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CommonsChunkPlugin主要是用来提取第三方库和公共模块,避免首屏加载的bundle文件或者按需加载的bundle文件体积过大,从而导致加载时间过长,着实是优化的一把利器。
先来说一下各种教程以及文档中CommonsChunkPlugin提及到chunk有哪几种,主要有以下三种:
- webpack当中配置的入口文件(entry)是chunk,可以理解为entry chunk
- 入口文件以及它的依赖文件通过code split(代码分割)出来的也是chunk,可以理解为children chunk
- 通过CommonsChunkPlugin创建出来的文件也是chunk,可以理解为commons chunk
CommonsChunkPlugin可配置的属性:
- name:可以是已经存在的chunk(一般指入口文件)对应的name,那么就会把公共模块代码合并到这个chunk上;否则,会创建名字为name的commons chunk进行合并
- filename:指定commons chunk的文件名
- chunks:指定source chunk,即指定从哪些chunk当中去找公共模块,省略该选项的时候,默认就是entry chunks
- minChunks:既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函数,还可以是Infinity,具体用法和区别下面会说
children和async属于异步中的应用,放在了最后讲解。
可能这么说,大家会云里雾里,下面用demo来检验上面的属性。
实战应用
以下几个demo主要是测试以下几种情况:
- 不分离出第三方库和自定义公共模块
- 分离出第三方库、自定义公共模块、webpack运行文件,但它们在同一个文件中
- 单独分离第三方库、自定义公共模块、webpack运行文件,各自在不同文件
不分离出第三方库和自定义公共模块
项目初始结构,后面打包后会生成dist目录:
src目录下各个文件内容都很简洁的,如下:
common.js
export const common = 'common file';
first.js
import {common} from './common';
import $ from 'jquery';
console.log($,`first ${common}`);
second.js
import {common} from './common';
import $ from 'jquery';
console.log($,`second ${common}`);
package.json文件:
{
"name": "tes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build": "rimraf dist && webpack"
},
"author": "",
"license": "ISC",
"devDependencies": {
"rimraf": "^2.6.2",
"webpack": "^3.10.0",
"webpack-dev-server": "^2.10.1"
},
"dependencies": {
"jquery": "^3.2.1"
}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config = {
entry: {
first: './src/first.js',
second: './src/second.js'
},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dist'),
filename: '[name].js'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接着在命令行npm run build,此时项目中多了dist目录:
再来查看一下命令行中webpack的打包信息:
查看first.js和second.js,会发现共同引用的common.js文件和jquery都被打包进去了,这肯定不合理,公共模块重复打包,体积过大。
分离出第三方库、自定义公共模块、webpack运行文件
这时候修改webpack.config.js新增一个入口文件vendor和CommonsChunkPlugin插件进行公共模块的提取: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packagejson = require("./package.json");
const config = {
entry: {
first: './src/first.js',
second: './src/second.js',
vendor: Object.keys(packagejson.dependencies)//获取生产环境依赖的库
},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dist'),
filename: '[name].js'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filename: '[name].js'
}),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查看dist目录下,新增了一个vendor.js的文件:
再来查看一下命令行中webpack的打包信息:
通过查看vendor.js文件,发现first.js和second.js文件中依赖的jquery和common.js都被打包进vendor.js中,同时还有webpack的运行文件。总的来说,我们初步的目的达到,提取公共模块,但是它们都在同一个文件中。
到这里,肯定有人希望自家的vendor.js纯白无瑕,只包含第三方库,不包含自定义的公共模块和webpack运行文件,又或者希望包含第三方库和公共模块,不包含webpack运行文件。
其实,这种想法是对,特别是分离出webpack运行文件,因为每次打包webpack运行文件都会变,如果你不分离出webpack运行文件,每次打包生成vendor.js对应的哈希值都会变化,导致vendor.js改变,但实际上你的第三方库其实是没有变,然而浏览器会认为你原来缓存的vendor.js就失效,要重新去服务器中获取,其实只是webpack运行文件变化而已,就要人家重新加载,好冤啊~
OK,接下来就针对这种情况来测试。
单独分离出第三方库、自定义公共模块、webpack运行文件
这里我们分两步走:
- 先单独抽离出webpack运行文件
- 接着单独抽离第三方库和自定义公共模块,这里利用minChunks有两种方法可以完成,往后看就知道了
1、抽离webpack运行文件
