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主要是总结浏览器CORS跨域处理方式,其他处理方式的本人认为是伪跨域处理方式,如iframewindow.namewindow.postMessage

跨域定义

跨站 HTTP 请求(Cross-site HTTP request)是指发起请求的资源所在域不同于该请求所指向资源所在的域的 HTTP 请求。

跨站 HTTP正常请求,但是结果被浏览器拦截了,就是跨域问题

跨域问题只有在浏览器才会出现,javascript等脚本的主动http请求才会出现跨域问题。后端获取http数据不会存在跨域问题。跨域问题可以说是浏览器独有的(或者说http客户端独有的,这个其实看制定者是否遵循协议)。

注意:有些浏览器不允许从HTTPS的域跨域访问HTTP,比如Chrome和Firefox,这些浏览器在请求还未发出的时候就会拦截请求,这是一个特例。

怎么才算跨域?

那我我们要先理解何为同源(同域)。

如果两个页面的协议,端口(如果有指定)和域名都相同,则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

不同就是跨域。

下表给出了相对http://store.company.com/dir/page.html跨域检测的示例:

链接跨域与否原因
http://store.company.com/dir2/other.html
http://store.company.com/dir/inner/another.html
https://store.company.com/secure.html不同协议 ( https和http )
http://store.company.com:81/dir/etc.html不同端口 ( 81和80)
http://news.company.com/dir/other.html不同域名 ( news和store )

跨域情况总结如下:

  • 不同协议 ( https和http )
  • 不同端口 ( 81和80)
  • 不同域名 ( news和store )

IE会有点不一样,更加宽松,但是前端兼容是短柄,所以不用理会IE。

为什么要有跨域限制?

同源策略限制了从同一个源加载的文档或脚本如何与来自另一个源的资源进行交互。这是一个用于隔离潜在恶意文件的重要安全机制。

什么是预请求?

预请求就是使用OPTIONS方法。跨域请求首先需要发送预请求,即使用 OPTIONS   方法发起一个预请求到服务器,以获知服务器是否允许该实际请求。预请求的使用,可以避免跨域请求对服务器的用户数据产生未预期的影响。

跨域才会有预请求,但是不是所有跨域请求都会发送预请求的。 预请求服务器正常返回,浏览器还要判断是否合法,才会继续正常请求的。所以web服务程序需要针对options做处理,要不然OPTIONS的请求也会运行后端代码。一般预请求最好返回204(NO-Content)。

在谷歌开发者工具上查看网络请求时,如果预请求是不在XHR这个分类中,可以在Other分类或者ALL中查看。

什么时候会有预请求?

一般服务器默认允许GET、POST、HEAD请求(前提跨域),所以这些请求,只要前端脚本不追加请求头,是不会有预请求发出的。这些请求叫简单请求

可以简单总结为只有GET、POST、HEAD才可能没有预请求

大多数浏览器不支持针对于预请求重定向。如果一个预请求发生了重定向,浏览器将报告错误:

The request was redirected to 'https://example.com/foo', which is disallowed for cross-origin requests that require preflight

简单举个javascript代码例子:

预请求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01', {
  method: 'get',
  headers: {
    //这里定义了请求头就一定会有预请求。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
})

预请求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01', {
  method: 'get'
})

跨域流程图

流程图不会把代理服务器考虑进去,而且不考虑异常状态码。
浏览器跨域请求流程图

一些名称说明

  • 跨域请求也是跨站请求,叫法不一样。
  • HTTP请求头也是HTTP请求首部
  • HTTP响应头也是HTTP响应首部

跨域解决方案

正如大家所知,出于安全考虑,浏览器会限制脚本中发起的跨站请求。但是为了能开发出更强大、更丰富、更安全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渴望着在不丢失安全的前提下,Web 应用技术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丰富。

Web 应用工作组( Web Applications Working Group )推荐了一种的机制,即跨源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CORS))。

跨域资源共享标准新增了一组 HTTP 首部字段,允许服务器声明哪些源站有权限访问哪些资源。

跨域需要设置的HTTP首部字段

实现前后端跨域请求,需要设置下面相关的HTTP响应头:

字段名必须设置与否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Access-Control-Max-Age

一般只要设置好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就可以跨域了,其他的字段都是配合使用的(其他字段有默认值)。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跨域允许就是这个字段设置的,默认不设置时不允许跨域。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origin> | *

origin参数指定一个允许向该服务器提交请求的URI.对于一个不带有credentials(即cookie)的请求,可以指定为'*',表示允许来自所有域的请求。如果想要更安全点,当然也可以指定URI。

例子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foo.example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此字段是用来设置是否允许传cookie,默认为false。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false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默认值一般为GET、HEAD、POST,所以请delete等方法的时候,默认会被限制。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method>[, <method>]*

