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why哥的第 82 篇原创文章
写在前面
亲爱的读者,你好呀。
这篇文章是我对于我这一年经历的事、记忆的事的一些回忆和整理。
仅仅是回忆和简单的整理,算不上年终总结。
总结,感觉是一种下结论的行为。
而我是觉得一年时间太短,很难总结出来个什么非常有价值的玩意。
所以我把它叫做回忆录。
这种类型的回忆录,我从 2013 年开始写,算上这篇,我写了 8 篇了,也就是 8 年。
如果可以,我会坚持写到 10 篇,也就是 10 年。
第 10 年那一篇的最后一段,我再给自己的这 10 年一个总结。
10 年的时间不短了,可以下一个阶段性的结论了。
毕竟,人生能有几个 10 年呢?
按照前几年的经验,我可以预想到这篇文章呢,很长很长、很散很散,因此也会很难读下去。
所以,我觉得除了我之外,没有几个人能读完。
没关系的,本来也不是什么吸引人的故事。
你就直接拉到文末,把你对 2020 年的回望,2021 年的期望,留在留言区就行。
我们相互取暖,携手走进 2021 年就好。
2020,我这一年。
今年在回忆录写下第一句话的时间是 12 月 13 日,距离年底只有 19 天的时间。
19 天的时间,有点紧,但是没关系,我可以赶赶进度。
前面的每一年,写《我这一年》的时候,对于写还是不写我都得犹豫、纠结好一阵的时间。
今年不一样。今年是铁了心一定要写。
因为这一年,已经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这一年,来了一场名叫“新冠”的暴风雪,席卷了我们,肆虐在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很不幸,我们遇到了这一场暴风雪。
很幸运,作为亲历者,我们已经亲自穿越了它。
但是,我们作为幸存者,必须要记住那些留在了暴风雪中的伟大的人、感动的事。并且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下一代人听。
这一年于我个人而言,和前几年比,其实是非常平凡的一年。
但是由于这一年的特殊性。
平凡,也是很美好的词语。
一月
1 月 1 日,元旦节,今年的元旦节由于是周三,所以只放了一天假。
但是那天早上,为了迎接 2020 年,我早早的起床,坐地铁到天府广场。从天府广场沿着成都中轴线,一路跑了 20.20km :
.png)
本来想跑个一冲到底的直线。但是没想到火车南站那边修路,导致我在第 7 到 8km 的时候,不得不绕行一下。
元旦的那天晚上,在黄同学家吃饭,说起我早上跑步的事儿,我还笑着说:看来,2020 年要经历一点坎坷呀。
我们就着一瓶瓶青岛啤酒,谈过去,展未来。
现在回头望去。这一年,哪儿才一点坎坷呀,简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
1 月 11 日,周六,公司年会。
上午是表彰大会,下午是运动会,晚上是聚餐。
周六活动开始,从早上 6 点 30 分起床,到晚上 23 点做完最后的收尾工作,忙碌了整整一天。
所幸的是运动会环节,我所在的小队在1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一。
在战况异常激烈的拔河环节,在所有拉拉队员整齐划一,嘶声呐喊的口号声中,参赛队员体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咬牙死撑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一共有两次轮空的机会,我们队伍都与之擦肩而过,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实力强劲的对手,还是握住了总决赛拔河的绳子。由于对手轮空一轮,所以体力充沛,我们遗憾告负。
所有项目比完之后,我所在队伍最终的总积分排名第一。
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我大大的挥舞着手臂,喊了一个 yes 。
因为我是队伍的队长。
年会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就是这个:
1 月 12 日,周日,表姐结婚。
早上 7 点多去现场帮忙。
中午吃饭时我都没敢喝太多酒,因为我想着这周的文章还没写完,我得保持清醒。
看到姐姐和姐夫,一起站在大荧幕下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本来我是想吃完午饭就回家,写那一周的文章的。
因为前面我说了嘛,这一周刚好公司运动会,我有幸当选了某队队长。
所以那一周,周一到周五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在忙碌着运动会的物质筹备、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
仅仅有早起的一小会空挡时间能随手翻翻书,但是写文章时间是不够的。
但是最终那天还是决定,下午陪家人玩了一下午。
晚上到家之后真的是有点疲倦了,但我还是把那周的文章给写完了。
女朋友还问我这周能不能不写,我想了一下说:不能。
因为那一瞬间我想到了,路遥先生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的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这也和年会中的那一页PPT非常的符合: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热爱的一切。
1 月 20 日,公司就已经放假了。但是女朋友公司还是得等到 23 号才放假。
所以我就在成都等着她放春节,然后一起回家。
所以我就需要一个人在家里待 4 天。
那个时候新冠病毒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也是那天,我才在小区里面第一次花了 15 元钱,买口罩。
买的时候我还挑选了一下,出于颜值的考虑我选了黑色。
当时应该也没有几个人能想到,之后口罩会如此疯狂。
也是 1 月 20 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马上给老家的爸爸妈妈打了电话,叫他们赶紧在药店里面买点口罩,贵也得买。
他们在老家做小生意,要过年的时候正是忙碌的时候,一天休息的时间都不够,更别说看新闻了。
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我只能给他们说:非典又来了。
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稍微的有点具体的印象,并且重视起来。
那几天,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当天的疫情情况,再加上一个人在家里,网络上到处都在传递着一些悲伤的事情,导致我的情绪就很低落。
做饭也是一次做很多,配着拌饭酱就随便吃。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天之后,那天晚上女朋友回来,我正坐在沙发上看新闻。
她坐过来,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啊。
我突然就绷不住了,崩溃的对她说:我感觉这个事情好严重啊。好害怕当年的非典又来一次。现在新闻里面每天传来的也是坏消息,我感觉好危险,好担心家人朋友们啊。
现在来看,这次的新冠比非典严重的多了。
1 月 22 日,一份请战书在网上流传,我相信大家对请战书中的这句话一定还是记忆犹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1 月 23 日凌晨 2 点半,武汉决定封城。 10 点,所有离汉通道关闭。
天哪,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忍不住。我记得我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封锁了一座有 1000 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啊。
在我的印象中,上次封城还是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北川县城封闭。
1 月 23 日,你还记得吗?
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
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一个本该举家团圆,围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日子。
1 月 24 日,大年三十。各地抽调了支援力量驰援武汉。
也是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我和女朋友全副武装的坐上了回家的动车。一路上还是能看到很多不戴口罩的人。
本来我是想在动车上写一篇文章攒起来的,但是心怎么都静不下来。最终,也只是简单的发了一个朋友圈。
甚至还写了错字:我只觉得是个阴雨天,而不是年三十。
回到老家之后,天天就蹲在家里,哪儿也不去,哪儿也去不了,因为县城里面的各大娱乐场所都已经关闭了。
也刚好是这样,才免去了过年四处请客吃饭的繁琐,难得落下一个清净。
天天就守着电视,关注新闻。
1 月 26 日,传奇巨星科比去世。
那天早上我 7 点多就醒了,习惯的打开手机,想看看疫情的最新消息。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科比去世的热搜。
一开始以为是网友恶搞,传谣。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居然是真的。
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好不真实啊,甚至觉得是魔幻。然后我默默的放下了手机,不再刷新。
我好多年没看 NBA 了,但是科比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共同的记忆。
初中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悄悄看 NBA ,都是看的文字直播。下课后,一群人围着一个手机看,最外围的人什么都看不见,只能不停的问:球进了吗?多少分了?
说来也巧,我床头从初中开始就贴着科比的海报。
于是那天早上我指着墙上的海报对女朋友说:科比去世了。
她惊讶的说:科比去世了?因为新冠吗?
