数值。不过这些参数值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推导。下面我们运用 SBT 项目去进一步探索参数默认值:

$ sbt
...

compile
Compiling ...

[success] Total time: 15 s, completed ...

console

[info] Starting scala interpreter...

scala> import progscala2.intro.shapes._
import progscala2.intro.shapes._

scala> val p00 = new Point
p00: intro.shapes.Point = Point(0.0,0.0)

scala> val p20 = new Point(2.0)
p20: intro.shapes.Point = Point(2.0,0.0)

scala> val p20b = new Point(2.0)
p20b: intro.shapes.Point = Point(2.0,0.0)

scala> val p02 = new Point(y = 2.0)
p02: intro.shapes.Point = Point(0.0,2.0)

scala> p00 == p20
res0: Boolean = false

scala> p20 == p20b
res1: Boolean = true
因此,当我们不指定任何参数时,Scala 会使用 0.0 作为参数值。当我们只设定了一个参数值时,Scala 会把这个值赋予最左边的参数 x,而剩下来的参数则使用默认值。我们还可以通过名字指定参数。对于 p02 对象,当我们想使用 x 的默认值却为 y 赋值时,可以使用 Point(y = 2.0) 的语句。

由于 Point 类并没有类主体,case 关键字的另一个特征便是让编译器自动为我们生成许多方法,其中包括了类似于 Java 语言中 String、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每个点显示的输出信息,如 Point(2.0,0.0),其实是 toString 方法的输出。大多数开发者很难正确地实现 equals 方法和 hashCode 方法,因此自动生成这些方法具有实际的意义。

Scala 调用生成的 equals 方法,以判断 p00 == p20 和 p20 == p20b 是否成立。这与 Java 的做法不同,Java 通过比较引用是否相同来判断 == 是否成立。在 Java 中如果希望执行一次逻辑比较,你需要明确地调用 equals 方法。

现在我们要谈论 case 类的最后一个特性,编译器同时会生成一个伴生对象(companion object),伴生对象是一个与 case 类同名的单例对象(本示例中,Point 对象便是一个伴生对象)。

 你可以自己定义伴生对象。任何时候只要对象名和类名相同并且定义在同一个文件中,这些对象就能称作伴生对象。
随后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在伴生对象中添加方法。不过伴生对象中已经自动添加了不少方法,apply 方法便是其中之一。该方法接受的参数列表与构造函数接受的参数列表一致。

任何时候只要你在输入对象后紧接着输入一个参数列表,Scala 就会查找并调用该对象的 apply 方法,这也意味着下面两行代码是等价的。

val p1 = Point.apply(1.0, 2.0)
val p2 = Point(1.0, 2.0)
如果对象中未定义 apply 方法,系统将抛出编译错误。与此同时,输入参数必须与预期输入相符。

Point.apply 方法实际上是构建 Point 对象的工厂方法,它的行为很简单;调用该方法就好像是不通过 new 关键字调用 Point 的构造函数一样。伴生对象其实与下列代码生成的对象无异。

object Point {
def apply(x: Double = 0.0, y: Double = 0.0) = new Point(x, y)
...
}
不过,伴生对象 apply 方法也可以用于决定相对复杂的类继承结构。父类对象需判断参数列表与哪个字类型最为吻合,并依此选择实例化的子类型。比方说,某一数据类型必须分别为元素数量少的情况和元素数量多的情况各提供一个不同的最佳实现,此时选用工厂方法可以屏蔽这一逻辑,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

 紧挨着对象名输入参数列表时,Scala 会查找并调用匹配该参数列表的 apply 方法。换句话说,Scala 会猜想该对象定义了 apply 方法。从句法角度上说,任何包含了 apply 方法的对象的行为都很像函数。

在伴生对象中安置 apply 方法是 Scala 为相关类定义工厂方法的一个便利写法。在类中定义而不是在对象中定义的 apply 方法适用于该类的实例。例如,调用 Seq.apply(index:Int) 方法将获得序列中指定位置的元素(从 0 开始计数)。
Shape 是一个抽象类。在 Java 中我们无法实例化一个抽象类,即使该抽象类中没有抽象成员。该类定义了 Shape.draw 方法,不过我们只希望能够实例化具体的形状:圆形、矩阵或三角形。

请注意传给 draw 方法的参数,该参数是一个类型为 String => Unit 的函数。也就是说,函数 f 接受字符串参数输入并返回 Unit 类型。Unit 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类型,它的表现却与 Java 中的 void 类型相似。在函数式编程中,大家将 void 类型称为 Unit 类型 .