指明资源可以被请求的方式有哪些(一个或者多个)。这个响应头信息在客户端发出预检请求的时候会被返。这就看需要了。设置为*时,没有囊括全部方式,例如patch,所有还是设置为全部方式更保险。

例子: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OPTIONS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浏览器自身附带的请求头默认是被允许的,但是前端代码追加的请求头,在跨域的时候是要被允许才可访问。

而且浏览器本身默认自带请求头是不可修改的,如User-AgentOrigin等。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field-name>[, <field-name>]*

例子: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Pragma,Cache-Control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ragma

Access-Control-Max-Age

Access-Control-Max-Age: <delta-seconds>

这个响应头告诉我们这次预请求的结果的有效期是多久,有效期期间内的请求都不用使用预请求

跨域实践

请在谷歌访问和运行前端代码,IE域名相同端口不同是不存在跨域问题的。

node express服务实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begin----禁止客户端缓存的影响
app.disable('etag');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浏览器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不可以缓存
  res.header('Cache-Control', 'no-store');
  //兼容http1.0
  res.header('Pragma', 'no-cache');
  next();
});
//end----禁止客户端缓存的影响

//all,默认不做请求类型限制,但是响应头可以限制。
app.all('/demo-normal', function(req, res)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all('/demo-allow-method', function(req, res)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追加允许delete请求方式,默认的get等还是允许的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DELETE');
  res.send('Hello World!');
});

app.all('/demo-credentials-cannot-work', function(req, res)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这样设置是无效的,因为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为*时,设置允许使用
  //允许请求附带cookie,必须指定域名
  //同时前端默认跨域请求是不传cookie的,需要允许附带cookie请求头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res.send('Hello World!');
});
app.all('/demo-credentials-can-work', function(req, res) {
  //获取访问的域名,但是实际上不可以用这种通用的形式,需要指定授权域名。
  //允许请求附带cookie,必须指定域名
  //同时前端默认跨域请求是不传cookie的,需要允许附带cookie请求头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req.headers.origin);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res.send('Hello World!');
});

app.all('/demo-max-age', function(req, res)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预请求有效期30秒
  res.header('Access-Control-Max-Age', 30);
  //delete请求会有预请求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DELETE');
  if (req.method === 'OPTIONS') {
    //预请求不要运行代码,只是给浏览器返回响应响应头信息。
    //预请求应该返回204,NO-Content(无内容)
    res.status(204).send('');
    return;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Demo listening on port 3000!'));

前端实例

首先要启动上面的node服务,运行下面的命令:

mkdir cors-node-server
cd cors-node-server
npm init #初始化npm项目
npm i express #安装express
touch index.js #新建文件,需要把上面的node express服务代码复制到index.js
node ./index.js
#然后服务就启动了

然后下面的代码可以直接复制到浏览器Console中运行,然后查看网络请求。不过涉及到cookie的,需要直访问html文件,才可以附带cookie。

不要在当前的express中运行,否则当然不会有跨域问题。

请求一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normal', {
  method: 'GET',
})

method为GET、POST、HEAD都访问正常,但是使用DELETE、PUT、PATCH等就会访问失败。而且GET、POST、HEAD是没有预请求的,但是DELETE、PUT、PATCH就是预请求失败,谷歌console返回下面这类信息:

Failed to load http://localhost:3000/demo-normal: Method PUT is not allowed by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in preflight response.

请求二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allow-method', {
  method: 'DELETE'
})

访问method为delete是会有预请求,然后请求正常返回。其他的跟请求一的例子响应一致。

请求三(附带cookie)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credentials-cannot-work', {
  method: 'GET',
  credentials: 'include'
})

访问失败,返回错误如下:

Failed to load http://localhost:3000/demo-credentials-cannot-work: The value of the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n the response must not be the wildcard '*' when the request's credentials mode is 'include'. Origin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 is therefore not allowed access.

意思就是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设置为true时,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不能为*,需要指定具体访问的域名来源。

请求四(附带cookie)

首先我们要在localhost当前域名下添加cookie。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credentials-can-work', {
  method: 'GET',
  credentials: 'include'
})

正常访问,然后在请求头上,可以看到Cookie字段,当然前提是localhost这个域名有cookie。

Accept: */*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en;q=0.8
Connection: keep-alive
Cookie: test=123
Host: localhost:3000
Origin: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3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6.0.3359.139 Safari/537.36

请求五(预请求有效期)

fetch('http://localhost:3000/demo-max-age', {
  method: 'DELETE'
})

首先第一次请求会有预请求,然后30秒有效期内再次请求无预请求。然后这个有效期会不断循环。

参考文章


Samon
1.3k 声望9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