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修饰符及作用如下:

  • .stop:阻止事件冒泡,等价于调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 .prevent:阻止默认事件,等价于 event.preventDefault();
  • .capture:以捕获模式监听事件,即 addEventListener(event, fn, true);
  • .self:只有当 event.target 为自身时才出发,从内部元素冒泡出来时不触发;
  • .once:绑定后只触发一次。

还有按键修饰符,简化了我们对按键事件的处理。

  • keyCode:如 @keyup.13,即监听 keyCode 为 13(回车键)的按键抬起事件。
  • 别名:直接使用 keyCode 也比较麻烦,毕竟我们不会去记所有按键的 keyCode,这里给常见的按键提供了别名方便使用,如 @keyup.enter,常见的别名有:

    • .enter
    • .tab
    • .delete
    • .esc
    • .space
    • .up
    • .down
    • .left
    • .right
  • 系统修饰键:修饰键与常规按键会有所不同,在和keyup事件一起用时,事件触发时修饰键必须处于按下状态。例如:@keyup.ctrl.enter,即为按住ctrl键,抬起enter键才会触发,单抬起ctrl不会被触发。Vue 总共包含以下四种系统修饰键:

    • .ctrl
    • .alt
    • .shift
    • .meta:Mac 系统键盘上,meta 对应 command 键(⌘)。在 Windows 系统键盘 meta 对应 Windows 徽标键 (⊞)。

另外,修饰符支持叠加,且按顺序执行,例如:

  • @click.stop.prevent="doSth"即为阻止默认事件且阻止冒泡;
  • @keyup.ctrl.enter 即监听 ctrl+ 回车键释放事件;
  • @click.self.prevent仅阻止对元素自身的默认事件,而@click.prevent.self则会阻止所有的默认操作(后面的.self其实没有起作用)。
  • v-text:更新元素的textContent,与直接使用{{}}相比,可以避免 Vue 实例尚未作用于元素上,用户能直接看到{{ data }}这样的模板语法。
  • v-html:更新元素的innerHTML
  • v-pre: 跳过元素和其子元素的编译过程,加快编译速度,如<div v-pre>...</div>
  • v-cloak:保持该属性存在于元素上,直到关联的实例结束编译,常用于隐藏未编译的标签直到编译结束。例如:

v-once:只渲染元素和组件一次,随后即使触发重发渲染,该作用的元素或组件内的节点都将被视为静态内容,不会随之更新。

最早 Vue 在实现组件间通信的时候是采用派发(dispatch,事件向上冒泡,触发后停止冒泡)和广播(broadcast,事件向下传递给所有后代)的方式实现组件间通信。但这种方式在父子间通信时较为适用,但存在两个问题:

  • 兄弟组件间通信流程过长:兄弟组件间通信需要通过父组件中转。例如,兄弟组件 A、B,父组件 C,A 派发事件冒泡到 C,C 接受到后再次广播到 A、B,B 监听到后触发自己的事件,流程相对而言较长。
  • 通信流程依赖于 DOM 结构:派发和冒泡的流程都会依赖于组件间的结构,这样就形成了耦合,不利于组件的拆分。

所以在 Vue 2.0 后就取消了这种通信方式的支持,而推荐使用事件总线的方式,在简单场景下,可以使用一个空的 Vue 实例作为事件总线,例如:

`var bus = new Vue()

组件A:
bus.$emit('action', data)    // 触发action事件

组件B:
bus.$on('action', funtion (data) { ... }) // 监听action事件` 

复制

这样无论组件 A 在哪个位置,B 都能监听到 A 触发的 action 事件,与 DOM 结构就解耦了。在更加复杂的场景下,我们会使用状态管理: vuex 来进行开发~~~~

Vue.js 也提供了在父组件内渲染子组件数据的方法,那就是作用域插槽,通常会用在一些表格、列表类型的插件上,这样使用者就可以自定义渲染具体的每一项

// List.vue
<ul>
  <slot name="item" v-for="item in items" :item="item"></slot>
</ul> 

// ListDemo.vue
<list :items="items">
  <template slot-scope="props" slot="item">
    <li>{{ props.item.text }}</li> 
    // 渲染具体属性的控制权交由给了父组件
    // 在不改变子组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父组件的情况,来渲染不同的属性,例如 props.item.value 之类
    // 这比在子组件间直接渲染提升了扩展性,但相对而言,子组件封装的能力也相对减弱了(并不负责渲染的逻辑,都需父组件完成)
  </template>
</list>

