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最开始的是OSI七层网络协议,既不实用,也比较复杂。因此被淘汰。之后的TCP/IP协议则更具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CP/IP协议分为四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我们采用五层网络结构。分别为: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二、认识各层
应用层
应用层是最高的一层,与应用层打交道的是我们的应用进程。应用层协议规定的是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与交互的规则。
针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网络协议。比如万维网应用HTTP协议、邮件发送的SMTP协议、支持文件发送的FTP协议。
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报文
。
传输层
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这里的端指的是主机的应用进程
。【网络层与传输层有很大的一个区别,那就是: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
之间的通信】
由于一台主机可以运行多个进程,因此传输层有分用和复用的功能。
复用是指:多个进程可以同时使用下面的传输层服务,分用是指:从传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不同的应用进程。
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由传输层保证。
网络层(网际层、IP层)
向上层提供简单灵活、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通信的可靠性在这里不做保证。由上层提供可靠性保证。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主机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路由,使得源主机传输层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
数据链路层
我们知道网络上数据的传输都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输的,就轮到我们的数据链路层起作用了。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下来的IP数据包封装成桢,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上传输帧。每个帧中都包含数据以及必要的控制信息。
物理层
物理层考虑的是连接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数据比特流,并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体。物理层尽可能的屏蔽掉了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等的差异,使得上层感受不到这些差异。
在这里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发送0/1,接受0/1。它的另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比如: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以一次从主机1到主机2发送数据来举例子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第五步
- 第六步
- 第七步
- 第八步
- 第九步
- 第十步
- 第十一步
- 第十二步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