具体做法是 draw 方法的调用者将传入一个函数,该函数会接受表示具体形状的字符串,并执行实际的绘图工作。

 假如某函数返回 Unit 对象,那么该函数肯定是有副作用的。Unit 对象没有任何作用,因此该函数只能对某些状态产生副作用。副作用可能会造成全局范围的影响,比如执行一次输入或输出操作(I/O),也可能只会影响某些局部对象。
通常在函数式编程中,人们更青睐于那些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纯函数,这些纯函数的返回值便是它们的工作成果。纯函数容易阐述、易于测试,也很方便重用,而副作用往往是错误之源。不过最起码现实中的程序离不开 I/O。

Shape.draw 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与 Strings、Ints、Points 和其他对象无异,函数也是第一等级的值。和其他值一样,我们可以将函数赋给变量,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就好像 draw 方法一样。函数还能作为其他函数的返回值。我们将利用函数这一特性构建可组合并且灵活的软件。

假如某函数接受其他函数参数并返回函数,我们称之为高阶函数(higher-order function, HOF)。

我们可以认为 draw 方法定义了一个所有形状类都必须支持的协议,而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个协议的实现。各个形状类可以通过 toString 方法决定如何将状态信息序列化为字符串。draw 方法会调用 f 函数,而 f 函数通过 Scala 2.10 引入的新特性插值字符串(interpolated string)构建了最终的字符串。

 如果你忘了在“插值字符串”前输入 s 字符,draw: ${this.toString} 将原封不动地返回给你。也就是说,字符串不会被窜改。
Circle、Rectangle 和 Triangle 类都是 Shape 类的具体子类。这些类并没有类主体,这是因为 case 关键字为它们定义好了所有必须的方法,如 Shape.draw 所需要的 toString 方法。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规定矩形的各条边平行于 x 或 y 轴。因此,我们使用一个点(左侧最低点即可)、矩形的高度和宽度便能描述矩阵。而 Triangle 类(三角形)的构造函数则接受三个 Pointer 对象参数。

在简化后的程序中,传递给 draw 方法的 f 函数只会在控制台中输出一条字符串,不过你也许有机会构建一个真实的图形程序,该程序将使用 f 函数将图形绘制到显示器上。

既然已经定义好了形状类型,我们便可以回到 actor 上。其中,Typesafe(http://typesafe.com)贡献的 Akka 类库(http://akka.io)会被使用到。项目文件 build.sbt 中已经将该类库设定为项目依赖项。

下面列出 ShapesDrawingActor 类的实现代码: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ShapesDrawingActor.scala
package 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

object Messages { // ➊
object Exit // ➋
object Finished
case class Response(message: String) // ➌
}

import akka.actor.Actor // ➍

class ShapesDrawingActor extends Actor { // ➎
import Messages._ // ➏

def receive = { // ➐

case s: Shape =>
  s.draw(str =>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str"))
    sender ! Response(s"ShapesDrawingActor: $s drawn")
  case Exit =>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exiting...")
    sender ! Finished
  case unexpected =>  // default. Equivalent to "unexpected: Any"
    val response = Response(s"ERROR: Unknown message: $unexpected")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response")
    sender ! response
}

}
❶ 此处声明了对象 Messages,该对象定义了大多数 actor 之间进行通信的消息。这些消息就好像信号量一样,触发了彼此的行为。将这些消息封装在一个对象中是一个常见的 封装方式。

❷ Exit 和 Finished 对象中不包含任何状态,它们起到了标志的作用。

❸ 当接收到发送者发送的消息后,样板类(case class)Response 会随意构造字符串消息,并将消息返回给发送者。

❹ 导入 akka.actor.Actor 类型(http://doc.akka.io/api/akka/current/#akka.actor.Actor)。Actor 类型是一个抽象基类,我们将继承该类定义 actor。