我说:不,因为飞机失事,还有他 13 岁的女儿一起。
从那天起,我就把我手机的壁纸变成了这样:
期间也没想过换一个,现在我决定满一年之后我就换。
同样也是 1 月 26 日,因为新冠疫情,春节假期被延长到了 2 月 2 日。于是我退了回成都的车票,决定到时候坐朋友的顺风车回成都。
1 月 28 日,晚上我正在家里吃晚饭。黄同学打电话说他现在就在我家楼上,叫我去他家里坐坐。
从我家到他的家步行 5 分钟就可以到。
我说我正在吃饭,你先上来坐坐吧。
上来之后,他说 33 过生日,疫情原因,就在家里随便过了。邀请我一起去。
33 是黄同学的对象。我们都是高中同学。
在去他家的路上,我找到了大概 7 年前黄同学给 33 过生日的照片,发给了他。
我说:你想象的到吗?已经过去 7 年了,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刚刚上大学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恐惧,甚至那个时候你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走到最后。现在 7 年过去了,时间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诉我们了。
当然,我没有说的这么肉麻。
我说的是:时间过的真 TM 快,一转眼,我们都要成家立业了。
1 月 31 日,网上传闻双黄连对新冠有奇效。慌忙之中,我买到了宠物专用的双黄连口服液。
1 月,我还看了路遥的《人生》,写了如下的观后感:
路遥笔下的爱情总是这样,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加林和亚萍如同《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和润叶。都是相爱的人,或者说都是灵魂伴侣。但是在现实面前,农民怎么能和干部的子女在一起生活呢?
书的引言里面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別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纵观全书,高加林真正面临的岔路口有几个呢?
教师被顶下来,他不能左右。
进城当记者,他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只有教师被顶下来,面对巧珍的示爱,他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只有进城当记者,摆脱农民身份后,面对亚萍的追求,他可以选择接受和拒绝。
面对这两个岔路口,他都选择了接受。
我能去批判他吗?
不能啊,因为正如豆瓣高赞短评所说:如果我是高加林,依然不知道如何选择。
路遥没有说怎么选,但是他在书里说了一句话,可供我们参考:
现实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故事的最后一章(虽然作者写的未完待续),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之后的故事呢?高加林是当上农民了?还是又再次发迹了呢?
如果让我写的话,我想我应该会让他在当了一段时间农民后发现远方的呼唤还在,于是在某个深夜悄悄离开高家村,出去打拼,至于闯出名堂,还是一事无成,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高加林代表着一群人,这一群高加林们,为了理想,出去拼搏,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客死他乡。
如果说要在书里面选印象深刻的章节,
那就是亚萍给克南写信的时候说:你是个好人。
那就是巧珍说:加林哥,你再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决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到外面你多操心,人生地疏,不像咱本乡田地……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爱你……”
看完《人生》后,我就算是把路遥写的市面上能买到的书籍都看了一遍了。
后来,我又在网上看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发现真的是喜欢上这个作家了,从他的文字,想了解他的平生,于是我又去看了八集的纪录片《路遥传》。
看完路遥传之后,我也能大概理解他的作品中的某些片段了。
他完全的诠释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他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创作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
最后由于身患绝症,1992年 11 月与世长辞。
借用贾平凹的一句话:
路遥是一位像牛一样进行创作的作家,他是陕西文学的英雄。
我一直都很想写一篇关于路遥的文章,构思了很久,却迟迟没有动笔。
我想,至少等我再看一次《平凡的世界》之后再说吧。
1 月份,我还写了 5 篇原创文章,分别是:
二月
2 月 1 日,央视记者探访武汉红十字会,当时我正在看直播。记者在仓库物资分发处被保安阻拦,然后直播就断了.....
那可是央视啊?
真是魔幻的操作。
然后呢,我看到的信息是一线医护人员,穿的是一次性雨衣。
当时我就想到了一个画面,在战场上,战士们嘴里都喊着冲啊,手里却没有拿到枪。
但是即使没有拿到枪,大家也义无反顾的往上冲。
镜头一转,大量的弹药补给,都在仓库里面堆放着。
走出仓库一看,门上就挂着一个红色的十字。
也是 2 月 1 日,李文亮医生发了最后一条微博:
它这条微博下,到现在都还有人每天去评论,去诉说自己遇到的,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
今年,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翻一下评论。
网友会说:
- 李兄,训示撤销了。
- 亮哥,我看到武汉市公安局的道歉了。
- 李师兄,武汉今天确诊人数为0了,武大樱花开了。
- 李医生,今天阳光很好,我国疫情已基本控制,请你放心。
- 李医生,今天通知可以有序复工了。
- 李医生,春天来了。
- 李医生,高考延迟了。
- 李医生,我代表我自己来表彰你了。
- 李医生,疫苗出来啦。
- 李医生,国家宣布疫苗全民全免啦。
- ......
李医生的微博,变成了一个树洞。
如果你觉得有点累了,你也可以去看看李医生的微博。
里面有人间至苦,也有人间至美。
2 月 3 日凌晨,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 5.1 级地震,当时我正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我在 15 楼,震感比较强烈,而且晃动的时间持续很长。
前几秒,我还比较淡定的躺在床上,后几秒感觉有点不对劲,马上翻身而起。躲进了卫生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等到平静下来,我们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说:这么晚打电话,出什么事了吗?怪吓人的。
我说:刚刚地震了,你们感觉到了吗?
妈妈说:我们已经休息了,在老家没有感觉。
那一刻我才放下心来。
后来我才品过味来,妈妈说的那一句:怪吓人的。
她深夜接到我的电话,一定是以为我这边出什么事了,紧急到已经不能等到白天再说了。
2 月 7 日,凌晨,武汉中心医院微博发文:
李文亮医生在确诊 6 天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大家都说他是新冠病毒的“吹哨人”,但是其实我是不明白这个名称的含义的。
首先,毫无疑问,李医生是英雄。
但是更多的,李医生其实是调动了全民的情绪,这是一种积极的抗疫的情绪。
也带给了大家很多反思。
比如我,在这次疫情之前,其实总是想着自己,我这个人能怎么怎么样。听到别人说一些世界和平、人间大爱的愿望的时候,还会觉得这人也太假了吧。
现在我不这样想了,经过这次疫情,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以前并不常提起的四个字是多么的珍贵:国泰民安。
因为最开始武汉中心医院就说是在抢救中嘛,我就隔一会刷一下最新的动态。所以那天晚上,刷了很久的微博,等待最新的消息。
睡觉之前,我还发了一个朋友圈:
晚上我做梦,梦到李医生的老婆生了个小孩,而李医生却走了。
中午起来,我就在便签里面记下了这句话:
李医生,谢谢您。
2 月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情就是远程办公吧。
我就是在家办公了 2 周。
在家办公的第一天,在笔记本上开发,没有外接显示器,是真的有点难受。
于是那天晚上我果断在某平台买了一个 27 寸的曲面显示器,第二天中午就到了,生产力大大的提升。
2 月 11 日,由于公司有一个版本必须要进行生产发布,所以必须得去一趟公司。
我从家里打车到公司,一路上都没见着几个车,昔日热闹的街道,那一天,就是一座空城。
我坐在车上,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口罩紧了又紧,呼吸都变的非常的轻。
到公司后,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尽量减少面对面的交流。
那是一种很压抑的气氛,那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句鲁迅先生的,不合时宜的话: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有明明是严冬,还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色。
其实在那天之前,我觉得疫情真的离我很远,我天天躲在家里,隔三天全副武装的出门买菜。
但是那天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尽快回家。只有家里是安全的。
由此,我更加觉得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一线医护人员的伟大。
这是我那天拍的。
路过新希望大厦的时候,看到门口贴满了告示,照片的左下角,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
同样是 2 月 11 日,成都七中一篇开学致辞,其中最后一句:
我们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因为“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当下的事件背景下,把我看的热泪盈眶。
全文如下:
也是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2 月 18 日,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新冠去世。
我看了那个视频,一个女人追着一辆救护车哭。
救护车里面就是去世的刘智明院长,而那个女人是个护士,同时也是刘院长的妻子。
刘院长生病期间曾给妻子发微信说:虽然我现在最需要你的照顾,但是你不要来看我!你是 ICU 护士长,病人需要你。
刘院长的女儿,也是医学院的学生,大一。
她给她爸爸写的一封信中说到:而我最亲爱的老爸,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多余的精力看到这句话,但我真的真的很想你,想见你一面,你一定要好起来,让我能够在你面前亲口说一句,爸,我爱你。
但是啊,天不遂人愿。
这样的故事,在疫情期间反复上演过无数次。
不忍卒读。
2 月,我还看了一本书,《霍乱时期的爱情》,在看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只是看着名字比较应景。
看完之后,总体而言,我就四个字的评论:不够真实。
然后我写了一个短评:
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了,总体来说我不喜欢这种纵情声色的故事,更不喜欢那个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一生有622个情人,但是我只爱过你”。虽然它真的是穷极了爱情的所有可能性,但是它不够真实。
相比之下我觉得钱钟书写的《围城》∶“我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明月只有三分的三分。”这样打打闹闹的爱情更加真实。。
再看杨绛的《我们仨》,书的最后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才是爱情,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2 月在家隔离的这段时间,为了方便,我们天天吃火锅。一到饭点,画风就是这样的:
还是 2 月,国家只花了 10 天的时间就修建好了火神山和雷神山。
基建狂魔,名不虚传。
许许多多的农民工兄弟,不舍昼夜的奋战在修建的一线,他们大多都严重休息不足。
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对抗。
向这些农民工兄弟致敬。
2 月我写了 4 篇原创文章,分别是: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2版挖的坑终于在第3版中被R大填平了
三月
3 月,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驰援武汉的志愿者们陆陆续续踏上了返程。
我记得那天我看一个视频,当医护人员走进机场,在场的每个人,送者、被送者都是眼里噙着泪水。
机场的广播里面反复播放着:
幸而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每一个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
太难了,这场战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太难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驰援武汉的时候连一顿年夜饭也没有吃上。但是都是毫无怨言的,舍小家为大家。
就像一个医护人员说的:党和国家需要你的机会其实真的不多,这次算一次,我必须站出来。
3 月份也是我的生日。
其实我很多年不过生日了,今年也没打算过。
人越大,越觉得生日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天。
但是如果让我许一个生日愿望的话,以前我肯定会想着我自己能怎么怎么样。
现在不一样了,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会想:国泰民安。
可能看到这里你都笑了,说的确实是有点大了,也许以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但经历过今年这个疫情,我真的是发至内心的这样想。
我是一个四川人,这次的疫情,四川派出了很多很多的医生护士驰援武汉。这场面不禁让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 350 万川军出川抗日。
这次的疫情,何尝又不是一次战役呢?
