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网上流传着,各种面试经验及面试题,往往都是一大堆技术题目贴上去,而没有答案。
不管你是新程序员还是老手,你一定在面试中遇到过有关线程的问题。Java语言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内置了对并发的支持,让Java大受企业和程序员的欢迎。大多数待遇丰厚的Java开发职位都要求开发者精通多线程技术并且有丰富的Java程序开发、调试、优化经验,所以线程相关的问题在面试中经常会被提到。
在典型的Java面试中, 面试官会从线程的基本概念问起
如:为什么你需要使用线程, 如何创建线程,用什么方式创建线程比较好(比如:继承thread类还是调用Runnable接口),然后逐渐问到并发问题像在Java并发编程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战,Java内存模型,JDK1.5引入了哪些更高阶的并发工具,并发编程常用的设计模式,经典多线程问题如生产者消费者,哲学家就餐,读写器或者简单的有界缓冲区问题。仅仅知道线程的基本概念是远远不够的, 你必须知道如何处理死锁,竞态条件,内存冲突和线程安全等并发问题。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可以轻松应对多线程和并发面试了。
许多Java程序员在面试前才会去看面试题,这很正常。
因为收集面试题和练习很花时间,所以我从许多面试者那里收集了Java多线程和并发相关的50个热门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云库" 获取最新文章
【福利】公众号后台回复 “进群” 拉你进微信【技术分享群】
【福利】在里面你可以认识到很多搞技术大佬,免费提问,互相学习
下面是Java线程相关的热门面试题,你可以用它来好好准备面试。
【前25题】想进大厂?50个多线程面试题,你会多少?(一)
- 什么是线程?
- 什么是线程安全和线程不安全?
- 什么是自旋锁?
- 什么是Java内存模型?
- 什么是CAS?
- 什么是乐观锁和悲观锁?
- 什么是AQS?
- 什么是原子操作?在Java Concurrency API中有哪些原子类(atomic classes)?
- 什么是Executors框架?
- 什么是阻塞队列?如何使用阻塞队列来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什么是Callable和Future?
- 什么是FutureTask?
- 什么是同步容器和并发容器的实现?
- 什么是多线程?优缺点?
- 什么是多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 ThreadLocal的设计理念与作用?
- ThreadPool(线程池)用法与优势?
- Concurrent包里的其他东西:ArrayBlockingQueue、CountDownLatch等等。
-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区别?
- Semaphore有什么作用?
- Java Concurrency API中的Lock接口(Lock interface)是什么?对比同步它有什么优势?
- Hashtable的size()方法中明明只有一条语句”return count”,为什么还要做同步?
- 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度是什么?
-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使用?
- CyclicBarrier和CountDownLatch的用法及区别?
- LockSupport工具?
- Condition接口及其实现原理?
- Fork/Join框架的理解?
- wait()和sleep()的区别?
- 线程的五个状态(五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
- start()方法和run()方法的区别?
- 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的区别?
-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
- Java中如何获取到线程dump文件?
- 线程和进程有什么区别?
- 线程实现的方式有几种(四种)?
- 高并发、任务执行时间短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并发不高、任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并发高、业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
- 如果你提交任务时,线程池队列已满,这时会发生什么?
- 锁的等级:方法锁、对象锁、类锁?
- 如果同步块内的线程抛出异常会发生什么?
- 并发编程(concurrency)并行编程(parallellism)有什么区别?
- 如何保证多线程下 i++ 结果正确?
- 一个线程如果出现了运行时异常会怎么样?
- 如何在两个线程之间共享数据?
-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 怎么唤醒一个阻塞的线程?
- Java中用到的线程调度算法是什么
- 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性?
- 线程类的构造方法、静态块是被哪个线程调用的?
- 同步方法和同步块,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 如何检测死锁?怎么预防死锁?
【前25题】想进大厂?50个多线程面试题,你会多少?(一)
CyclicBarrier和CountDownLatch的用法及区别?
