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Weex 开发进展的同学,可能会知道 Weex 前段时间发布了 v0.18.0 版本(release note),其中包含了一个叫 <recycle-list>
的组件,它是一个带有回收复用功能的列表容器,据说是有史以来最特别的组件,性能也有大幅提升,开发过程也涉及到很多底层的改造,陆陆续续花了半年才实现了第一个正式的版本。<recycle-list>
的文档也在官网上线了,不过整体看下来好像和普通的 <list>
也差不多,反而多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注意事项,一副很敏感又很脆弱的样子,真的有那么好用吗?这篇文章里就好好聊一聊它的特别之处。
为什么要搞个新的列表容器
在如今 App 的开发中,有大部分的页面都是以可滚动列表的形式展现的,尤其是在货架式琳琅满目的活动页面中,更是长列表的主场,而且越来越长,带上“懒加载”和“自动加载更多”以后,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无限滚动的列表。所以说,列表的性能和体验往往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面的性能和体验,优化了列表的性能就会大幅提高页面的性能。
Weex 目前提供的列表组件 <list>
其实已经是功能很强大的一个组件了,在 Android 上使用的是 RecyclerView
组件,在 iOS 上使用的是 UITableView
,本身就具有了操作系统原生提供的回收功能,在节点离屏时可以回收掉部分原生组件持有的内存。和 Web 中的开发技术相比,在 webview 中实现的列表,无论是渲染性能、滚动体验还是内存占用方面,都难以和原生列表相媲美。即便如此,性能也永远是值得优化的,使用 Weex 的开发者对列表性能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
就像大家觉得前端框架引入 Virtual DOM 之后就一定比原生 DOM 慢一样,一些 Weex 的原生开发者也觉得 Weex 提供的列表毕竟多了一层封装,不能精细地操控列表的渲染行为,性能一定不如直接操作原生列表。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需求,到底如何精细操控列表的渲染行为能提升性能呢?有没有办法抽象出通用的逻辑呢?假如说不考虑兼容现有的 list 组件,也允许对框架和现有渲染流程做重构级别的改动,能不能开个脑洞放个大招来提升列表的性能呢?这也是要开发新列表容器的出发点。
有啥不一样
既然名字叫 recycle-list,它与普通 list 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节点的回收复用能力。
在大部分使用列表的场景中,有很多行节点的结构都是大致相同的,一个列表可能有 500 行那么长,全部展开的话长度会超过 100 屏,但是很可能只用了 5 个不同的模板。如果在渲染这 500 行节点的时候,能不断复用这 5 个模板结构的话,只渲染可视区内的组件的话,肯定能大幅优化列表的渲染性能。
所以在渲染 recycle-list 的时候,会记录不同的模板结构,用数据驱动模板的渲染,首次渲染时只会先创建首屏以及有可能滚动到的安全区域内的节点;在滚动时,会将脱离安全区域内的节点回收,清空模板并灌注新数据追加到即将出现的区域内。这是 recycle-list 在渲染行为上最大的不同。基于这种行为,前端和客户端之间节点的通信数据量将会减少,列表的内存也可以得到大幅的优化,即使列表越来越长,内存的增量也不会很多。
常规列表的渲染过程
首先分析一下目前在 Weex 里常规组件的渲染流程是怎样的。
在 Weex 的架构中,可以简略的分成三层:【DSL】->【JS Framework】->【原生渲染引擎】。其中 DSL (Domain Specific Language) 指的是 Weex 里支持的上层前端框架,即 Vue 和 Rax。原生渲染引擎就是在 Weex 支持的平台上(Android 或 iOS)绘制原生 UI 的引擎。JS Framework 是桥接并适配 DSL 和原生渲染引擎的一层。参考 《详细介绍 Weex 的 JS Framework》。
常规组件的渲染过程可以分为如下这几个步骤:
- 创建前端组件
- 构建 Virtual DOM
- 生成“真实” DOM
- 发送渲染指令
- 绘制原生 UI
以 Vue.js 为例,它在 Weex 里的渲染过程可以用下面这一张图来概括:
简而言之,模板是可以被复用的,传入多条数据可以展开成多个前端组件,这也是组件化的优势之一,组件进一步在前端框架中展开成 VNode 节点。JS Framework 里提供了很多类似 DOM API 的接口,在内部构建出适用于 Weex 平台的 Element
节点(和 DOM 很像,但并不是“真实”的 DOM),这些节点会以渲染指令的形式发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渲染指令创建相应的原生组件,最终调用系统提供的接口绘制原生 UI。具体过程请参考:Weex 页面的渲染。
改造思路
回顾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组件的模板结构是可复用的,这也是组件化的优势之一,但是组件的展开发生在前端框架内部,在传递到客户端的过程中,节点的结构保留了,但是组件的信息都被过滤掉了。即使同一个组件使用两份数据来渲染,生成了两份结构一致只有小部分内容有差异的节点,客户端也不会认为他们之间有联系,依然彼此独立的渲染。也就是说,在常规组件的渲染流程中,客户端感知不到前端组件的概念,渲染粒度太小,难以复用。
借鉴函数式编程里的惰性计算的思路,可以将渲染过程延后,交给客户端执行,这样客户端就能更好的施展复用逻辑。具体来讲就是不把节点在前端渲染好了再把结果发给客户端,而是把“渲染方法”和数据分别发给客户端,避免模板在前端框架中展开,客户端根据数据和用户的操作行为控制模板的渲染和复用。
可复用列表的渲染过程
如上图所示,前端框架中的 Template
不再需要数据,而是直接展开成一种纯静态的模板结构,结构中包含了模板渲染逻辑,格式仍然是 VNode
。然后经过 JS Framework 转换成 Weex 支持的 Element
,其中也包含了模板的原生渲染指令。客户端解析出可复用的模板结构,由数据驱动模板渲染,这个模板结构和前端组件中的定义是一致的。
这个过程除了要把模板发给客户端,还得带上模板的渲染逻辑,告诉客户端如何根据数据来渲染模板。为了描述这些渲染逻辑,就得设计一套面向原生渲染引擎的模板渲染指令,用来声明节点的循环渲染、条件渲染、事件绑定等逻辑。下文有详解。
性能对比
上述改造过程如果能实现的话,从理论上上讲,内存和渲染性能必然会有提升,而且列表越长性能优势越明显。下面也从实际的数据中看一下性能的对比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目前 Weex 提供了 <scroller>
、 <list>
、 和 <recycle-list>
这三种可滚动容器,功能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能力和特征都有差异。为了方便比较性能,我们对同样的一个页面,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列表容器来实现,并记录了在 iOS 和 Android 下页面的加载时间、进入页面时的内存、滑动到页面底部时的内存、滑动时CPU的使用量等数据。
使用的测试用例如下:
-
使用
<scroller>
。 -
使用
<list>
。 -
使用
<recycle-list>
(需要使用最新版 playground app 扫码才能看到渲染效果)。
在 iOS 设备(iPhone 6, iOS 11.0)中的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在 Android 设备(Honor 6x, Android 7.0)中的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list>
相比 <scroller>
已经有了较大的性能提升,<recycle-list>
比 <list>
的性能表现更加优秀。尤其在内存方面,<recycle-list>
在 iOS 下的内存占用量始终保持在个位数,在 Android 下除此加载时的内存和滑动到底部时的内存也分别优化了 42.7% 和 23.6%。
研发历程
recycle-list 不仅特别,也是开发跨时最久的一个组件了,从最早明确提出 Proposal(2017/08/04)到发布 v0.18.0(2018/02/09)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为它是一个重要但不紧急的功能,在研发期间不断被打断,本身的技术难度由很大,涉及的技术面比较多,整个研发过程也是陆陆续续、磕磕绊绊、边探索边验证。