当年川军战士王建堂出川的时候带出去了一面父亲给他的“死”字旗:
左边写的是: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和这次无数医生护士的请愿书上写的“不计生死,无论报酬”不是一样的嘛?
这次的疫情,很多人说我们见证了历史,可是我并不想见证这样的历史。
所以,看到了疫情期间这么多人间冷暖的故事后,响应了在家隔离 14 天的号召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以前并不常提起的“国泰民安”这四个字是多么的珍贵。
同时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程序猿团体也贡献出了各种各样的疫情地图,也许我们不能冲到前线去,但是我们能提供数字化的支援。
让信息传递的更透明、让数据传递的更精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 月 24 日,东京奥运会宣布推迟举行。
一年时间,对于这些职业生涯本来就不长的运动员来说是无比漫长的。
3 月 30 日,西昌又发生了森林火灾。19 名消防队员不幸遇难。
其中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47岁。18名牺牲扑火人员平均年龄38.2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3 月,我发布了 5 篇原创文章。
写这篇的场景,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还有点搞笑。
那一周我记得很忙,周日还得出门办事,但是我又不想断更。难就难在我又选了一个不太好写的题材,因为这个写出来能预料到肯定是一个长文。
所以我周五下班就开始加班加点的写,但是感觉实在是写不完。
周六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事,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
于是晚上 1 点多我就悄悄的起床,又写了几个小时。写的八九不离十了,我才准备安心的睡去。
睡之前,我在一个号主群,群里面只有几个人,都是平时关系很好的小号主。
我说我这周的任务完成了,准备睡了。
然后好几个人都出来了,说他们还在写呢。
现在,这几个人中,就我最没有出息。
四月
4 月 1 日,是张国荣逝世 17 周年的纪念日,于是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没想到微信视频号的工作人员居然直接问我是否想要开视频号,参加纪念张国荣的活动。
在这之前,我一直想申请一个视频号,但是需要提交很多资料,我觉得比较麻烦就迟迟没有准备。
没想到因为这个朋友圈有了直通的名额。
于是我发布了第一个视频号,是和张国荣相关的。
是截取的纪录片《人间世》的一个片段。
《人世间》是一个讲医患关系的纪录片。在第一季的第九集中,张丽君,26 岁的怀孕 5 个月的妈妈,美丽动人的上海姑娘,查出恶性度极高的胰腺癌。
张丽君问了医生一个问题:孩子如果生下来,会不会感染到癌症?
在确认不会之后,她决定要把孩子留住。
她说:我的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都是我爱的人。
后面她请摄像大哥帮她录一段话,她想留给她丈夫,她唱了一首张国荣的《共同度过》,里面有句歌词:
没甚么可给你
但求凭这阙歌
谢谢你风雨内
都不退愿陪着我
录这段的时候可以看到画面稍稍有点抖动,后面看导演采访,说:
那个时候摄像大哥在摄像机后面已经哭的不成人形了。
纪录片的播出的时候,张丽君还活着。
但是后来我又去查了张丽君的情况,她还是离开了,带着对这个世界的诸多不舍。
之后,每一次听到《共同度过》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张丽君,这个 26 岁的妈妈,美丽动人的上海姑娘。
4 月 4 日,国家降半旗,纪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那天是星期六,我一般周六的早上会起的比较晚。
但是那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来了。
国家下半旗哀悼,这是最重要的仪式。
仪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就像《小王子》里面说的:
我记得哀悼开始了,我在窗台上看到街上的车没有停下来,小区里面的人也还在慢悠悠的走着。
但是没有关系,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记着那些流血牺牲、感人至深的故事。
春去秋来,现在又是冬天了。但是我永远记住那些留在了上个冬天的人。
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下一代人听。
4 月 8 日,时隔 76 天。武汉解封。
我看到一个视频。
当零点解封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武汉人民欢声鼓舞。
大喊着:
回来了,我的武汉回来了。
那天晚上,武汉进行了一场灯光秀。
灯光秀的主题是: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随着《明天会更好》的 BGM,又有多少人随着泪流满面呢?
4 月,一天女朋友突然给我说:开发商通知我们准备收房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很震惊。因为比之前的交房时间早了好几个月。
和女朋友去收房的那天,我记得太清楚了。
心里非常的开心,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小鸟一样。
我们进入房间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到阳台上,去看看阳台的视野。
结果视野非常的好,我们都情不自禁的“哇”了出来。
那天我们请了验房师帮我们验房,验出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处问题,但是我觉得都不重要,都是些小问题。
最大的问题不过是有几块瓷砖空鼓,但是咨询了相关人员,说空鼓面积很小,没什么问题。
离开房间的时候,我们都要走出去了,我突然拉着女朋友说:我们拍张照片吧。在房间里面的第一张照片。
那天晚上,我在便签里面写了一句话,非常的短,但是与我而言,非常的有力量:
4 月 26 日,那天晚上下班后,刚刚走进小区就看到了这一轮弯月和旁边那一颗特别特别亮的星星。
.png)
不知道为什么,一瞬间,我感觉一下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天。
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些画面:一个大铁勺子舀一勺透心凉的井水、经过水缸冰镇的西瓜、树荫下卖樱桃的老爷爷、小河边嬉笑着抓螃蟹的同伴、提着一杯凉白开走在上学路上的自己,还有傍晚在顶楼纳凉的邻居们。
我小时候是在筒子楼长大的,一栋楼 7 层高,每一层住 10 来户人家。
那个时候没有谁家里有冰箱,但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水缸。夏天,买一个西瓜回来,冲干净后扔在大水缸里面,晚上吃的时候,甭说多带劲了。
冰箱都没有,更别说空调了。所以到了夏天非常热,仅仅是靠一个吊扇是带来不了丝毫凉意的。大家就会不约而同的带着凉席、枕头、薄毯和蒲扇去顶楼睡一晚上。
而楼上楼下的邻居大多都熟识,大家就在顶楼上相互走动,坐在凉席上拉家常。
我特别喜欢在顶楼睡,在顶楼上睡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星星,还能听到窸窸窣窣的虫叫。
睡的时候爷爷还会给我讲故事,看到流星划过的时候记得许愿是爷爷告诉的我的。他还告诉我当一个人降生在这个世上,天上就会点亮一盏灯,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星星。如果这个人要离开世界了,那么他的星星就掉落了,这个就是流星。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是带着笑意的,我喜欢小时候的夏天。
4 月写了 5 篇原创文章:
写这篇文章,真的是作了个大死。
文章一发,取关人数历史新高。
但是文章里面的话,真假参半吧。那个时候我真的是感觉到很疲惫了。
写文章有点力不从心了,那种感觉自己还能写很多,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写起能写好的感觉。
拔剑四顾茫然。
导致这种感觉的还有一个原因,我在文章中也有写:
就是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了,太少了。
做公众号以来,基本上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扑在公众号里面了。
这一年的每个周末,我基本上就是蹲在家里写文章。
家人聚餐、朋友聚会能推的我全都推了。
当时我在文章里面写的是:
其实我一直就是盯着 50 篇原创的那根线,咬牙在坚持。我一直在想,写到 50 篇的时候我就休息一下。
殊不知,我错过了多少事情。
错过了家人聚餐时,家长里短的闲聊。
错过了朋友聚会时,促膝长谈的交流。
直到有一天,女朋友坐在我旁边,开玩笑的给我说了一句:你好像一个工作机器呀。
那个时候我仿佛迎头一棒,幡然醒悟: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文章,都给了读者,而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呀。
仔细一想,我好久没有和她一起看电影了,好久没有一整个下午都在看书了,好久没有出去走走了,好久没有跑步健身了(当然也有疫情的原因。)
同时我的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了,这很不好。我需要把这个坏毛病纠正过来。
所以,我后面可能会调整一下时间,让自己的业余时间丰富起来。而不仅仅是怼文章。
但是呢?