CyclicBarrier和CountDownLatch 都位于java.util.concurrent 这个包下
CountDownLatch | CyclicBarrier |
---|---|
减计数方式 | 加计数方式 |
计算为0时释放所有等待的线程 | 计数达到指定值时释放所有等待线程 |
计数为0时,无法重置 | 计数达到指定值时,计数置为0重新开始 |
调用countDown()方法计数减一,调用await()方法只进行阻塞,对计数没任何影响 | 调用await()方法计数加1,若加1后的值不等于构造方法的值,则线程阻塞 |
不可重复利用 | 可重复利用 |
一、CountDownLatch用法
CountDownLatch类只提供了一个构造器:
public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 }; //参数count为计数值
然后下面这3个方法是CountDownLatch类中最重要的方法:
public void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调用await()方法的线程会被挂起,它会等待直到count值为0才继续执行
public boolean 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和await()类似,只不过等待一定的时间后count值还没变为0的话就会继续执行
public void countDown() { }; //将count值减1
CountDownLatch, 一个同步辅助类,在完成一组正在其他线程中执行的操作之前,它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直等待。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package main.java.CountDownLatch;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
* PROJECT_NAME:downLoad
* Author:lucaifang
* Date:2016/3/18
*/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5);
for(int i=0;i<5;i++){
new Thread(new readNum(i,countDownLatch)).start();
}
countDown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线程执行结束。。。。");
}
static class readNum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id;
private CountDownLatch latch;
public readNum(int id,CountDownLatch latch){
this.id = id;
this.latch = lat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his){
System.out.println("id:"+id);
latch.countDown();
System.out.println("线程组任务"+id+"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
}
}
}
输出结果:
id:1
线程组任务1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id:0
线程组任务0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id:2
线程组任务2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id:3
线程组任务3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id:4
线程组任务4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线程执行结束。。。。
线程在countDown()之后,会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
二、CyclicBarrier用法
CyclicBarrier会在所有线程任务结束之后,才会进行后续任务,具体可以看下面例子。
CyclicBarrier提供2个构造器: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 {
}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
}
参数parties指让多少个线程或者任务等待至barrier状态;参数barrierAction为当这些线程都达到barrier状态时会执行的内容。
CyclicBarrier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await方法
//挂起当前线程,直至所有线程都到达barrier状态再同时执行后续任务;
public int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
//让这些线程等待至一定的时间,如果还有线程没有到达barrier状态就直接让到达barrier的线程执行后续任务
public int 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BrokenBarrierException,TimeoutException { };
举例说明
package main.java.countOff;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yclicBarrier;
/**
* PROJECT_NAME:downLoad
* Author:lucaifang
* Date:2016/3/18
*/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5,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组执行结束");
}
});
for (int i = 0; i < 5; i++) {
new Thread(new readNum(i,cyclicBarrier)).start();
}
//CyclicBarrier 可以重复利用,
// 这个是CountDownLatch做不到的
// for (int i = 11; i < 16; i++) {
// new Thread(new readNum(i,cyclicBarrier)).start();
// }
}
static class readNum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id;
private CyclicBarrier cyc;
public readNum(int id,CyclicBarrier cyc){
this.id = id;
this.cyc = cyc;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his){
System.out.println("id:"+id);
try {
cyc.await();
System.out.println("线程组任务" + id + "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输出结果:
id:1
id:2
id:4
id:0
id:3
线程组执行结束
线程组任务3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线程组任务1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线程组任务4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线程组任务0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线程组任务2结束,其他任务继续
http://blog.csdn.net/tolcf/article/details/50925145
LockSupport工具?
