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Machine Learning发现好多人都用docker,之前一直听说但是感觉和自己无关。但是现在发现原来docker是个这么方便的东西,可以跨平台(不分什么版本的linux,甚至mac和windows也行)运行。所以这里开一篇来记录学习感受。
参考:Docker 完全指南
参考: Gitbook - Docker — 从入门到实践
不提那些难懂的术语,大白话就是:
一个Docker就是一个Linux的Live CD系统,跟USB系统一样,有完整的系统文件目录和程序。
我们可以在这个与外界隔离的便携系统里随便读写操作,只是每次进入它时候,都会恢复最开始的样子,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我们可以像定制Live CD或WinPE一样,定制这个小系统里面默认装什么软件。一旦定制好了,就是不可更改的,非常稳定。
理解Docker的逻辑
一开始发现很乱很难理解,觉得所有人都把它说的太复杂了。直到后来发现,其实它的运行逻辑很简单。
实际上,可以把Docker看成是给电脑安装Linux系统时的Live CD
,或者是给Windows用USB安装系统时的WinPE
。这样会方便理解一点。
回想下自己在给PC或是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时,都会有个Live CD选项。也是就是你可以什么都不安装,直接进入系统,所有的工具都能用,所有的软件都能安装,所有的配置也可以改。只不过你重启过后,一切修改的地方都恢复原样了。
每篇攻略都会提到这三个基本概念:
镜像 Image
相当于一个系统光盘的ISO镜像文件,是只读的。你可以直接进入image中各种操作没有障碍,感觉就像进入_Live CD_系统了。只是所有操作都会在退出时消失,下次进image时候还是初始的样子。
容器 Container
就像给"ISO文件"加了一层可读写的外衣,所有的变动都会保存在Container
里,而image还是image,不会变。就像你可以随便换衣服,但是身体不会变。
仓库 Repo
一般指的Dockerhub
,就是一个像Github的网站,只不过不是收集代码,而是收集各种image镜像。你可以随意上传下载各大厂商或个人制作的镜像。
安装Docker
Docker分CE和EE两个版本,一个社区公开免费,一个商业付费。
Ubuntu上安装Docker
参考官方安装步骤:Get Docker CE for Ubuntu
准备工作:
#安装SSL相关,让apt通过HTTPS下载:
sudo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 添加docker的GPG key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gpg | sudo apt-key add -
#检查key是否相符(9DC8 5822 9FC7 DD38 854A E2D8 8D81 803C 0EBF CD88)
sudo apt-key fingerprint 0EBFCD88
#添加docker的apt下载源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 $(lsb_release -cs) stable"
#更新源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装docker: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
卸载Docker:
$ sudo apt-get remove docker docker-engine docker.io
Mac上安装Docker
直接下载app:
树莓派上安装Docker
树莓派是基于ARM架构的,和PC不同。所以即使树莓派上能做一些docker镜像,也不能在别的PC上运行。反过来别的PC上的docker镜像,也不能在树莓派上运行。
如果需要找树莓派专用的镜像,那就在Dockerhub
上搜索ARM
或Rpi
相关就能找到了。
有一个叫Hypriot
的仓库制作了非常多树莓派专用docker,可以参考下。
树莓派安装Docker,最难的在于正确的选择源和添加GPG-key,才能找到版本适合的docker并下载。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且很难有统一方案的。
另外:官方的一键安装版本已经失效了。必须手动操作。
运行Docker
[站外图片上传中...(image-e81557-1548159126389)]
从Image镜像创建一个Container容器:
# 新建一个Container容器(如果本地有image则直接从它创建,如果没有则从网上下载)
# 进入docke的shell -t,即进入虚拟的一个系统,有自己的/root文件系统结构
$ docker run -it <repo>:<tag> <CMD>
#如:
$ docker run -it jekyll/jekyll:latest bash
# 为container指定名称(而不是只用ID来引用)
$ docker run -it --name <NAME> <image-ID>
查看已有的:
# 查看已有的images
$ docker images
