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用babel 的时候有个地方一直挺晕的,@babel/preset-env
和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都具有转换语法的能力, 并且都能实现按需 polyfill
,但是网上又找不到比较明确的答案, 趁这次尝试 roullp 的时候试了试.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 没有为babel 编写参数及配置, 那babel 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它什么都不会做, 正是因为各个预设插件的灵活组合、赋能, 让 babel 充满魅力, 创造奇迹
首先是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env
这是一个我们很常用的预设, 几乎所有的教程和框架里都会让你配置它, 它的出现取代了 preset-es20**
系列的babel 预设, 你再也不需要繁杂的兼容配置了。 每出一个新提案就加一个? 太蠢了。
有了它, 我们就可以拥有全部, 并且! 它还可以做到按需加载我们需要的 polyfill。 就是这么神奇。
但是吧, 它也不是那么自动化的, 如果你要是不会配置,很有可能就没有用起它的功能
不管怎么养, 首先试一下,眼见为实
首先创建一个 index.js
,内容如下, 很简单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ole.log(arr)
然后我们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babelrc
文件, 帮我们刚刚说的预设加进去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
然后我我们打包一下(这里我用的是roullup)
看一下产出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它babel帮我们做了这几件事情:
- 转换箭头函数
- const 变为 var
奇怪, 为什么 babel 不帮我们转换 map ? 还有 promise 这些也都是es6的特性呀
嗯~,会不会是我们的目标浏览器不对, babel 觉得不需要转换了, 会不会是这样, 那我们加一个 .browserslistrc 试一下
那就。让我们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browserslistrc
好。现在让我们再打包一次.
咦, 没什么效果。 跟刚刚一样啊。 说明不是目标浏览器配置的问题, 是babel 做不了这个事。
因为默认 @babel/preset-env 只会转换语法,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箭头函数、const一类。
如果进一步需要转换内置对象、实例方法,那就得用polyfill, 这就需要你做一点配置了,
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useBuiltIns",他是控制 @babel/preset-env 使用何种方式帮我们导入 polyfill 的核心, 它有三个值可以选
entry
这是一种入口导入方式, 只要我们在打包配置入口 或者 文件入口写入 import "core-js"
这样一串代码, babel 就会替我们根据当前你所配置的目标浏览器(browserslist)来引入所需要的polyfill 。
像这样, 我们在 index.js 文件中加入试一下core-js
// src/index.js
import "core-js";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ole.log(arr)
babel配置如下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useBuiltIns": "entry"
}
]
]
}
当前 .browserslistrc 文件(更改目标浏览器为 Chrome 是为了此处演示更直观,简洁), 我们只要求兼容 chrome 50版本以上即可(当下最新版本为78)
Chrome > 50
那打包后如何呢?
恐怖如斯啊,babel把我们填写的 import "core-js"
替换掉, 转而导入了一大片的polyfill, 而且都是一些我没有用到的东西。
那我们提升一下目标浏览器呢? 它还会导入这么多吗?
此时, 我们把目标浏览器调整为比较接近最新版本的 75(当下最新版本为78)
// .browserslistrc
Chrome > 75
此刻打包后引入的 polyfill 明显少了好多。
但同样是我们没用过的。
这也就是印证了上面所说的, 当 useBuiltIns 的值为 entry 时, @babel/preset-env 会按照你所设置的目标浏览器在入口处来引入所需的 polyfill,
不管你需不需要。
如此,我们可以知道, useBuiltIns = entry 的优点是覆盖面积就比较广, 一股脑全部搞定, 但是缺点就是打出来的包就大了多了很多没有用到的 polyfill, 并且还会污染全局
useage
这个就比较神奇了, useBuiltIns = useage 时,会参考目标浏览器(browserslist) 和 代码中所使用到的特性来按需加入 polyfill
当然, 使用 useBuiltIns = useage, 还需要填写另一个参数 corejs 的版本号,
core-js 支持两个版本, 2 或 3, 很多新特性已经不会加入到 2 里面了, 比如: flat 等等最新的方法, 2 这个版本里面都是没有的, 所以建议大家用3
此时的 .babelrc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useBuiltIns": "usage",
"corejs": 3
}
]
]
}
此时的 index.js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t hasNumber = (num) => [4, 5, 6, 7, 8].includes(num)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 hasNumber(2) )
此时的 .browserslistrc
> 1%
last 10 versions
not ie <= 8
打包后:
nice ,够神奇, 我们用的几个新特性真的通通都加上了
这种方式打包体积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排除node_modules/目录,遇上没有经过转译的第三方包,就检测不到第三方包内部的 ‘hello‘.includes(‘h‘)这种句法,这时候我们就会遇到bug