1、LockSupport基本介绍与基本使用
LockSupport是JDK中比较底层的类,用来创建锁和其他同步工具类的基本线程阻塞。java锁和同步器框架的核心 AQ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就是通过调用 LockSupport .park()和 LockSupport .unpark()实现线程的阻塞和唤醒 的。
LockSupport 很类似于二元信号量(只有1个许可证可供使用),如果这个许可还没有被占用,当前线程获取许可并继 续 执行;如果许可已经被占用,当前线 程阻塞,等待获取许可。
全部操作:
- park()/park(Object)
- 等待通行准许。
- parkNanos(long)/parkNanos(Object, long)
- 在指定运行时间(即相对时间)内,等待通行准许。
- parkUntil(long)/parkUntil(Object, long)
- 在指定到期时间(即绝对时间)内,等待通行准许。
- unpark(Thread)
- 发放通行准许或提前发放。(注:不管提前发放多少次,只用于一次性使用。)
- getBlocker(Thread)
- 进入等待通行准许时,所提供的对象。
主要用途:
当前线程需要唤醒另一个线程,但是只确定它会进入阻塞,但不确定它是否已经进入阻塞,因此不管是否已经进入阻塞,还是准备进入阻塞,都将发放一个通行准许。
正确用法:
把LockSupport视为一个sleep()来用,只是sleep()是定时唤醒,LockSupport既可以定时唤醒,也可以由其它线程唤醒。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ckSupport.park();
System.out.println("block.");
}
运行该代码,可以发现主线程一直处于阻塞状态。因为 许可默认是被占用的 ,调用park()时获取不到许可,所以进入阻塞状态。
如下代码:先释放许可,再获取许可,主线程能够正常终止。LockSupport许可的获取和释放,一般来说是对应的,如果多次unpark,只有一次park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结果是许可处于可用状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LockSupport.unpark(thread);//释放许可
LockSupport.park();// 获取许可
System.out.println("b");
}
LockSupport是不可重入 的,如果一个线程连续2次调用 LockSupport .park(),那么该线程一定会一直阻塞下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 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LockSupport.unpark(thread);
System.out.println("a");
LockSupport.park();
System.out.println("b");
LockSupport.park();
System.out.println("c");
}
这段代码打印出a和b,不会打印c,因为第二次调用park的时候,线程无法获取许可出现死锁。
LockSupport基本介绍与基本使用
https://www.cnblogs.com/hvicen/p/6217303.html
LockSupport基本介绍与基本使用
http://www.tianshouzhi.com/api/tutorials/mutithread/303
Condition接口及其实现原理?
- 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中,有两个很特殊的工具类,Condition和ReentrantLock,使用过的人都知道,ReentrantLock(重入锁)是jdk的concurrent包提供的一种独占锁的实现
- 我们知道在线程的同步时可以使一个线程阻塞而等待一个信号,同时放弃锁使其他线程可以能竞争到锁
- 在synchronized中我们可以使用Object的wait()和notify方法实现这种等待和唤醒
- 但是在Lock中怎么实现这种wait和notify呢?
- 答案是Condition,学习Condition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后学习blockqueue和concurrenthashmap的源码,同时也进一步理解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和Condition的使用方式通常是这样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 new ReentrantLock();
final Condition condition = reentrantLock.newCondition();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unnable) () -> {
try {
reentrant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我要等一个新信号" + this);
condition.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拿到一个信号!!" + this);
reentrantLock.unlock();
}, "waitThread1");
thread.start();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Runnable) () -> {
reentrantLock.lock();
System.out.println("我拿到锁了");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ondition.signalAll();
System.out.println("我发了一个信号!!");
reentrantLock.unlock();
}, "signalThread");
thread1.start();
}
运行后,结果如下:
我要等一个新信号lock.ReentrantLockTest$1@a62fc3
我拿到锁了
我发了一个信号!!
拿到一个信号!!
可以看到
Condition的执行方式,是当在线程1中调用await方法后,线程1将释放锁,并且将自己沉睡,等待唤醒,
线程2获取到锁后,开始做事,完毕后,调用Condition的signal方法,唤醒线程1,线程1恢复执行。
以上说明Condition是一个多线程间协调通信的工具类,使得某个,或者某些线程一起等待某个条件(Condition),只有当该条件具备( signal 或者 signalAll方法被带调用)时 ,这些等待线程才会被唤醒,从而重新争夺锁。
Condition自己也维护了一个队列,该队列的作用是维护一个等待signal信号的队列,两个队列的作用是不同,事实上,每个线程也仅仅会同时存在以上两个队列中的一个,流程是这样的
- 线程1调用reentrantLock.lock时,线程被加入到AQS的等待队列中。
- 线程1调用await方法被调用时,该线程从AQS中移除,对应操作是锁的释放。
- 接着马上被加入到Condition的等待队列中,以为着该线程需要signal信号。
- 线程2,因为线程1释放锁的关系,被唤醒,并判断可以获取锁,于是线程2获取锁,并被加入到AQS的等待队列中。
- 线程2调用signal方法,这个时候Condition的等待队列中只有线程1一个节点,于是它被取出来,并被加入到AQS的等待队列中。 注意,这个时候,线程1 并没有被唤醒。
- signal方法执行完毕,线程2调用reentrantLock.unLock()方法,释放锁。这个时候因为AQS中只有线程1,于是,AQS释放锁后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唤醒线程时,线程1被唤醒,于是线程1回复执行。
- 直到释放所整个过程执行完毕。
- 可以看到,整个协作过程是靠结点在AQS的等待队列和Condition的等待队列中来回移动实现的,Condition作为一个条件类,很好的自己维护了一个等待信号的队列,并在适时的时候将结点加入到AQS的等待队列中来实现的唤醒操作。
怎么理解Condition
http://www.importnew.com/9281.html
深入理解Condition
https://www.jianshu.com/p/6b5aa7b7684c
Fork/Join框架的理解?
