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Android进程概述
每次介绍Android都会遇见的一张图:
从上至下:
System apps:
应用层,会使用到下一层的内容,即Core Java和Java Api Framework
Java Api framework:
控制Window系统,UI,Resources等,定义并且管理Android各个组件的生命周期以及组件之间的通讯。包含了HandlerThread,AsyncTask,IntentService,AsyncQueryHandler,Loaders 等一系列异步类,用来简化和管理Android线程。
Native Libraries:
c/c++库,包含了 graphics, media, database, fonts, OpenGL, 等,通常app不会直接直接与这些库交互,Java Api framework已经对其进行了封装.
Runtime:
Dalvik 或者 ART(Api19引入),沙盒机制,每个app运行在单独的Runtime,拥有独占的虚拟机.
Linux kernel:
Linux内核管理sound, network, camera等驱动,使上层代码可以控制硬件,同时管理Linux 进程,每个进程控制一个Runtime。内核会分配给每个进程以及进程中包含的线程的运行时间。
Core Librarie:
核心java库,基于jdk1.5,供Applications和Application framework使用,是Apache Harmony(已退役)实现的一个子集,并不完全兼容Java SE和Java ME.它提供了基本的Java线程机制:包含了 java.lang.Thread 类和java.util.concurrent 包.
Linux prosess:
Linux 属于多用户系统,每个用户分配一个Id(数字),系统根据这个Id追踪用户,每个用户拥有获取自身私有资源的权限,除了root(linux中的超级用户),其他用户无法获取该权限。在Android中,每个app包拥有一个唯一的Id,对应了Linux中唯一的用户Id。Android 实际上是在Linux proecess中添加了一个Runtime,例如虚拟机(Davik/Art),具体关系:
默认情况下,Application 和process是一一对应的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一个Application可以运行在多个prosess上,多个Application也可以运行在一个process上。
Application 的生命周期:
应用的生命周期被封装在了process中,Java 中用Application这个类作为代表,Application对象在Runtime调用它的onCreate()方法时开始初始化,在Runtime调用它的onTerminate()方法时停止,Linux 内核有可能在Runtime调用Application的onTerminate()之前被杀死,Application会也立即被销毁。Application在整个app的生命周期中是第一个被创建,最后一个被销毁的。
Application的启动顺序:
任何组件都可以作为Application启动的入口,一旦第一个组件被触发创建,Linux 进程就启动了,Application也随之初始化,简化的顺序:
1.启动 Linux process
2.创建 Runtime
3.创建 Application 对象
4.创建 Application的入口组件
1.2两个步骤是长时间的操作,所以如果每次都要执行这两步的话,app的启动时间肯定会很长,体验太差,因此,Android 为了节约每次app的创建时间,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创建了一个特殊的进程--Zygote(受精卵).Zygote拥有一些通用的预加载库,新的app创建的时候,只要forkZygote进程,而不需要重新加载那些预加载库,因为可以共享这些核心库,节省了大量的启动时间和内存资源。
Application停止:
当系统内存资源紧缺的时候,系统会选择停止某些app。因为用户可能在任何时候启动app,所以为了快速启动app,即使app中的所以组件都被销毁了,app也没有完全被系统杀死,除非系统缺少资源,才会考虑杀死某个app,但如何在多个app中选择需要被杀死的app?Android引入了一个进程等级机制,等级高低取决于app组件的显示和运行状态。级别高到低:
Foreground:app有一个可见的组件,或者一个serviece被远程的一个可见的Activity绑定,或者BroadcastReceiver正在运行。
Visible: app可见,但部分模糊
Service: Service运行在后台,并且没有被可见的组件绑定
Background: 不可见的Activity,大部分app都处于这种状态
Empty: 空进程,没有任何存活的组件,当系统回收资源时,最先被回收。
线程的引入:
Android设备都是多处理器的,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如果一个app没有并发运行就只能利用一个cpu,效率太低。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任务放在多个进程中执行,但是多个进程必然占用大量的资源,并且进程间的通讯速度太慢,也没有高效的异步运行机制,所以使用多线程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因为Android只允许在UI线程更新ui,而Android的绘制是要求是16ms/帧,这样人眼才不会感觉到卡顿,所以长时间的任务不能放在UI线程阻塞UI的渲染,而应该放在后台线程去执行,这就需要用到多线程。长时间的任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
网络请求
读/写文件
创建,删除,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
读/写 SharedPreferences
图像处理
文本解析
Android提供了很多类帮助我们简化多线程的管理,并提供了Handler机制让非UI线程与UI线程交互。
注:内容来自《Effecient Android Threading》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