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第二次看到我的文章,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订阅我哟~
本文长度为5519字,建议阅读14分钟。

这篇文字稍多,不过是篇白话文,好读

《第一财经周刊》携手优衣库发布《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中提到:

在受访的95后中,74%的人把闲暇时间分配给了“学习和课外自我充电”;对于理想生活的时间分配,59.74%仍旧想要学习充电,同时58.13%也想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条消息是慌得一笔的。不过作为我的读者朋友,既然现在能看到这篇文章,相信你应该也保有持续学习的习惯。:)

先来看一个可能有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

每个周日的晚上,外面Happy回来,洗洗弄弄好后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要上班了,心里不禁惆怅一番,项目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明天上班得抓紧把进度赶一下。

第二天一早,闹钟响了,一顿不爽的关掉闹钟后又钻进被子蒙了几分钟,最终还是拖着略带反抗的身体洗漱后出门。挤完地铁整个人都精神亢奋了,在走到公司的路上想起来昨晚想到的事:“哦对,得赶一下项目进度”。

到了公司,打开电脑的同时倒了杯水,然后回到电脑前习惯性的登陆了QQ、微信、钉钉。然后打开了你要做的工作,等待它加载完成。这时候通知栏弹了个XX新闻出来,「马蓉怒斥王宝强」。心想,马蓉和宝强的事还没完?不由自主的被「八卦」之心驱使,点了进去。卧槽,剧情要逆转?

正在刷着别人的评论的时候,工作软件打开好了。想着,我就上微博看5分钟,完了就工作。但是刷着刷着发现剧情越扑所迷离,瞟一眼电脑上的时间,我去,超了10分钟。算了,先工作吧,要不然来不及了。

带着疑惑关掉了新闻,准备开始工作,这时老朋友小明在微信上转发了你一条消息,「掘金社区裁员」,并说着自己公司的情况,隐含着些担忧。不管是出于礼貌的安慰,还是感同身受的吐槽,聊着聊着聊开了。一晃一小时又过去了。

起身上个厕所,回来发现同事双11买的新款iphone到货了,凑上去把玩了会,还聊开了,针对买苹果还是华为争了十几分钟。

最终没能争出个胜负,稍有不悦的回到座位上,发现是时候点外卖了,否则中午吃不上了。刷了好几家店,又拉上几个同事拼单,十几分钟又过去了。

一晃眼,整个上午都快结束了,才发现该干的事情好像一点都还没开始,不由得一慌,心想现在只有2个办法了。先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走个捷径的,偷个懒,剩下的只能晚上加个班了。

上面的场景是不是在你身边也经常发生?甚至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俗话说,不能光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天。的确,了解实事、关注行业动态、日常的社交也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忙碌的你发现一天的事总是做不完。

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多做事少扯淡”吗?我想对你来说更应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不减少事情的情况下更高效的过完这一天。

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你会说,道理都懂,知易行难。但是我却觉得,“行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或者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原因有哪些呢?z哥给大家分析一下,有两点。

时间的质量差异

z哥认为,首先必须要认识到时间在质量上是分为不同类型的。碎片化的时间,是低质量的;而大块连续的时间,则是高质量的

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因为当时间被切割的越碎,意味着在不同时间段之间切换的次数越多。

然而,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是「串行」的,是「单线程」的。更重要的是,当每一次从一个时间段切换到另外一个时间段的时候,都需要做一个「上下文切换」,这个切换产生的副作用是,你需要花费额外时间和精力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就绪”状态。处于这个时期的时候,你无法100%的专注,必然效率也很低。

  • 比如,当你从楼下买完咖啡后参加到会议中。一开始感觉听不进去东西。
  • 又或者,写代码写到一半,被测试妹子叫去看个BUG,回来已经忘记刚才写到哪了。过几天可能产生一个因为少做一个条件判断而出现的BUG。

我们大脑的切换效率远不如CPU,如今的CPU做一次切换的耗时是几十亿分之一秒,而我们的大脑则是分钟级别。所以,你必须要认识到。「大块连续的时间」价值远大于「同等时长的碎片化时间」

你可能会问,什么样的时间才算大块连续的时间呢?我给你的一个参考是,按45分钟作为标准,大于等于45分钟的就属于大块连续时间范围。为什么是45分钟?因为这是你从小到大被训练了N年的专注力“下限”,不管是你学生时代的每一节课时长,还是电视剧的每一集时长,几乎都在这个标准上。(当然如今的一众视频、直播可能已经进一步提高了这个能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做切换如此耗时?背后的原因是“环境”。