Fork/Join是什么
Oracle的官方给出的定义是:Fork/Join框架是一个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的多线程处理器。它可以把一个大的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的任务并发执行,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进而提高应用的执行效率。
我们再通过Fork和Join这两个单词来理解下Fork/Join框架,Fork就是把一个大任务切分为若干子任务并行的执行,Join就是合并这些子任务的执行结果,最后得到这个大任务的结果。
比如计算1+2+。。+10000,可以分割成10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分别对1000个数进行求和,最终汇总这10个子任务的结果。
工作窃取算法
工作窃取算法是指线程从其他任务队列中窃取任务执行(可能你会很诧异,这个算法有什么用。待会你就知道了)。考虑下面这种场景:有一个很大的计算任务,为了减少线程的竞争,会将这些大任务切分为小任务并分在不同的队列等待执行,然后为每个任务队列创建一个线程执行队列的任务。那么问题来了,有的线程可能很快就执行完了,而其他线程还有任务没执行完,执行完的线程与其空闲下来不如帮助其他线程执行任务,这样也能加快执行进程。所以,执行完的空闲线程从其他队列的尾部窃取任务执行,而被窃取任务的线程则从队列的头部取任务执行(这里使用了双端队列,既不影响被窃取任务的执行过程又能加快执行进度)。
从以上的介绍中,能够发现工作窃取算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线程提高并行执行的进度。当然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存在竞争,比如双端队列只有任务需要执行的时候
使用Fork/Join框架分为两步:
分割任务:首先需要创建一个ForkJoin任务,执行该类的fork方法可以对任务不断切割,直到分割的子任务足够小
合并任务执行结果:子任务执行的结果同一放在一个队列中,通过启动一个线程从队列中取执行结果。
Fork/Join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所以它的任务也需要放在线程池中执行。它的不同在于它使用了工作窃取算法,空闲的线程可以从满负荷的线程中窃取任务来帮忙执行。
shitong
下面是计算1+2+3+4为例演示如何使用使用Fork/Join框架:
package com.rhwayfun.concurrency.r0406;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orkJoinPoo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orkJoinTas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RecursiveTask;
/**
* Created by rhwayfun on 16-4-6.
*/
public class CountTask extends RecursiveTask<Integer>{
//阈值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SHOLD = 2;
//起始值
private int start;
//结束值
private int end;
public CountTask(int start, int end) {
this.start = start;
this.end = end;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compute() {
boolean compute = (end - start) <= THRESHOLD;
int res = 0;
if (compute){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res += i;
}
}else {
//如果长度大于阈值,则分割为小任务
int mid = (start + end) / 2;
CountTask task1 = new CountTask(start,mid);
CountTask task2 = new CountTask(mid + 1, end);
//计算小任务的值
task1.fork();
task2.fork();
//得到两个小任务的值
int task1Res = task1.join();
int task2Res = task2.join();
res = task1Res + task2Res;
}
return r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orkJoinPool pool = new ForkJoinPool();
CountTask task = new CountTask(1,5);
ForkJoinTask<Integer> submit = pool.submit(task);
System.out.println("Final result:" + submit.get());
}
}
代码执行结果为:
15
代码中使用了FokJoinTask,其与一般任务的区别在于它需要实现compute方法,在方法需要判断任务是否在阈值区间内,如果不是则需要把任务切分到足够小,直到能够进行计算。
每个被切分的子任务又会重新进入compute方法,再继续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切分,如果不需要则直接得到子任务执行的结果,如果需要的话则继续切分,如此循环,直到调用join方法得到最终的结果。
**
可以发现Fork/Join框架的需要把提交给ForkJoinPool,ForkJoinPool由ForkJoinTask数组和ForkJoinWorkerThread数组组成,前者负责将存放程序提交给ForkJoinPool的任务,后者则负责执行这些任务。关键在于在于fork方法与join方法**
Java并发编程系列之二十:Fork/Join框架
http://blog.csdn.net/u011116672/article/details/51073683
wait()和sleep()的区别?
