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OPPO互联网技术团队,转载请注名作者。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OPPO_tech,与你分享OPPO前沿互联网技术及活动。
Gradient Boosting(梯度提升)是一种解决机器学习中分类和回归任务的技术。跟其他Boosting家族成员一样,其预测模型也是由一系列弱预测模型组成的。
近些年来XGBoost、LightGBM以及CatBoost在Kaggle等竞赛中大放异彩,充分证明了Gradient Boosting技术的实用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尝试将此技术用于用户兴趣标签的生产中。
本文对当前主流的Gradient Boosting算法做了调研,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介绍该技术:第一节先介绍Boosting相关知识,然后引入GBM框架。第二、三、四节分别介绍了GBDT、XGBoost和LightGBM,第五节通过分类特征引出CatBoost算法,最后一节对全文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1.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1.1 Boosting
为了对Boosting印象深刻,接下来本文会对比着Bagging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1],Bagging与Boosting都所属Ensemble Learning,但Bagging的各Learner是并行学习,而Boosting则是顺序执行,即Learner处理的是前一个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往往与最初采样的分布不一致。
图1 bagging对比boosting
以AdaBoost为例,如图2所示[2]:D1错分了3个正样本,D2训练时会把错分的样本权重增大,D3又把D2分错的负样本权重增大再训练,最后把三个基学习器加权平均(各基学习器间也有权重)得到一个区分能力不错的模型。
图2 AdaBoost:Box1~Box3为按顺序执行的3个Learner,D1~D3分别为各个Box的决策边界,“+ -”表示正负样本,Box4综合了基学习器的决策边界,能很好地区分正负样本
1.2 Gradient Descent
Gradient Boosting与AdaBoost一样,各基学习器都是按顺序学习,但前者的特别之处在于利用了梯度,即将基学习器与梯度联系了起来。在介绍GBM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数值优化中的梯度下降算法:
设
其中P表示参数、x表示样本、表示使最小的值,但这个式子往往无法求解,所以数值优化的思想就是用多次迭代去逼近最优解,令这里的,我们只需在每个迭代中求出pi即可。
具体方法就是给定一个初始参数p0,然后把p0带入式子然后算出梯度,利用梯度信息更新p0得到p1,依次类推:设梯度为g,m表示第m次迭代,则有公式(1):
图三用一维参数形象地说明了该算法的原理。
图3 梯度下降法:w沿着负梯度方向更新
可能细心的你已经发现数值优化与Boosting之间的相似之处:
- 加法模型
- 顺序执行,即当前环节必须基于前一个环节的结果
- 数值优化各迭代累加得到最优参数,Boosting各迭代累加起来得到最优函数
既然这么类似,那直接用函数空间替代参数空间,然后直接用梯度下降求解,最优的模型函数岂不是就出来了?是的,GBM的思想就是这样,但在梯度这块儿还需要做更多的考虑,下文将详细介绍GBM。
1.3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前面讲到用函数空间替代参数空间,即用函数F(x)代替(1)式中的参数P,如式(2)所示:
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模型呼之欲出,但别忘了这里的梯度是真实的梯度,即需要知道全集才能算出的梯度,而现实中我们往往是得不到全集的,甚至不知道全集的分布,所以拿有限的样本直接套用式(2)得到的模型其泛化能力令人堪忧。
好在Friedman提出了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框架:在每个迭代中用有限样本训练基学习器去拟合真实梯度,很好的解决了泛化问题,如图4所示[3]。
图4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通用框架。L表示损失函数,F表示模型参数,y表示样本梯度,hx表示基学习器,α为hx参数,ρ表示在线性搜索时的最优参数
图4只给出了一个整体框架,不同的损失函数、不同的基学习器又可衍生出不同的算法,例如选择平方损失函数,则可得图5公式:梯度等价为当前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亦称残差),且β=ρ 。
图5 平方损失函数下的GBM
2. GBDT
当GBM中的基学习器为回归树[4]时(拟合的梯度应视为连续值,所以使用回归树),就是经典的GBDT算法。
