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机
- 完成一项任务,往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每一种方式称为一个策略,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或者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完成该项任务。
- 在软件开发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实现某一个功能有多个途径,此时可以使用一种设计模式来使得系统可以灵活地选择解决途径,也能够方便地增加新的解决途径。
- 在软件系统中,有许多算法可以实现某一功能,如查找、排序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硬编码(Hard Coding)在一个类中,如需要提供多种查找算法,可以将这些算法写到一个类中,在该类中提供多个方法,每一个方法对应一个具体的查找算法;当然也可以将这些查找算法封装在一个统一的方法中,通过if…else…等条件判断语句来进行选择。这两种实现方法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硬编码,如果需要增加一种新的查找算法,需要修改封装算法类的源代码;更换查找算法,也需要修改客户端调用代码。在这个算法类中封装了大量查找算法,该类代码将较复杂,维护较为困难。
- 除了提供专门的查找算法类之外,还可以在客户端程序中直接包含算法代码,这种做法更不可取,将导致客户端程序庞大而且难以维护,如果存在大量可供选择的算法时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定义一些独立的类来封装不同的算法,每一个类封装一个具体的算法,在这里,每一个封装算法的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策略(Strategy),为了保证这些策略的一致性,一般会用一个抽象的策略类来做算法的定义,而具体每种算法则对应于一个具体策略类。
2.定义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并让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也称为政策模式(Policy)。
- 策略模式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只把变化点封装了,这个变化点就是实现不同需求的算法,但是,用户需要知道各种算法的具体情况。
3.结构
- Strategy:定义所有支持的算法的公共接口。Context使用这个接口来调用某ConcreteStrategy定义的算法;
- ConcreteStrategy:实现Strategy接口的具体算法;
- Context:使用一个ConcreteStrategy对象来配置;维护一个对Stategy对象的引用,同时,可以定义一个接口来让Stategy访问它的数据。
4.代码分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抽象策略类
class Strategy
{
public:
virtual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0;
};
//具体策略类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 public Strategy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cout << "I am from ConcreteStrategyA." << endl;
}
};
//具体策略类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 public Strategy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cout << "I am from ConcreteStrategyB." << endl;
}
};
//具体策略类
class ConcreteStrategyC : public Strategy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cout << "I am from ConcreteStrategyC." << endl;
}
};
class Context
{
public:
//由一个策略类进行配置
Context(Strategy *pStrategyArg) : pStrategy(pStrategyArg){};
void ContextInterface()
{
pStrategy->AlgorithmInterface();
}
private:
Strategy *pStrategy;
};
int main()
{
// Create the Strategy
Strategy *pStrategyA = new ConcreteStrategyA;
Strategy *pStrategyB = new ConcreteStrategyB;
Strategy *pStrategyC = new ConcreteStrategyC;
Context *pContextA = new Context(pStrategyA);
Context *pContextB = new Context(pStrategyB);
Context *pContextC = new Context(pStrategyC);
pContextA->ContextInterface();
pContextB->ContextInterface();
pContextC->ContextInterface();
if (pStrategyA) delete pStrategyA;
if (pStrategyB) delete pStrategyB;
if (pStrategyC) delete pStrategyC;
if (pContextA) delete pContextA;
if (pContextB) delete pContextB;
if (pContextC) delete pContextC;
system("pause");
return 0;
}
5.模式分析
- 策略模式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它把算法的责任和算法本身分割开,委派给不同的对象管理。策略模式通常把一个系列的算法封装到一系列的策略类里面,作为一个抽象策略类的子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准备一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得它们可以互换”。
- 在策略模式中,应当由客户端自己决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具体策略角色。
- 策略模式仅仅封装算法,提供新算法插入到已有系统中,以及老算法从系统中“退休”的方便,策略模式并不决定在何时使用何种算法,算法的选择由客户端来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但是客户端需要理解所有具体策略类之间的区别,以便选择合适的算法,这也是策略模式的缺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端的使用难度。
6.优点
- 策略模式提供了对“开闭原则”的完美支持,用户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选择算法或行为,也可以灵活地增加新的算法或行为。
-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
- 策略模式提供了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
-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
7.缺点
-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
- 策略模式将造成产生很多策略类,可以通过使用享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象的数量。
8.适用环境
- 许多相关的类仅仅是行为有异。“策略”提供了一种用多个行为中的一个行为来配置一个类的方法;
- 需要使用一个算法的不同变体;
- 算法使用客户不应该知道的数据。可使用策略模式以避免暴露复杂的、与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
-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这个类的操作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将相关的条件分支移入它们各自的Strategy类中以替代这些条件语句。
9.总结
策略模式和状态模式,是大同小异的
- 状态模式讲究的是状态的变化,和不同状态下,执行的不同行为;
- 策略模式侧重于同一个动作,实现该行为的算法的不同,不同的策略封装了不同的算法。策略模式适用于实现某一功能,而实现该功能的算法是经常改变的情况。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