sleep()
方法是线程类(Thread)的静态方法,让调用线程进入睡眠状态,让出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等到休眠时间结束后,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和其他线程一起竞争cpu的执行时间。
因为sleep() 是static静态的方法,他不能改变对象的机锁,当一个synchronized块中调用了sleep() 方法,线程虽然进入休眠,但是对象的机锁没有被释放,其他线程依然无法访问这个对象。
wait()
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当一个线程执行到wait方法时,它就进入到一个和该对象相关的等待池,同时释放对象的机锁,使得其他线程能够访问,可以通过notify,notifyAll方法来唤醒等待的线程
线程的五个状态(五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
线程通常都有五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
- 第一是创建状态。在生成线程对象,并没有调用该对象的start方法,这是线程处于创建状态。
- 第二是就绪状态。当调用了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了就绪状态,但是此时线程调度程序还没有把该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处于就绪状态。在线程运行之后,从等待或者睡眠中回来之后,也会处于就绪状态。
- 第三是运行状态。线程调度程序将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线程就进入了运行状态,开始运行run函数当中的代码。
- 第四是阻塞状态。线程正在运行的时候,被暂停,通常是为了等待某个时间的发生(比如说某项资源就绪)之后再继续运行。sleep,suspend,wait等方法都可以导致线程阻塞。
- 第五是死亡状态。如果一个线程的run方法执行结束或者调用stop方法后,该线程就会死亡。对于已经死亡的线程,无法再使用start方法令其进入就绪
start()方法和run()方法的区别?
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所对应的方法run()来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可以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 并没有运行。 然后通过此Thread类调用方法run()来完成其运行状态, 这里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 Run方法运行结束, 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run()方法是在本线程里的,只是线程里的一个函数,而不是多线程的。
如果直接调用run(),其实就相当于是调用了一个普通函数而已,直接待用run()方法必须等待run()方法执行完毕才能执行下面的代码,所以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根本就没有线程的特征,所以在多线程执行时要使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的区别?
有点深的问题了,也看出一个Java程序员学习知识的广度。
- 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的返回值是void,它做的事情只是纯粹地去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而已;
- Callable接口中的call()方法是有返回值的,是一个泛型,和Future、FutureTask配合可以用来获取异步执行的结果。
这其实是很有用的一个特性,因为多线程相比单线程更难、更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多线程充满着未知性,某条线程是否执行了?某条线程执行了多久?某条线程执行的时候我们期望的数据是否已经赋值完毕?无法得知,我们能做的只是等待这条多线程的任务执行完毕而已。而Callable+Future/FutureTask却可以获取多线程运行的结果,可以在等待时间太长没获取到需要的数据的情况下取消该线程的任务,真的是非常有用。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1)多线程主要围绕可见性和原子性两个特性而展开,使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的变量,保证了其在多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即每次读取到volatile变量,一定是最新的数据
(2)代码底层执行不像我们看到的高级语言—-Java程序这么简单,它的执行是Java代码–>字节码–>根据字节码执行对应的C/C++代码–>C/C++代码被编译成汇编语言–>和硬件电路交互,现实中,为了获取更好的性能JVM可能会对指令进行重排序,多线程下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使用volatile则会对禁止语义重排序,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码执行效率
从实践角度而言,volatile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和CAS结合,保证了原子性,详细的可以参见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下的类,比如AtomicInteger。
Java中如何获取到线程dump文件?
死循环、死锁、阻塞、页面打开慢等问题,打线程dump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所谓线程dump也就是线程堆栈,获取到线程堆栈有两步:
(1)获取到线程的pid,可以通过使用jps命令,在Linux环境下还可以使用ps -ef | grep java
(2)打印线程堆栈,可以通过使用jstack pid命令,在Linux环境下还可以使用kill -3 pid
另外提一点,Thread类提供了一个getStackTrace()方法也可以用于获取线程堆栈。这是一个实例方法,因此此方法是和具体线程实例绑定的,每次获取获取到的是具体某个线程当前运行的堆栈,
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详解
http://www.ymq.io/2017/08/01/jvm-4/
线程和进程有什么区别?
