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执鸢者”,回复“资料”获取500G资料(各“兵种”均有),还有专业交流群等你一起来潇洒。成为一名伟大的架构师是所有程序猿的梦想,身为前端切图仔的我也不例外,近期在拜读这方面的书籍,并进行了相关总结,分享给各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本系列博文将分为三期,这是第二期,主要阐述高性能缓存架构、单服务器高性能模式、高性能负载均衡、CAP定理、FMEA方法、高可用存储架构、计算高可用架构、业务高可用架构。
一、高性能缓存架构
1.1 缓存架构设计要点
二、单服务器高性能模式
2.1 PPC
2.2 TPC
2.3 Reactor
2.3 Proactor
三、高性能负载均衡
3.1 为什么需要高性能集群
3.2 负载均衡分类
3.3 使用原则
3.4 根据算法期望达到目的分类
四、CAP定理
五、FMEA方法
六、高可用存储架构
6.1 高可用存储架构分类
6.1.1 主备
6.1.2 主从
6.1.3 主主
6.1.4 集群
6.1.5 分区
七、计算高可用架构
7.1 复杂度来源
7.2 架构设计关键点
7.3 分类
7.3.1 主备
7.3.2 主从
7.3.3 集群
八、业务高可用架构
8.1 异地多活架构
8.1.1 判断是否满足异地多活
8.1.2 实现异地多活代价
8.1.3 异地多活设计4大技巧
8.1.4 异地多活设计步骤
- 业务分级
- 数据分类
- 数据同步
- 异常处理
8.2 应对接口级的故障
8.2.1 导致接口级故障原因
8.2.2 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参考文献
1.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来个分享、点赞吧,让更多的人也看到
2.关注公众号执鸢者,领取学习资料(前端“多兵种”资料),定期为你推送原创深度好文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