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言币有中】第七期。
最近,Momo发现有很多新用户关注我们,为了让大家了解ETM以及ETM的技术逻辑,本期【言币有中】就来谈谈ETM的UPoS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什么?
区块链系统的灵魂
关于共识机制是什么,008期【日拱一卒】曾为大家做过简单解释。
共识机制,就是这么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规则”。
实际上,在传统的中心化组织之中,是不需要共识机制的,因为已经有一个中心化的角色来“说了算”了。
但是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将区块链看做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的系统,而伴随着比特币面世而出生的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它要求在无中心节点的情况下,保证各个节点记账的一致性。
要实现统一的目标,可是没有中心,谁来说了算呢?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机制来让大家达成共识,这就是我们说的共识机制。
我们知道,区块链的基础是P2P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
在这些基础技术中,共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区块链系统的灵魂,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区块链系统节点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也决定了其他使用者对于区块链上数据的信任程度。
如此重要的共识机制,在十余年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嬗变——从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到PoS权益证明机制,再到DPoS委托权益证明机制...
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纵向推进经历了如此多次更新迭代,其中重要的驱动力就在于,区块链行业技术研究者不断的拷问:当下的共识机制是否能够支撑一个生态稳健地运行?该如何实现高性能、安全性以及去中心化的三者兼顾?
而这,也是En-Tan-Mo打造出UPoS共识机制的主要技术逻辑。
UPoS共识机制是什么?
弥补算力、权益证明机制不足的后来者
基于纳什均衡和价值传递理论,ETM的科学家们将PoW和PoS进行结合改进,创造性地打造出UPoS共识机制。
它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通过上凸函数映射将所有投票人的权益(stake)转化为相应的票数:原则是抑制大户权益,鼓励散户。
比如,散户A 有 100 ETM,大户B 有 1 万 ETM,他们全都投给了节点小花,最后上凸函数转化后,B 的票数不是 A 的 100 倍,可能只有不到 20 倍。
第二步, 结合时间、节点以往表现等影响因子,算出每个节点的当选概率,在每个出块周期抽出 101 个节点参与本轮竞争出块。
第三步, 被选中的矿工一起参与随机抽签(结合混沌排序和改进后的 PoW),中签节点有3秒时间出块,3秒内出块不成功则跳过。
最后一步,混沌排序算法随机选出下一位出块旷工,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在如此运作的UPoS共识机制中,矿工、投票者之间相互制衡,均能获得收益,同时又不至于出现寡头,矿工也不用陷入算力桎梏而竞争性挖矿,这就有效缓解了高消耗的问题;
而UPoS 对节点的要求门槛非常低,加之投票人可以通过投票获得收益,这是对去中心化的一大有力响应;
此外,矿工和投票者之间形成的多重平衡,又使得安全得以兼顾。
可以说,UPoS共识机制是实现高性能、安全性以及去中心化三者兼顾的重要解决方案。
成为一个好的共识机制
在简单与复杂间取得平衡
诺贝尔经济学奖Lars Hansen曾表示,“人们都认为复杂的问题一定要有复杂的答案,其实恰恰相反,复杂的问题可以用非常简洁的模型来解答。”
一个好的机制设计,应当是简单性以及复杂性的统一。
微观层面上来说,每一个节点的收益模式、生态行为都应当尽可能简单;而在宏观层面上来说,这个体系又应当形成一种兼具复杂、规律性以及稳健性的结构。
这不禁让人想起2009年,中本聪在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执着于发展复杂的金融体系之时,发布首个比特币软件并正式启动了比特币金融系统,以其简单的模型颠覆了去中心化系统。
作为中本聪的后来者,我们能够看见过往共识机制存在的问题,希望在工程学层面改进这一区块链的机制设计,因此提出了UPoS共识机制。
ETM首席科学家Dr.Aaron Yuan曾在AMA中围绕“均衡公链”展开讨论。他表示,UPoS就是将DPoS与PoW算法改进并结合,融合两种机制的优势。这一共识机制的特色就在于,基于博弈论机制以及纳什均衡,它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安全性、高效性、去中心化的兼容,从而找到突破口,给困扰业界已久的“不可能三角”问题提供答案。
区块链飞速发展,到了迎来政策风口的当下。
作为其中技术核心的共识机制,其发展看似是一种有规则的计算机编码,但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新的数字世界的经济秩序。
随着ETM技术继续打磨落地,相信UPoS共识机制在未来会有更多创造性的突破。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