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熵

信息熵是衡量样本纯度的一种指标,嘉定当前样本集合D中第k类样本所占的比例为pk(k=1,2,...,|y|),则D的信息熵定义为

clipboard.png

Ent(D)的值越小,则D的纯度越高。

信息增益

clipboard.png

一般而言,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a来进行划分所获得的“纯度提升”越大。其中ID3决策树就是以信息增益为准则来选择划分属性。

增益率:

实际上,信息增益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为减少这种偏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C4.5决策树算法不直接使用信息增益,而是使用“增益率”来选择最优划分属性,增益率定义为

clipboard.png

属性a的可能取值数目越多(即V越大),则IV(a)的值通常会越大。需要注意的是,增益率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因此C4.5算法并不是直接选择增益率最大的候选划分属性,而是使用了一个启发性:先从候选划分属性中找出信息增益高于平均水平的属性,再从中选择增益率最高的。

基尼指数

CART决策树选择划分属性。数据集D的纯度可以用基尼指数来度量

clipboard.png

因此,Gini(D)越小,则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

clipboard.png

剪枝处理

剪枝是决策树学习算法对付“过拟合”的主要手段。在决策树学习中,为了尽可能正确分类样本,节点划分过程不断重复,有时会造成决策树分支过多,这时有时候把自身特点当做所有数据都具有的一般性质而导致过拟合,因此,可以通过主动去掉一些分支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基本策略有预剪枝和后剪枝,预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对每个节点在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节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当前节点标记为叶节点;后剪枝则是先从训练集生成一颗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地对非叶节点进行考察,若将该节点对应的字数替换为叶节点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节点。

决策树分类边界

另外,决策树所形成的分类边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轴平行,即它的分类边界有若干个与坐标轴平行的分段组成。

clipboard.png

决策树的训练和可视化

下面的代码就是在我们熟知的鸢尾花数据集上进行一个决策树分类器的训练

决策树的众多特性之一就是, 它不需要太多的数据预处理, 尤其是不需要进行特征的缩放或者归一化。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2:] # petal length and width y = iris.target
    tree_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2)
    tree_clf.fit(X, y)

你可以通过使用export_graphviz()方法,通过生成一个叫做iris_tree.dot的图形定义文件将一个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可视化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
    export_graphviz(
            tree_clf,
            out_file=image_path("iris_tree.dot"),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2:],
            class_names=iris.target_names,
            rounded=True,
            filled=True
        )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graphviz package 中的dot命令行,将.dot文件转换成 PDF 或 PNG 等多种数据格式。例如,使用命令行将.dot文件转换成.png文件的命令如下:

Graphviz是一款开源图形可视化软件包,http://www.graphviz.org/
$ dot -Tpng iris_tree.dot -o iris_tree.png

我们的第一个决策树如图

clipboard.png

节点的samples属性统计出它应用于多少个训练样本实例,例如,我们有一百个训练实例是花瓣长度大于 2.45 里面的(深度为 1, 右侧),在这 100 个样例中又有 54 个花瓣宽度小于 1.75cm(深度为 2,左侧);节点的value属性告诉你这个节点对于每一个类别的样例有多少个,例如:右下角的节点中包含 0 个 Iris-Setosa,1 个 Iris-Versicolor 和 45 个 Iris-Virginica;最后,节点的Gini属性用于测量它的纯度:如果一个节点包含的所有训练样例全都是同一类别的,我们就说这个节点是纯的(Gini=0)

下面公式显示了训练算法如何计算第i个节点的 gini 分数 。例如, 深度为 2 的左侧节点基尼指数为:
$$G_i=\sum_{k=1}^nP_{i,k}^2$$

$p_{i,k}$ 是第i个节点中训练实例为的k类实例的比例

Scikit-Learn 用的是 CART 算法, CART 算法仅产生二叉树:每一个非叶节点总是只有两个子节点(只有是或否两个结果)。然而,像 ID3 这样的算法可以产生超过两个子节点的决策树模型