-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有独立的内存地址空间
- 线程是CPU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没有单独地址空间,有独立的栈,局部变量,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等。
- 创建进程的开销大,包括创建虚拟地址空间等需要大量系统资源
- 创建线程开销小,基本上只有一个内核对象和一个堆栈。
- 一个进程无法直接访问另一个进程的资源;同一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 进程切换开销大,线程切换开销小;进程间通信开销大,线程间通信开销小。
- 线程属于进程,不能独立执行。每个进程至少要有一个线程,成为主线程
线程实现的方式有几种(四种)?
-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 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实现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的实例对象作为Thread构造函数的target
- 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FutureTask包装器来创建Thread线程
- 通过线程池创建线程
前面两种可以归结为一类:无返回值,原因很简单,通过重写run方法,run方式的返回值是void,所以没有办法返回结果
后面两种可以归结成一类:有返回值,通过Callable接口,就要实现call方法,这个方法的返回值是Object,所以返回的结果可以放在Object对象中
线程实现方式3:通过Callable和FutureTask创建线程
- 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 ,并实现Call方法
- 创建Callable实现类的实现,使用FutureTask类包装Callable对象,该FutureTask对象封装了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 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线程
- 调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来获取子线程执行结束的返回值
public class ThreadDemo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Callable<Object> oneCallable = new Tickets<Object>();
FutureTask<Object> oneTask = new FutureTask<Object>(oneCallable);
Thread t = new Thread(oneTas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start();
}
}
class Tickets<Object> implements Callable<Object>{
//重写call方法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我是通过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FutureTask包装器来实现的线程");
return null;
}
}
程序运行结果:
main
Thread-0–>我是通过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FutureTask包装器来实现的线程
线程实现方式4:通过线程池创建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Demo05{
private static int POOL_NUM = 10; //线程池数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for(int i = 0; i<POOL_NUM; i++)
{
RunnableThread thread = new RunnableThread();
//Thread.sleep(1000);
executorService.execute(thread);
}
//关闭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
}
class Runnable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程序运行结果: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3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4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1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5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2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5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1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4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3
通过线程池方式创建的线程:pool-1-thread-2
ExecutorService、Callable都是属于Executor框架。返回结果的线程是在JDK1.5中引入的新特征,还有Future接口也是属于这个框架,有了这种特征得到返回值就很方便了。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他同样也是实现了Callable接口,实现了Call方法,所以有返回值。这也就是正好符合了前面所说的两种分类
执行Callable任务后,可以获取一个Future的对象,在该对象上调用get就可以获取到Callable任务返回的Object了。get方法是阻塞的,即:线程无返回结果,get方法会一直等待。
再介绍Executors类:
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缓存线程池,如果线程池长度超过处理需要,可灵活回收空闲线程,若无可回收,则新建线程。
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超出的线程会在队列中等待。
newSchedul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FIFO, LIFO, 优先级)执行。
Java多线程实现的四种方式
http://blog.csdn.net/u011480603/article/details/75332435
高并发、任务执行时间短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并发不高、任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并发高、业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
这是我在并发编程网上看到的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后一个,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并且思考一下,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实际、非常专业。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看法是:
(1)高并发、任务执行时间短的业务,线程池线程数可以设置为CPU核数+1,减少线程上下文的切换
(2)并发不高、任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要区分开看:
a)假如是业务时间长集中在IO操作上,也就是IO密集型的任务,因为IO操作并不占用CPU,所以不要让所有的CPU闲下来,可以加大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让CPU处理更多的业务
b)假如是业务时间长集中在计算操作上,也就是计算密集型任务,这个就没办法了,和(1)一样吧,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设置得少一些,减少线程上下文的切换
(3)并发高、业务执行时间长,解决这种类型任务的关键不在于线程池而在于整体架构的设计,看看这些业务里面某些数据是否能做缓存是第一步,增加服务器是第二步,至于线程池的设置,设置参考(2)。最后,业务执行时间长的问题,也可能需要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使用中间件对任务进行拆分和解耦。
如果你提交任务时,线程池队列已满,这时会发生什么?
如果你使用的LinkedBlockingQueue,也就是无界队列的话,没关系,继续添加任务到阻塞队列中等待执行,因为LinkedBlockingQueue可以近乎认为是一个无穷大的队列,可以无限存放任务;如果你使用的是有界队列比方说ArrayBlockingQueue的话,任务首先会被添加到ArrayBlockingQueue中,ArrayBlockingQueue满了,则会使用拒绝策略RejectedExecutionHandler处理满了的任务,默认是AbortPolicy。
锁的等级:方法锁、对象锁、类锁?