❺ 此处定义了一个 actor 类,用于绘制图形。

❻ 此处导入了 Messages 对象中定义的三个消息。Scala 支持嵌套导入(nesting import),嵌套导入会限定这些值的作用域。

❼ 此处实现了抽象方法 Actor.receive。该方法是 Actor 的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定义了如何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包括 Akka 在内的大多数 actor 系统中,每一个 actor 都会有一个关联邮箱(mailbox)。关联邮箱中存储着大量消息,而这些消息只有经过 actor 处理后才会被提取。Akka 确保了消息处理的顺序与接收顺序相同,而对于那些正在被处理的消息,Akka 保证不会有其他线程抢占该消息。因此,使用 Akka 编写的消息处理代码天生具有线程安全的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Akka 支持一种奇特的 receive 方法实现方式。该实现不接受任何参数,而实现体中也只包含了一组由 case 关键字开头的表达式。

def receive = {
case first_pattern =>

first_pattern_expressions

case second_pattern =>

second_pattern_expressions

}
偏函数(PartialFunction,http://www.scala-lang.org/api/current/#scala.PartialFunction)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函数,上述函数体所用的语法就是典型的偏函数语法。偏函数实际类型是 PartialFunction[Any,Unit],这说明偏函数接受单一的 Any 类型参数并返回 Unit 值。Any 是 Scala 类层次级别的根类,因此该函数可以接受任何参数。由于该函数返回 Unit 对象,因此函数体一定会产生副作用。由于 actor 系统采用了异步消息机制,它必须依靠副作用。通常情况下由于传递消息后无法返回任何信息,我们的代码块中便会发送一些其他消息,包括给发送者的返回信息。

偏函数中仅包含了一些 case 子句,这些子句会对传递给函数的消息执行模式匹配。代码中并没有任何表示消息的函数参数,内部实现需要处理这些消息。

当匹配上某一模式时,系统将执行从箭头符(=>)到下一个 case 子句(也有可能是函数结尾处)之间的表达式。由于箭头符和下一个 case 关键字能够无误地标识代码区间,因此无须使用大括号包住表达式。另外,假如 case 关键字后只有一句简短的表达式,可以不用换行,直接将表达式放在箭头后面。

尽管听上去挺复杂,实际上偏函数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单参数函数会接受某一类型的输入值并返回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值。而选用偏函数相当于明确地告诉其他人:“我也许无法处理所有你输入给我的值。”除法 x/y 是数学上的一个经典偏函数例子,当分母 y 为 0 时,x/y 的值是不确定的。因此,除法是一个偏函数。

receive 方法会尝试将接收到的各条消息与这三个模式匹配表达式进行匹配,并执行最先被匹配上的表达式。接下来我们对 receive 方法进行分解。

def receive = {
case s: Shape => // ➊

...

case Exit => // ➋

...

case unexpected => // ➌

...

}
❶ 如果收到的信息是 Shape 的一个实例,那说明该消息匹配了第一条 case 子句。我们也会将 Shape 对象引用赋给变量 s。也就是说,虽然输入消息的类型为 Any,但 s 类型却是 Shape。

❷ 判断消息是否为 Exit 消息体。Exit 消息用于标识已经完成。

❸ 这是一条“默认”子句,可以匹配任何输入。该子句等同于 unexpected: Any 子句,对于那些未能与前两个子句模式匹配的任何输入,该子句都会匹配。而变量 unexpected 会被赋予消息值。

最后一条匹配规则能匹配任何消息,因此该规则必须放到最后一位。假如你尝试将其放置到某些规则之前,你将看到 unreachable code 的错误信息。这是因为这些后续的 case 表达式不可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添加了“默认”子句,这个“偏”函数其实变成了“完整的”,这意味着该函数能正确处理任何输入。

下面让我们查看每个匹配点调用的表达式:

def receive = {
case s: Shape =>

s.draw(str =>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str"))              // ➊
sender ! Response(s"ShapesDrawingActor: $s drawn")               // ➋

case Exit =>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exiting...")                       // ➌
sender ! Finished                                                // ➍

case unexpected =>

val response = Response(s"ERROR: Unknown message: $unexpected")  // ➎
println(s"ShapesDrawingActor: $response")
sender ! response                                                // ➏

}
❶ 调用了形状 s 的 draw 方法并传入一个匿名函数,该匿名函数了解如何处理 draw 方法生成的字符串。在这段代码中,此匿名函数仅打印了生成的字符串。

❷ 向“发信方”回复了一个消息。

❸ 打印了一条表示正在退出的消息。

❹ 向“发信方”发送了一条结束信息。

❺ 根据错误信息生成 Response 对象,并打印错误信息。

❻ 向“发信方”回复了这条信息。

代码 sender ! Response(s"ShapesDrawingActor: $s drawn") 创建了回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了 shape 对象的发送方。Actor.sender 函数返回了 actor 发送消息接收方的对象引用,而 ! 方法则用于发送异步消息。是的,! 是一个方法名,使用 ! 遵循了之前 Erlang 的消息发送规范,值得一提的是,Erlang 是一门推广 actor 模型的语言。