现在回过头看,写过 50 篇原创后,我还是没停下来,现在已经 82 篇了。
也就是连续的 82 个周末。我还是像一个工作机器。
这件事我真的得好好的反思反思。
得找个机会停一下,走的太远,需要再回头看看自己为什么出发。
五月
我们有一个重大的生产版本是 4 月 30 日晚上开始验证发版正确性的。
所以等验证完成之后已经是 5 月 1 日的凌晨 1 点多了。
打车回到家后,我在楼下看灯还是亮着的,但是到家一看女朋友已经在沙发上睡着。
然后我把她拍醒,说:你怎么不到床上去睡呀?
她睡眼朦胧的说:我在等你啊。你这么晚还不回来,我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然后她起身,穿上拖鞋就往卧室走,边走边说:你既然回来了,我就到床上去睡了。
一分钟后,她又睡着了。
现在想起都感觉很温暖,这么晚下班,家里还有盏灯亮着,还有一个人等着。
5 月 3 日,B 站发布《后浪》演讲视频。
我当时看了,觉得说的很好啊。
有人说 B 站《后浪》,其实根本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年轻人。
它充满了小资情怀,充满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是的,这点我承认。但是我也不得不强调,视频中的小资情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我们无关。
但是至少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都是想要奔涌的后浪。
5 月 6 日,之前在北京的同事来成都玩,我请她吃了一顿网红串串。
吃饭期间她说她已经辞职好久了,不太想去上班了。之后怎么走还没想好。先游览一下祖国,看看大好河山之后再说吧。
然后,前段时间我看到她发朋友圈,好像是在丽江开了一家炸鸡店。
从 UI 设计师到自己当老板,我看她笑的是很开心。
5 月 18 日晚上,我打开微博,看到提示,我关注的一个博主正在直播。
点击去一看,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婚礼。
.png)
丁一舟和赖敏,是我读大学的时候看的一个叫做《假如没有遇到你》的纪录片里面的主人公。
赖敏患有企鹅病,丁一舟带着她,环游中国,还带着一条狗。
当年看纪录片的时候,感觉赖敏患病已经很严重了,看完了除了感叹他们的勇气和爱情之外,也就看完了。
时隔 5 年后,也就是去年,我偶然间在微博看到他们开起了客栈,赖敏也怀孕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感动。
又隔了 1 年后,我通过微博直播,见证了他们的婚礼。
5 月,我写了 5 篇原创文章。
mybatis开发,你用 xml 还是注解?我 pick ...
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推荐给你。
这篇文章写完了后,居然得到作者本人的赞赏。
我也是受宠若惊了。
这篇狗粮撒出去的那一周,女朋友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甜甜的恋爱终于到我啦。
六月
6 月 13 日,是周末,那天我和女朋友两个人在家待着,我在手机上看到一个租车出行的广告。
我突然想起小区门口就有很多那种可以扫码租的车。
于是我们两个拿了几年驾照,但是还没有单独开车出去过的人,决定注册用户,租车出去溜一圈。
那天我们两个人,选择了一条比较偏僻的道路。
手忙脚乱的开了 87 分钟,由于速度控制的比较慢,所以也只是开了 34 km。
但那一次,是我们两个人第一次单独开车出去,之前都是有父母坐在身边,看着我们操作。
.png)
6 月 26 日,一位湖北的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留言:
他说: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
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
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愿你越办越兴旺。
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这个农民工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
在东莞 17 年打工生涯,其中 12 年都和图书馆有关。这一定是一个孙少平式的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丝不苟的人。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
甚至这句话都像是从孙少平的嘴里说出来的。
最终他还是在东莞留下来了,更多的是舆论的力量,但是这也是读书改变命运的一种体现方式。
唯有知识,能让我们免于平庸。
6 月,因为疫情的原因,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高考延期一个月。
高考啊!延期一个月啊!
对于绝大部分高三学子来说,肯定是煎熬、压力倍增、心态崩了。
但是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
这一个月意味着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我相信多年以后,有那么几个人回谈这段往事的时候,会说:高考延期的一个月,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6 月我还拍了一张照片。
我那天跑步的时候,偶然看见的一个画面。
这是一个还没有开发完成的草坪。远处的高楼,就是成都的软件园区。软件园和草坪之间只有一条河间隔。河的对岸是工作,河的这边是生活。
我拍这个照片的时候只是觉得和谐,随手一拍。但是现在再看,一个玩手机的阿姨,一只孤独的狗,配上又繁华,又荒芜的背景。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的却是深邃的孤独。
我还挺喜欢这张照片的。
mybatis 逆向工程使用姿势不对,把表清空了,心里慌的一比,于是写了个插件。
震惊!ConcurrentHashMap里面也有死循环,作者留下的“彩蛋”了解一下?
写这篇文章其实有部分原因是看了,快手版的《后浪》,它的名字叫《看见》。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去看了一遍《后浪》和《看见》,还是觉得《看见》比《后浪》拍摄的好。
在快手的《看见》里面,更加的贴近生活。
我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不要冷漠的走进任何未经检验的生活。
我从LongAdder中窥探到了高并发的秘籍,上面只写了两个字...
这篇文章我发布了两次。
第一次发布的时候,有部分描述有问题。被一个读文章的大佬发现了,一番指点之后,我删除文章,然后重新编辑发送。
我发现写公开的技术文章,要么不写,要写就不能是十拿九稳,必须是十拿十稳才行。
七月
7 月底,《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开播。
我是一个完完全全不看综艺的人。
但是《乐队的夏天》不一样,我从第一季开始追。
我非常喜欢第一季,每一期我都没有落下。
每一期更新之前,甚至有点小期待。
我喜欢第一季里面的痛仰、刺猬、新裤子、九连真人、海龟先生、黑撒、旅行团......
