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Szabo:密码学家,智能合约之父。
智能合约理念可追溯至1993年,为密码学家Nick Szabo所发明。自从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约之后,其在区块链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本文正是Nick Szabo在第三届区块链全球峰会(2017年9月14-16日)上的演讲内容,Nick从智能合约的发展着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释了智能合约与传统合约的区别及其用途。
以下为演讲正文,Enjoy!
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智能合约。我在1993年发明了这个词,自此以后这个词的含义也有了不同的发展。
我先谈一下为什么要制定智能合约。传统合约是因为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时,需要把不同的人和物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为其他人创造价值。比如汽车发动机,由几千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如果在一个工厂生产这么多的元器件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专业,所以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合约——要把某个部件的生产外包给其他人,他们再外包给其他人,就形成一个合约网络。所以每一次交易都会制定一个合约。
在典型的合约当中,一般会有两方,Bob和Alice,他们都希望这个交易有利于他们,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创造共赢。根据合同法,大家就关系制定规则,而且还可以就自己的商业规则来制定一些条款。做交易需要制定规则,有些时候通过规则可以控制资产,如果有法律诉讼就涉及到对于钱的控制。合同法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层或者基础协议,不管是企业、经济,以及其他的社会都依赖于合同法的存在。合约实际上自中世纪就开始在欧洲等地发展,中世纪时在地中海的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合约叫做保险合约。传统合约非常简单,一般只有一页,不像现在合约那么复杂。我们制定智能合约,其实理由和传统合约是一样的,希望创建双赢的交易。
那为什么要使用智能合约呢?因为干代码比湿代码更有优势。智能合约是干代码,而传统的律师、传统合约是湿代码。传统合约是基于合同法制定的,法律主要是基于主观的看法和类比。智能合约是基于软件的,软件主要建立在比特位之上。传统合约在安全性方面,可能面临法律的束缚,软件的特性是基于复制和密码学,还有其他的电脑科学,他们也是非常强大的。在预测性方面法律是比较灵活的,因为涉及到人的主观判断,这可能是好事,但是也意味着有时候会有模糊的判断或漏洞,但软件就比较固定和僵硬。在成熟度方面,法律已经打磨了成百上千年,软件和智能合约则比较新,应用经验也比较少,所以我建议大家要从法律的设计模式当中看看有没有启发我们的地方。传统的法律一般是人工、本地、不确定的,而公共的区块链往往是自动化的、全球的、无情的。
一些人觉得智能合约就是区块链上运行的电脑程序,这种看法没问题,但是和定义有所不同,我会谈谈我的见解。以太坊的合约仍然是智能合约的中心,它可以控制资产,可以控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影响到激励机制。同时合约也需要人们之间达成共识,要使人们之间达成共识就需要用户的界面,比如有搜索,让双方找到彼此,而且双方要能够进行谈判,对合约进行定制化。还有执行的监控,用户可以彼此监控对方合约的执行。还有一部分是在链下的,那就是执行的检验,比如说社交网络的营销等,看看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确实举行了这样的活动。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在链上进行检验,比如代币的支付。
其实我们在区块链上能做的东西还有很多,智能合约是可以被定制化、被谈判的。这里用两个人谈判远期的合约举例子,你会看到交易所只能处理一些标准的合约,而且交易所并不是信任最小化的、去中心化的市场,它可能要牺牲很多的安全性,甚至响应的时间也比较慢,所以这样的买卖盘记录很难逃离中心化的机制,如果交易量很小的话买卖盘记录也没什么意义的。如果交易是在区块链上进行的,那么整个交易生命周期就是这样的,对Bob来说是签订一个智能合约,首先要有搜索、有谈判、有合约的执行,执行合约之后可能要管理抵押品或者仲裁等等。在合同执行的阶段,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交易双方是否执行了自己的义务、是否付了钱,或者准时交付自己的产品等等。
再来看一下交易阶段的创新,在交易阶段有很多创新,像亚马逊、Uber、谷歌都进行了创新。比如Uber在搜索阶段有地图告诉你驾驶员在哪里,你知道哪里有车可以载你,GPS告诉你在哪里,驾驶员在哪里,这样可以匹配,这是用户和提供商的匹配。谈判阶段你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这就是一个价格匹配的算法。在零售当中一般就是你接受或者不接受,因为讨价还价的成本比较高。Uber这里比较灵活一点,它考虑到了成本差异,比如说在不同的时间段,价格不同。所以只要双方就成本达成共识,他们就不需要再去讨价还价了。那么在执行阶段,有用加密的信用卡付款,也有GPS验证你到底去了哪里。执行后的阶段有评分、退款等。Uber会对司机进行评分,如果司机有不当行为就会把他们解聘,这是用算法解聘的,有了这样的算法,能提升整个交易效率。
智能合约还适用于现金流产品,把债券、股票等传统的资产放在区块链上,绕过传统的金融信息传递者可以进行更多的跨境投资,这样可以减少交易摩擦,而且信任最小化,全球是无缝的。现在加密货币和代币有超过1400亿的价值,但是并没有华尔街的支持、没有中心机构的支持。虽然GFA这家聚焦于金融的合约公司,把智能合约定义上为一种程序,但智能合约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希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智能合约谈判。
