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原创禁止私自转载


koa2

koa homepage

优秀的下一代 web 开发框架。
Koa 应用程序不是 HTTP 服务器的1对1展现。 可以将一个或多个 Koa 应用程序安装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单个HTTP服务器的更大应用程序。

基础使用

快速搭建简易 koa server 服务

koa 搭建一个服务还是很简单的, 主要代码如下, 完整代码如下. 切到主目录下,

  1. 安装依赖: yarn
  2. 执行入口: yarn start
import Koa from 'koa';
import https from 'https';
import open from 'open';

const Log = console.log;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tx.body = 'Hello World';
    Log('mid1 start...');
    await next();
    Log('mid1 end...');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debugger;
    Log('mid2 start...');
    await next();
    Log('mid2 end...');
});


App.use((ctx, next) => {
    Log('mid3...');
});

// 服务监听: 两种方式。
App.listen(3000);           // 语法糖
// http.createServer(app.callback()).listen(3000);
https.createServer(App.callback()).listen(3001);

open('http://localhost:3000');

// 如下为执行顺序, 实际上 http 会握手,所以输出多次
// 如下执行特征也就是洋葱圈, 实际上熟悉 async、await 则不会比较意外。
// mid1 start...
// mid2 start...
// mid3...
// mid2 end...
// mid1 end...

koa2特性

  • 封装并增强 node http server[request, response],简单易容。
  • 洋葱圈处理模型。
  • 基于 async/await 的灵活强大的中间件机制。
  • 通过委托使得 api 在使用上更加便捷易用。

api

参考官网提供的基本 api ,不在赘述: https://koa.bootcss.com/

部分 api 实现,参考: 源码分析

常用 api
  • app.listen: 服务端口监听
  • app.callback: 返回适用于 http.createServer() 方法的回调函数来处理请求。你也可以使用此回调函数将 koa 应用程序挂载到 Connect/Express 应用程序中。
  • app.use(function): 挂载中间件的主要方法。
核心对象
context

Koa Context 将 node 的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封装到单个对象中,为编写 Web 应用程序和 API 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方法。 这些操作在 HTTP 服务器开发中频繁使用,它们被添加到此级别而不是更高级别的框架,这将强制中间件重新实现此通用功能。__每个__ 请求都将创建一个 Context,并在中间件中作为接收器引用,或者 ctx 标识符。

  • ctx.res request
  • ctx.req: response
  • ctx.request: koa request tool
  • ctx.response: koa response tool
  • ctx.cookies
  • ctx.request.accepts(types): type 值可能是一个或多个 mime 类型的字符串,如 application/json,扩展名称如 json,或数组 ["json", "html", "text/plain"]。
  • request.acceptsCharsets(charsets)

...

更多参考

洋葱圈

使用层面

  1. koa 洋葱圈执行机制图解

clipboard.png

  1. 洋葱圈简易实现版
执行方式: tsc onionRings.ts --lib 'es2015' --sourceMap && node onionRings.js
main code
public use(middleware: Function) {
    this.middList.push(middleware);
}

// 执行器
private async deal(i: number = 0) {
    debugger;
    if (i >= this.middList.length) {
        return false;
    }
    await this.middList[i](this, this.deal.bind(this, i + 1));
}

实现思路

  1. use 方法注册 middleware。
  2. deal 模拟一个执行器: 大致思路就是将下一个 middleware 作为上一个 middleware 的 next 去 await,用以保证正确的执行顺序和中断。

问题

如果习惯了回调的思路, 你会不会有这种疑惑: 洋葱圈机制于在 一个中间件中调用另一个中间件,被调中间件执行成功,回到当前中间件继续往后执行,这样不断调用,中间件很多的话, 会不会形成一个很深的函数调用栈? 从而影响性能, 同时形成「xx 地狱」? -- ps(此问题源于分享时原同事 小龙 的提问。)

实际上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函数执行机制比较了解才会产生的疑问。排除异步代码处理,我们很容易用同步方式模拟出这种调用层级。参考: 同步方式。 这种模式存在明显的调用栈问题。

我可以负责任的回答: 不会的,下一个问题。 😂 😂

不会的原因在 generator 中详细介绍,一两句说不清楚。实际上我认为这里是有语法门槛的。在 generator 之前,用任何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都显得怪异,而且难以解调用决层级带来的性能, 调试等带来问题。

