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架构设计的每个步骤,进行总括的描述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很多活动的统称,它是“架构设计过程”中第1个大的工作步骤。

需求分析活动输出的“需求”,必须涵盖功能、质量、约束这三个方面,这些是后续设计活动所需要的。需求分析工作涉及的“技能项”较多,总体而言可总结为“两纵三横”

2 领域建模
领域建模,是以提炼领域概念,建立领域模型为目的的活动。领域建模实践的精髓是“业务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模型”,理解了这个理念,评审领域模型也变得再自然不过了。
领域建模活动的输入:一是“功能”,二是“可扩展性”具体要求。

功能指目前所需要的,可扩展性指以后需要的说到底,都是“功能”,因为领域模型必须能支持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现在的功能”,还应该支持随着业务发展而出现的“未来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就是驱动领域建模的因素,以及评审领域模型的依据。

3.确定关键需求

架构面前所有需求一律平等?不可能。关键需求决定了架构的大方向。

具体而言,为了确定“关键功能”,一要关注“功能需求”,二要研究“约束需求”;为了确定“关键质量”,一要关注“质量需求”,二要研究“约束需求。

4.概念架构设计
概念架构是高层架构成果的核心,框定了架构大方向,是甲方规划、乙方投标的评定关键。

概念性架构界定系统的高层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性架构意在对系统进行适当分解,而不陷入细节。借此,可以与管理人员、市场人员、用户等非技术人员交流架构。概念性架构规定了每个组件的非正式规约及架构图,但不涉及接口细节。

概念架构设计要“直指”的、以之为输入的,是“关键需求”。
针对不同需求(功能或者质量),需要运用不同“技能项”,鲁棒图建模、目标-场景-决策表,非常实用。
概念架构设计的“输出”是“1个决定、4个选择”:
  1)决定如何划分顶级子系统;
  2)架构风格选型;
  3)开发技术选型;
  4)二次开发技术选型;
  5)集成技术选型。

5 细化架构设计
细化架构和概念架构的关键区别之一是:概念架构没有设计到“模块 + 接口”一级,而细化架构必须关注“模块 + 接口”。

4.2.6 架构验证
如有必要,需要进行架构验证。
架构验证的输出成果是“架构原型”。和一般的开发不同,架构原型的开发不是要完美地、无Bug地实现功能,而是在“细化架构”的总体指导下,仅把存在“风险”的那些设计尽早开发出来,然后通过执行测试等手段判断“风险”是否解决,如下图所示。


六子
393 声望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