recycle-list 虽说是一个组件,但是它开辟了一条新的渲染模式,无论是前端框架、JS Framework 还是原生渲染引擎都有重构级别的改造;开发者也是多样的,前端、iOS、Android 都全程参与了。由于这个组件涉及大量对前端框架内部的改造,Vue.js 的原作者尤雨溪(微博 @尤小右) 也深度参与了开发和讨论,尤其在前期讨论实现方案的时候提供了大量思路。这个组件无论是技术方案还是开发协作方式都和以往不同,可以说是相当特别了。
先弄出来 MVP
这个组件虽然开发历时很久,但是在讨论了大致思路以后,几乎在前几天内就做出了一个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版本来验证想法,并且立即对比了渲染性能。
为了快速验证想法,先随意约定了一套模板指令,绕过前端框架和 JS Framework 的渲染流程,直接手写 callNative
指令将模板结构和数据发给客户端,客户端也不考虑兼容性和副作用,先实现了渲染和复用的基本逻辑。这个步骤只是用来验证设想的方案是否可行,如果行不通就没必要继续浪费时间。
虽然快速做出了 MVP 版本,看似已经成功一半,但是设计得太过粗糙,很多流程并未想清楚,原有列表的大部分功能都没有实现思路,真正的进度可能连 10% 都不到。
明确技术方案
验证了可行性之后,下一步并没有立即继续写代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再讨论一下详细的技术方案。这个过程邀请了尤雨溪一起参与,从编译工具、上层语法糖到组件生命周期和状态同步等功能,都做过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最初在讨论的时候,觉得生命周期和有状态的子组件这些功能都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组件的私有状态和生命周期是在前端框架里的,然而组件渲染过程又完全交给了客户端来控制,语言都不一样,甚至不在同一个线程里,简直无法再联系起来。不过最终还是设计出了一系列的通信和状态同步机制,将功能做得更完善,下文有详解。
在明确实现细节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兼容历史版本的包袱,开发期间可以冷静思考真正合理并且好用的技术方案,不惜多次推翻原有的设计,反复重构代码,最终才能实现“看起来和旧的 list 差不多嘛,无非是用了新的名字多了 for/switch/case
的语法而已”这种效果。
分期实现功能
有了详细的设计以后,前端、iOS、Android 开发者分别独立开发,同时编译工具的用例也在不断的更新,三端都频繁的迭代,渐进式的完善功能。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做的比较足,先有的使用文档和实现方案,然后有的测试用例和各种 demo,最后才是写代码实现功能,开发流程还是比较工整的。
目前发布的第一个版本中,基础功能都完备了,但是存在较多注意事项,有些是组件固有的差异,还有些是正在讨论技术方案但还没来得及实现的功能,如支持动态绑定样式类名、双向绑定、filter、组件的自定义事件等。这些功能将在后续版本里逐步实现,虽然它们写出来只有短短几个字,看起来也都是现有组件理所当然就支持的功能,但是在 recycle-list 里可能对应了涉及多端的大范围改造。
实现原理
在前面的章节里介绍了可复用列表的渲染过程,这只是开了个头,想要实现这个效果,至少要涉及编译工具、客户端渲染引擎以及前端框架里的改造。
自定义原生渲染指令
把“渲染方法”发给客户端,说起来简单,这里边包含了循环、条件、使用自定义组件的逻辑,能把它们完备地发给客户端吗?绝大多数渲染逻辑都可以。 要实现这个功能,就得设计一套描述渲染逻辑的原生指令,保障自身的完备性,然后对接上层前端框架中的模板语法,这个对接过程可以交给工具在编译期实现。
以 Vue 为例,它提供了单文件组件的语法,其中 v-bind
、 v-for
、 v-if
之类的特殊属性(模板指令),以及 {{}}
中的数据绑定都是描述渲染逻辑的,这些特殊语法如果用在 recycle-list 里,将会被编译工具编译成 Weex 支持的原生渲染指令。这层渲染指令是面向客户端的渲染行为设计的,是原生渲染器和 JS Framework 之间的约定,可以对接到 Vue 和 Rax 等多个上层框架,语法基本上都是一一对应的。具体的语法规则,可以参考 Implementation.md#模板语法。