我们也可以在 Scala 允许范围内使用一些语法糖。下面两行代码是等价的:

sender ! Response(s"ShapesDrawingActor: $s drawn")
sender.!(Response(s"ShapesDrawingActor: $s drawn"))
假如某一方法只接受单一参数,你可以省略掉对象后的点号和参数周边的括号。请注意,第一行代码看起来更清晰,这也是 Scala 支持这种语法的原因。表示法 sender ! Response 被称为中置表示法,这是因为操作符 ! 位于对象和参数中间。

 Scala 的方法名可以是操作符。调用接受单一参数的方法时可以省略对象后的点号和参数周边的括号。不过有时候省略它们会导致解析二义性,这时你需要保留点号或保留括号,有时候两者都需要保留。
在进入最后一个 actor 之前还有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时,有一条经常被人提及的原则:永远不要在 case 语句上进行类型匹配。这是因为如果继承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case 表达式也会失效。作为替代方案,你应该使用多态函数。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之前谈论的模式匹配代码只是一个反模式呢?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定义的 Shape.draw 方法调用了 Shape 类的 toString 方法,由于 Shape 类的那些子类是 case 类,因此这些子类中实现了 toString 方法。第一个 case 语句中的代码调用了多态的 toString 操作,而我们也没有与 Shape 的某一具体子类进行匹配。这意味着即便修改了 Shape 类层次结构,我们的代码也不会失效。其他的 case 子句所匹配的条件也与类层次无关,即便这些条件真会发生变化,变化也不会频繁。

由此,我们将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多态与函数式编程中的劳模——模式匹配结合到了一起。

这是 Scala 优雅地集成这两种编程范式的方式之一。

模式匹配与子类型多态

模式匹配在函数式编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子类型多态(即重写子类型中的方法)在面向对象编程的世界中同样不可或缺。函数式编程中的模式匹配的重要性和复杂度都要远超过大多数命令式语言中对应的 swith/case 语句。我们将在第 4 章深入探讨模式匹配。在此处的示例中,我们开始了解到函数风格的模式匹配和多态调度之间的结合会产生强大的组合效果,而这也是像 Scala 这样的混合范式语言能提供的一大益处。
最后,我将列出运行此示例的 ShapesDrawingDriver 对象的代码:

// src/main/scala/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ShapesActorDriver.scala
package 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
import akka.actor.{Props, Actor, ActorRef, ActorSystem}
import com.typesafe.config.ConfigFactory

// 仅用于本文件的消息:
private object Start // ➊

object ShapesDrawingDriver { // ➋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 ➌

val system = ActorSystem("DrawingActorSystem", ConfigFactory.load())
val drawer = system.actorOf(
  Props(new ShapesDrawingActor), "drawingActor")
val driver = system.actorOf(
  Props(new ShapesDrawingDriver(drawer)), "drawingService")
driver ! Start                                                   // ➍

}
}

class ShapesDrawingDriver(drawerActor: ActorRef) extends Actor { // ➎
import Messages._

def receive = {

case Start =>                                                    // ➏
  drawerActor ! Circle(Point(0.0,0.0), 1.0)
  drawerActor ! Rectangle(Point(0.0,0.0), 2, 5)
  drawerActor ! 3.14159
  drawerActor ! Triangle(Point(0.0,0.0), Point(2.0,0.0), Point(1.0,2.0))
  drawerActor ! Exit
case Finished =>                                                 // ➐
  println(s"ShapesDrawingDriver: cleaning up...")
  context.system.shutdown()
case response: Response =>                                       // ➑
  println("ShapesDrawingDriver: Response = " + response)
case unexpected =>                                               // ➒
  println("ShapesDrawingDriver: ERROR: Received an unexpected message = "
  • unexpected)
    }

}
❶ 定义仅用于本文件的消息(私有消息),该消息用于启动。使用一个特殊的开始消息是一个普遍的做法。

❷ 定义“驱动”actor。

❸ 定义了用于驱动应用的主方法。主方法先后构建了一个 akka.actor.ActorSystem 对象(http://doc.akka.io/api/akka/current/#akka.actor.ActorSystem)和两个 actor 对象:我们之前讨论过的 ShapesDrawingActor 对象和即将讲解的 ShapesDrawingDriver 对象。我们暂时先不讨论设置 Akka 的方法,在 17.3 节将详细讲述。现在只需要知道我们把 ShapesDrawingActor 对象传递给了 ShapesDrawingDriver 即可,事实上我们向 ShapesDrawingDriver 对象传递的对象属于 akka.actor.ActorRef 类型(http://doc.akka.io/api/akka/current/#akka.actor.ActorRef,actor 的引用类型,指向实际的 actor 实例)。

❹ 向驱动对象发送 Start 命令,启动应用!