关于公式的转换和其他详情请参考文献4,本文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使用例子来更直观的感受GBDT的原理:假设我们的任务是预测年龄——即回归任务,所以选择平方损失函数,现在有A、B、C、D四个人,其年龄分别为14、16、24、26岁,特征有购物金额和回答问题行为。
如图6所示,每棵树都会选择一个最佳的特征及其最佳的分裂点;后一颗树的学习样本是前一颗树的残差(亦称残差树),当残差为0时结束训练。
图6 平方损失函数下的GBDT例子
以上的例子很完美,决策树的易过拟合、寻找分裂点付出的高昂时间代价等缺点都没有体现出来。对于过拟合除了决策树的一些手段外[5],GBM也采取了以下措施:
- 设置最大迭代数(maxIter):原因是迭代次数越多,模型越容易过拟合。
- 增加收缩因子(学习率):
式中通过学习率v来控制达到收敛的迭代次数,而且可减小后面的树对模型的影响。
- SGB(Stochastic Gradient Boosting):每次迭代从全量数据中抽样(无放回)后学习,此方式既减少了计算量,也有效防止过拟合,一举两得。
对于寻找最佳分裂点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它如此耗时:如图7所示,首先我们需要对每个特征对应的取值进行预排序,然后把这些值当作分裂点一个个地去计算impurity(不纯度,回归树使用平方误差来表示)来确定最优点,很显然这种方式只适合小数据量和特征维度比较低的场景下。
所以如何改进寻找最优分裂点算法是GBDT的一大课题,本文接下来要介绍的XGBoost、LightGBM也是在这一块做了大量工作。
图7 精确算法(Exact Greedy Algorithms)——先对各特征的取值预排序,再遍历阈值来确定最佳分裂点。图中Impurity采用方差,最佳分裂点的标准是左右child的impurity的和最小。当特征数增多、特征中的取值范围变广、又或者是树的深度变深,则训练一颗树的时间将会变的非常慢
GBDT先告一段落,我们再总结一下它的要点:
- 使用回归树作为基学习器
- 回归树的任务就是去拟合梯度,但树节点分裂过程采用的是回归树的准则---平方误差
- 寻找最优分裂点速度慢,且容易过拟合
3. XGBoost
XGBoost的出现让GBDT真正可以大规模的应用起来:XGBoost的提供了一个Scalable End-to-End 的Tree Boosting系统。
它不仅将正则项引入到损失函数中,也定义了一种树节点分裂的准则——使用1、2阶梯度来决定最优的分裂点,该方法不仅被工程实践证明有效,而且为后面的做差加速奠定了基础。
如图8所示,将正则项泰勒级数二阶展开后解出一颗树的“结构分数”(Structure Score)[6],该分数与当前节点的所有样本的“梯度和”直接相关,若使用直方图叶子节点只需算一个child的,另一个直接用父节点减去当前child就可得到。
不仅如此,XGBoost对图7中的精确算法也做了改进——分位近似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将特征中所有值都拿来尝试做分裂点,而是只取分位数的值。以上所述的具体推导公式请见文献6,本文不再赘述,接下来会把XGBoost的主要贡献列出来作为总结:
- 将正则项引入损失函数,并解析出用于指导树分裂的“结构分数”,该“结构分数”在直方图中可实现做差加速
- 寻找最优分裂点时的分位近似算法,减少了阈值的个数
- 列抽样(特征抽样),借鉴随机森林列抽样的方法减少过拟合
- 支持稀疏数据,树节点分裂时加入默认方向应对些缺失的值
- 采用Block结构来减少排序时间,并且对cache miss进行了优化
图8 加入正则项后的分裂准则,g为梯度,h为二阶梯度
4. LightGBM
LightGBM在XGBoost的基础上,针对大数据和超高维进行了优化,其具体措施有:
- 使用特征直方图,即将特征所属的值进行分箱
- GOSS(Gradient-based One-Side Sampling):根据梯度权重采样
- EFB(Exclusive Feature Bunding):特征捆绑
关于直方图很好理解——就是分桶离散化,先把样本按特征值正排序,然后按照策略确定样本与桶的关系(一般策略有等距和等频[7]),特征的取值范围将不大于桶的个数。
这样做的好处多多:假设特征F有n个值,最大桶数设置为k且k<<n,节点分裂的时候特征F最多计算k次,并且分桶弱化了极端值的影响,到后面我们还会介绍到计算子节点时,可以利用桶(直方图)做差来加速计算。
如图9所示,直方图由两个要素构成:桶中的样本总数和桶中的所有样本梯度和,以weight为例,我们采用等距离散法将weight的值分到两个桶里——Bin0={1,3},Bin1={0,2},图中公式表示的是lightGBM寻找最优分裂点时所用的度量(with GOSS),除了超参它完全由1阶梯度构成,所以我们只用计算左孩子节点的1阶梯度和,右孩子节点梯度和=父节点梯度和-左孩子节点梯度和,以上称之为直方图做差加速。
当然,当我们把2阶梯度也保存起来后,xgboost也能实现直方图做差加速的(参照图8公式)。
图9 直方图结构以及直方图做差加速原理
GOSS实际上就是一种权重采样方法。虽然GBDT所有样本权重都是一致的,但是各样本对应的梯度却是大小不一,所以可以认为样本梯度越大该样本就越重要,GOSS就通过设定一个梯度阈值,且大于该阈值的样本统统都要,而其他的样本则按比例随机抽样。
GOSS虽然减少了训练的样本量,但实际项目中的特征维度一般都很高,所以能否从减少特征个数来优化?