Vue 里的渲染逻辑是声明式的写在模板里的,因此可以很容易的编译成 Weex 的原生渲染指令,整个转换过程可以融入到现有的编译工具中处理,对上层开发者透明,基本上对开发过程无影响,也不影响原有功能。在 Rax/React 的渲染函数中,标签语法可以使用 JSX 编写,但是模板的渲染规则(循环和条件)仍然由 JS 脚本来控制,是命令式的而不是声明式的,很难编译成静态的描述,要想使用长列表的复用功能,需要对开发时的写法做特殊约定,或者使用特殊的渲染流程控制组件。
客户端根据数据渲染模板
客户端拿到了数据和模板以后,在内部建立起 Watcher 和 Updater 的更新机制,由数据驱动模板的渲染。在最初渲染时只渲染屏幕内呈现出来的节点。
当列表向下滚动时,回收掉上方不在屏幕内的模板,并不销毁而是将其中的数据清空。当列表下方需要渲染新的数据时,会取出回收的空模板,注入数据渲染出真实节点,然后追加到列表下方。列表向上滚动时的原理是一样的,为了保障列表滚动的流畅,也会渲染屏幕上下方扩展区域内的节点。无论真实的数据有多少条,真实渲染的只有可滚动区域内的节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快首屏的渲染速度,内存的占用量也不会随着列表长度大幅增长。
由于我只是个前端开发,对于客户端里的底层细节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期待客户端开发者再详细介绍一下这一部分。
使用 Virtual Component 管理组件状态
想让客户端只根据模板和数据就能渲染出来节点,看起来只有函数式组件才可以做到,也就是要求组件必须是不含内部状态的,然而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组件都含有内部状态的,只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包含了状态的组件,渲染过程就比较复杂了,因为组件内部状态的处理逻辑(data
,watch
, computed
)都在前端中,然而模板和数据都已经发给客户端处理了,所以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通信来解决状态同步问题(详细处理过程可以参考 Implementation.md#渲染过程)。
为了实现可复用的原生组件,在前端框架中引入了 Virtual Component Template 和 Virtual Component 这两个概念:
在渲染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组件用在了 <recycle-list>
里,就不再走之前的处理逻辑,而是创建一个 Virtual Component Template,并且不初始化任何状态(data
,watch
, computed
)、不绑定生命周期,但是会初始化自定义事件的功能。渲染组件时不执行 render
函数,而是执行定制的 @render
函数生成带有原生渲染指令的模板结构,这个结构将一次性发给客户端,后续不会再修改。
在创建 Virtual Component Template 时,会监听客户端原生组件的 create
生命周期钩子,当客户端派发了 create
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开始创建只含状态不含节点的 Virtual Component。虚拟组件模板只有一份,但是从同一份模板创建出的 Virtual Component 会有多个,与客户端发送的 create
钩子的次数有关,与数据有关。另外,由于事件是绑定在节点上的,原生 UI 捕获到的事件只会派发给 Virtual Component Template,然后再找到相应的 Virtual Component 并以其为作用域执行事件处理函数。
Virtual Component 内部只管理数据,即使数据有变动也不会触发渲染,而是调用特殊接口向客户端更新组件的内部状态,由客户端根据新数据更新组件的 UI。在创建 Virtual Component 时,会监听客户端原生组件的 attach
、detach
、 update
、 syncState
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派发有客户端来控制,语义和前端框架略有差异。
题外话
Weex 是个开源项目,是一个社区项目,分享经验、贡献代码、贡献想法、修订文档都算是为开源项目贡献力量,我相信有许多开发者都使用过 Weex,也踩过一些坑,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分享,一起参与改善 Weex,让它变得更强大用起来更顺手。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