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作为一个程序员,平时的工作是与项目来挂钩的,但是有的时候会发现有些项目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则做得浑身难受,那么一个项目究竟应该怎么做?
一个后端接到项目的主要流程
- 需求咨询
- 需求评审
- 项目估期
- 技术评审
- 跟上游约定 api
- 开发
- 联调测试
- 产品验收
- 上线
- 整理必要的文档
需求咨询
这个阶段是后端最初接触某项目的初始阶段,此时产品会给出最初的需求文档(线框图此时可能没有),甚至是人肉来咨询后端做最初的评估,已确定某些需求的可能性。
讨论结束后产品会根据讨论得到的结果回去开脑洞,项目可能夭折或者继续进行。
需求评审
产品经过他们自己的讨论设计,给出需求文档线框图(此时设计稿一般没有),召集前后端等项目成员进行需求评审。此时后端同学需要根据需求的合理性、项目的开发周期进行讨论(砍需求)。
砍需求的目的不是为了砍需求而砍需求,需要根据手上已有系统的功能以及新需求做出综合考虑,尽量在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需求。
简单的说就是难的我也能做,但是要花时间,砍需求的目的就在于在项目的 deadline 内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实在不行这个需求放在二期,太多的所谓二期需求就没有二期的项目了(可见有时候产品的需求...)
注意,产品会接受开发砍需求,但是开发请对确认后的需求认真估期,保证 deadline。否则又砍需求时间到了又做不完,呵呵。
项目估期
根据需求评审得到的需求,后端会先做初步的技术调研,需求拆分,在评审结束的1~2天内给出估期。
估期时需要注意,估期很难一次性估准,一个开发对于大于一周以上的估期就可以认为是凭感觉瞎估了,这里有个估期的经验:将需求拆细后拆到开发级别的力度建立对应的 task,对于每个 task 来做估期,当发现一个 task 的时间大于5后(单位为天),则需要拆分子 task,估期时采用斐波那契数列的评估方式: 1 2 3 5 8 13 21,对应于1天 2天 半周 1周 1.5周 2周 3周,可以上下加减0.5。然后根据子任务的时间合估计主任务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估期时需要估计前后端联调时间,上线时间,资源申请时间,幺蛾子时间。幺蛾子时间为处理非此项目事件所花费的时间,这个跟开发本身所处的环境有关,可以在总估期的基础上乘以 1.2 ~ 1.5。
技术评审
复杂事情需要技术评审,尤其是自己做的事情心里也没有底气,需要其他开发一起讨论的时候。技术评审是保证复杂事情可以顺利完成,减少后期返工可能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技术评审开发本身自己需要给出评审文档,包括项目背景,技术选型,主要的技术约束,自己想到的设计实现。
跟上游约定 api
一般一个项目会由多个部门并行开发,例如 数据、后端、前端、客户端,并行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端开发比较慢,会导致卡另一个端的开发进度,所以需要开发前跟自己的上游约定 api,并给出文档,各个端遵循接口文档进行开发。
开发
根据技术评审后(简单的事情没有评审,自己心里有数)得到的方案以及之前建立的任务进行开发。
开发过程中需要仔细研究设计稿的细节,有任何存疑问的点去找产品确认,确认后的需求记录在某个文档上。开发前几分钟的几句话,会大大降低返工的可能性。
记录后@产品画押,开发和产品的记性都很差,画押非常必要。后期甩锅有用。
开发时注意把某些流程繁琐的事情放在前面做,例如申请某些资源可能需要其他部门同学支持,有额外等候时间。
开发过程中遇到难点及时向其他开发求助,不要憋着。
如果可能遇到延期风险,请及时通知产品,deadline 请尽量遵循(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
联调测试
前后端开发完后做整体的联调测试,在扔个产品测试前,请自己测过自己开发的 feature。否则气死产品事小,被产品打死事大。
产品验收
迎接可能的返工。
上线
上线注意各种细节,例如数据库变更,是否需要热缓存,灰度或者预发布后是否需要 cms 添加某些基础数据等等。
上线前请提供回滚方案。
整理必要的文档
文档记录下各种链接(需求文档、技术评审、 api),主要的实现,需求的变更即可。
正常情况下,上完线就结束了,也没有人会做这一步,但是如果后端做掉这一步的话,之后维护起来就会节省很多看代码思考逻辑的时间。
后记
请尊重项目的 deadline。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