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 web 开发场景,减少代码体积虽然是性能优化的一个方向,还没到锱铢必较的程度。但是在小程序场景,由于代码包上传阶段限制了主包 2M 和总包 16M(近期微信官方正在内测将总包上限调整至 20M )的尺寸,超过就会面临无法发版的风险,代码包体积的优化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京喜小程序首页作为微信购物的大入口,承载大量流量,功能复杂模块众多,又要与其他核心业务和公共组件共享 2M 的主包空间,因此代码包瘦身的工作在持续不断进行,否则无法满足业务的快速增长。本文将结合以往优化策略与最近一次的瘦身实践,分享小程序代码瘦身的经验与思考。
常见的瘦身方式
京喜首页项目是一个优化良好的项目,对于常见的优化措施,已经有过很好的实践,就让我们我们先回顾一下有哪些常见的优化策略吧:
- 代码分包:将相对独立的页面和组件拆分到分包,可以解决主包体积受限问题;
- 依赖分析:移除未引用的页面、组件和其他文件;
- 避免使用本地资源:除了兜底图片,其他都尽可能使用 url 的方式,由于 base64 图本质上是将信息编码成长字符串,也会占用很多空间,不建议使用;
- 对所有类型的文件都进行压缩并清理注释,包括了:js、wxml、wxss、json;
此外,京喜首页团队还针对 Taro 开发场景进行了如下优化:
- 分析出编译后每个文件的高频重复代码(如处理兼容性的 pollyfill 代码),拆分生成公共文件,替换原引用以实现共用。
标准和工具
在开始正式介绍瘦身实践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代码包体积的衡量标准和统计方式吧。
小程序上传代码以代码包尺寸为准,所谓 2M 的限制,就是指该尺寸不能超过 2048KB。
从信息传输角度来说,Gzip 等压缩工具可以进行很多信息化编码优化,因此一些内容重复是可以容忍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小程序上传限制,就只有对代码包尺寸锱铢必较了。
在开发者工具-详情-基本信息-上次预览或上次上传,可以查看到最近一次的代码包体积,本文接下来所介绍的优化都是以缩小这个体积为目的。
但是代码上传生成模板速度很慢,如果每次都要根据这里的数据来统计体积变化,效率太低了。
在未改动项目配置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间接以代码目录的文件体积大小作为变化参照。怎么方便的统计文件体积呢?这里我用了tree-cli,利用它提供的参数,可以输出具备尺寸统计和排序功能的代码文件清单:
npm install -g tree-cli
// 目标目录
cd target-directory
// 输出文件为 size-analysis.md
tree -s --sort=size -o size-analysis.md
清单内容格式如下:
.
├── [ 1000] index.js
├── [ 500] index.wxss
├── [ 500] index.wxml
├── [ 500] index.json
├── [ 4000] components
│ ├── [ 4000] child
│ │ ├── [ 1000] index.js
│ │ ├── [ 1000] index.wxml
│ │ ├── [ 1000] index.wxss
└── └── └── [ 1000] index.json
6500 bytes used in 2 directories, 8 files
瘦身实践
前面说到京喜首页优化措施都做的很好了,下面即将分享的是一些不那么常见的优化方式,优化空间有大有小,想要优化小程序代码包,建议先尽量完成前文提到的优化方案,这样获得的收益最明显,然后再来看接下来提到的这些方式吧~
一、字体和颜色的全局共用
小程序文档内关于继承样式的说明为:继承样式,如font
,color
, 会从组件外继承到组件内。
分析项目现状,我们通常会把字体定义放在公共 css 文件内,随着页面或组件引入公共 css,font 也将被重复引入,可以通过改造,把 font 的定义仅放在 app.wxss 内,取消组件和页面的引入,可以达到减少整体代码包体积的目的。
关于这一项首页项目体积减少1%,预估整个项目还有 20kb 左右的 font 定义可清理。
如果有全局的颜色定义,也可以进行类似的优化。
二、样式补全功能的使用
作为 web 开发者,对 -webkit- 这种前缀一定不陌生,为了适配不同浏览器内核,通常我们会在编译阶段使用 autoprefixer 进行样式的自动补全。
而小程序开发者工具也提供了样式补全的能力:详情-本地设置-可以勾选「上传代码时样式自动补全」
这个补全和我们在编译时做的有什么不同吗?