# 查看已创建的containers
$ docker container ls -a
运行一个已有的Container:
# 先启动container
$ docker container <ID> start
# 运行(挂载)container,挂载后自动进入容器里的shell
$ docker attach <ID>
# 或者一句话完成(--attach)
$ docker start -a<ID>
删除已有的:
# 删除image
$ docker rm <Image-ID>
# 删除container
$ docker rm <Container-ID>
无需sudo执行docker
为了每次执行docker
不需要总是输入sudo
,我们需要为docker创建一个用户组,并授予权限才行:
# 创建docker用户组
sudo groupadd docker
# 把当前用户加入到docker用户组
sudo gpasswd -a $USER docker
# 更新当前用户组变动(就不用退出并重新登录了)
newgrp docker
挂载Host主机上的文件夹
我们肯定不会满足于docker只访问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文件系统(什么数据都没有),所以有必要让它能访问外界Host主机上的一些文件夹。比如我有一个docker是作为下载机用的,那么我肯定得让它把下载好的东西存到我的主机上,要不然就白下载了。
挂载文件夹是在docker运行镜像的命令里就指定的(利用-v参数):
$ docker run -it -v <HOST-PATH>:<DOCKER-PATH> ubuntu64 /bin/bash
#或者作为只读挂载 (:ro)
$ docker run -it -v <HOST-PATH>:<DOCKER-PATH>:ro ubuntu64 /bin/bash
注意,挂载的双方都必须是绝对路径。
映射Docker里的端口到Host主机上的端口
如果Docker里运行的是Web服务比如Nginx,里面有一个网站,那你必须得把”虚拟机“里的端口映射到外部才能正常看到网页。
映射是在运行docker命令时指定的,比如把里面的80端口映射到外面的8888端口,命令如下:
$ docker run --name webserver -d -p 80:8888 nginx
然后你在主机上的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8888
,就可以看到nginx里的网页了。
Docker镜像保存更改
直接在镜像上改动的内容,会在退出时全部消失。但是我们经常需要把这些变动保存下来。
Docker保存这些变动的机制就是——生成另一个只读镜像。(-_-!)
虽然正常看来,这不太好吧。但实际上,这很好!
Docker镜像实际上是非常小的,所以生成另一个镜像也没有多费事。而且这种机制保证了每个镜像的不可随便修改的性质,这一点就极大的避免了混乱。
Docker保存更改有两种方式:
-
docker commit
:就像git commit
一样,把每次改动作为一个commit提交,可以追溯历史 -
Dockerfile
:这是从头build构建一个镜像的配置文件,把你想改动的地方(如安装一个程序)写成一句bash命令,加到Dockerfile
这个文件里,它就会按照你的要求执行所有的命令,然后生成一个新的镜像。
Commit可以追溯历史,但是变动了哪些地方是对外界黑箱的。
Dockerfile确实明明白白写清楚有哪些改变。
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式构建一个镜像,都是用Dockerfile的。
"docker commit" 将变动过的Container保存为镜像
docker commit
命令,可以将容器的存储层保存下来成为镜像。换句话说,就是在原有镜像的基础上,再叠加上容器的存储层,并构成新的镜像。以后我们运行这个新镜像的时候,就会拥有原有容器最后的文件变化。
慎用docker commit
:
由于命令的执行,还有很多文件被改动或添加了。这还仅仅是最简单的操作,如果是安装软件包、编译构建,那会有大量的无关内容被添加进来,如果不小心清理,将会导致镜像极为臃肿。
此外,使用 docker commit 意味着所有对镜像的操作都是黑箱操作,生成的镜像也被称为黑箱镜像,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制作镜像的人知道执行过什么命令、怎么生成的镜像,别人根本无从得知。而且,即使是这个制作镜像的人,过一段时间后也无法记清具体在操作的。虽然 docker diff 或许可以告诉得到一些线索,但是远远不到可以确保生成一致镜像的地步。这种黑箱镜像的维护工作是非常痛苦的。
而且,回顾之前提及的镜像所使用的分层存储的概念,除当前层外,之前的每一层都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换句话说,任何修改的结果仅仅是在当前层进行标记、添加、修改,而不会改动上一层。如果使用 docker commit 制作镜像,以及后期修改的话,每一次修改都会让镜像更加臃肿一次,所删除的上一层的东西并不会丢失,会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这个镜像,即使根本无法访问到。这会让镜像更加臃肿。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