在父级中,需要使用具有slot-scope<template>标签,表示它是作用域插槽的模板。slot-scope的值将被用作一个临时变量名,此变量接收从子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对象。
<list :items="items"><li slot-scope="props" slot="item">{{ props.item }}</li></list>

1、如何理解Vue的作用域插槽
举个例子,比如我写了一个可以实现条纹相间的列表组件,发布后,使用者可以自定义每一行的内容或样式(普通的slot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而作用域插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父组件能接收来自子组件的slot传递过来的参数,具体看案例和注释。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Vue作用域插槽</title>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vue/2.3.4/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2">
            <!-- 组件使用者只需传递users数据即可 -->
            <my-stripe-list :items="users" odd-bgcolor="#D3DCE6" even-bgcolor="#E5E9F2">
                <!-- props对象接收来自子组件slot的$index参数 -->
                <template slot="cont" scope="props">
                    <span>{{users[props.$index].id}}</span>
                    <span>{{users[props.$index].name}}</span>
                    <span>{{users[props.$index].age}}</span>
                    <!-- 这里可以自定[编辑][删除]按钮的链接和样式 -->
                    <a :href="'#edit/id/'+users[props.$index].id">编辑</a>
                    <a :href="'#del/id/'+users[props.$index].id">删除</a>
                </template>
            </my-stripe-list>
        </div>
        <script> Vue.component('my-stripe-list', {
                /*slot的$index可以传递到父组件中*/
                template: `
                    <div>
                        <div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style="line-height:2.2;" :style="index % 2 === 0 ? 'background:'+oddBgcolor : 'background:'+evenBgcolor">
                            <slot name="cont" :$index="index"></slot>
                        </div>
                    </div>
                `,
                props: {
                    items: Array,
                    oddBgcolor: String,
                    evenBgcolor: String
                }
            });
            new Vue({
                el: '#app2',
                data: {
                    users: [
                        {id: 1, name: '张三', age: 20},
                        {id: 2, name: '李四', age: 22},
                        {id: 3, name: '王五', age: 27},
                        {id: 4, name: '张龙', age: 27},
                        {id: 5, name: '赵虎', age: 27}
                    ]
                }
            }); </script>
    </body>
</html>

mixins:
如果mixins中的选项与组件选项定义了相同的属性的话,根据属性的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

  • 合并:生命周期钩子函数,两者的函数会合并成一个数组,依次调用,混合属性的钩子函数先于组件的同名钩子函数调用。watch也按此规则处理。
  • 覆盖:data computed methods components directives,则会被混合成一个对象,键名冲突时,取组件选项键值对

axios,它封装了 XMLHttpRequest 对象和 Node.js 的 http 模块,使得我们的数据请求代码可以在浏览器端和服务器(Node 环境)下复用
XMLHttpRequest 从早期只是微软浏览器提供的一个接口,到如今 W3C 对其进行标准化,并且各大浏览器也都纷纷实现了这个功能,也经历了一次标准升级。相对于Level 1Level 2新增了以下功能:

  • 支持发送和接受二进制数据
  • 新增 formData 对象,支持发送表单数据
  • 发送和获取数据时,可以获取进度信息

从这几个功能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异步接口进行文件的上传,并获取上传进度信息:

...
<input type="file" @change="upload">
...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methods: {
  upload (e) {
    const file = e.target.files[0];
    var formData = new FormData();
    formData.append('file', file);
    axios({
      url: '/file/upload', // 填写自己的文件上传接口api
      method: 'post',
      data: formData,  // 表单数据
      onUploadProgress (progressEvent) {
        // 接受上传进度,可以用于处理上传进度条等逻辑
      }
    })
  }
}

路由:
URL 中的 hash 指的是#右边的字符,例如http://host.com/path#abcabc即为 hash 值,可以通过location.hash来获取。修改 hash 值并不会引起浏览器刷新,加上我们可以使用document.body.onhashchange来监听 hash 值的变化,那一个简单的路由雏形就形成了:

// 监听hash变化
window.onhashchange = function (event) {
  // 根据变化后的hash值去切换对应的视图
}
// 或者可以使用document.body.onhashchange监听

// 使用链接修改hash值
<a href='#/home'>首页</a>
// 或者直接修改hash
location.hash = '#/home'