关键在于它实现的时机:如果是本地模板上传前,那么应该和我们编译的补全效果一样;如果是在上传模板后,也许可以借此减掉补全内容所占的尺寸。
结合小程序代码包传递过程和样式补全时机,大概有以下3种情况:
阶段一补全:
阶段二:
或者是阶段三:
为了验证猜想,来做一个实验吧,比较「 项目编译不补全样式+开发者工具设置样式补全」 vs「 项目编译补全样式+开发者工具不设置样式补全」,模板体积统计如下:
可见前者比后者少了 58kb,这说明,开发者工具提供的样式补全不是在阶段一做的,不然模板体积应该和我们自己做的编译补全基本一致。
那么,就可以愉快的去掉编译补全,使用小程序开发者工具提供的能力了。
不过这样改动会出现一个小问题,开发者工具内的样式是未经补全处理的,个别样式会有点问题,测试就发现 mask-border-source 无效,而相应真机因为已添加样式补全没有问题。为了不出现预览误会,建议给这种尚未支持的样式手动写上 -webkit- 前缀,保证开发和真机表现一致。
三、小心 Sass!
sass/less 等工具使得 css 的编写变得更加流畅,函数和变量的引入也让 css 有了一点工程化的意味。但是你有没有观察过 sass 的编译实现呢?
// a.scss,作为被引用方
.banner { // 样式定义
color: red;
}
$COLOR = red // 变量定义(函数定义类似)
// b.scss,作为使用方
@import 'a.scss';
.banner_wrapper {
background: white;
color:$COLOR;
}
关注b.sass的编译后:
// a.scss的引用消失了,内容被整合到文件内
.banner { // a.scss内的样式定义会被拷贝进来
color: red;
}
.banner_wrapper {
background: white;
color:red; //变量定义会被按值替换
}
这里出现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banner
被拷贝进来呢
为了避免多引入不需要的样式定义,有以下几个方向:
- 按功能拆分 a.scss 内的样式定义,按需引入。
- 使用 @include 语法,将 banner 的定义变成一个变量,按需引入。
而在小程序场景,wxss 语法支持 @import,实现了极弱版的模块化,使得我们可以再加一个角度解决上面的问题:
- 绕过 sass 编译,使用小程序的 @import 语法,引入需要的样式定义。(关于如何绕开 sass 编译,可以考虑使用注释片段,或者白名单筛选识别)
四、多端场景的冗余代码移除
京喜首页项目使用 Taro 开发,需要适配 H5/微信小程序/QQ小程序等多端场景,利用 Taro 提供的环境变量能力,可以在方法内部实现多端差异处理,比如下面这段:
init(){
if(process.env.TARO_ENV === 'weapp'{
// 微信小程序逻辑
this.initWeapp()
}else if(process.env.TARO_ENV === 'h5'){
// H5页面逻辑
this.initH5()
}
}
initWeapp(){...}
initH5(){...}
小程序端打包后代码:
init(){
this.initWeapp()
}
initWeapp(){...}
initH5(){...}
但是,环境变量方式没办法处理 initH5 这种方法定义,导致也被打包进来了。
因此,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差异打包:京喜首页利用内部的 wxa-cli 工具提供的条件编译能力,通过注释段落标记,圈注出多端内容,实现了代码片段层面的差异打包,细节如下:
init(){
if(process.env.TARO_ENV === 'weapp'{
// 微信小程序逻辑
this.initWeapp()
}else if(process.env.TARO_ENV === 'h5'){
// H5页面逻辑
this.initH5()
}
}
initWeapp(){...}
/* wxa if:type=='h5' */ 标记h5端代码开始位置
initH5(){...}
/* /wxa */ 标记注释结束位置
打包后代码:
init(){ // weapp内
this.initWeapp()
}
initWeapp(){...}
initH5 消失了,代码更瘦了
五、整理 log
为了调试方便,你的项目内有没有打很长的 log,类似于这种:
console.log('==============xx接口异常============')
经过测试,首页代码文件内有 5KB 的内容是 log 语句,可以试着优化一下:
- 及时移除开发调试用 log
- 信息类 log 约定长度更短的格式
六、良好的编码策略
有没有同样的逻辑需求,可以用更短更优雅的写法来实现呢?
