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zin
来源:my.oschina.net/u/3441184/blog/887152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Inter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 new String("world");
    str1.intern();
    String str2 = "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true
    System.out.println(str1.intern() == str2);//true
  }
}

大家对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一定很疑惑吧,第二个为true可以理解,因为intern的返回值本来就是该常量在常量池中的地址,但是为什么第一个也是true呢?

其实在 jdk1.7 之前(这里的运行环境是1.8),第一个是false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答案就是这个intern的实现方式。

在jdk1.7之前的版本,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会去常量池中查看是否已经存在这个常量了,如果已经存在,那么直接返回这个常量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值,如果不存在,则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个,并返回其地址值。

但是在jdk1.7以及之后的版本中,常量池从perm区搬到了heap区。intern检测到这个常量在常量池中不存在的时候,不会直接在常量池中创建该对象了,而是将堆中的这个对象的引用直接存到常量池中,减少内存开销。

所以调用第二行代码的时候,就是将heap中的地址值存放到常量池中,多以第三行代码获取的就是该字符串在heap中的地址值。

如果我们将第二行代码和第三行代码的顺序调换:

public class Inter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 new String("world");
    String str2 = "helloworld";
    str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false
    System.out.println(str1.intern() == str2);//true
  }
}

通过上面的讲解,这个结果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了吧(这个也是在1.8的环境中)。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Inter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new String("java");
    str1.intern();
    String str2 = "java";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false
    System.out.println(str1.intern() == str2);//true
  }
}

这个结果其实很好理解,在第一行代码执行的时候,会在heap中创建一个对象,并且回去常量池中查看该字符串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久创建一个。所以第二行代码可以说是没什么作用的。

近期热文推荐:

1.Java 15 正式发布, 14 个新特性,刷新你的认知!!

2.终于靠开源项目弄到 IntelliJ IDEA 激活码了,真香!

3.我用 Java 8 写了一段逻辑,同事直呼看不懂,你试试看。。

4.吊打 Tomcat ,Undertow 性能很炸!!

5.《Java开发手册(嵩山版)》最新发布,速速下载!

觉得不错,别忘了随手点赞+转发哦!


Java技术栈
12.8k 声望31.4k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