方法锁(synchronized修饰方法时)
通过在方法声明中加入 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声明 synchronized 方法。
synchronized 方法控制对类成员变量的访问:
每个类实例对应一把锁,每个 synchronized 方法都必须获得调用该方法的类实例的锁方能执行,否则所属线程阻塞,方法一旦执行,就独占该锁,直到从该方法返回时才将锁释放,此后被阻塞的线程方能获得该锁,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这种机制确保了同一时刻对于每一个类实例,其所有声明为 synchronized 的成员函数中至多只有一个处于可执行状态,从而有效避免了类成员变量的访问冲突。
对象锁(synchronized修饰方法或代码块)
当一个对象中有synchronized method或synchronized block的时候调用此对象的同步方法或进入其同步区域时,就必须先获得对象锁。如果此对象的对象锁已被其他调用者占用,则需要等待此锁被释放。(方法锁也是对象锁)
java的所有对象都含有1个互斥锁,这个锁由JVM自动获取和释放。线程进入synchronized方法的时候获取该对象的锁,当然如果已经有线程获取了这个对象的锁,那么当前线程会等待;synchronized方法正常返回或者抛异常而终止,JVM会自动释放对象锁。这里也体现了用synchronized来加锁的1个好处,方法抛异常的时候,锁仍然可以由JVM来自动释放。
类锁(synchronized 修饰静态的方法或代码块)
由于一个class不论被实例化多少次,其中的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在内存中都只有一份。所以,一旦一个静态的方法被申明为synchronized。此类所有的实例化对象在调用此方法,共用同一把锁,我们称之为类锁。
对象锁是用来控制实例方法之间的同步,类锁是用来控制静态方法(或静态变量互斥体)之间的同步
如果同步块内的线程抛出异常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坑了很多Java程序员,若你能想到锁是否释放这条线索来回答还有点希望答对。无论你的同步块是正常还是异常退出的,里面的线程都会释放锁,所以对比锁接口我更喜欢同步块,因为它不用我花费精力去释放锁,该功能可以在finally block里释放锁实现。
并发编程(concurrency)并行编程(parallellism)有什么区别?
并发(concurrency)和并行(parallellism)是:
- 解释一: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 解释二:并行是在不同实体上的多个事件,并发是在同一实体上的多个事件。
- 解释三:在一台处理器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在多台处理器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如hadoop分布式集群
所以并发编程的目标是充分的利用处理器的每一个核,以达到最高的处理性能。
如何保证多线程下 i++ 结果正确?
根据volatile特性来用1000个线程不断的累加数字,每次累加1个,到最后值确不是1000.
volatile只能保证你数据的可见性(获取到的是最新的数据,不能保证原子性,说白了,volatile跟原子性没关系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ublic class Counter {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原子操作
public static CountDownLatch latch= new CountDownLatch(1000);//线程协作处理
public static volatile int countNum = 0;//volatile 只能保证可见性,不能保证原子性
public static int synNum = 0;//同步处理计算
public static void inc() {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countNum++;
int c = count.addAndGet(1);
ad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c);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add(){
synN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同时启动1000个线程,去进行i++计算,看看实际结果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unter.inc();
latch.countDown();
}
},"thread" + i).start();
}
try {
latch.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运行结果:Counter.count=" + count.get() + ",,," + countNum + ",,," + synNum);
}
count.get()是AtomicInteger的值;
count是用volatile修饰的变量的值;
synNum是用synchronized修饰的值;
用synchronized和AtomicInteger能保证是你想要的数据,volatile并不能保证。
第一次运行结果:
main
运行结果:Counter.count=1000,,,991,,,1000
第二次运行结果:
main
运行结果:Counter.count=1000,,,998,,,1000
第三次运行结果:
main
运行结果:Counter.count=1000,,,993,,,1000
可见,就算用了volatile,也不能保证数据是你想要的数据,volatile只能保证你数据的可见性(获取到的是最新的数据,不能保证原子性,说白了,volatile跟原子性没关系)
要保证原子性,对数据的累加,可以用AtomicInteger类;
也可以用synchronized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一个线程如果出现了运行时异常会怎么样?
如果这个异常没有被捕获的话,这个线程就停止执行了。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这个线程持有某个某个对象的监视器,那么这个对象监视器会被立即释放
如何在两个线程之间共享数据?
