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ttp 服务是基于 Tcp 的应用层的实现,也是我们常见的网络协议之一。go 语言提供了较为丰富的http协议的实现包 net/http 包。http 是典型的C/S 架构(也是B/S架构),我们先从Server端入手,看看Http Server 是如何实现的。

请求连接的管理

golang 中, 连接的管理采用的是 Reactor 模式。每个请求到达服务器之后,都会分配一个 goroutine 做任务处理。

 func (srv *Server) Serve(l net.Listener) error {
  // ... 初始化和验证listener
  // ... 构造 context
  for {
    rw, e := l.Accept()
    if e != nil {
      select {
      case <-srv.getDoneChan():
        return ErrServerClosed
      default:
      }
      // ... 若为临时错误,启动重试机制
      // 否则退出
    }
    tempDelay = 0
    c := srv.newConn(rw)
    c.setState(c.rwc, StateNew)

    // 创建goroutine, 单独处理连接
    go c.serve(ctx)
  }
}

我们在处理 http 请求时,不同请求在不同goroutine中,需要注意并发请求数据共享的问题。

连接的状态

Server 在Accept 后创建连接(conn),连接可能有多种状态。通过连接的状态转移,可以方便我们了解一个conn 的处理流程。下面是状态的转移图:

golang_http_conn_state.jpg

当Accept后,构建了新的连接,状态将标记为New。如果可以读取数据,连接将标记为Active(即,活动的Conn)。作为一个活动的Conn,可能在处理完毕后变为Idle状态用于请求复用;也有可能因为请求协议故障,变为Close状态;也有可能被服务调用方直接管理Conn,状态变更为Hijacked 状态。

Hijacked 状态下,Conn 被使用方自行管理,一般用于协议升级的情况。例如:通过http 请求后,协议升级为websocket 请求,或者Rpc 请求等。

连接的处理

做http 的连接处理,重点有几个方面:① 通过连接读取数据,并做协议分析和处理;②对http请求做处理(我们正常需要做的业务处理);③ 连接的复用和升级。

首先,我们看看整体的处理流程:

// Serve a new connection.
func (c *conn) serve(ctx context.Context) {
  
  // ... defer 处理异常退出 和连接关闭
  // ... tls 握手
  // 初始化conn 的读写

  // 对于keeplive 循环处理请求
  for {
    // ①② 读取/处理请求头 构造了Request,Response
    w, err := c.readRequest(ctx)
    // ... 连接状态变更 && 异常处理
    // 对  Except 100-continue 的特殊处理。

    // 原子包裹 response 对象
    c.curReq.Store(w)
    // 异步读取Body (此处也有对 except 100 的处理)

    // ③ 传入 request 和 response 处理 handler
    serverHandler{c.server}.ServeHTTP(w, w.req)
    // 连接复用判断, 复用则退出

    // 请求结束,写header 和resp,并关闭req
    w.finishRequest()
    if !w.shouldReuseConnection() {
      if w.requestBodyLimitHit || w.closedRequestBodyEarly() {
        c.closeWriteAndWait()
      }
      return
    }
    // 更改状态,释放 response

    // 如果不需要keeplive, 连接将被关闭
    if !w.conn.server.doKeepAlives() {
      return
    }
    // 判断是否超时,连接是否可用, 若不可用则关闭

    // 重新设置超时
    c.rwc.SetReadDeadline(time.Time{})
  }
}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除了需要做Http 的解析外,还需要不断判断Conn 的状态。当进入Hijack状态后,不再控制Conn;当连接异常后,不再处理请求;当keeplive后,需要复用连接;超时之后,对连接的关闭等。此外,还需要对http 协议做适配处理,例如 对 Except: 100-continue的支持等。

对于每个请求,我们都会有一个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分别标识一个请求和响应。从Request 中读取请求Body,将我们的响应写入Response对象中。下面我们来看看Server端是如何构造这两个对象的。