❺ 定义了 actor 类:ShapesDrawingDriver。

❻ 当 receive 方法接收到 Start 消息时,它将向 ShapesDrawingActor 发送五个异步消息:包含了三个形状类对象,Pi 值(将被视为错误信息)和 Exit 消息。从这能看出,这是一个生命周期很短的 actor 系统!

❼ 假如 ShapesDrawingDriver 发送 Exit 消息后接收到了返回的 Finished 消息(请回忆一下 ShapesDrawingActor 类处理 Exit 消息的逻辑),那么我们将访问 Actor 类提供的 context 字段来关闭 actor 系统。

❽ 简单地打印出其他错误的回复信息。

❾ 与之前所见的默认子句一样,该子句用于处理预料之外的消息。

让我们尝试运行该程序!在 sbt 提示符后输入 run,sbt 将按需编译代码并列出所有定义了 main 方法的代码示例程序:

run

[info] Compiling ...

Multiple main classes detected, select one to run:

[1] 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ShapesDrawingDriver
...

Enter number:
输入数字 1,之后我们便能看到下列输出 ( 为了方便显示,已对输出内容进行排版 ):

...
Enter number: 1

[info] Running progscala2.introscala.shapes.ShapesDrawingDriver
ShapesDrawingActor: draw: Circle(Point(0.0,0.0),1.0)
ShapesDrawingActor: draw: Rectangle(Point(0.0,0.0),2.0,5.0)
ShapesDrawingActor: Response(ERROR: Unknown message: 3.14159)
ShapesDrawingActor: draw: Triangle(
Point(0.0,0.0),Point(2.0,0.0),Point(1.0,2.0))
ShapesDrawingActor: exiting...
ShapesDrawingDriver: Response = Response(
ShapesDrawingActor: Circle(Point(0.0,0.0),1.0) drawn)
ShapesDrawingDriver: Response = Response(
ShapesDrawingActor: Rectangle(Point(0.0,0.0),2.0,5.0) drawn)
ShapesDrawingDriver: Response = Response(ERROR: Unknown message: 3.14159)
ShapesDrawingDriver: Response = Response(
ShapesDrawingActor: Triangle(

Point(0.0,0.0),Point(2.0,0.0),Point(1.0,2.0)) drawn)

ShapesDrawingDriver: cleaning up...
[success] Total time: 10 s, completed Aug 2, 2014 7:45:07 PM

由于所有的消息都是以异步的方式发送的,你可以看到驱动 actor 和绘图 actor 的消息交织在一起。不过处理消息的顺序与发送消息的顺序相同。运行多次应用程序,你会发现每次输出都会不同。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尝试了基于 actor 的并发编程,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很有威力的 Scala 特性。

1.5 本章回顾与下一章提要

我们首先介绍了 Scala,之后分析了一些重要的 Scala 代码,其中包含一些 Akka 的 actor 并发库相关代码。

你在学习 Scala 的过程中,也可以访问 http://scala-lang.org 网站获取其他一些有用的资源。在该网站上,能找到一些指向 Scala 类库、教程以及一些描述这门语言特性相关文章的链接。

Typesafe 是一家为 Scala 以及包括 Akka(http://akka.io)、Play(http://www.playframework.com)在内的许多基于 JVM 的开发工具和框架提供支持的商业公司。在该公司的网站上(http://typesafe.com)也能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源。尤其是 Typesafe Activator 工具(http://typesafe.com/activator),该工具会根据不同类型的 Scala 或 Java 应用程序模版,执行分析、下载和构建工作。Typesafe 公司还提供了订购支持、咨询及培训服务。

在后续的部分,我们将继续介绍 Scala 的特性,着重介绍如何使用 Scala 简洁有效地完成工作。


之剑
449 声望85 粉丝

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员。参与过多种平台工具的开发,具有丰富的平台开发经验,精通Kotlin (布道者), Java 等编程语言, Spring Boot 专家。项目实战操练过Java、Android、Scala、Groovy等语言进行领域建模、架构设...


引用和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