首先应该认识到实际项目中的超高维往往是独热编码导致的,也就是说特征空间是大而稀疏的,已知在稀疏空间中,许多特征之间又是相互互斥的(例如独热编码后的性别特征,不可能同时为1),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互斥的特征捆绑在一起,至于具体怎样去捆绑,EFB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图10所示:我们将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个图,其顶点为特征,边表示冲突(冲突可以理解为两个特征至少在某个样本中存在同时不为0的情况),但确定图最小颜色数是一个NP-hard,所以图10中是一种理想的情景,实际上EFB给出的贪心算法如图11所示[8]:图的边带有表示冲突程度的权重,设定阈值γ,若冲突程度小于γ则将该特征捆绑一起,以此类推直到本次捆绑结束,下一次捆绑重复上述步骤。
图10 利用特征稀疏性和图着色原理(理想情景)来实现特征捆绑
图11 贪心捆绑算法
5. CatBoost
CatBoost专门对分类特征进行了优化,因为我们用的是二元回归树,所以分类特征是无法直接使用的,目前对分类特征有两种处理方法:
- 独热编码
- 标签编码
其中独热编码在我们标签项目中用得比较多,而spark ML中的GBDT默认使用的是标签编码——即每个类别对应一个bin,然后用bin的中心(分类任务中为统计label=1的个数,训练过程中进行)作为该类编码,但是当某类对应的样本量很少时,标签编码容易产生过拟合。
顺便再说一下,目前maxBin都是预留的8位,即最大只有255个,但实际项目中的特征——如APP类型,可以达到上万个。而对GBDT中分类特征是一个类别对应一个bin,很显然如果我们直接把APP类型特征输入GBDT,那只会有255个APP参与训练(事实上这种情况SparkML是会报错提醒的),这时就需要考虑如何缩小分类特征的范围或采用其他编码方法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CatBoost对分类特征做了哪些改进[9]:
- 改进标签编码——加入先验值减少低频次特征带来的噪声(回归任务:计算label平均值,分类任务:统计label=1个数),并且每个样本的编码基于排在该样本之前的类别标签的均值。
- 特征组合——可以利用特征之间的联系。
- 对抗梯度有偏估计——实现了一些解决梯度有偏估计的方法。
本文只对CatBoost做了简单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文献9、10深入了解。
6. 总结
本文最开始跟着Friedman论文思想从Boosting和数值优化一路发散到GBM,随后又将决策树引入进来得到GBDT。GBDT中树只是用来拟合梯度,在节点分裂时还是使用的决策树的impurity作为度量,到后来才把梯度给引入到impurity中称之为“结构分数”,这一点在论文6、8中都有提到,因为结构分仅由梯度(或二阶梯度)构成,所以使用直方图不仅可以增加算法鲁棒性,也能在分裂节点的时候加速。
最后,GBDT既是Gradient Boosting也是Tree Boosting,所以我们要清楚各算法改进的是Gradient Boosting还是Tree Boosting。例如对树寻找最优分裂点算法的优化,实际上是Tree Boosting范畴中的优化,CatBoost中的对抗梯度有偏估计更多的是针对Gradient Boosting的优化。
单从论文中的实验数据来看CatBoost > LightGBM > XGBoost > GBDT,但在生产环境中这个排序就不建议参考了,要选最合适自己数据的算法。
参考文献
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agging and boosting
https://quantdare.com/what-is...
2.A Quick Guide to Boosting in ML
https://medium.com/greyatom/a...
3.Greedy Function Approximation: A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https://statweb.stanford.edu/...
4.Decision_tree_learn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
5.https://medium.com/greyatom/d...
6.XGBoost: A Scalable Tree Boosting System
https://dl.acm.org/citation.c...
7.离散化-等频等距
https://blog.csdn.net/bfqiwbi...
8.https://papers.nips.cc/paper/...
9.https://learningsys.org/nips1...
10.https://medium.com/@hanishsid...
最后,重点来啦~
OPPO商业中心数据标签团队招聘多个岗位,我们致力于穿透大数据来理解每个OPPO用户的商业兴趣。数据快速拓展和深挖中,诚邀对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NLP等有两年以上经验的您加入我们,与团队和业务一同成长!
简历投递:ping.wang#oppo.com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