详细说明参考: generator 真.协程

源码

KOA 源码特别精简, 不像 Express 封装的功能那么多, git 源码: 【https://github.com/koajs/koa

工程

koa2 的源码工程结构非常简洁,一目了然, 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

主文件
├── History.md
├── ....
├── Readme.md
├── benchmarks
├── docs                         // doc
│   ├── api ......
├── lib                          // 源码
│   ├── application.js           // 入口文件,封装了context,request,response,核心的中间件处理流程。
│   ├── context.js               // context.js 处理应用上下文,里面直接封装部分request.js和response.js的方法
│   ├── request.js               // request.js 处理http请求
│   └── response.js              // response.js 处理http响应
├── package.json
└── test                         // 测试模块
    ├── application
    ....
package.json
  1. jest 做测试
  2. node 版本

    {
        "engines": {
            "node": "^4.8.4 || ^6.10.1 || ^7.10.1 || >= 8.1.4"
        }
    }
  3. 主入口: "main": "lib/application.js"

koa 核心模块

  • 封装的 http server(node)
  • 核心对象 context, request、response
  • 中间件机制和剥洋葱模型的实现
  • 错误捕获和错误处理

源码

  • application.js
    application.js 是 koa 的入口,继承了events , 所以框架有事件监听和事件触发的能力。application 还暴露了一些常用的api,比如toJSON、listen、use等等。
  • context.js
  • request.js
  • response.js

特殊处理

委托
const proto = module.exports = {
    // ...
};

delegate(proto, 'response')
  .method('attachment')
  .method('redirect')
  .method('remove')
  .method('vary')
  .method('set')
  .method('append')
  .method('flushHeaders')
  .access('status')
  .access('message')
  .access('body')
  .access('length')
  .access('type')
  .access('lastModified')
  .access('etag')
  .getter('headerSent')
  .getter('writable');

delegate(proto, 'request')
  .method('acceptsLanguages')
  .method('acceptsEncodings')
  .method('acceptsCharsets')
  .method('accepts')
  .method('get')
  .method('is')
  .access('querystring')
  .access('idempotent')
  .access('socket')
  .access('search')
  .access('method')
  .access('query')
  .access('path')
  .access('url')
  .access('accept')
  .getter('origin')
  .getter('href')
  .getter('subdomains')
  .getter('protocol')
  .getter('host')
  .getter('hostname')
  .getter('URL')
  .getter('header')
  .getter('headers')
  .getter('secure')
  .getter('stale')
  .getter('fresh')
  .getter('ips')
  .getter('ip');

koa 为了方便串联中间件,提供了一个 context 对象,并且把核心的 response, request 对象挂载在上面, 但是这样往往就造成使用上写法冗余, eg: ctx.response.body, 而且某些对象还是经常使用的,这很不方便,所以产生了 delegates 库,用于委托操作, 委托之后,就可以在 ctx 上直接使用部分委托属性: ctx.body。源码分析如下

middleware 机制

koa-compose

koa 中 use 用来注册中间件,实际上是将多个中间件放入一个缓存队列中 this.middleware.push(fn);,然后通过koa-compose这个插件进行递归组合。

因此严格来讲 middleware 的执行结构的组织并不在 koa 源码中完成,而是在依赖库 koa-compose 中。 koa 中使用: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完成中间件的组合。

koa-compose 核心逻辑如下, 主要思路大致是: 通过包装 middleware List 返回一个 组装好的执行器。
组装思路是:将下一个 middleware 进行包装【执行器 + promise 化】作为上一个 middleware 的 next【dispatch.bind(null, i + 1)】。同时给中间件提供 context 对象。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
    // last called middleware #
    let index = -1
    return dispatch(0)

    function dispatch (i) {
        if (i <= index)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index = i
        let fn = middleware[i]
        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 函数洋葱的最后补上一个Promise.resolve();
        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

        try {
            // middleware 是 async 函数, 返回 promise 。Promise.resolve 确保中间件执行完成
            // 提供 ctx, next fn: dispatch.bind(null, i + 1)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 catch (err)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
koa-compose

koa-compose 是一个非常精简的库,不做单独分析了, 他提供了一种主调型的递归: 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 这种方式可以认为是'懒递归', 将递归的执行交给主调者控制,这样能够在更合适的时机执行后续处理, 但如果某个中间件不调用 next,那么其后的中间件就不被执行了。这和 js 协程【generator】有机制上的类似,都是使用者来控制 next 的执行时机, 可类比学习。

