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龄相匹配的经验与阅历
这句话是从某个微信群中的某群友发出的一份JD上看到的,其中明确要求:年龄尽量在32岁以下,有着与年龄匹配的经验与阅历。突然发现自己早就达到了被人嫌弃的年龄。`·`
着实是没几个字,看着很简单,其实背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比较沉重。单纯看年龄还问题不大,问题大的是另外一句话,就是与年龄匹配的经验和阅历。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生存环境都是不一样的。究竟什么年龄应该有什么样的阅历和认知,每一个评判的标准。具体每一个人来讲,都会千差万别。有些年纪小的人显得特别成熟稳重,有人虽然年纪比较大,但是心理年龄比较小,待人接物依旧略显稚嫩。当你遇到一个面容略沧桑,头上森林比较稀疏的人,你会自然的认为这是一个大牛,其实人家只是有些脱发而已。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尺度标杆多好,大家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只可惜从来都没有。也只存是在别人眼中的你的究竟有还是没有,而你自己说了不算。多少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因为一件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着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比如去面试,一个刚毕业不久进入职场的人,面试官对他的期望肯定不会太多,但若表现出的东西超出你的预期,这个人几乎就有机会进去下一关?但是如果这个面试者已经在职场打拼了7、8年的时间,你会对他有比较高的期望,如果没有达到你的预期,这个人几乎就被你判了死刑,显然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未能达到你的预期。
但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好,想必未来的路会宽阔一些,就像T型发展延伸,有专业的深度,又有知识的广度(突破自己的技术思维),这并非空中楼阁,是可以做到的。明确好方向,到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就像到了年纪要结婚生娃,你没有这么做,就会被催婚催生,当然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经验、经历、阅历,说来要足够多的历练才可以,经历过足够多的世事,看到的层面也会各色各样,考虑问题的周全也千差万别,遇事就躲注定没有对此事的成长与见地。技术大牛也都是踩着无数BUG的尸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无一例外。当然也会有一路平步青云的高手,那得需要多好的运气再加上多勤奋的努力,再结合多合适宜的时机才能达到,我等望而兴叹。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一定不要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排斥外面的东西。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意听、不愿意做,它会导致我们只听到自己想听的,看到自己想看的,这个潜意识的信息过滤无疑是有害且很片面的。当知识结构单一,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略微会显得应对不足。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自己勤奋的都把自己感动的不得了,你要知道其实你的天花板,很可能只是人家的地板。
时下有一个词:巨婴,成年人的身体,婴儿般的心智。看历史上多少人在弱冠之年就已建功立业,再反观自身,而立之年还漂泊无定,实在惭愧难当啊。所以,大家做技术时,千万别一头扎进技术里头也不回的往前冲,时不时的反思下,方向对不对?有没有偏离正规?有没有抓住核心矛盾还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没有与大环境保持同步?低头踏实做事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
祝好!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