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借了几本书,由于要还的关系,很快看完了,相对的是自己买的书却没有看几页。
第一本关于个人传记。
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国内和国际环境,以及中间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这些关键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后边的发展道路。虽然作者是美国人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事情没有交代或交代的没有那么清楚。
第二三本算是游记。
作者不同但都是英国人,前100年的时候大英帝国是最强盛的时候,虽然影响力衰退但真正衰退可能是21世纪的事,所以那个时代的英国人是很有全球意识的,所以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游记作家。
缅甸这本书比较老了,粗略读了下,现在的国际社会环境已经与上世纪60年代差别太大了。
非洲这本书,记录的是2008,2009年作者在非洲的游历,总结了几个读后感:
1.感觉作者言语里会不经意流露出对大英帝国辉煌时代的怀念。
2.英国人法国人欧洲人最早来到非洲,并且留下了
宗教,语言,政治法律体系(工业文明的产物,不知道好坏),足球?,还有三哥
没提他们带走了什么
最后可能没什么可带走的,欧洲人也走了,或者退到他们上岸的地方去了
3.后来亚洲来了哥俩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就是我们的邻居日本和南韩
4.再后来,中国人提着人民币来了,并且跟亚洲兄弟们展开了竞争,中国的产品也来了从内裤袜子到飞机大炮,作者回国后的近10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变得更大更强。在硬实力方面可能是历史最强,文化等软实力方面随着硬实力的影响也在增强,但跟前辈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我们有jacky chen。
5.现在欧美西方又想回归非洲,尤其从政府方面,但是可能他们的项目都太高端了,在非洲找不着坑,只能看着中国人,干着急。
6.非洲人口10多亿,市场比较大,但是需求可能比较中低端产品,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可能还有很大的空间,不知道是手机价格贵还是因为移动网络基站价格贵,可能是手机价格贵。
7.虽然政治法律体系甚至语言采用西方,但是腐败问题还是比较严重,还有信用问题,所以感觉应该是工业革命催生了西方政治法律体系,不是反过来。
8.工业基础太薄弱,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就薄弱,国防就薄弱,在国际上的地位话语权较少。
9.但是人口多国家多,在联合国票多,团结就是力量。
10.最近看到一个产品的广告也受到一定启发,你的产品因为质量好,便宜,物美价廉有竞争力受到市场的认可,那你是一个好用的品牌,你的产品传达了某种愿景或正能量的普世的价值观并且能够引起情感或价值观上的共鸣,品牌和用户之间就又多了一层联系,从现实角度也更利于在当地开展业务。祝愿在国际市场上崛起的中国品牌越来越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https://consumer.huawei.com/u...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