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中断(异常)
1.中断的类型
(1)内中断(异常,例外)
与当前执行的指令有关,中断信号来源于CPU内部。
1)陷阱,陷入(trap)
由陷入指令引发,是应用程序故意引发的
2)故障(fault)
由错误条件引起的,可能被内核程序修复。内核程序修复故障后会把 CPU使用权还给应用程序,让它继续执行下去。如:缺页故障。
3)终止(abort)
由致命错误引起,内核程序无法修复该错误,因此一般不再将CPU使用权还给引发终止的应用程序,而是直接终止该应用程序。如:整数除0、非法使用特权指令。
(2)外中断(中断)
与当前执行的指令无关,中断信号来源于CPU外部
1)时钟中断
2)I/O中断请求
2.中断的作用
- CPU 上会运行两种程序,一种是操作系统内核程序,一种是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程序是整个系统的管理者。“中断”会使CPU由用户态变为内核态,使操作系统重新夺回对CPU的控制权。
- 在合适的情况下,操作系统内核会把CPU的使用权主动让给应用程序;“中断”是让操作系统内核夺回CPU使用权的唯一途径
- 内核态-->用户态:执行一条特权指令——修改PSW的标志位为“用户态”,这个动作意味着操作系统将主动让出CPU使用权
- 用户态-->内核态:由“中断”引发,硬件自动完成变态过程,触发中断信号意味着操作系统将强行夺回CPU的使用权
3.内中断的例子
有时候应用程序想请求操作系统内核的服务,此时会执行一条特殊的指令——陷入指令,该指令会引发一个内部中断信号。
执行“陷入指令”,意味着应用程序主动地将CPU控制权还给操作系统内核。“系统调用”就是通过陷入指令完成的。
4.外中断的例子
时钟部件每隔一个时间片(如 50ms)会给CPU发送一个时钟中断信号,当输入输出任务完成时,向CPU发送中断信号。
5.中断机制的基本原理
不同的中断信号,需要用不同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当CPU检测到中断信号后,会根据中断信号的类型去查询“中断向量表”,以此来找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
第二部分 系统调用
1.什么是系统调用,有何作用?
操作系统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需要向上提供一些简单易用的服务。主要包括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其中,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2.系统调用与库函数的区别
普通应用程序 | 可直接进行系统调用,也可使用库函数。有的库函数涉及系统调用,有的不涉及 |
---|---|
编程语言 | 向上提供库函数。有时会将系统调用封装成库函数,以隐藏系统调用的一些细节,使程序员编程更加方便。 |
操作系统 | 向上提供系统调用,使得上层程序能请求内核的服务 |
裸机 |
不涉及系统调用的库函数:如的“取绝对值”的函数。
涉及系统调用的库函数:如“创建一个新文件”的函数。
3.为什么系统调用是必须的?
生活场景:去学校打印店打印论文,你按下了 WPS 的“打印”选项,打印机开始工作。你的论文打印到一半时,另一位同学按下了 Word 的“打印”按钮,开始打印他自己的论文。
如果两个进程可以随意地、并发地共享打印机资源,会发生什么情况?
两个进程并发运行,打印机设备交替地收到 WPS 和 Word 两个进程发来的打印请求,结果两篇论文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了…
解决方法:由操作系统内核对共享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向上提供
“系统调用” ,用户进程想要使用打印机这种共享资源,只能通过系统
调用向操作系统内核发出请求。内核会对各个请求进行协调处理。
4.什么功能要用到系统调用?
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而系统中的各种共享资源都由操作系统内核统一掌管,因此凡是与共享资源有关的操作(如存储分配、I/O操作、文件管理等),都必须通过系统调用的方式向操作系统内核提出服务请求,由操作系统内核代为完成。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用户进行非法操作。
5.系统调用的过程
传递系统调用参数-->执行陷入指令(用户态)-->执行相应的内请求核程序处理系统调用(核心态)-->返回应用程序
注意:
1.陷入指令是在用户态执行的,执行陷入指令之后立即引发一个内中断,使CPU进入核心态
2.发出系统调用请求是在用户态,而对系统调用的相应处理在核心态下进行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