先来抽离webpack运行文件,修改webpack配置文件: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runtime'],
filename: '[name].js'
}),
]
其实上面这段代码,等价于下面这段: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filename: '[name].j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runtime',
filename: '[name].js',
chunks: ['vendor']
}),
]
上面两段抽离webpack运行文件代码的意思是创建一个名为runtime的commons chunk进行webpack运行文件的抽离,其中source chunks是vendor.js。
查看dist目录下,新增了一个runtime.js的文件,其实就是webpack的运行文件:
再来查看一下命令行中webpack的打包信息,你会发现vendor.js的体积已经减小,说明已经把webpack运行文件提取出来了:
可是,vendor.js中还有自定义的公共模块common.js,人家只想vendor.js拥有项目依赖的第三方库而已(这里是jquery),这个时候把minChunks这个属性引进来。
minChunks可以设置为数字、函数和Infinity,默认值是2,并不是官方文档说的入口文件的数量,下面解释下minChunks含义:
- 数字:模块被多少个chunk公共引用才被抽取出来成为commons chunk
- 函数:接受 (module, count) 两个参数,返回一个布尔值,你可以在函数内进行你规定好的逻辑来决定某个模块是否提取成为commons chunk
- Infinity:只有当入口文件(entry chunks) >= 3 才生效,用来在第三方库中分离自定义的公共模块
2、抽离第三方库和自定义公共模块
要在vendor.js中把第三方库单独抽离出来,上面也说到了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minChunks设为Infinity,修改webpack配置文件如下: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runtime'],
filename: '[name].js',
minChunks: Infinity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common',
filename: '[name].js',
chunks: ['first','second']//从first.js和second.js中抽取commons chunk
}),
]
查看dist目录下,新增了一个common.js的文件:
再来查看一下命令行中webpack的打包信息,自定义的公共模块分离出来:
这时候的vendor.js就纯白无瑕,只包含第三方库文件,common.js就是自定义的公共模块,runtime.js就是webpack的运行文件。
第二种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就是利用minChunks作为函数的时候,说一下minChunks作为函数两个参数的含义:
- module:当前chunk及其包含的模块
- count:当前chunk及其包含的模块被引用的次数
minChunks作为函数会遍历每一个入口文件及其依赖的模块,返回一个布尔值,为true代表当前正在处理的文件(module.resource)合并到commons chunk中,为false则不合并。
继续修改我们的webpack配置文件,把vendor入口文件注释掉,用minChunks作为函数实现vendor只包含第三方库,达到和上面一样的效果:
const config = {
entry: {
first: './src/first.js',
second: './src/second.js',
//vendor: Object.keys(packagejson.dependencies)//获取生产环境依赖的库
},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dist'),
filename: '[name].js'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filename: '[name].js',
minChunks: function (module,count) {
console.log(module.resource,`引用次数${count}`);
//"有正在处理文件" + "这个文件是 .js 后缀" + "这个文件是在 node_modules 中"
return (
module.resource &&
/\.js$/.test(module.resource) &&
module.resource.indexOf(path.join(__dirname, './node_modules')) === 0
)
}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runtime',
filename: '[name].js',
chunks: ['vendor']
}),
]
}
上面的代码其实就是生成一个叫做vendor的commons chunk,那么有哪些模块会被加入到vendor中呢?就对入口文件及其依赖的模块进行遍历,如果该模块是js文件并且在node_modules中,就会加入到vendor当中,其实这也是一种让vendor只保留第三方库的办法。
再来查看一下命令行中webpack的打包信息:
你会发现,和上面minChunks设为Infinity的结果是一致的。
children和async属性
这两个属性主要是在code split(代码分割)和异步加载当中应用。
children
- 指定为true的时候,就代表source chunks是通过entry chunks(入口文件)进行code split出来的children chunks
- children和chunks不能同时设置,因为它们都是指定source chunks的
- children 可以用来把 entry chunk 创建的 children chunks 的共用模块合并到自身,但这会导致初始加载时间较长
- async:即解决children:true时合并到entry chunks自身时初始加载时间过长的问题。async设为true时,commons chunk 将不会合并到自身,而是使用一个新的异步的commons chunk。当这个children chunk 被下载时,自动并行下载该commons chunk
修改webpack配置文件,增加chunkFilename,如下:
output: {
...........
