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大家分享一篇严肃的文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教授写了一篇关于“优秀”和“卓越”的文章。

躺在“优秀”的成绩单上欣赏自己,是最安逸的选择;但追求“卓越”的人,会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圈,他们选择穿越暴风雨,走上一条更艰难更疯狂的路。

不断挑战,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身边很多同事正在做的事。

卓越是实现不可能的事情

两周前的阿里巴巴合伙人会议,一个重要的议题,是最近集团在KPI设置和绩效考核方面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激烈的讨论中,不断有人提到大部分企业会怎么做,阿里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的挑战在哪等等。

听着听着,我突然有个很深的感悟: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个观点几年前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看到时,一直不太有感觉,这次突然恍然大悟。

clipboard.png

优秀很不容易,要超越大多数的人和企业。这需要更聪明,更努力。但相对于卓越,优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更多,更好,更快。优秀比较容易形成正反馈。

但卓越则完全不一样。卓越是实现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卓越都是事后认定的,因为他们的所思所为,如此超前和与众不同,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任何认同。只是因为最后强大的结果让大家不得不接受,才有了所谓“卓越”的最后认同。

这就是走向卓越的极为艰难的旅程。阿里、腾讯、谷歌、脸书等在早期都碰到过巨大的融资压力和生存危机,几乎无一例外。

马云在很多年间都被认为“疯狂”,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而马斯克让人敬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总在挑战mission impossible,从Telsa到SpaceX。

和优秀是在认同的正反馈中成长截然相反,卓越是一直在负反馈的狂风暴雨中挣扎。对人的压力和挑战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优秀依赖的是正向思维,而驱动卓越的是逆向思维,相反的套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优秀的确是卓越最大的敌人!卓越如此稀缺,正是由于优秀已经很难。

当我们在会议中,越来越多地提到,大多数企业都是这样做时,我们其实已经滑向优秀,甚至是平庸。

有勇气挑战常规,是追求卓越的基本。细想起来,在阿里“土话”当中,体现这种卓越精神的话还真不少。比较常见的是,“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不难要你干嘛?”

当然,重要的是多少人当口号,多少人相信并实行。更有阿里特色的是 “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特别在阿里早期,马云讲的大部分东西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聪明人几乎都离开了,只有很傻很天真的人留下来了。

clipboard.png

他提出的目标,从来都是超出想象,而且基本不松口。

后来我们创造了一个句式,“既要,又要,还要”,专门用来描述马云对于多元目标的极致追求。

常规思考,当然要做取舍。但是,提出超常目标,激发出真正的创造力,才能创造不一般的结果。挑战成功,大家就有信心去面对更大的挑战,几次下来,环顾四周,会发现已经走得很远,卓越的基因也就埋下了。

2011年11月份,按惯例我们开完了下一年的战略和运营会。唯一没有确定的是具体的目标,也就是最核心的KPI。

马云思考了三个月(他一直认为KPI的制定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也最难)。春节回来,他提出了一个完全出乎大家意料的KPI:双百万。一百万淘宝卖家年收入过百万。

对于已经习惯了过去几年每年都是GMV翻倍的KPI的管理层,这个天马行空的指标让大家完全摸不着头脑。

而且,从2003年创立到2011年,淘宝八年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年收入过百万的卖家刚达到十几万家。两年内要到达一百万,的确很难想象。

但是基于对马云的信任,大家还是非常认真地去思考。

那段时间大概是淘宝头脑风暴会议最密集的阶段之一了。慢慢地,大家开始理解马云的思路,就是为了打断大家对GMV的简单追求,让大家认真思考生态圈的繁荣到底需要什么。

按常规的打法,这个目标无论如何都完不成。这又逼着大家脑洞大开地思考并尝试各种创新。这一年,淘宝创新非常密集。不少是错的,有些太早了,但有些种子后来逐渐开花结果了。

clipboard.png

回到初心

团队为什么愿意尽心尽力地去执行这样的目标?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KPI的制定本身就是一个上下谈判的过程,其中还有不少潜规则。怎么能做到上下同心?这又得回到使命,愿景,价值观。

上下同心是因为信任,信任是因为志同道合,相信共同的使命愿景。所以才能做到KPI不是谈判的结果,而是共识的建设过程。

“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买单”的制度,又形成了使命必达的超强执行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KPI的设定和执行成为愿景聚焦,战略落地的共创过程。

马云提出“双百万”,背后的思考就是希望大家回到初心,回到阿里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卖家在淘宝的平台上可以快速成长,同时让整个生态更加繁荣。

团队对于阿里的使命愿景是完全认同的,所以大家关注的重点不是KPI完不成的话,我的收入受影响怎么办,而是怎样绞尽脑汁地去实现这个目标。

正是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上下互动中,看似非常理想主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变成了很接地气的创新,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得以实现。

本文作者:橙子
原文链接


数据库知识分享者
27.8k 声望35.7k 粉丝

数据库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