印象最深的几个点
痛仰以《再见杰克》开头,以《公路之歌》结束。
就是黑撒输给了刺猬之后,安可了一首《校花和流川枫》,其实本来不是这个名字的。但是没有关系,催泪炸弹,炸哭了现场的人,也炸哭了屏幕前的我。
就是海龟先生唱《男孩别哭》时,那温柔且抚人心的旋律。
就是盘尼西林的小乐在演唱完《群星闪耀时》后,说这首歌送给李红旗,还说:30 几个乐队加起来都没有李红旗一个人牛逼!。李红旗,就是海龟先生的主唱。
就是Clikck 15 的键盘手的那段 solo,太帅了。
就是新裤子彭磊,在唱《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时那深情的一跪。
就是刺猬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人始终年轻”。还有子健那吊儿郎当,不拘一格的样子。
就是九连真人唱着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也感觉到心潮澎湃的客家话。特别是第一首歌,《莫欺少年穷》,简直把我炸到了,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只有:惊艳。小号一出,我又想到了一个成语:惊为天人。
就是永远温柔的,人间清醒的朴树。
第二季,我也看完了,但是我记得的就不多了。
当然,捞五条人是必须的,我也去捞了。
然后呢,大概就是水木年华唱完《青春再见》被淘汰之后,那个胖胖的乐评人说太油腻了,中年人的油腻。
听的我气不打一处来。就不过多评论了,见仁见智。
还记得野孩子,太仙儿了,但又不是那种不接地气的仙气儿。唱《黄河谣》的时候,听的我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还记得 Joyside 和小女孩 miumiu 合作的那场,唱的太好了,非常的和谐。期间一个镜头给到贝斯手刘昊,舞台上他看着 miumiu 的眼神,真的是绝了。
我的天哪,把那种大人对一个小孩子由衷的赞赏和喜欢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记得康姆士乐队,一个来自中国宝岛台湾的乐队,在乐夏没有唱几首歌,还反复被隔离,但是他们的一首《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我记住了。
还记得福禄寿的玉珍,确实感人。
还记得最后汪峰的鲍家街43号。介绍的时候他说:我是主唱,汪峰。
只有乐队才有主唱。
第二季没有第一季好,但是如果还有第三季,我还看。
一期一会,是个美好的词。
《乐队的夏天》与我而言是一个有点触动我的节目。大学的时候你总得找点学习之外的事情做,如果我没有选择骑行,那么我应该会去选择玩音乐。
男孩子,就应该去玩音乐。
我其实也挺想写一篇关于乐夏的文章,但是迟迟没有动笔,先欠着吧。
7 月 7 日,贵州省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在途经虹山湖大坝时,冲破石护栏坠入湖中。导致 21 人死亡。那一天是高考,有高考学生在车上。
7 月 12 日,安顺市公安局通报:公交车司机张某刚常感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有厌世情绪,事发前饮酒;公交车无机械性故障。
人生无常,生者警醒。
7 月 23 日,我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迈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想起之前在 B 站看了一个 up 主,讲述自己去看火箭发射的故事。
在他的视频里面,火箭发射成功的那一刻他在镜头面前哭的像个泪人。看的我也潸然泪下。
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了航天爱好者的浪漫。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7 月 24 日,美国挑衅在先,于是中国关闭了美国成都总领事馆。
当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有人在平台上发问,如果看待这事。
我去插科打诨发布了一个回答:
倪家桥地铁口,挨着川大边边上,靠近科华南路。多好的位置,盘下来嘛,弄个领事馆主题火锅店,再整几张机麻,不巴适嘛?
开业的时候就在院子里面喝坝坝茶,喊李伯清来说评书,内容我都想好了,就讲抗美援朝的故事。
7 月 29 日,和成都本地的两个号主,轩辕、小蓝面基,一起吃了顿饭。
相谈甚欢,我说过我是一个有轻微社恐的人。但是和他们交流之后我还是觉得,还是得和有趣的人、做着同样事情的人多交流。
只有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
7 月写了 4 篇原创文章。
我的程序跑了60多小时,就是为了让你看一眼JDK的BUG导致的内存泄漏。
这篇文章发布的 2 天之后,7 月 28 日,在程序人生的公众号上阅读量 10w+。
我是看着阅读量蹭蹭蹭的往上涨。
同时在知乎浏览量也是超过了 10w+。
果然,写技术文章是不可能写出 10w+ 的。
现在这篇文章,在各个平台各个账号转发,保守估计全网阅读量至少 100w+ 了。
阅读量多了,就褒贬不一了,这都没有关系,角度不一样。
而且说真的,这么多阅读量,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关注量。
这篇文章真的是无心插柳,但是真的是有真情实感在里面。偶尔回头看一眼,还是能有一些地方打动自己。
回想起来,我也只能想起写的时候,循环播放的《I Love this City》了。
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问我:你对成都这个城市有任何归属感吗?
我是这样回复的:
我说过,我的老家不是成都,距离成都还有 3 个多小时的车程。
但是我对成都非常有归属感。
归属感是相对于漂泊而言的。要是我没有经历过北漂,我会觉得在成都也就不过如此。
但是北漂之后,我非常珍惜这份归属感。
它来源于离家人很近、和女朋友在一起、偶尔临时起意就能和朋友相聚一堂、消费不高、房租平价、离家很近、饮食相符,还有周围被四川话围绕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归属感。
如果你在外漂泊,愿你早日荣归故里,或者早日扎根于此。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总之,愿你可以早日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平平淡淡,幸福满满。
八月
8 月 1 日,公司安排在春熙路附近体检。由于疫情的原因,我这半年最大的活动半径也没超过火车南站。
这次体检相当于是刷新了我的活动半径。
体检的地方距离春熙路很近,体检完成后就是中午了。然后我一个人就走到太古里去找点吃的。
随便找了一家人多,想着随便吃点就行,然后发现这家店,随便一个套餐都是 50 多,于是我就发出了下面这样的感慨:
8 月 7 日,我在发布了一条私密朋友圈,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的那种。
8 月份这一整个月都真的很忙,很忙。任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在那里。
特别是中间有个我负责的系统出现了一些数据上的错误。我需要追根溯源的找到有问题的数据,然后一条条去修复。
这是一个非常枯燥、耗时且细致的工作。
由于修复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就导致了后面的开发任务堆积了起来。
当时还需要在指定日期之前把公司举办的面向大学生的编程比赛的决赛的赛题给敲定了。
而那段时间的常态就是,白天加快速度做工作上的事儿,晚上和竞赛组的另外两个同事找个小办公室,集中搞科技比赛的事儿。
编程比赛是 21 日到 22 日决赛,为了确保比赛的万无一失,我们直到 20 日晚上,都还在加班调试决赛程序。
比赛时间是 21 日中午 12 点到 22 日中午 12 点,24 小时不间断编程。
我作为现场技术专家,也陪着选手们熬了一个通宵。
说是专家,其实也就是个技术支持而已。
22 日下午 13 点多,我这一部分的任务圆满完成。
是一个难忘的回忆。
8 月 9 日,李志在成都短暂复出。
南京李先生算不上一个名人,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面比较出名。
但是呢,总有一些综艺会在节目里面未经许可直接使用他的歌曲。
简单来说就是被侵权了。他每次都会去维权。
有的时候会得到道歉,有的时候胳膊拧不过大腿。
李志维权的时候说过:
我能做的其实挺少,但是每一次我试图去做一些事情时,都会有朋友跟我说,这样没用的,你看还是这个死样,所有人都很绝望,我当然也绝望,但是我始终想,能拯救一个是一个,能教育一个是一个,哪有什么事情一夜之间全改了,都要慢慢来。
之前由于某些原因,他变成了一位 404 歌手。
正如他说过的这样:我就怕我哪一天不爱这个世界了,只爱我自己,过自己小日子,跟他们一样,赚点钱,戴个面具。但是那一天真来的话我也没办法。
我记得网易云音乐里面他的歌下面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关于李志我不想说太多,反正我知道,你听李志的歌的时候你想的那个人是不会和你在一起的。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听李志的时候我没有想起谁。我只是想到了过往的真实而用力的生活。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关于李志我不想说太多,反正我知道,你听李志的歌的时候你想到的都是你正在经历的,或者怀念的而又回不去的生活。
而在 8 月 9 日这天,成都叁缺壹演唱会的现场。李志又“复出”了。
我知道这个消息是因为那天晚上我正在看《乐队的夏天》。
刚好是达达乐队正在唱《南方》,然后上面有一个弹幕:李志在成都复出啦!
