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从今天开始第二章的学习,这一章主要从开发者角度来讲解MongoDB的建模、事务管理及最佳实践。
第十三天
今日任务是学习的《13 | 模型设计基础》小节。主要内容是关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的基本知识的一个回顾。
数据模型三要素
简单的理解:实体就是表,用于定义业务数据的范围;属性就是字段、索引、主键等等,用来定义存储的各个各信息;关系就是外键、触发器等等,用来描述多个表之间数据的约束关系。
传统模型设计流程
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最后到物理模型。也就是从需求角度入手,完成逻辑设计,最后生成需要的表结构。
例子
概念模型
先有个想法,我们需要什么。
逻辑模型
将想法落实到实体、属性、关系,基于业务层面设计出我们需要的结构。
物理模型
最终将想法落地,创建实际的数据库表。
最后
今天是纯理论的关系数据库知识,并没有讲MongoDB相关的内容,大体内容就这些,明天继续。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