下图显示了决策树的决策边界。粗的垂直线代表根节点(深度为 0)的决定边界:花瓣长度为 2.45 厘米。由于左侧区域是纯的(只有 Iris-Setosa),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分裂。然而,右边的区域是不纯的,所以深度为 1 的右边节点在花瓣宽度为 1.75 厘米处分裂(用虚线表示)。又由于max_depth设置为 2,决策树在那里停了下来。但是,如果将max_depth设置为 3,两个深度为 2 的节点,每个都将会添加另一个决策边界(用虚线表示)

clipboard.png

估计分类概率

决策树还可以估计某个实例属于特定类k的概率:首先遍历树来查找此实例的叶节点,然后它返回此节点中类k的训练实例的比例。

例如,假设你发现了一个花瓣长 5 厘米,宽 1.5 厘米的花朵。相应的叶节点是深度为 2 的左节点,因此决策树应该输出以下概率:Iris-Setosa 为 0%(0/54),Iris-Versicolor 为 90.7%(49/54),Iris-Virginica 为 9.3%(5/54)。当然,如果你要求它预测具体的类,它应该输出 Iris-Versicolor(类别 1),因为它具有最高的概率。我们了测试一下

>>> tree_clf.predict_proba([[5, 1.5]])
array([[ 0. , 0.90740741, 0.09259259]])
>>> tree_clf.predict([[5, 1.5]])
array([1])

CART 训练算法

Scikit-Learn 用分裂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简称 CART)算法训练决策树(也叫“增长树”)。这种算法思想真的非常简单:

首先使用单个特征k和阈值$t_k$ (例如,“花瓣长度≤2.45cm”)将训练集分成两个子集。它如何选择k和$t_k$ 呢?它寻找到能够产生最纯粹的子集一对(k,$t_k$) ,然后通过子集大小加权计算.

算法会尝试最小化成本函数。方法如公式

clipboard.png

当它成功的将训练集分成两部分之后, 它将会继续使用相同的递归式逻辑继续的分割子集,然后是子集的子集。当达到预定的最大深度之后将会停止分裂(由max_depth超参数决定),或者是它找不到可以继续降低不纯度的分裂方法的时候。几个其他超参数(之后介绍)控制了其他的停止生长条件(min_samples_split,min_samples_leaf,min_weight_fraction_leaf,max_leaf_nodes)。

正如您所看到的,CART 算法是一种贪婪算法:它贪婪地搜索最高级别的最佳分割方式,然后在每个深度重复该过程。 它不检查分割是否能够在几个级别中的全部分割可能中找到最佳方法。贪婪算法通常会产生一个相当好的解决方法,但它不保证这是全局中的最佳解决方案

计算复杂度

在建立好决策树模型后, 做出预测需要遍历决策树, 从根节点一直到叶节点。决策树通常近似左右平衡,因此遍历决策树需要经历大致 O(log_2^m) 个节点。由于每个节点只需要检查一个特征的值,因此总体预测复杂度仅为O(log_2^m) ,与特征的数量无关。 所以即使在处理大型训练集时,预测速度也非常快.

然而,训练算法的时候(训练和预测不同)需要比较所有特征(如果设置了max_features会更少一些)
在每个节点的所有样本上。就有了O(nmlog_2^m) 的训练复杂度。对于小型训练集(少于几千例),Scikit-Learn 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数据(presort = True)来加速训练,但是这对于较大训练集来说会显着减慢训练速度。

基尼不纯度或是信息熵

通常,算法使用 Gini 不纯度来进行检测, 但是你也可以通过将标准超参数设置为"entropy"来使用熵不纯度进行检测。这里熵的概念是源于热力学中分子混乱程度的概念,当分子井然有序的时候,熵值接近于 0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使用 Gini 指数还是熵(ID3,C4.5决策树)呢?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会生成类似的决策树。 基尼指数计算稍微快一点,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默认值。但是,也有的时候它们会产生不同的树,基尼指数会趋于在树的分支中将最多的类隔离出来,而熵指数趋向于产生略微平衡一些的决策树模型。

正则化超参数

决策树几乎不对训练数据做任何假设(于此相反的是线性回归等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会假设数据是符合线性关系的)。

如果不添加约束,树结构模型通常将根据训练数据调整自己,使自身能够很好的拟合数据,而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会导致模型过拟合。

