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计算机诞生后,强大的计算功能让人们联想出是否能让计算机互相通信,但是人们研究发现,通信过程十分的复杂,需要各种各样的协议来维持通信过程的稳定,于是诞生了OSI七层模型,概念搭建出来之后,人们开始应用,但是发现七层里面的前三层功能可以合并,于是成了五层。

学习目的

  1. 整体上了解五层模型,从而理解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2. 明白分层思想,”一人多能”比不上“多人多专"

为什么是七层?又为什么是五层?

七层模型是为了便于理解,分别包含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五层模型是为了便于应用,讲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到应用层中,从而便于应用

五层模型本质上是七层模型

为什么要分层?

  1. 分层就是在分工、各司其职,提高效率
  2.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 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层的功能(针对五层模型)

  1. 应用层(包含表示层、会话层):我们的电脑主要存在与应用层,负责实现一系列的高级功能、服务,如:远程桌面,QQ、telnet;表示层就是将这些需要被传输的数据表示成二进制,而会话层就是把这些数据设置好先后顺序,发送给传输层
  2. 传输层:传输层有两员大将:TCP和UDP,这一层的功能是给应用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套上一个头,TCP更安全、UDP更快捷
  3. 网络层:给数据加上IP包头,以用于识别ip
  4.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给数据加上mac地址,以及一部分类似于校验码的数据便于验证(fcs)
  5. 物理层:网线传输信息

每层的内容

  1. 应用层:http(80) https(443) ssh(22) DNS(53) Tenlet(23) FTP(20/21) DHCP(67/68) SMTP(25) POP3(110)等等
  2. 传输层:TCP协议 UDP协议
  3. 网络层:ip协议 ICMP协议 ARP协议
  4. 数据链路层:MAC子层协议
  5. 物理层:高低电平

为什么叫做TCP-IP模型?

如图,TCP协议和IP协议在整个模型中地位十分重要
3.png

通信

  1. 通信过程不是必须要到应用层
  2. 通信的过程就是数据在经历:产生-封装-传输-解封装-读取 的过程
  3. 协议可能存在漏洞

知否
236 声望14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