Request 的构造

  1. 首先是对协议头的解析,获取请求的方法、请求Url,协议等,如果是代理模式,还会做Url的替换。
  2. 然后会解析Header,在Server 中,Golang 的Header 数据是存储在 map[string][]string 结构中,Key 采用大驼峰和连字符描述。

    • 对于Pragma:no-cache 的请求,标识 Cache-control:No-cache
    • 对于Connection: close 的请求,不再keeplive
  3. 构造 Request 传输控制的数据:

    • Transfer-Encoding 的修正
    • Content-Length 的修正
    • chunk 模式下的Trailer修正
    • Body 的构造
  4. PRI header 对Http2的支持。(需要通过HiJack 支持)

Response 的构造

Response 作为服务的响应节点,比较简单,初始化后,创建一个写缓冲区即可:

  w = &response{
    conn:          c,
    cancelCtx:     cancelCtx,
    req:           req,
    reqBody:       req.Body,
    handlerHeader: make(Header),
    contentLength: -1,
    closeNotifyCh: make(chan bool, 1),

    // We populate these ahead of time so we're not
    // reading from req.Header after their Handler starts
    // and maybe mutates it (Issue 14940)
    wants10KeepAlive: req.wantsHttp10KeepAlive(),
    wantsClose:       req.wantsClose(),
  }
  w.cw.res = w   // chunkWriter

  //创建 一个写的缓冲区,(Writer 从 sync.Pool 中共享)
  w.w = newBufioWriterSize(&w.cw, bufferBeforeChunkingSize)

Handler 的处理

Http Server 是为了我们的业务处理服务的。在构造了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后,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理我们的业务逻辑。

在 http Server 中, 构造了 serverHandler 对象完成我们的业务逻辑, serverHandler 中,调用handler.ServerHTTP 方法,我们业务逻辑需要定义一个Handler,handler实现 ServerHTTP 方法即可。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ServeHTTP(ResponseWriter, *Request)
}

type serverHandler struct {
  srv *Server
}

func (sh serverHandler) ServeHTTP(rw ResponseWriter, req *Request) {
  handler := sh.srv.Handler
  if handler == nil {
    handler = DefaultServeMux
  }
  if req.RequestURI == "*" && req.Method == "OPTIONS" {
    handler = globalOptionsHandler{}
  }
  handler.ServeHTTP(rw, req)
}

http 包中也通过实现 Handler 接口 提供了一些基础的结构体方便我们使用。例如:

  1. ServeMux 结构体。这个ServerMux 实现了可以定义路径和Handler映射(简单路由)功能的 Handler,方便我们定义路由。内部还定义了一个默认的DefaultServeMux,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做默认路由的映射(可以从上面方法看到,如果没有定义handler,将使用DefaultServeMux):

    • Handle(pattern string, handler Handler){}
    • HandleFunc(pattern string, handler func(ResponseWrite, *Request)){}
  2. timeoutHandler 结构体。通过 NewTestTimeoutHandler 方法可以构造一个带超时功能的handler。
  3. redirectHandler 结构体。通过 RedirectHandler 方法可以实现对连接的重定向。
  4. fileHandler 结构体。通过 FileServer(root FileSystem) 方法可以构造一个fileHandler 结构体,从而实现一个文件服务器。

总结

  1. 一个 Http 请求,至少会启动两个goroutine。一个groutine用来处理请求,另一个goroutine 用来异步读取body 数据。

2.Server 实现中,对协议升级做了充分的考虑。可以通过 Hijack 手段, 将我们的协议从 Http 升级为 WebSocket, RPC,或者其他TCP协议。

几个比较特殊的 Http 协议规则

还有一些http 协议规则的实现,我们在后续的文章做仔细的分析。例如:

  1. Http Except: 100-continue 协议
  2. Http CONNECT METHOD, 不仅会用在代理模式的Http Server中,还有可能用在RPC中。
  3. Chunk 模式, Trailer 设置。

weixin_logo.png


搬砖程序员带你飞
691 声望149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