于是我打开了微博,搜索:李志成都。
果然看到了他的演出视频。视频里面唱的是《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
只是李志把歌词里面的郑州都改成了“成都”。
一边是达达乐队唱着《南方》,一边是李志的《关于“成都”我知道的不多》。
那一刻,我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坐在旁边的女朋友,我张了张口,竟然突然感动到一下有点说不出话来,只好把手机在她面前晃了一晃。
相信未来,保持理智。
8 月 22 日,科技比赛顺利结束。我是长长的输了一口气:
8 月 23 日,爸爸妈妈来成都玩。带着他们去我们的新房子那边看了一下。下午就在租的房子这边,我们一起照了几张合照,我用照片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由于他们第二天要做体检,晚上就在租的房子这边随便煮了碗面吃。
第二天做体检,我请了一天假去陪他们。上午体检完了后,带着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八百》。
我爸爸妈妈真的是辛苦操劳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也还没享福。
一刻也停不下来。
8 月 31 日,我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看完了。看完之后很压抑。
书的扉页上那句: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更加的不忍直视了。
看令人悲伤的电影时最怕片尾出现:改编自真人真事。
没想到这次的感觉转移到了看书上。
事件会被抹杀,被遗忘,被掩盖,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则会永远流传下去。每被人看见一次,就是一次警钟长鸣。
8 月这么忙,我还是写了 5 篇原创文章:
呵呵,面试官问我知不知道CompletionService?
没想到吧!关于Dubbo的『消费端线程池模型』官网也写错了。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我陪着选手通宵的那个晚上写的。
有一个小节名字叫:再谈谈失去。
我是这样写的:
有收获就必然伴随着失去。
主要是自己的时间少了:
过去一年的每个周末我都至少花一天的时间蹲在家里写文章。
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文章,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对家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自私的行为。
另外我也很长时间没有进行有规律跑步,提升自己的跑步成绩。腹肌也已经团聚在一起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他代表着我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改变着自己的好习惯。
也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课外阅读了,熏陶自己的文学情操了。我还有好多好多想看的文学书啊。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去读。
之前就咬牙坚持,盯着 50 篇原创这根线。而等真的挺过 50 篇原创这条线后,我还是没有休息,目标调整到了坚持输出一年。
这周,这个目标也达到了。
后面我应该会拿出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再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当然这话,我之前也说过几次了)。再多去学点新的技术,回头去看我自己的文章,很多东西写的还是太简单了。
每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就会开始准备写《我这一年(回忆录)》的文章。现在都 8 月底了,我完全不知道今年的这篇文章我应该怎么去写。因为不论怎么写,和我前面几年的经历比起来,与我个人而言这是稍显平淡的一年。
现在我已经开始稍微焦虑这个事情,但也开始慢慢的接受一个事实:
不论之前是有多轰轰烈烈,还是有多平平无奇,我们终将趋于平淡。
生活的多样化变少了,可能这也算我做公众号失去的东西吧。
距离写了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了 4 个月了。
我还是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文章。
还是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
我还是很长时间没有进行有规律跑步。
还是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
还是在改变着自己的好习惯。
还是没有进行课外阅读。
里面写的坚持输出一年的目标,也一周不差的完成了。
后面肯定我应该会拿出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再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
这次一定。
再多去学点新的技术。
文章中提到的《我这一年(回忆录)》的文章。我现在正在写,确确实实很平淡,我不喜欢,但是我不得不接受。
我说了嘛,因为我们终将趋于平淡。
九月
9 月 3 日,我又在网上买了一批多肉,现在都长大了,而且还长的很好。有时偶尔瞟向阳台飘窗上的那一抹绿色,还会觉得很开心。
特别是出太阳的时候,就感觉那个角落充满了生机。
9 月 12 日,和女朋友一起去看了开心麻花的话剧《莎士比亚别生气》,感觉不错,但也不惊艳。
那天我们还特地去了十年前第一次来成都拍照的地方又拍了一张:
大家只是叫我保护头发。
9 月 15 日,我请假一天,去医院做了一个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是需要做静脉全麻的,而我虽然从小受伤无数,但是最多也就是一个局部麻醉,从来没做过全身麻醉。
所以整个过程我还是有点点紧张的,整个紧张的情绪在医生叫我进入手术室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但是当我在手术室的床上侧卧着躺好的一刻后,耳朵里面传来了医院特有的“滴滴滴”的仪器的声音,我的紧张感一瞬间全无。
那一刻突然想起了我看过的关于医院的纪录片《人世间》,里面的很多画面都一闪而过。然后我出奇的冷静,因为那一瞬间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是多好的写作素材啊,可不能浪费了。我得好好记录一下。
由于之前就打好了置留针,所以我不知道麻药是什么时候推进我的静脉的。于是我趁我还清醒的时候,看了一眼表:10 点 55 分。
这是我做胃镜之前的最后一个有效记忆。
之后就是陷入了一片无意识的混沌之中。在这片混沌之后,我恍惚记得出现了一些家人,也出现了一些纪录片《人世间》中的人物。
然后在做胃镜的仪器从我的喉咙里面拔出来的时候,我是有感觉的,我醒了过来,看了一下时间:11 点 11 分。
正常来说,是需要在手术床上再休息几分钟的,但是我表示我已经很清醒了,可以起床。
站在地上的那一刻,整个人是轻飘飘的。那感觉很奇妙。
最后报告出来了,问题不大,医生叫我要静修。而且最后医生给我的医嘱让我很无奈,又很想笑。
他说:少喝刺激性饮品,比如碳酸饮料和咖啡。
我好想告诉他,我是一枚程序猿,喝进去的是咖啡,产出来的是代码,这个医嘱让我很难做的。
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各位程序员们一定要多多注意身体,给自己上一份保险。
9 月 25 日,公司发了一个逼格满满的中秋节礼盒。里面的车载冰箱特别好用。我放在家里面加热矿泉水和牛奶。
每天早上出发可以喝到温度刚刚好的牛奶,下班回家可以喝到温度刚刚好的矿泉水。
9 月 26 日,大学的一个朋友在成都举办婚礼答谢宴。
来了很多大学时候的朋友。
很多都是毕业之后就没有在见面的。
那天大家在一起嬉戏玩闹,非常的热闹。
唯一的遗憾就是那天我提前走了,走的时候忘记叫大家一起拍个合照了。
9 月 27 日,五条人终于在《乐夏》的舞台上唱了《阿珍爱上阿强》。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把这首歌当做我的手机铃声。
我也特别赞同张亚东对五条人的一个评论:他们的人和他们的音乐是一体的。
他们的歌其实我觉得很一般,但是当他们演奏自己的歌的时候,他们就在舞台上发光。
五条人的舞台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9 月 29 日,国家给钟南山授予共和国勋章。
几个月前钟院士在电视上说:“肯定有人传人现象”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共和国勋章,钟院士,这位 84 岁的老人,受之无愧。
就像是网友说的: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9 月我还看完了《呼兰河传》。
开篇的地方我觉得有点枯燥,但是坚持看到后面,慢慢的文字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
能把这种地方志的作品写的这么耐看,是真的不容易。
而且读的时候我才发现,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的火烧云篇章,是来源于书中的一段。
多年前学过的文章,突然又跳出在我前的时候,真是一个奇怪的感觉。
借用豆瓣的一个短评:
评论不好给,若硬要说,就是心疼。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姑娘,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困境里,展现了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力量。
9 月写了 4 篇原创文章:
why哥被阿里一道基础面试题给干懵了,一气之下写出万字长文。
这篇文章是我看了《夺冠》之后的有感而发。女排精神,应该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十月
十月国庆节,弹出来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堵车了。
280 多公里,开了 8 个半小时,想想就可怕。
我和女朋友坐我表姐的车回家,她带上了自己的两只猫,于是我们就在车上疯狂的吸猫。
还记得到家后,行李都来不及放,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一家粉馆吃了一碗粉。
吃粉的时候,女朋友的爸爸打电话问我们在哪了。
我们说我学校附近吃粉。
没几分钟,她爸爸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说刚好在这附近办事。
我们的小县城就是这样的,想要见一个人,10 分钟就可以相遇。
晚上,妈妈简单的弄了晚饭,我和爸爸小酌几杯,拉拉家常,聊聊工作:
今年应该是我人生中 26 年,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过中秋节。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外挣钱,每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才回一次家。
高中之后,妈妈回家照顾我读书,爸爸在外打工。
大学期间,我在读大学,爸爸妈妈又去到外地打工。
读完大学,爸爸妈妈倒是都在家里了,而我又去北京工作了。
上面短短的四句话,就是 25 年的时间。
所以,这 25 年,我们一家人总是没有在中秋节这个本该是团圆的日子里面团圆过。
往日不可追。但幸好,来日尤可待。
国庆节期间,我们还回了一趟高中母校。
感觉学校这么多年还是没变,走进校园的时候,对于一草一木,我们都还是非常熟悉。
写在教学楼墙上的励志标语,我们也都还记得。
但是走进教室之后才发现,原来教学设备升级了。
黑板变成了白板,老师和前排同学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
我也回到了高中的教室,在白板上写下了,hello world。
10 月 10 日,大学的好友辉哥组织了一场聚会。
来的都是大学时期要好的一些朋友。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毕业之后再也没见过面。
聚会一直持续到凌晨,大家才开始散去。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啊。
10 月 14 日,我刷微博,看到热搜。
一名叫做红烧土豆叶的微博网友,是一个大学生。选择在 10 月 13 日结束了自己年仅 25 岁的生命。
那天中午,我刷到这个热搜,看完这封“遗书”之后,被一种异常复杂的情绪所围绕,眼睛不自觉的就红了。
他的文字里面透露着一股温柔,倾诉着一些最近困扰着他的事情。
他的文字,似乎能让我感受到我和他就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就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约在学校附近的猫咖里面,面对面的坐着,他点了一杯咖啡,怀里抱着一只大橘猫在撸,眼神飘忽不定的看着窗外。
我来的路上经过水果摊,想起他喜欢吃圣女果,于是买了两斤。
他说:最近闹肚子,吃不了圣女果了。
然后他语气和平时一样的平静,说着自己的近况,关于答辩、关于实验室、关于考公务员、关于生活的一些细枝末节......
