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前言

之前学习了HTML5的拖放事件,开发中也用到了拖拽组件。为了厘清整体的逻辑,专门做了一个小例子。

具体实现的效果也很简单:元素可以在容器中任意拖动,元素被移入容器的时候,还会有相关样式的改变已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例子基本运用了拖放事件的全部事件,并且尽量简洁的展示了出来。特此记录。

专注前端与算法的系列干货分享,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心谭博客」| xin-tan.com | GitHub

拖放事件介绍

由名字可以看出来,拖放事件由2部分组成:拖动和释放。

而拖动又由2部分组成,分别是被拖动元素的相关事件和元素容器的相关事件。

1、被拖动元素的相关事件 :

事件名称 说明
dragstart 在元素开始被拖动时候触发
drag 在元素被拖动时反复触发
dragend 在拖动操作完成时触发

2、容器的相关事件 :

事件名称 说明
dragenter 当被拖动元素进入目的地元素所占据的屏幕空间时触发,一般需要取消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dragover 当被拖动元素在目的地元素内时触发,一般需要取消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dragleave 当被拖动元素没有放下就离开目的地元素时触发

3、释放事件 :

事件名称 说明
drop 当被拖动元素在目的地元素里放下时触发,一般需要取消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效果展示

为了方便说明,先看代码实现的效果。请前往 Github仓库 下载 demo.html 和 demo.js 到本地,然后用Chrome打开html文件,初始效果如下图:

image.png

将图中的可拖拽元素,拖放到下面的容器中,这个过程的效果如下所示。箭头表示拖拽方向,方框代表动态改变的容器样式。

image.png

最后,松开鼠标,将元素放入到下面的容器中,整个过程完成。

image.png

代码实现

首先,先编写html代码。因为元素可以在两个容器之间任意拖动,因此这两个容器都需要监听drapenter、dragover、dragleave、drop这四个事件。

被拖拽元素的 draggable 属性需要指明为 true ,才可以被拖拽。同时为了记录一些信息,需要监听dragstart事件。

<body>
  <script src="./demo.js"></script>
  <div 
    class="container" 
    ondragenter="onDragEnter(event)" 
    ondragover="onDragOver(event)" 
    ondragleave="onDragLeave(event)" 
    ondrop="onDrop(event)"
  >
    <div id="target" draggable="true" ondragstart="onDragStart(event)">
      被拖拽元素
    </div>
  </div>
  <div
    class="container" 
    ondragenter="onDragEnter(event)" 
    ondragover="onDragOver(event)" 
    ondragleave="onDragLeave(event)" 
    ondrop="onDrop(event)"
  ></div>
</body>

为了让拖拽效果更明显,实现效果展示->第二部分的,拖拽元素进入一个新的容器的时候,新容器展示阴影效果。编写阴影效果样式:

<style>
  .container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padding: 10px;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margin-bottom: 10px;
    transition: box-shadow .3s ease;
  }

  #target {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order: 1px solid black;
    margin: 0 auto;
  }

  .container.active {
    border-bottom-width: 0;
    box-shadow: 0 10px 6px -6px #777;
  }
</style>

最后,编写 demo.js 代码。具体逻辑请看代码中的注释信息:

let target = null,
  container = null

// 寻找拖拽元素的容器类
function findParentContainer(node) {
  if(!node || node === document) {
    return null
  }

  if(node.classList.contains('container')) {
    return node
  }

  return findParentContainer(node.parentNode)
}

// 元素开始被拖拽时, 标记元素原生的容器类
function onDragStart(event) {
  target = event.target
  container = findParentContainer(target)
}

// 元素进入目的容器时, 如果不是原来的容器, 则可以放置
// 此时更改样式, 以更好向用户展示
function onDragEnter(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if(event.target !== container) {
    event.target.classList.add('active')
  }
}

// 元素在目的容器内时触发
function onDragOver(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

// 元素离开目的容器, 需要移除相关样式
function onDragLeave(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event.target.classList.remove('active')
}

// 元素被放置在目的容器, 添加DOM节点, 移除相关样式
function onDrop(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event.target.appendChild(target)
  event.target.classList.remove('active')
  target = null
  container = null
}

参考链接

更多系列文章

专注前端与算法的系列干货分享,欢迎关注(¬‿¬)

xintan
4k 声望1.1k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