false
剩下最后一个 useBuiltIns = false , 那就简单了, 这也是默认值 , 使用这个值时不引入 polyfill
@babel/runtime
这种方式会借助 helper function 来实现特性的兼容,
并且利用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插件还能以沙箱垫片的方式防止污染全局, 并抽离公共的 helper function , 以节省代码的冗余
也就是说 @babel/runtime 是一个核心, 一种实现方式, 而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就是一个管家, 负责更好的重复使用 @babel/runtime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插件也有一个 corejs 参数需要填写
版本2 不支持内置对象 , 但自从Babel 7.4.0 之后,拥有了 @babel/runtime-corejs3 , 我们可以放心使用 corejs: 3 对实例方法做支持
当前的 .babelrc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plugins": [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3
}
]
]
}
当前的 index.js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t hasNumber = (num) => [4, 5, 6, 7, 8].includes(num)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 hasNumber(2) )
打包后如下:
我们看到使用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编译后的代码和之前的 @babel/preset-env 编译结果大不一样了,
它使用了帮助函数, 并且赋予了别名 , 抽出为公共方法, 实现复用。 比如它用了 _Promise 代替了 new Promise , 从而避免了创建全局对象
上面两种方式一起用会怎么样
useage 和 @babel/runtime
useage 和 @babel/runtime 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比较智能, 并没有引入重复的 polyfill
个人分析原因应该是: babel 的 plugin 比 prset 要先执行, 所以preset-env 得到了 @babel/runtime 使用帮助函数包装后的代码,而 useage 又是检测代码使用哪些新特性来判断的, 所以它拿到手的只是一堆 帮助函数, 自然没有效果了
实验过程如下:
当前index.js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t hasNumber = (num) => [4, 5, 6, 7, 8].includes(num)
const hasNumber2 = (num) => [4, 5, 6, 7, 8, 9].includes(num)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 hasNumber(2))
console.log( hasNumber2(3) )
当前 .babelrc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useBuiltIns": "usage",
"corejs": 3
}
]
],
"plugins": [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3
}
]
]
}
打包结果:
entry 和 @babel/runtime
跟 useage 的情况不一样, entry 模式下, 在经过 @babel/runtime 处理后不但有了各种帮助函数还引入了许多polyfill, 这就会导致打包体积无情的增大
个人分析: entry 模式下遭遇到入口的 import "core-js"
及就立即替换为当前目标浏览器下所需的所有 polyfill, 所以也就跟 @babel/runtime 互不冲突了, 导致了重复引入代码的问题, 所以这两种方式千万不要一起使用, 二选一即可
实现过程如下:
当前 index.js:
import "core-js"
function test() {
new Promise()
}
test()
const arr = [1,2,3,4].map(item => item * item)
const hasNumber = (num) => [4, 5, 6, 7, 8].includes(num)
const hasNumber2 = (num) => [4, 5, 6, 7, 8, 9].includes(num)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 hasNumber(2))
console.log( hasNumber2(3) )
当前 .babelrc
{
"presets": [
["@babel/preset-env",
{
"useBuiltIns": "entry"
}
]
],
"plugins": [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3
}
]
]
}
当前 .browserslistrc 的目标版本(为了减少打包后的文件行数为又改为chrome 了, 懂那个意思就行)
Chrome > 70
打包结果:
总结
-
@babel/preset-env 拥有根据 useBuiltIns 参数的多种polyfill实现,优点是覆盖面比较全(entry), 缺点是会污染全局, 推荐在业务项目中使用
- entry 的覆盖面积全, 但是打包体积自然就大,
- useage 可以按需引入 polyfill, 打包体积就小, 但如果打包忽略node_modules 时如果第三方包未转译则会出现兼容问题
- @babel/runtime 在 babel 7.4 之后大放异彩, 利用 corejs 3 也实现了各种内置对象的支持, 并且依靠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的能力,沙箱垫片和代码复用, 避免帮助函数重复 inject 过多的问题, 该方式的优点是不会污染全局, 适合在类库开发中使用
上面 1, 2 两种方式取其一即可, 同时使用没有意义, 还可能造成重复的 polyfill 文件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