这一类的模型通常会被称为非参数模型,这不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参数(通常也有很多),而是因为在训练之前没有确定参数的具体数量,所以模型结构可以根据数据的特性自由生长。

DecisionTreeClassifier类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用于限制树模型的形状:

min_samples_split(节点在被分裂之前必须具有的最小样本数),min_samples_leaf(叶节点必须具有的最小样本数),min_weight_fraction_leaf(和min_samples_leaf相同,但表示为加权总数的一小部分实例),max_leaf_nodes(叶节点的最大数量)和max_features(在每个节点被评估是否分裂的时候,具有的最大特征数量)。增加min_ hyperparameters或者减少max_ hyperparameters会使模型正则化

预剪枝与后剪枝

下图显示了对moons数据集进行训练生成的两个决策树模型,左侧的图形对应的决策树使用默认超参数生成(没有限制生长条件),右边的决策树模型设置为min_samples_leaf=4。很明显,左边的模型过拟合了,而右边的模型泛用性更好。

clipboard.png

回归

决策树也能够执行回归任务,让我们使用 Scikit-Learn 的DecisionTreeRegressor类构建一个回归树,让我们用max_depth = 2在具有噪声的二次项数据集上进行训练。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Regressor
tree_reg = DecisionTreeRegressor(max_depth=2)
tree_reg.fit(X, y)

结果如图:

clipboard.png

这棵树看起来非常类似于你之前建立的分类树,它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预测每个节点中的样本所属的分类,而是预测一个具体的数值。例如,假设您想对 的新实例进行预测。从根开始遍历树,最终到达预测值等于 0.1106 的叶节点。该预测仅仅是与该叶节点相关的 110 个训练实例的平均目标值。而这个预测结果在对应的 110 个实例上的均方误差(MSE)等于 0.0151

下图的左侧显示的是模型的预测结果,如果你将max_depth=3设置为 3,模型就会如 6-5 图右侧显示的那样.注意每个区域的预测值总是该区域中实例的平均目标值。算法以一种使大多数训练实例尽可能接近该预测值的方式分割每个区域。

译者注:图里面的红线就是训练实例的平均目标值,对应上图中的value

clipboard.png

CART 算法的工作方式与之前处理分类模型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现在不再以最小化不纯度的方式分割训练集,而是试图以最小化 MSE 的方式分割训练集

下面公式显示了成本函数,该算法试图最小化这个成本函数。

clipboard.png

和处理分类任务时一样,决策树在处理回归问题的时候也容易过拟合。如果不添加任何正则化(默认的超参数),你就会得到图 6-6 左侧的预测结果,显然,过度拟合的程度非常严重。而当我们设置了min_samples_leaf = 10,相对就会产生一个更加合适的模型了,就如图 6-6 所示的那样

clipboard.png

不稳定性

它很容易理解和解释,易于使用且功能丰富而强大。然而,它也有一些限制,首先,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决策树很喜欢设定正交化的决策边界,(所有边界都是和某一个轴相垂直的),这使得它对训练数据集的旋转很敏感,例如图 6-7 显示了一个简单的线性可分数据集。在左图中,决策树可以轻易的将数据分隔开,但是在右图中,当我们把数据旋转了 45° 之后,决策树的边界看起来变的格外复杂。尽管两个决策树都完美的拟合了训练数据,右边模型的泛化能力很可能非常差。

解决这个难题的一种方式是使用 PCA 主成分分析,这样通常能使训练结果变得更好一些。

clipboard.png

更加通俗的讲,决策时的主要问题是它对训练数据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举例来说,我们仅仅从鸢尾花训练数据中将最宽的 Iris-Versicolor 拿掉(花瓣长 4.8 厘米,宽 1.8 厘米),然后重新训练决策树模型,你可能就会得到图 6-8 中的模型。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决策树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来的如图 6-2),事实上,由于 Scikit-Learn 的训练算法是非常随机的,即使是相同的训练数据你也可能得到差别很大的模型(除非你设置了随机数种子)

clipboard.png


kugua233
88 声望26 粉丝

多目标优化领域研究方向,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