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地址:http://www.ahonn.me/2017/03/1...

2月末的时候,通过 simplyY 内推了阿里巴巴暑期实习的前端开发岗,在此表示感谢。
接着3月1号收到了内推的通知邮件,完善信息后很快就接到了一面的电话(3月3号)。

一面

面试了大概20分钟左右,整体内容还是比较偏基础。一开始是正常流程的自我介绍,说是三分钟自我介绍,但是我语速比较快的不到两分钟的介绍完了。(刚好是临近中午,原本打算吃饭的,要是去吃饭的话就得在路上面了...)

CSS 垂直居中

这个写过一篇博文专门总结过,不过面试的时候还是太过紧张没有答全。主要是 Flexbox 布局的垂直居中比较容易忘记。

具体就不再啰嗦了,详情可以查看:CSS 实现垂直居中

call 与 apply 的区别,以及性能差别

callapply 的区别,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面试题了。call()apply() 都是用于在指定 this 值与参数的情况下调用函数,主要的区别在于除了传入 this 值之外,apply() 接收类数组或者类数组对象来作为调用的函数的参数,而 call() 则是需要分别传入函数的每一个参数(除第一个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call()方法与apply()方法的作用相同,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接收参数的方式不同。对于call()方法而言,第一个参数是this值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其余参数都直接传递给函数。换句话说,在使用call()方法时,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必须逐个列举出来。—— 『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

区别的话基本上只要看过书或者刷过面试题都会知道,但 call()apply() 之间的性能差别就不是那么常见了。
比较幸运的是,之前在阅读 underscore 源码的时候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为此也写过另外的文章:从 optimizeCb 说起

实践证明,在知道调用函数的参数数量时,使用 call() 的性能会优于 apply()。主要在实现的过程中 apply() 需要完成额外的操作(判断第二个参数类数组的长度,etc.)。具体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可以在 ECMAScript Language Specification 中查看 Function.prototype.applyFunction.prototype.call 的具体实现差异。

参考链接

什么是闭包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的理解比较肤浅,就是 A 函数返回 B 函数,B 函数能够访问 A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使得在 A 外部的作用域中能够使用 B 函数间接操作 A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包。A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与返回的 B 函数一同存在,不会被垃圾回收机制清理(引用还存在)。

在计算机科学中,闭包(英语:Closure),又称词法闭包(Lexical Closure)或函数闭包(function closures),是引用了自由变量的函数。这个被引用的自由变量将和这个函数一同存在,即使已经离开了创造它的环境也不例外。—— 维基百科

建议阅读 『你不知道的 JavaScript(上卷)』 中有关作用域与闭包的部分。

什么是尾递归

在计算机科学里,尾调用是指一个函数里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一个函数调用的情形:即这个调用的返回值直接被当前函数返回的情形。这种情形下称该调用位置为尾位置。若这个函数在尾位置调用本身(或是一个尾调用本身的其他函数等等),则称这种情况为尾递归,是递归的一种特殊情形。—— 维基百科

一般递归实现阶乘:

function fact(n) {
  if (n == 0 || n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fact(n - 1);
  }
}

一般递归需要中栈上维护函数的调用信息直到函数返回后才释放,容易发生『栈溢出』错误。但对于尾递归来说,只需要维护一个调用记录。

尾递归实现阶乘:

function fact(n) {
  return fact-iter(n, 1);
}

function fact-iter(n, a) {
  if (n == 0) {
    return 1;
  } else if (n == 1) {
    return a;
  } else {
    return fact-iter(n - 1, n * a);
  }
}

关于递归与尾递归,在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中也有类似的讨论。

React 的设计理念

这部分答得不是很好,只提到了组件化,单向数据流,Virtual DOM 之类的。

有关 React 的设计思想可以参考这一篇文章:React 设计思想

前端安全(攻击方式与如何防范)