而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的听着。
末了,他环顾四周,然后来回揉搓着怀里的大橘猫说:好羡慕它呀,要是能选择,来生我想做一只猫咖的猫。
之后又哈哈笑着:要求是不是有点高呀?那就野猫也可以的。
然后,他回到实验室里面,在微博里面记录了这个平凡的下午,设置了定时发送,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在他的微博下面,有两个热评。
一个是这样的:
愿他下辈子,能在猫咖里面,做一只慵懒且粘人的猫吧。
一个是这样的:
如果你觉得你现在很难,如果这个坎迈不过去了,我们先不迈了,好不好?
愿你温柔的对待生活,然后生活报你以歌。
10 月 15 日,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 1w。
从 0 到 1,渡劫成功,鬼知道我这一劫渡的有多艰难。
见证并恭喜了这么多朋友从0到1的过程,我终于也可以大声的说一声:欢迎 why哥进入万粉俱乐部。
那天晚上,关注人数突破 1w 后,真的非常开心,我还和女朋友到楼顶上去吹吹风,冷静一下。
10 月 18 日,和家里人商量,最终我们把结婚的日子选在了 2022 年 1 月 28 日,今天距离我们结婚,还有 393 天。
10 月 23 日,周五,晚上下班后,约着女朋友一起吃晚饭。吃着吃着,我突然说,要不我吃完了去看个电影吧。
于是选择了《金刚川》。
据说拍摄周期只有 2 个月,但是电影整体来说还是挺好看的。前半段比较的平缓,但是后半段高潮迭起。对我而言,是有好几个泪点的。
第一个泪点是“喀秋莎”火箭炮出来的时候,像烟花一样,战士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喀秋莎吧?
这一波“喀秋莎”就是对我方战士的一针强心剂。这比多少不切实际的鼓励的话,来的实际的多。
第二个泪点是张译扮演的张飞,一个人对抗美军侦察机,在高炮上高呼:“千古流芳莽撞人”的时候。
用老张的话说:不要以为这是神剧套路,历史现场比这还要惨烈。
张译的演技,没的说。一个人撑起了这个片段的一半。影帝预定一个。
第三个泪点就是燃烧弹落到江面,然后随之响起的《我的祖国》 BGM 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配合着整个修桥的故事,联想到同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简直就是泪点暴击。
实话实话,《金刚川》这个电影不是特别的完美。
但是这部电影,拍在抗美援朝 70 周年纪念的这个特殊节点。
能让有幸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知道,现在的和平长安,国富民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 70 年前,那一群只有十七八岁的“最可爱的人”用生命打下来的。
之前看《人民日报》里面的一个短视频,一位老兵说的话特别的感动,他说:
什么是祖国?当我们跨过鸭绿江,看到战火的时候,我身后就是祖国。
和平来之不易,吾辈自当珍惜。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10 月写了五篇原创文章,
Doug Lea在J.U.C包里面写的BUG又被网友发现了。
这玩意比ThreadLocal叼多了,吓得why哥赶紧分享出来。
十一月
11 月 1 日,是周日。我和女朋友去了一趟市中心。
准备配个眼镜的。
我之前的眼镜有点花了,配个新的替换一下。
最后我想着要不找个地方验个光,然后在网上配。
于是我们找到一家专业验光的机构,整个验光的过程花了近一个小时。
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是我的度数又增加了,而且当时正在戴的眼镜度数都是不对的。
一定要注意科学用眼,佩戴度数正确的眼镜啊。
也是这天,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开始,我们也进行了登记。
11 月 2 日,我赶在双十一之前买了一台主机:
生产力确实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本来一直想拍个开机视频的,素材都拍好了,一直没有好的思路去剪,也就一直搁置着。
11 月 6 日,武汉光谷一名程序员下班后,在一家饭店吃饭,因连续多日加班,和家人通话时突然情绪崩溃落泪。
但是一直在忍着自己的情绪,不想让家里人听出来。
正在给他炒饭的厨师,用香肠和鸡蛋给他拼了一个 100 的形状。
师傅安慰他说:“现在吃点苦,以后先苦后甜,像你这个年纪的小伙子,能吃苦是很不错的。”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戳到了我的心。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 2019 年,也是长期加班到深夜,急着给没有带钥匙的女朋友送钥匙,又急着回公司加班,逆行骑自行车被交警拦下了的那个小伙子。
我在去年的回忆录里面写过他:
再次重温这句话:
《奇葩说》里,一个辩手曾感叹:心里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说: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我希望能在不经意间成为那一丝甜。
11 月 8 日,我们在宜家逛了整整一天,女朋友说:终于达成和我一起在宜家吃饭的愿望了。
因为她之前和朋友吃过,感觉很不错,也一直想带我来吃。
11 月 15 日,那个周末我加了两天班,下班之后我在手机便签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
最近项目组接到了一个工期特别紧张的项目。
所以这个周末我加了两天的班。昨天晚上把流程走通之后,已经快是 22 点了。
之前预约了安装家电的师傅,刚好也是周六。
所以只有女朋友一个人去家那边,边打扫卫生,边等着安装师傅。
安装师傅全部弄好之后也是 19 点之后了。
因为我从公司到家特别的近。女朋友觉得我也差不多该下班了,于是决定就在家里等我,然后一起从家里回到租住的小区。
结果一等就是 2 个多小时。
我下班之后,马上打车到小区。
下午没有吃饭,工作也比较劳累,坐在车上,一阵疲倦的感觉袭来。
但是在小区门口刷门禁卡的时候,我一抬头,门口写着:欢迎回家。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好暖啊,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感动。
走在小区的路上,感觉一切都是这么的可爱。
因为这个家,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家,用自己一手一脚挣出来的钱堆出来的。
此时此刻,家里还有一个人,开着灯,在等着我回家。
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过,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感觉。
到家之后,由于家具还没有准备好,我看到女朋友在地上铺着一个泡沫垫子,坐在上面,靠在墙上,通过手机看着综艺。
她起来抱了抱我,说:你终于回来啦。今天的事可真是多。
我们一起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间。
那一刻,家的含义,家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具体过。
--- why 2020.11.15 于下班路上。
11 月 27 日,看了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
我觉得拍的还行,女朋友不喜欢。
但是国师拍这种片子真的是很有质感。
而且张译必须给个影帝啊。
11 月还有一个叫做丁真的小伙子火的一塌糊涂。
长得确实帅,理塘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11 月我还读了一本书《杀死一只知更鸟》,
最近这两年,我读了很多书,大多是这种经典小说类型的,而不是看那种提升软技能相关的书。
我之前好像在哪一篇文章里面说过,我多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书推荐给我的孩子。
也许我的孩子还有好几年才会来临,也许 ta 还有好多年才能长到读书识字的时候。
但是没关系,因为这样也会留给我充足的时间,让我做好准备。
看完一本后,我就会想:
嗯,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在 ta 青少年/高中/大学的时候我会推荐 ta 读。
当然,只是我的推荐,ta 要是不喜欢,也是不必强求的。若是看完之后还能与我讨论,那是再好不过的
了。
所以,为了防止遗忘,我每看完一本都会写下或长或短的书评。
当我读的书多了起来后,我才发现,原来好多书打着小孩必看的旗号,其实是写给大人看的。
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
我觉得这书,一生至少得读两次。
一次是青少年时期,它教会你关于成长,关于勇气,关于做人......
