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大牛,你说“能不能加个微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拒绝。即便获得了联系方式,请教的问题往往也得不到答复?难道大神都那么高冷和忙碌吗?

索要联系方式

遇到一位大神,你说:非常崇拜您,想请教一些问题,能否加个微信?这种要联系方式的结果往往是被拒绝。而更好的方式是:我所在的公司些业务可能会与您合作,想跟你分享交流一下,不知是否可以留个联系方式。

虽然本人不是大牛,但也同时遇到这两种索要联系方式的人,对第二种方式的请求,一般不怎么犹豫都会同意。而针对第一种方式的请加好友,备注类似“大神,有问题请教一下”,基本上会忽视掉。

这中间其实有一定的心理作用在作祟,大家都比较忙,如果是第一种方式的请求,为什么要给自己“徒增烦恼”呢?试想一下,通过好友了是不是得寒暄应酬一下,应酬过后又得帮忙解决问题,遇到不会沟通的还弄了一肚子气。何苦呢?这种请求方式是单方面的索取型。

那么,为什么第二中方式反而更愿意接受呢。因为它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不是单方面索取,同时也能够为对方提供价值。想必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类似的话“人脉取决于你能够被利用的价值”。我们的价值并仅仅是自身能够提供什么,我们所处的平台及人脉能为对方提供什么。这样正视自身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自信与尊重。

如果第一种方式无法达到效果,那么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他方式,比如索要名片或邮箱这些公开的不涉及隐私的联系方式。通过几次互动之后,再进行索要其他联系方式。

请教问题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说明一下如何请教问题:

  • 在吗?结果:没人回复。简单自我介绍,打个招呼,有问题直奔主题。大家都用微信或其他即时通讯软件,问在吗,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和感情。“在吗”,“在”,“你好”,“你好”,“有问题想问一下,可以吗?”,“可以”。大家都这样聊天是不是有种要崩溃的感觉。
  • 你什么工作?在哪儿工作?调查户口式的询问:好不容易放下对你的防御心理,添加好友了,却又被调查户口。还是那句话,有问题直接问。
  • 疯狂发问题。一个问题不能够整段描述清楚,用N多句来询问,甚至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对方一句话还没说,已经刷了一屏。考虑过接收方的感受吗?信息砰砰砰的往外弹提示。被拉黑的可能性真的很大。
  • 技术性问题没有前因后果。我的代码出问题了,页面显示404,是什么原因呢?态度很诚恳……你猜呢?这种没头没脑让对方猜的请教,基本上不会回答,太浪费时间了。因为这样要弄明白问题得挤牙膏一样一点点的问。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 不过脑子的问题。如果通过搜索引擎解决的问题,就别问题了。对方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回答,能给指点迷津已经非常不错了。

之前,遇到一个很奇葩的人,一位40岁的老程序员,刚开始还讨论回答一些问题。结果呢,那哥们一遇到问题就来问,很明显很常识性的问题(真不清楚技术水平为何如此),只用搜索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来问。后来直接回了他,这些问题搜索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结果那哥们开始给我讲大道理,说:我问你问题对你也是提升,你回答问题是对我问知识的温故知新……然后还举了各种名人的例子来给自己证明。结果我把他拉黑了。

其实请教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做到彼此尊重,不过多打扰到对方,同时能为对方提供一定的价值就可以很好的达到目的。我遇到的一个最好的提问方式是这样的:

添加好友之后,简单问好,介绍自己及所在公司业务。然后详细描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在后面说明以后有机会公司的业务可以相互合作和技术方面也可以交流。

就这样,很愉快又不浪费时间的把问题解决了,同时也留下了以后合作的机会。

原文链接:https://www.choupangxia.com/t...


程序新视界
233 声望50 粉丝

长期从事第三方支付行业,拥有支付账户、支付网关、账 务系统、清结算系统、风控反洗钱系统等经验,后期从事区块链技术相关技术研究,拥有开发完整电子货币钱包经验。并录制《Drools7规则引擎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