关于代码分析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暂时列一个结论相对明确的写法吧
格式化数据时数据的存取和中间变量问题
function format(list){
let result = []
list.forEach(item => {
const {
a,
b,
c: f,
d,
e,
} = item
result.push({
a,
b,
f,
d,
e,
})
})
return result
可以利用 lodash 的 pick 方法改写成:
import { pick } from 'lodash/pick'
function format(list){
return list.map(item=>({
...pick(item,'a','b','d','e'),
f:item.c
}))
七、样式命名编译优化
京喜首页项目由于 H5 端混搭老项目,为了避免类名冲突,采用了形如block-name__element--modifier
的 bem 命名规则。在开发中进一步发现,一些类似 navbar-content__item
的常见命名偶尔撞车,为了避免冲突,类名就越写越长,而小程序代码包的尺寸影响也在悄悄增大。
为了解决命名冲突的问题,将类名 hash 化是个好办法,css-modules 就是个成熟的插件,可以通过配置规则,对样式名编译出「文件名+内容相关」的独特化 hash。
但是研究下它的实现,会发现对代码尺寸的影响不容乐观,看一个编译后例子:
import style from './index.module.map.scss.js' //js文件,增加一句jsMap的引入
<view className={style.banner}></view> // wxml文件,每处类名都比原类名增加了`style.`的引用
.hash { xx } // wxss文件, 类名被hash化,减少的具体尺寸为:原类名-hash
module.exports = { banner : hash } // 新增了一个map文件,实现原名与hash名的映射,增加的具体尺寸为:原类名+hash
计算整体内容变化:
- js 内新增引入 map 语句:增加一句代码
- wxml 内:原为 n 个类名,现为 n 个「style.+原类名」,增量为 n 个
style.
- map 文件 与 wxss 文件合计:map 内有 n 个原类名与 hash 映射, wxss 现为 n 个 hash , 减去原来的 n 个原类名 ,合计增量为 2n 个 hash
可见引入 css-modules 会导致整体代码尺寸增加。
会不会觉得这个新增的 map 文件的作用特别熟悉呢?
在我们压缩 js 文件时,会有一个 sourceMap 文件,它保留了原始命名和代码位置,可以方便定位和 debug。
css-modules 实现的 map 文件,在我看来作用和 sourceMap 的命名索引差不多,对于代码逻辑来说,除了保持原类名的引用信息,它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在尺寸敏感场景,就可以考虑去掉 map 文件,还是上文的示例,如果可以实现成这样就好了:
// import style from './index.module.map.scss.js' js文件取消map的引入
// wxml文件
<view className="hash"></view> // 对style.banner进行求值并替换
// wxss文件
.hash { xx } // 这里不变
module.exports = { banner : hash } // 删掉不要
网上遍寻没有相关的处理,只能自己造轮子开搞了。
由于当前主要目的是对小程序代码瘦身,H5 端文件处理和小程序也有一些差异,所以暂时只对小程序场景造了插件,取名 weapp-css-modules ,github 地址在这里:https://github.com/o2team/wea...
大概思路是:
- 完成小程序的 css-modules 实现
- 在此基础上进行 map 移除的相关简化逻辑
- 进一步的,考虑到小程序组件内默认样式隔离的特性,对 hash 化的命名再次缩短,变成单字母编排。
如果是只开发小程序端,可以借此实现小程序样式命名相关的代码瘦身,而对于 Taro 开发的多端场景,还可以同时解决 h5 端的命名冲突问题。
还是上面的例子,下面是 weapp-css-modules 编译后效果:
// js文件
let style = {} // 不引用map,加入对不规范引入style的兼容
// wxml文件
<view className="a"></view> // 对style.banner进行求值并替换,加入单字母编排
// wxss文件
.a { xx } // 因为小程序组件样式隔离,所以可以最短化类名
module.exports = { banner : hash } // 删掉不要
京喜首页项目通过改造组件采用 css-modules 写法,加上 weapp-css-modules 编译,代码相对尺寸减少了 10%,还是很有效果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用一下。
总结
关于代码瘦身,想提一下信息学中熵的概念:熵反映信息的无序程度,一段信息无序程度越低,它的熵值越低,可被压缩的空间越大;无序程度越高,熵值越高,可被压缩的空间越小。而数据压缩或者是代码瘦身的过程,就是通过优化信息存储方式以逼近它真实的熵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字体和颜色的全局共用」和「样式补全功能的使用」是借用小程序提供的能力,信息量没变;
- 「小心 Sass」、「多端场景的冗余代码移除」是减少不用的信息;
- 「整理 log」和「样式命名编译优化」是凝练有效信息;
看起来最不好归类的是「良好的编码策略」,它是在编码阶段对信息的梳理和整合,也算凝练有效信息吧。
以上就是京喜首页项目这次代码瘦身的主要方式了,除此之外的删除不用文件、整合公共文件这些体力活,我就不再啰嗦了。通过以上方式,京喜首页代码在原本优化良好的基础上,实现了再次减重30%的目标,希望能给小程序开发者们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参考资料
[1] CSS Modules: https://github.com/css-module...
[2] Tree-Cli: https://github.com/MrRaindrop...
[3] 小程序工程化探索: https://mp.weixin.qq.com/s/_N...
[4] 微信小程序 限制2M的瘦身技巧与方法详解: https://blog.csdn.net/wlanye/...
欢迎关注凹凸实验室博客:aotu.io
或者关注凹凸实验室公众号(AOTULabs),不定时推送文章。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