通过在线程之间共享对象就可以了,然后通过wait/notify/notifyAll、await/signal/signalAll进行唤起和等待,比方说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就是为线程之间共享数据而设计的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理论,但是很重要:
(1)通过平衡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来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这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最重要的作用
(2)解耦,这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附带的作用,解耦意味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少,联系越少越可以独自发展而不需要收到相互的制约
怎么唤醒一个阻塞的线程?
如果线程是因为调用了wait()、sleep()或者join()方法而导致的阻塞,可以中断线程,并且通过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来唤醒它;如果线程遇到了IO阻塞,无能为力,因为IO是操作系统实现的,Java代码并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到操作系统。
Java中用到的线程调度算法是什么?
抢占式。一个线程用完CPU之后,操作系统会根据线程优先级、线程饥饿情况等数据算出一个总的优先级并分配下一个时间片给某个线程执行。
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性?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首先要说的是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意味着:某个类的实例在多线程环境下只会被创建一次出来。单例模式有很多种的写法,我总结一下:
(1)饿汉式单例模式的写法:线程安全
(2)懒汉式单例模式的写法:非线程安全
(3)双检锁单例模式的写法:线程安全
线程类的构造方法、静态块是被哪个线程调用的?
这是一个非常刁钻和狡猾的问题。请记住:线程类的构造方法、静态块是被new这个线程类所在的线程所调用的,而run方法里面的代码才是被线程自身所调用的。
如果说上面的说法让你感到困惑,那么我举个例子,假设Thread2中new了Thread1,main函数中new了Thread2,那么:
(1)Thread2的构造方法、静态块是main线程调用的,Thread2的run()方法是Thread2自己调用的
(2)Thread1的构造方法、静态块是Thread2调用的,Thread1的run()方法是Thread1自己调用的
同步方法和同步块,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同步块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不会锁住整个对象(当然也可以让它锁住整个对象)。同步方法会锁住整个对象,哪怕这个类中有多个不相关联的同步块,这通常会导致他们停止执行并需要等待获得这个对象上的锁。
public class SynObj{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howA(){
System.out.println("showA..");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void showB(){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showB..");
}
}
}
如何检测死锁?怎么预防死锁?
所谓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
通俗地讲就是两个或多个进程被无限期地阻塞、相互等待的一种状态
死锁产生的原因?
1.因竞争资源发生死锁 现象:系统中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资源的数目不足以满足全部进程的需要时,就会引起对诸资源的竞争而发生死锁现象
2.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发生死锁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 互斥条件: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不允许其他进程进行访问,若其他进程访问该资源,只能等待,直至占有该资源的进程使用完成后释放该资源
- 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获得一定的资源之后,又对其他资源发出请求,但是该资源可能被其他进程占有,此事请求阻塞,但又对自己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 不可剥夺条件:是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完成使用之前,不可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后自己释放
- 环路等待条件:是指进程发生死锁后,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条件之
一不满足,就不会发生死锁。
检测死锁
有两个容器,一个用于保存线程正在请求的锁,一个用于保存线程已经持有的锁。每次加锁之前都会做如下检测:
- 检测当前正在请求的锁是否已经被其它线程持有,如果有,则把那些线程找出来
- 遍历第一步中返回的线程,检查自己持有的锁是否正被其中任何一个线程请求,如果第二步返回真,表示出现了死锁
死锁的解除与预防:
理解了死锁的原因,尤其是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预防和
解除死锁。
所以,在系统设计、进程调度等方面注意如何不让这四个必要条件成立,如何确
定资源的合理分配算法,避免进程永久占据系统资源。
此外,也要防止进程在处于等待状态的情况下占用资源。因此,对资源的分配要给予合理的规划。
http://blog.csdn.net/yyf_it/a...
http://blog.csdn.net/yyf_it/article/details/52412071
推荐阅读
- 想进大厂?50个多线程面试题,你会多少?(一)
- 想进大厂?50个多线程面试题,你会多少?(二)
- BTA 常问的 Java基础40道常见面试题及详细答案
- Spring 常见的一些面试题整理
- 常用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介绍有多少种?
-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 Dapper,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跟踪系统
Contact
- 作者:鹏磊
- 出处:http://www.ymq.io
-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Wechat:关注公众号,搜云库,专注于开发技术的研究与知识分享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