把固定收益、贷款、场外交易、期权、远期集合在一起,我们建立了一些工具来减少这些交易的信任中介,那就是公有链。那些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非程序员可以在链上撰写智能合约,现在美国有1200万的专业的编程人员,但金融专业人士的数量远远超过编程人员的数量,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庞大的群体。既懂金融知识又懂编程的人很少,所以我们专注于具有金融知识的非编程人员。智能合约是可以谈判的,可以从合同法和传统合约当中得到一些启发,你会看到Alice可以提出报价,Bob可以拒绝报价,也可以接受,这和以前的合约形式是非常相似的。智能合约也是可以定制化的,在智能合约合伙人的过程中Alice和Bob对智能合约进行定制化。所以智能合约是对简单的交易进行信任最小化的结算,非常直接,可以用在贷款、远期、互相、差价合约等等。
有两个涉及到人的因素:Composer,这是智能合约谈判的UI;Performance Manager,这是智能合约执行检验和资产账户监控的PI,这些成对的交易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网络市场。这里的市场不是买卖盘的记录,而是双边合约的网络,是现在经济当中存在的网络,我觉得这也是智能合约的核心,也是我们所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建立成对的交易使得在全球形成自发的网络,这样在全球进行交易就没有任何摩擦,可以实现全球无缝交易。离岸的互助基金、存托凭证、ETF流动性很差,而且成本较高、渗透性差,所以要进行跨境投资很难。比如阿根廷人或中国人很难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但在新兴市场有很高的投资需求,他们却没有办法使用到全球最为可靠的投资。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要安全反映区块链上金融资产最重要的特征,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得现金流能够不需要这么多的信任中介,所以我们充分利用了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的能力,来大幅减少中介和交易对手的风险。
在上面大家看到有存托凭证,存托凭证实际上是投资于海外股票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现在有很多的交易摩擦,比如存托凭证的流动性特别差,但交易量很大,而且还涉及到国际政治风险以及交易对手的风险,因为是私有银行发起的,透明度也比较差,此外还涉及到跨境合约,所以当有争执的时候不知道要去哪里进行起诉。通过我们这样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上面所描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高流动性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样可以减少政治的风险,还可以实现现金流交易的及时到账,不需要等待几周的时间。
我知道有很多人正在开发区块链,我也有自己的愿望清单,我希望区块链是全球无缝化的,是安全无许可的,而且有简单保守的治理。我们现在的创新不是说没有治理,实际上我们在电脑科学方面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要设计全新形式的治理太过理想化,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的治理机构是很简单保守的。关于软件更新方面,我希望能由具有电脑科学技术的人来决定,不需要让会计师和律师见证这个交易合法不合法,这样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
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就是一种金融找到服务,使得金融资产能够无缝跨境。当然软件没有办法解决湿代码的问题,湿代码涉及到人类主观判断,比如保险理赔或风险评估,不仅涉及到人的主观判断,还涉及到本地支持,所以不能够完全依赖于区块链。
充分利用区块链。区块链不可能什么都能做,传统的金融业也是如此。所以为了最优的利用区块链,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如现金流产品就是把金融和区块链技术整合在一起,金融行业的人如果希望能够利用私有链的话,我觉得是错误的,纯粹主观者认为公有链可以做一切,不需要任何传统金融,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也是错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世界的人也不太了解金融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金融领域的人也不懂以太坊或者比特币的世界,他们有时候可能没办法达成统一的意见而进行争执,这就是文化的障碍。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两者整合在一起,可能会创造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最后一点,持久存在的法律已经演进的非常成熟了,比如合同法在欧洲,来自于中世纪,演进得非常成熟,比重新发明交易机制更有效。我们的智能合约是可以定制的,也可以进行谈判,就像平常的合约一样。至于干代码和湿代码,我们现在还在学习什么时候要使用传统合约,什么时候要使用智能合约。所以我们也希望从这样一种传统的售货机转换为全球的金融机器,向大家提供金融的智能合约。谢谢大家。
本文首发于万向区块链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允许转载。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