第一反应就是 XSSCSRFXSS 可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转义来防范,而 CSRF 则通过使用 SSL 链接访问资源或者请求中添加验证码来进行防范。

除此之外我漏掉了网络劫持,控制台注入代码等攻击方式,这里有篇文章做了详细介绍:聊一聊WEB前端安全那些事儿

二面

第一次远程视频面试,好紧张。

一开始问了 CSS 中 position 属性的 absolute 的作用以及应用场景,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接着叫我拿纸写冒泡排序(手写 T-T),飞快的写完。
然后跟一面一样也问了前端安全相关的问题,一下子都不紧张了.. 没有想象中的难。

实现 bind 函数

同样是让我写代码,同样是手写(T-T)。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算难,不过只是写了简单的实现,没有考虑其他情况。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 (context) {
  var self = this;
  return function () {
    return self.apply(context, arguments);
  }
}

基本原理就是使用 apply() 与闭包,返回包含 apply() 的闭包使得 apply() 绑定指定作用域,但并未执行。

阅读 Underscore 源码的经历

之前拖拖拉拉的阅读完了 Underscore 的源码,并提交了一个小 Pull Request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例如上面提到的 call 与 apply 的性能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如何去判断变量的类型,以及如何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等,等等。另外也了解到许多闭包的使用场景。

阅读其他类库的收获

除了 Underscore 之外还阅读过一点 Bootstrap 和 jQuery,这个博客主题的样式部分的组织方式就是参考了 Bootstrap 的组织方式,另外也稍微阅读过 jQuery中 $.ajax 以及事件相关的源码。

在阅读代码的过程中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一些组织代码的方式,还有如何写才能有利于拓展,更加健壮。其中也学到了一些提高性能的技巧,函数缓存,事件队列之类的。

博客主题的开发经历

其实一开始写主题只是想给自己用,之后发现蛮多人也喜欢我这个主题的,并时不时有人中 Github 上提 Issue,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虽然我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有人用感觉真的是特别开心,也特别有动力去改进。

从开始去写主题到现在差不多也一年了,这一年中我从前端小白变成前端大白。在维护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虽然目前写得也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会慢慢改进继续维护下去的。

维护的过程中的收获就是,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与在别人的角度看完全是不一样的,或许有个功能我并不需要,但是有人提了,我就得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去实现。『用户』只关心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而并不关心代码写得怎么样。

实习期间遇到得难题

可能我做的工作相对简单,就算不会,基本上靠搜索引擎都能够解决。我觉得能用 Google 解决的问题不算难题。以我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遇到的难题 Google 搜索不到的?

三面

三面基本上没有问太过具体的前端相关的问题,大部分是在聊聊看法,聊聊项目。

开始让我用纸画出博客的设计,其实主要还是主题,没什么难度,毕竟代码都是我自己写的。

然后让我介绍一下我熟悉的一个框架,说的 React,提及到了 Vitrual DOM 和 diff 算法,说了一下 diff 算法的大概策略。还有说到组件化,单向数据流等等。幸运的是,我在二面之前刷了 『深入 React 技术栈』这本书,结合之前的实践能够说个大概。

中间有聊到兴趣爱好,我想了想好像只有写代码。听歌应该也算?写代码的时候必定要听歌。我记得去年国庆有一天从起床写到晚上睡觉,差不多写了 11 个小时,那时候正在折腾 React 与 Meteor。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总结

可能是运气问题,我觉得我的这几面难度都不高?。得益于看的书,好多知识点都是书上有的。基本上基础的前端面试题都可以在红宝书上找到,真不愧为前端面试宝典。另外 Github 上的这个博客主题也帮了很大的忙,300+ star 果然还是有点用处的(虽然说 star 不能代表什么,而且的确写得也很水,但作用不可否认)。

最后,基础很重要,基础扎实是基本。但是如果想要有突出的表现还是需要更有深度的研究。需要经常思考总结,不仅仅是浮于表面,更要深入原理。


Ahonn
445 声望4 粉丝

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