一次是当了父亲,孩子才刚刚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它教会你关于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以身作则,如何潜移默化......
这书里面有很多醍醐灌顶的地方,比如下面这里:
太准确了,我们都是从孩子期间过来的,这样的敏锐我们都曾出现过。
但是当我们慢慢长大成人之后,却也开始对一些孩子问出来的比较尴尬的,列如性方面的问题,顾左右而言它了。
以为他们被糊弄过去了,其实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好奇。
好奇心的使然下,也许他们就会学会错误的东西。
书里面与我而言还有两个泪点:
一就是本书的高潮部分,是一场评审。
被告是黑人,被指控强奸白人女性。在主人公(身份是律师)的辩护下,在摆在眼前的事实前,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他是无罪的,应该被当庭释放。
但是,就因为他是黑人,还是被判为有罪。
黑色,就是他的原罪。
在白人女性发出喊叫之后,他已经被定下了死罪。
最终,他被击毙在了监狱里面。
对事不对人,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当人们执行起来的时候,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做到对事不对人呢?
第二个泪点是快结尾的地方,文中的“我”对着拉德利说:“你好,怪人。”的时候,就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感动。
“怪人”又何尝不是文中的一只知更鸟呢?
书中其实有很多很多的大道理,你不需要全部都捕捉到,你也很有可能捕捉不全,因为这些大道理都是藏在一些细枝末节中的。
就像书里的这段对话:
“阿蒂克斯,你替黑鬼辩护吗?” 我那天傍晚问他。
“当然了。斯库特,不要叫黑鬼。那是贱称。”
“学校里的人都这么叫。”
“从现在起,至少有一个人不这么叫了......”
潜移默化的教育,管不了别人,先做好自己。
看完之后,我看到书的封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每一个当爸爸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或者说,每一个孩子还小的,当爸爸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就像一个知乎评论里面说的:如果你在童年读过这本书,那你真的是很幸运,如果你在成为父母之前读到这本书,那你的孩子很幸运。
11 月写了 6 篇原创文章:
写这篇文章因为11 月 29 日,蛋壳暴雷的热搜。
那个拿着水果刀的女孩,让我想起了一点往事。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怀揣梦想,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在租房子的事情上,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受一点气。
十二月
12 月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做张桂梅的女士。
哦,不。我更愿意尊称为先生。
在 12 月 12 日,张桂梅被评选为时代楷模。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
这个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来自大山里的女孩子。
这个学校的誓词让我印象深刻:
-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样豪迈的誓词,出自这样一个偏远的学校,出自一群看起来柔弱的女孩子口子。
张桂梅先生说:一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我不想去描述张桂梅先生的事迹多伟大,多震撼,多不可思议。因为我有限的文笔描述不出来这样一个伟岸的形象。
但是这个形象已经刻画在了我的心里。
当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我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心里浮现出一句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 月份还是 mx 的生日,我送给她一个机械键盘,一个手托。
她说:这是直男的礼物。
但是,后面用的时候还不是用的很爽。
这个月还看了一部电影《心灵奇旅》。
看完之后,我写了这样的一个影评:
强烈推荐!!!奥斯卡预定!!!
没想到年底收官之前能看到一部如此治愈的电影。
整个电影其实在探讨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或者说:我已经注定平凡一生,那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电影给出的答案其实就是「火花」。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以为是在说一个人的天赋,或者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亦或是毕生追求。
但是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火花」指的是让你在平凡人生中觉得人间值得的每一个瞬间。
在地铁上,你觉得自己像是一条沙丁鱼一样被人群裹挟着前进,你觉得人间不值得。但是晃眼间,你看到在拥挤的地铁上,有人站起来,给孕妇让座。这一刻就是「火花」。
在大街上,你觉得每个人都面无表情,行色匆匆,虽然摩肩擦踵,但是大家都把自己放在一个盒子里面,你感到自己沧海一粟,人间不值得。但是在街角处,你听到有人在街头演唱你耳熟能详的歌曲,不由自主的哼了起来,而此刻哼唱的人也许不止你一个。这一刻就是「火花」。
美味可口的食物、落在手中的树叶、来自朋友的一颗棒棒糖、一次不经意的仰望蓝天……
这些都是电影里面的「火花」。
《心灵奇旅》不像那些告诉你人生需要奋斗的励志片,它在给你娓娓道来:放松下来,活在当下。
只愿影片中的那个“灵魂出窍”的境界,多多出现在生活之中。
走远路,见微光。
请不要走的太急,陌上花开,请缓缓归矣。
看完之后,我问女朋友什么感觉。
她说:一部好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
影片中还有一个寓言,印象深刻,分享给你。
是这样的:
我听过关于一条鱼的故事。
它游到一条老鱼旁边说:我要找到它们称之为海洋的东西。
“海洋?”老鱼问:你现在就在海洋里面呀!
“这儿?”小鱼说:这儿全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另外,看完之后我莫名的感觉到了一丝丝另外一部叫做《生活多美好》的电影。
一部拍摄于1946年,时长130分钟的电影。在最后十分钟,能给你一场暴击,泪流满面。也推荐给你。
就酱。
———why 2020.12.27 于等待剪头发间隙。
我觉得 2020 年的末尾,能看到这样的一部电影,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
12 月份,我还是写了 5 篇原创文章,在写回忆录的前提下,我居然没有鸽,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真的是有感而发。因为我又闻到了网络暴力的味道。
网络上的有些人在用自己的想象和最脏的恶意去揣测那个确诊的女孩。
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警钟长鸣。
要谨记呀:舆论啊,一边倒的错误舆论,真的可怕。
这篇文章里面其实就是 12 月的生活气息。
总结
下面就是我这一年写的 58 篇原创文章,当他们以这样的形式展示在我面前的时候。
说实话,我觉得欣慰:
每一篇后面都有一个写作的故事,我对他们如数家珍。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觉得 2020 年对我而言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年。
但是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在普普通通的一年里面,还是有很多闪光的点、很多难以忘怀的瞬间。
这是平凡日子中闪光的点、难以忘怀的瞬间和 58 篇原创文章,就组成了我的 2020 年。
好了,终于写完了。
突然不知道怎么收尾了。
于是我去翻了一下前面几年是怎么写的。
2013 年是这样的:
结果,2014 年我没有去哈尔滨,也没有出国。
2014 年,我是这样写的:
哇,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甚至都能想起 2014 年 12 月 31 日的那个晚上。
我在宿舍写文章,小易来宿舍找我,叫去我他宿舍听歌。
他说他哥哥马上要过生日了,他哥哥非常喜欢张学友,于是给他买了一张专辑。
2015 年,我是这样的写的:
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我去了不相信眼泪的北京。
2016 年是这样的:
我怀念西单正对着长安街的那个天桥。
在那个天桥上,我曾经思考过很多东西,也曾经什么都不思考的看着繁华的长安街。
2017 年是这样的:
2018 年是这样的:
2019 年是这样的:
你看,回忆录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当你回望的时候,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生活过的印记。
2021 年,其实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了。
在这一年里面,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不过没关系,都翻篇了。
如果你需要什么祝福的话,去看看李文亮医生的最后一条微博评论吧。
此时此刻,下面一定全是来自全国网友祝福的话语。
如果一定要我写个什么祝福的话。
那么。
国泰民安。
那么。
祝你幸福。
我发现前几年都会用这个图片来结束一年的回忆录。
今年也用它吧,与君共勉:
亲爱的读者,我的 2020 就是这样了。
我知道你肯定没有看完,也不知道有没有和你记忆重叠的地方。
可以把你对 2020 年的回望,2021 年的期望,留在留言区,让我也看看你的 2020。
以上。
--- why 2020年12月31日,于成都。
本文参与了 SegmentFault 思否征文「2020 总结」,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