chunkFilename: "[name].[hash:5].chunk.js",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runtime'],
filename: '[name].js',
minChunks: Infinity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children: true,
async: 'children-async'
})
]
chunkFilename用来指定异步加载的模块名字,异步加载模块中的共同引用到的模块就会被合并到async中指定名字,上面就是children-async。
修改成异步截图出来太麻烦了,就简单说明一下:first和second是异步加载模块,同时它们共同引用了common.js这个模块,如果你不设置这一步: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children: true,
async: 'children-async'
})
那么共同引用的common.js都被打包进各自的模块当中,就重复打包了。
OK,你设置之后,也得看children的脸色怎么来划分:
- children为true,共同引用的模块就会被打包合并到名为children-async的公共模块,当你懒加载first或者second的时候并行加载这和children-async公共模块
- children为false,共同引用的模块就会被打包到首屏加载的app.bundle当中,这就会导致首屏加载过长了,而且也不要用到,所以最好还是设为true
浏览器缓存的实现
先来说一下哈希值的不同:
- hash 是 build-specific ,即每次编译都不同——适用于开发阶段
- chunkhash 是 chunk-specific,是根据每个 chunk 的内容计算出的 hash——适用于生产
所以,在生产环境,要把文件名改成'[name].[chunkhash]',最大限度的利用浏览器缓存。
最后,写这篇文章,自己测试了很多demo,当然不可能全部贴上,但还是希望自己多动手测试以下,真的坑中带坑。
也参考了很多文章:
- https://github.com/creeperyan...
- https://segmentfault.com/q/10...
- https://segmentfault.com/q/10...
- https://www.jianshu.com/p/2b8...
打个广告
2022年,央企天翼云前端团队 FEX 放出HC了,多种技术栈 Vue,Flutter, Electron,Node 等你来炫。加入我们,一起解锁特大央企的专属福利。
岗位职责
1 、根据需求进行大前端类项目开发,提升产品用户体验;
2 、结合产品,持续优化开发流程,开发和优化前端效率工具;
3 、拓展前端技术落地包括但不限于 Node、electron 、flutter 、PWA 等。
岗位要求
1 、全日制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类专业优先;
2 、至少两年前端工作经验;
3 、熟练运用 HTML 、CSS 、JavaScript 构建高性能的 web 应用程序;
4、 熟悉 Vue 、React 等主流前端框架的应用和原理,具备自主开发和维护前端业务组件框架的能力;
5 、熟悉 ES6 新特性,了解 Webpack 等构建工具的配置和使用;熟悉 B/S 系统开发,对可用性、可访问性等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6 、对前端技术发展有足够的敏锐性,有 Node 、electron 、flutter 等项目开发经验优先;
7 、诚实守信、作风踏实严谨、责任心强,具备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精神,学习能力强,善于解决复杂问题;
优势
与当下最有前景的云核心技术零距离接触
参与概念性的神奇产品开发
产品形态众多,不担心你的才智无用武之地
央企正编非外包,以打造强大的国家云为目标,远离PUA,内卷、焦虑。。。
有完善的工会帮你思考福利、人文关怀。。。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