使用 hash 来实现前端路由会使得 URL 始终带着一个#,略显得不美观,并且也就不能使用锚点链接了。HTML5 中对history增加了pushState这个新特性,可以直接修改 URL 但不会引起浏览器刷新,并且可以通过window.onpopstate对此进行监听,例如:

// 监听历史记录条目变化
window.onpopstate = function (e) { 
  var currentState = history.state;
  // 根据当前state展示对应视图
}
// 新增历史条目,会修改URL值
var state = { title: 'Home', url: '/home' }
history.pushState(state, 'Home', '/home');

在使用Vue.use(Router)后,vue-router给每个组件实例都注入了$router$route两个对象,在实例中可以通过this来访问。其中$router就可以进行页面跳转(也就是<router-view>的组件切换)

路由传参有两种方式

  • params,命名路由的动态参数,例如: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products/:productId',
      name: 'product',
      component: Product
    }
  ]
})
// 在<router-link>和$router中均可使用params: { productId: 1 }
// 使路径导航到/products/1
<router-link :to="{ name: 'product', params: { productId: 1 } }"></router-link>
$router.push({ name: 'product', params: { productId: 1 } })` 

复制

  • query,无需提前声明,即 URL 中?后参数,例如:
`<router-link :to="{ name: 'home', query: { search: 'jdxk' } }"
$router.push({ name: 'home', query: { search: 'jdxk' } })
// 路径即为 /home?search=jdxk` 

复制

而在组件实例中,我们如果要使用这些参数,可以使用注入的$route对象:$route.params$route.query即包含了当前路径的参数:

// 例如上述的/products/1?search=jdxk
// $route.params 即为 { productId: 1 }
// $route.query 即为 { search: jdxk }
  • 命名视图:同级展示多个视图,若不设置name,则默认为default
// template
<router-view name="navigator"></router-view>
<router-view name="sidebar"></router-view>
<router-view></router-view>

// routes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s: {
        default: Dashboard,
        navigator: Navigator,
        sidebar: Sidebar
      }
    }
  ]
})

导航守卫(Navigation Guards)是指路由变化时,vue-router提供的钩子函数可以对当前状态进行一定的逻辑判断,进而决定是否继续或取消此次路由,常用于权限校验这类业务场景。

全局守卫

顾名思义,在所有 route 变化时均生效,注册方式如下: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 })
// 前置钩子,在路由触发变化时调用,此时并没有进入到下一个路由
router.beforeEeach((to, from, next) => { ... })
// 后置钩子,在路由变化完成后出发
router.afterEach((to, from) => { ... })

// 2.5.0 新增
// 同beforeEach类似,区别是调用时机在导航被确认前,同时在所有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之后。
rotuer.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 { ... })

路由守卫

仅在某个特定路由下生效:

...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 'Home',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作用与全局beforeEnter类似
      }
    }
  ]
...

组件内守卫

在组件内定义钩子函数:

`...
  data () { return { ... }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v2.2 新增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 

复制

  • beforeRouteEnter:当前组件对应路由被确认前调用,此时不能访问 this
  • beforeRouteUpdate:当前组件对应路由改变,但目标路由仍是该组件时调用。如上例中的/products/:productId,从/products/1跳转到/products/2
  • beforeRouteLeave:导航离开改组件对应路由时调用。

vue-routerv2.2.0 后,添加了 addRoutes 方法,允许动态加载路由规则,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权限返回可使用的路由即可:

// login.vue
...
methods: {
  login () {
    const { username, password, $router } = this;
    userSrv
      .login(username, password)
      .then(rep => {
        $router.addRoutes(rep.routes)
      })
  }
} 

组件与路由解耦

在对应路由的组件中,我们往往会用到$routeparamsquery,这样这个组件其实就和当前 URL 以及$route耦合了起来,你无法在其他地方复用这个组件。对此,vue-router提供了props属性,使得组件能与路由解耦。

...
routes: [
  // props设置为true后,$route.params会被加入到组件的props中
  // 当然,你需要在组件的props中显示声明params的属性
  { path: '/products/:productId', component: Product, props: true },

  // 设定固定参数
  { path: '/products/:productId', component: Product, props: { fixed: true } }

  // 自定义参数,使用函数返回props
  { path: '/products/:productId', component: Product, 
    props: (route) => ({ search: route.query.search, productId: route.params.productId })
  }
]
...

stray
129 声望10 粉丝

« 上一篇
js算法(杂记)
下一篇 »
css(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