易用性处理

koa 非常易用, 原因是 koa 在源码层面做了大量的 委托 和针对复杂对象的封装,如 request, response 的 get/set. 用以提高工具的可用度,易用度。实际上我认为这一点是现代框架非常重要的东西,脱离用户的库都不是好库。koa 是好库。

  • delegates 上面说过, 参考: delegates
  • get/set

request, response 两个文件千行代码, 80% 左右的都是 get、set,参考:

另一方面,表现在 application.jscreateContext 方法中,通过挂载引用和委托配合 get set 的实践配合提升易用度,单独不太好讲,分析注释在源码中。

异常捕获

  1. 中间件异常捕获, koa1 中间件基于 generator + co, koa2 中间件基于 async/await, async 函数返回 promise, 所以只要在组合中间件后 catch 即可捕获中间件异常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2. 框架层发生错误的捕获机制, 这个通过继承 event 模块很容易实现监听。
    this.on('error', this.onerror);

    注册的 error 事件, 在 context.onerror 中被 emit this.app.emit('error', err, this);

  3. http 异常处理 : Execute a callback when a HTTP request closes, finishes, or errors.
    onFinished(res, onerror); // application.handleRequest

中间件交互

初用中间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 中间件如何通信?

事实上这是个设计取舍逻辑, 中间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并不是麻烦事, 特别是在 ECMAScript 推出 async await 之后,但问题是这样做的意义不大,原因是所有的中间件是可任意插拔组合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中间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就变得不稳定,最起码的数据格式就没办法固定,就更别谈处理了。灵活的插件机制导致中间件之间的交互难有统一层面的实现。

另一方面从中间件的定位来看,其之间也没必要交互,中间件不能脱离 http 的请求响应而独立存在,他是服务于整个过程的,也因此所有的中间件第一个参数就是 ctx, 这个对象挂载了 request 和 response, 以及 koa 提供的封装和工具操作。

核心点

中断

这是洋葱圈非常核心的支撑点, 我们稍微留意就能发现 koa 中间件执行机制于普通 js 的执行顺序很不一致, 我们看如下代码:

app.use(async (cxt, next) => {
    Log(1);
    await next();
    Log(2);
});

app.use(async (cxt, next) => {
    Log(3);
    await next();
    Log(4);
});

上述代码执行顺序也就是洋葱圈: Log(1) -> await next (Log(3)) -> await next -> Log(4) -> Log(2).

为了保证代码按照洋葱模型的执行顺序执行,程序需要在调用 next 的时候让代码等待,我称之为中断。

实际上以前想要实现这种执行顺序,只能依赖 cb, promise.then 来模拟,而且即便实现了,在写法上也显得臃肿和别扭,要么是写出很胖的函数,要么是写出很长的函数。而且没法处理调用栈的问题。

async/await 可以比较优雅的实现这种具有同步执行特征的前端代码来处理异步,代码执行到 await 这里,等待 await 表达式的执行,执行完成之后,接着往后执行。

实际上这很类似于 generator 的 yield,特性。async 也就是 generator + 执行器的一个语法糖, 参考:

async ? no , it's generator

koa.use 得确直接使用 async 函数处理中间件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异步, 而 async/await 实现上是基于 generator 。async 在使用上可讲的点通常在他的 task 放在哪,以及执行时机 和 timeout ,promise 的执行顺序等。真正的中断特性得益于 generator。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证明 async 是 generator + 执行器 的语法糖?这是不得不讨论一个问题。相关的讨论参考: Async / Await > #generator 部分探讨

生态

koa 中间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 market 之类的地方,说实话找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如果你想找中间件的话,可以在 npm 上用 koa- 做关键字检索: https://www.npmjs.com/search?...

官方 middleware

源码使用的中间件

  • koa-compose
    上面已有分析
  • koa-is-json

    function isJSON(body) {
        if (!body) return false;
        if ('string' == typeof body) return false;
        if ('function' == typeof body.pipe) return false;
        if (Buffer.isBuffer(body))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 koa-convert
    用于兼容处理 generator 中间件,基本可以认为是 co + generator 中间件【也依赖 koa-compose 进行组织】

other koa

社区常用中间件合集: some middleware

参考 & 鸣谢


echo
746 声望17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