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很久没写些啥技术相关的文章了,一方面是感觉技术资料已经相当丰富,写了也只是在搜索引擎上再增加一篇重复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于技术很久以来没有太多新的理解,或许说目前阶段感觉够用。而不写文章,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没有文字的记录,总感觉似乎自己是在退步的,然后人就会陷入一种矛盾感。

工作四五年来,换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做到了管理层,但由于当时觉得自己年轻以及资历不足,且感觉当时的薪资无法匹配自己的能力,然后换了第二份工作。本意是想换到第二份工作学习更新的技术,以及技术解决方案,但工作之后才发现,代码比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还要辣鸡,一个function可以有3000行代码。于是第二份工作待了一年,正好遇到segmentfault招人,然后乘着这个机会就到了segmentfault,也算是缘分吧。在segmentfault一晃已经快两年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可能是在segmentfault工作氛围相对比较轻松的原因吧。

工作这几年,感触最深的就是,技术这个东西,不管换任何开发语言,该用起来不顺手还是不顺手,该写代码辣鸡并不会因为大家觉得这门开发语言牛逼写代码就不辣鸡了,重要的还是自身的积累。也就是把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牢牢掌握,不管任何开发语言,用起来都相对比较轻松。而另一方面就是对操作系统的和网络的理解,毕竟任何程序都是运行的操作系统上的,最起码能理解操作系统的交互方式;而且,现在绝大部分程序都是运行在网络上的,而应对并发以及高访问量的时候,服务也需要网络进行关联。以我的理解就是对操作系统对理解可以写出更好的程序,对网络的理解可以编写更大型的程序。

曾经认为技术是很神圣的东西,感觉能好好学点东西,并以自己的技术做出伟大的产品,就会有成就感,当然,曾经的确也是这样子。而经历了几年的工作,更希望自己的技术是为金钱服务的,钱才是万能的,只要有钱,技术不技术无所谓,能用就行。此时感觉学习技术已经不是一种情怀和爱好了,人也就变得越来越焦虑。

曾经写代码会和产品怼,这个不好实现,那个实现技术成本很高,每天都是在想啥时候才能杀个产品祭天。现在呢?现在想法就是,你弄这个东西,能给公司赚钱就做,实现复杂,那就多花点时间,技术成本高,就让公司花钱加服务器就行了。似乎很多东西都看淡了,但又似乎是对几年工作后所经历过的一种妥协。

而换工作这件事情,我也看到了曾经和我在第一家一起工作的朋友已经带了几十人的团队,技术也还是那些技术,但是却已买了车买了房;我也看到第一家公司的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大部分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有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也赚了钱。且也经过了换了几家公司的我,如今没有存款,买车买房都遥不可期,似乎才明白一件事情,公司辣鸡,如果有能力的,的确也能创造一方天地。虽然每一家公司可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赚钱的方向,有着不同的业务线,但公司其实大体都是一样,作为一个员工,不管在哪个公司其实都差不多,除非自己创业。

这几年的工作的沉淀让我做事情的时候更加沉稳,以做事情为主导,且对于自己所负责的事项也更加有责任心,也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前,感觉最委屈的就是背黑锅,感觉最害怕的就是写bug,只要有了bug就会心惊胆战。现在的状态就是,在努力所达到的情况下最大可能性的保证没有bug,而有bug就及时承认错误,及时进行修理,尽快速度修复问题比对着一个问题扯皮以及推卸责任重要得多得多。

毕业的这三五年时间,收获最大的就是结了婚,然后生了小孩,虽然每天早上起来感觉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但看到妻子孩子,总觉得生活还是有奔头的。或许我这辈子对于未来已经毫无希望了,但是对于下一代,我的孩子,至少能创造比我更好的条件,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我觉得这就挺好了。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曾经还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转眼间就觉得自己有种“行将就木”的感觉。曾经不尽相信会被社会磨平棱角,觉得除了天王老子就是我最大,而如今开始渐渐害怕丢失工作,害怕没有退路。

对于未来,我不知道对于我还有些什么样的可能性,但希望过几年能好起来吧。我总是这么安慰自己。


kumfo
6.7k 声望4.1k 粉丝

程序生存法则:


12

引用和评论

12 条评论
头像
你又不是鱼

工作三五年,跟你差不多感受,共勉

2019-10-25
2019-10-26
头像
铁甲小莱

手动点个赞?

2019-10-24
2019-10-24
头像
CrazyCodes

自动点个赞?

2019-10-24
kumfo(作者)

@CrazyCodes 哈哈哈,大佬就是厉害,点赞都可以是自动的

2019-10-24
头像
若川

看到认证是segmentfault后端工程师。看完文章,手动点个赞。

2019-10-24
2019-10-24
若川

@若川 @kumfo 不慌不慌,吃完鸡蛋还有汤~"而如今开始渐渐害怕丢失工作,害怕没有退路。"

2019-10-24
头像
吃码小妖

您好。
看了您的文章,对这句话想请教你:
“也就是把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牢牢掌握,不管任何开发语言,用起来都相对比较轻松。”。
学习了数据结构和算法,如何达到后一句的效果?目前,对数据结构的认知是链表,树,图这样。算法也了解一些排序或简单的数据操作。是学习的程度不够么?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
真的经常看到人学好数据结构和算法就好了,可是不明白怎么就好了?

2019-10-25
kumfo(作者)

@zyx456 这个我也是经历了几年工作才认识到为什么“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的”,一开始是觉得学了数据结构算法这些没啥用,感觉写程序用不到,后来才知道,其实每段程序都是基于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编写的。只不过可能我们通常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算是经典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我们平时写的程序相对比较简单不会涉及到太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另外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写程序没用到,是因为很多程序库已经把算法封装好了,所以也就感知不到,另外就是开发语言本身就封装了很多函数已经把数据结构操作隐藏起来不可见,开发语言方面,PHP在这块我感觉就是做得最经典。

很多时候都是经历过后回头看才能感知到基础到底有多重要,也就是说很多时候还是要去经历。

2019-10-26
kumfo(作者)

@吃码小妖 @zyx456 还有就是结合实际的业务逻辑再去思考算法和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结构设计影响到算法,就能知道数据结构对算法的相互影响自己算法和数据结构是相辅相成的。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