「事情」背后的「环境」

我们先来看认识一下“环境”的作用。我的读者中可能有不少玩过Moba类游戏,比如王者荣耀、lol什么的。

当你已经全身心投入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有人问你:“晚饭吃什么”,你会毫无知觉的忽略。但是,如果同一个人再说一句:“他们在偷大龙,赶紧去。”我想你会迅速的接收到这个信息,然后点一下小地图看一眼。

在你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带有目的性去做的。如果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环境”,这事就无法开展。因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本质就是在「加工信息」。例如,你大脑中的记忆是信息,外界所见所闻的陌生事物是信息,甚至“环境”本身也是信息。一切的信息都需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才能被你所理解。这其中环境相关的信息,就是最先需要建立的,因为没有这些“环境信息”作为基础,你无法准确的理解上层的事物。

所以,当你接收到与当前“环境”不符的信息的时候,你的大脑为了理解它,就会启动“搜索相关背景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被打断,再次进行时需要重头开始。像上面的例子中那样,由于你专注的在玩王者荣耀,正在不断的思考游戏中下一步要怎么操作,所以本质上这是在连续的打断“寻找晚饭吃什么相关背景知识”的过程,因此你其实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当他和你说当前游戏相关的东西,你会自然的接收到,因为所需的环境就是当前环境,无需再搜索组建。

有没有特例?有。当你把某个信息训练成你的条件反射的时候,就不需要“搜索相关背景知识”。比如

  • 听到自己的手机铃声响了,就知道电话来了
  • 听到别人叫你名字,就会先顺口答应一声

但往往这些都是简单的,而且就算简单也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反观你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都与之不同。

二、那么该如何提升效率?

原因搞清楚了,还是找不到一些好的方法下手。z哥给你一些我的做法,以供参考。

提前做计划

如今的生活节奏,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计划。我觉得计划的作用不单单是定义做事的「先后顺序」,更深层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倒逼机制」,使得总有个东西在“赶”着你。由于变化的多样性,所以z哥建议你只需要做明天的计划,每天一次。

计划些什么呢?除了工作,计划的内容来源还需要依赖于你平时的一些随手记录。z哥自己用的最多的方式是,QQ的“我的电脑”以及微信和钉钉的“文件传输助手”。我会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聊到的、想到的内容都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每天定期(z哥是晚饭后第一件事)把它们整理到一个「重要紧急四象限」的表格中。

图片描述

然后重点来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花5分钟时间大致安排一下明天要完成的事情。这些事情不需要很细致,精确到几点几分做什么。我们只需要大致预定好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先后顺序(可以考虑一下状态好的时期做最有难度的事情)是什么就够了。所以用什么工具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哪怕是一张纸就行。

如果遇到第二天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怎么办呢?可以在LEVEL 2中选择几项临时取消,延后到后续的计划中。只要不是「紧急」的,都属于LEVEL 2。

那么你可能会问,我该安排多少LEVEL 2的事情呢?z哥我自己一般每天的LEVEL 1和LEVEL 2是一个55开的比例。可能像春节前后这种相对稳定的时期,会加到8:2的样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计划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你能够有意识的掌握节奏。

节奏

继续前面王者荣耀的例子。

当你觉得一局游戏打的非常顺的时候,往往觉得想啥来啥,行云流水,这往往意味着已经进入了“你的节奏”。
反之,如果自我膨胀了,弄了波己方团灭,非常有可能进入一种相反的状态。再想回到顺风顺水的状态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这就体现了“节奏”的重要性。比如,当你周末Hi过了头,作息时间与工作日不同,就会发现第一个工作日起床特别痛苦。这个就是“节奏”乱了,痛苦的过程就是因为在回到一个要求更“高”的节奏中去。

长期保持一个稳定节奏贵在一个坚持。除了前面的计划,在实际做事的时候还是有些小技巧可以来帮助更好的做到它。(z哥长期与电脑为伴,所以一些经验也是电脑上的...)

