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距离大腿又近一步!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9分钟
java"小心机"系列文章在此开篇。在这,将会给你带来曾经错过、忽略或感到模糊的知识,也许它很基础,微不足道,但它能修复知识漏洞,夯实地基,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1.一个类中,以什么标识某个方法
方法名和参数列表(它们合起来被称为“方法签名”)唯一地标识出某个方法。(引用自[Thinking in java])
关联知识点:返回值是否能区分重载方法?
我们来看下以下例子中两个方法
void f() {};i
nt f() { return 1; };
调用方法注重返回值时,比如在int i = f()
中,确实可以区分重载方法。但有时,你并不关心返回值,只想要方法调用的其他效果,这时你可能会调用方法而忽略返回值。就像这样:f();
此时,我们是无法理解这种代码的?更何况是机器?
因此,根据返回值区分重载方法时行不通的。(java中也禁止例子中的代码,编译是不通过的)
2.java包的静态导入
使用import static
可导入某个包中的static成员,后缀*导入全部static成员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import static java.lang.Integer.*;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ut.println("hello java");
out.println(MAX_VALUE);
out.println(MIN_VALUE);
}
}
结果:
hello java
2147483647
-2147483648
从以上代码可以看到,静态导入System.out,直接使用
out.println()
`==System
.out.println()`,
Integer类也是如此,
MAX_VALUE
`==`Integer.MAX_VALUE
,
MIN_VALUE
`==`Integer.MIN_VALUE
优点:简化代码
缺点:降低了代码可读性
建议:大量使用了某个类的静态成员时可考虑使用(代码简洁与可读性的取舍,结合实际情况吧)
3.自增自减的前后缀式(初学者较难理解的点)
前缀式:先执行运算,再生成结果
后缀式:先生成结果,再执行运算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
public class AutoIn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int i = 1;
out.println("i " + i);
out.println("++i : " + ++i);
out.println("i++ : " + i++);
out.println("i : " + i);
out.println("--i : " + --i);
out.println("i-- : " + i--);
out.println("i : " + i);
}
}
结果:
i : 1
++i : 2
i++ : 2
i : 3
--i : 2
i-- : 2
i : 1
分析:++i
先运算i+1
再生成结果i=2
i++
先生成结果i
(略掉自增符号即为结果),再运算i-1
我们再看下一题(别看结果,试着做一下):
z=3、x=1、y=2
问z -= --y - x--
此时z =?, y=?,x=?
结果为:
z=3
y=1
x=0
运算步骤:
1.--y -> y = y -1 = 1
2.x--
此处为后缀式,先生成结果z- = y-x
(忽略自减符号即为结果),则z = z - (y - x) = 3
,再运算x-- ->x = x-1= 0
4.类型转换(扩展转换和窄化转换)
扩展转换:即较小
类型赋值给较大
类型时进行的类型转换。较大类型肯定可以容纳较小类型的信息,不会造成信息丢失,无需进行显示转换,编译器会自动将进行转换(隐式转换)
。
窄化转换:即较大
类型赋值给较小
类型时进行的类型转换。较小类型可能无法容纳较大类型的信息,可能会造成信息丢失,需要进行显示转换
。
public class Cast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100;
long lng1 = i;//扩展转换,无需显示转换
lng1 =(long) i;//"多余的"显示转换,可提醒自己需要留意
long lng2 = 200;
i = (int) lng2;//窄化转换,必须显示转换,否则报错
}
}
5.类型提升
对基本数据类型执行算术运算或按位运算时,表达式中出现的最大
的数据类型决定了表达式最终结果
的数据类型,较小
的数据类型会在运算时自动转换
成该结果类型
。
例子:
int i = 1;
long lng = 2;
long result = i + lng;//运算前,`int i`自动转换为long类型
6.基本类型包装类的常量池
在java面试|精选基础题(2)一文中就有提到Integer的常量池,其实java中基本类型的包装类的大部分都实现了常量池技术。
对包装类进行赋值时,字面量值在[-128,127]间时,将使用常量池中对象,反之则创建新的对象。
- 已实现常量池的类:
Byte,Short,Integer,Long, Character,Boolean - 未实现:Float,Double
看一下以下代码:
public class Cach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实现常量池的包装类以Long为例
//在值小于127,可以使用常量池
Long i1 = 127L;
Long i2 = 127L;
System.out.println(i1 == i2);//输出true
//值大于127,不会从常量池中取对象
Long i3 = 128L;
Long i4 = 128L;
System.out.println(i3 == i4);//输出false
//Boolean类也实现了常量池技术
Boolean bool1 = true;
Boolean bool2 = true;
System.out.println(bool1 == bool2);//输出true
//浮点类型的包装类没有实现常量池技术
Float f1 = 3.0f;
Float f2 = 3.0f;
System.out.println(f1 ==f 2);//输出false
Double d1 = 1.0;
Double d2 = 1.0;
System.out.println(d1 == d2);//输出false
}
}
若想深究其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其中装箱的本质是什么?(可看java面试|精选基础题(2)文中第一题)将基本类型赋值给包装类时,实际上执行了包装类的valueOf
方法。 以Long为例,看一下相关源码(其他包装类常量池实现方法类似) valueOf方法源码:
public static Long valueOf(long l) {
final int offset = 128;
if (l >= -128 && l <= 127) { // will cache
return LongCache.cache[(int)l + offset];
}
return new Long(l);
}
可以看出,当字面量值在[-128,127]间,返回LongCache中的值
再来看LongCache(Long常量池)源码:
private static class LongCache {
private LongCache(){}
static final Long cache[] = new Long[-(-128) + 127 + 1];
static {
for(int i = 0; i < cache.length; i++)
cache[i] = new Long(i - 128);
}
}
LongCache是Long的静态内部类,虚拟机加载Long类就会将[-128,127]的值存储在Long cache[]中。
- *
重磅好消息:小编考虑到同学们对学习资源的迫切需求,近期将整理出学习视频库和电子书库,你想要的资源全在这里,该资源永久有效,不断更新,敬请期待!
你若对某方向的资源迫切需要,请点击【阅读原文】添加小编微信,备注【资源:XXX】,小编将重点整理!
热门阅读:
end~thanks!
一个立志成大腿而每天努力奋斗的年轻人
期待你的到来!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