  • 快捷键是个好东西,它除了可以帮助你提升操作效率之外,还可以让你的身体有更多部分“参与”到做事中。想象一下,如果只依赖鼠标,那么可以一只手点着鼠标,一只手撑着自己的脑袋,会越来越瞌睡。如果你在工作和家里分别会用不同的电脑,那么尽量将它们的快捷键设置为一致的。
  • 听听一些纯音乐或者白噪音,增加自己的“仪式感”,意识到自己马上要“干大事”了!(Tips:有个叫潮汐的APP我觉得用着不错,安利给大家)
  • 周末也保持和工作日一样的睡觉和起床的提醒或闹钟。因为保持精神状态的节奏是最最最重要的。

另外做事的时候要力争形成闭环。因为闭环可以打造出一个正循环的通道。它会成为一个很自然的推着你走的力量,这点与「计划」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怎么做呢?坚持追踪工作结果,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清楚地了解工作进度,减少压力和提高工作表现。追踪工作的其它好处是可以让你提前知道将要发生的问题,以预先做好应对、调整计划,而不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当问题已经发生了,你才去解决它们,从而导致突然增加的碎片化时间将原有的安排打散,自然工作效率也会更低。

如果说,我们将一天内做的每一件事也视作是一个节奏的话,那么每个节奏的轻重分布也很重要,合理的分配可以事半功倍,最大化时间利用率。

合理的分配「事情」

要怎么做才是合理?2个字,“压”和“避”。

“压”。碎片化时间必须要压缩,如果一天的时间分布是这样的。

图片描述

尽量压缩成这样。

图片描述

越碎的事情,开展它所需的“环境信息”越少,切换的耗时也越短。所以,应该避免因小失大,把碎事夹在大事之中,增加大事的切换成本。并且,应当尽量将这些碎事安排到状态差的时间段,因为状态差的时候往往也不容易做成复杂的事情。

“避”。在你的时间可以完全自我掌控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自己将其主动“碎片化”

比如,下班后的奶爸奶妈们把孩子哄睡觉后,想晚上赶一篇演讲稿子。但是,心力还想着明天早饭还没着落,准备点啥。那么,这时你的脑子里大概是这样的。

图片描述

这时候其实你是没法进入专注状态,因为“噪音”太多了。“噪音”不消除的最终结果是,大脑不断相互碰撞,累了,导致走神、打瞌睡。消除噪音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自己「专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尽量关闭所有会打断你注意力的东西。微信、钉钉、QQ、邮件等的提示通知等等(为了应对特殊情况,手机铃声或者震动可以保留)。

不同类型的时间用来做什么?

z哥建议是,大块连续的时间用来做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越连贯效果越好」的事情

深度思考的事情。比如一些需要创造性的方案制作、写作等等,需要你「从无到有」去创造的。

越连贯效果越好的事情。比如跟着别人学做某件事情,学做糕点、做菜、搭建某个软件环境、阅读书籍等等。又比如用思维导图之类的工具来整理归纳自己咀嚼后的知识,这是让知识之间产生「联系」的过程。这个「联系」必然是越多越好,就如大脑的神经元一般,每多建立一条触角就会多一个实践时被想起来的机会。

当然,碎片化的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做一些生活琐碎的事情,缴水电煤缴费、日常社交。或者进行一些碎片化的阅读,公众号(比如,「跨界架构师」)、新闻客户端等免费信息,得到、喜马拉雅等知识付费专栏。然后,可以把其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或者知识临时存储到一个地方(比如前文提到的,QQ“我的电脑”,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等),最后,在大块连续的时间里进行咀嚼和消化。

三、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是哪些原因在影响着效率的高低,并且分享了一些z哥自己对提升效率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当今这个时代,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导致生活在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中的你,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提升时间利用率,就是提升你的人生增长曲线。

最后,不可否认,技术人在如今这个时代是有独特的优势的。我自己也是做技术的时间最长,真实的感受到会“编程”的巨大好处。任何重复的,可以被标准化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小程序来让你永久的节省这段时间的开销(比如,整理文件、格式化信息、定时自动替你做一些事情、薅羊毛等等)。


Question
不知道你是不是曾经进入过「心流」状态:
思绪敏捷,新想法、新创意从脑海中如泉水般不断奔涌而出。写作、敲代码的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修改的...
这个过程,甚至让你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相关文章:

▶ 关于作者:张帆(Zachary)。坚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跨界架构师」(ID:Zachary_ZF)。

如果你是初级程序员,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又或者做程序员多年,陷入了一些瓶颈想拓宽一下视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技术」,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运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束手无策。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运营策略,以丰富自己的“仓库”。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运营」,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定期发表原创内容: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一些深度思考
扫码加入小圈子 ↓
图片描述


Zachary
85 声望3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