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自微信公众号:前端早早聊,原文链接

前端早早聊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达观数据的王力国,不同其他讲师所在的大公司,也许很多人没听过达观,简单介绍一下:达观数据是一家专注文本智能的人工智能公司,在上个季度刚刚完成 2.7 亿的 B+轮融资,公司规模 350+,前端团队规模 30+。

然后说一下我这个选题,实际上我是在三天前才知道有这么个主题的分享会,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看到讲创业公司的晋升经历的,实际上市场上大多数公司还是中小型公司,相比于大公司成熟的晋升体系,这一波人实际上是更需要交流的,于是我跟主办方联系期望临时加一个分享,也很感谢主办方给了我机会,于是大家今天就看到我了。

因为时间比较紧凑,所以 PPT 准备的不是特别充分,我就当是跟大家聊天一样聊一聊我过去几年的经验感想,如果有讲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讲一下大纲

为了保证大家能抄的走,所以会以一半道一半术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加入创业公司

什么是创业公司呢,创业公司就是在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形下,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的机构(来自《精益创业》)。总的来说就是账上的钱不多,团队规模也不大。创业公司有哪些比较意思的地方:

  1. 你伸腿就可以踢到 CEO,可以平等同高层进行直接的沟通,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
  2. 离客户离市场的真实问题更近一点,你甚至可能需要自己去为客户介绍自己做的产品,你可以知道你做的东西在帮助客户如何创造价值;
  3. 流程简短,你想做的事通常可以被快速落地,我在达观做了很多事都是领导或者 CTO 完全放权给我做的,我甚至不需要对任何人汇报;
  4. 观察公司/团队/市场的发展规律,组织架构拆分,资源调配背后的规律;
  5. 接触大量的实践机会,跟随公司上市….(毕竟所有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开始的);

但是创业公司也是很残酷,它是非常客观的结果导向,你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你就可以从公司那里拿走多少回报,这个关系是强正相关的。我们的晋升方式里有一项是员工互评,换句话说你想要晋升,你需要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我的晋升过程

因为今天毕竟是讲晋升,所以我先把我个人的晋升过程跟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第 1 段:因为我大学一直是在玩 .Net 技术栈,大家知道 .NET 找工作并不容易,所以我的秋招就光荣的挂掉了,同学都有大厂 Offer 了,那个时候觉得很没面子,就想着我还是快速学习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然后去另一个城市的小厂面试,不过很可惜,因为我只学习了一个多月的前端,我连实习生面试都面不过,后来阴差阳错前端负责人又给了我一次面试机会,最后加入了这个技术实力非常硬核的公司 DaoCloud,我当时是团队里最差的水平。

第 2 段:因为当时比较闲,我就在容器团队里学习大量容器编排技术,最后觉得发展有些瓶颈,我就选择了跳槽。又是阴差阳错,我再一次扎进了创业公司,我去面了两次试,拿到了一个 Golang、一个前端 Offer,因为 Golang 不是很熟悉,就选择了前端。

第 3 段:加入公司参与新产品启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我大概面试了一百多个技术同学。

第 4 段:然后就是带团队开发一个低代码开发平台,这个过程获得最佳技术奖,在一堆算法工程师里想要拿到这个奖还是挺费劲的,据我所知我是前端里的唯一一个。

第 5 段:再到 19 年底,我的工作中心就是架构设计,项目/团队管理,在后面会跟大家讲在没有 Title 之前我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第 6 段:开始解决整个技术部的问题,近期在做的设计系统/组件库。

认清自己能力: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满傲慢

  1. 在团队协作中,不要妄自菲薄,看低自己,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知识;
  • 比如自己代码风格好,就要尝试让你的同事也保持良好的代码风格。
  • 低调是优点,但是过于低调就不是了,它可能会让你错失很多机会
  1. 有自己的知识图谱,并努力补全自己的缺陷,比如你觉得自己审美不好,那就去逛艺术;不管怎么样,要记住一点,自满和傲慢是最大的缺陷,见过很多这种人,总觉得自己不得了了,但是他对产品的贡献力又一直很有限。
  2. 始终保持进步的态势,让自己处于历史的最佳状态,要有时刻接管产品/团队的心理准备。我一直觉得我过去三年很幸运,每次都能遇能在合适的时间进入核心产品研发团队跟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但是你得想想,每个领导都不傻,他选你一定是因为你在当时是最合适的。只要你保持在最佳状态,那么你在面对任何挑战或者机遇时候都可以做到非常自然接受和角色切换。

搞懂公司战略:像谈恋爱一样跟公司相处

  1. 创业公司的战略调整比较快,因此你需要有很强的适应,需要快速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如果你无法理解和认同公司战略,那么你就很难去落地战略。
  2. 公司核心成员在公开媒体上的发言通常代表了公司想要给外部传达的理念,这是 Golden Circle 模型中的 Why
  3. 公司一把手在内部会议上的战略调整通常包含了 Why 和 How,甚至还有 What,会比较容易理解
  • 比如达观在过去两年就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成功战略调整,从提供 NLP 底层能力到提供整套 AI 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内部也做了较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1. 遇到不决的时候,想想它是否跟公司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有很多同学喜欢做一些很酷炫的东西,最后发现大家都不买账,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和大家努力的方向反了。
  2. 公司的战略方向通常代表行业的风口,在风口上,真的可以事半功倍,也可以比较好的经济回报。

如子标题一样:像谈恋爱一样跟公司相处,谈恋爱就会有分手的可能,那么什么时候你应该跟公司分手呢?那就是你不认同公司战略的时候(注意是不认同,而不是搞不懂)。

做“未知”的事

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摸索用户的痛点,然后提供价值服务,所以在这个过程需要你不断做一些“未知”的事,这个过程有可能会经历挫折。

我是一个典型的福建人,福建人有一股精神叫做“敢为天下先”,就是他们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先做别人还没想到的事,这种精神非常勇敢,但这不代表你要做一个冲动无计划的行动派。

举个例子

PPT 里这个例子不算太好,当然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大家都在埋怨工作重复或者冲突,效率低下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些效率提升的工作。

做“肯定”的人

我主要讲两点:

  • 做“肯定不会离职”的人
  • 做“只说肯定句”的人

做“肯定不会离职”的人

  1.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些情况你会考虑离职?钱给不够,干得委屈。非常多年轻人会因为钱不够多而选择跳槽,大家应该会有这种感受,每周都有大量的猎头联系你,甚至有猎头会长期盯着你,你的诱惑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友商派过来的,可能给了你很高的薪资,但这可能是一个陷阱,你会成为公司之间竞争的炮灰。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并且也还有很多学习机会,那么“在薪资诱惑面前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搞技术的想要涨薪真的太简单了,你没有必要通过频繁跳槽来证明自己的身价。
  2.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公司里,其实你是可以预感到哪些人会离职而哪些人是不会离职的?事实就是:不管你怎么掩饰,只要你动了离职的念头,你就总会被人捕捉到,如果被上司捕获到,你非常有可能会迅速从第一梯队上被撤出。细心的同学可能会留意到我在第一段工作经历实际上没有获得快速的晋升,因为我多次向其它同事表示出了离职的意愿,那个过程持续了半年,导致我一直没有机会掌握核心资源。现在回过头看,我是面试官,我也不会招聘这种整天三心二意的人,更不会把核心工作交给这种人。
  3. 再一个就是你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口碑,口碑一旦破裂,很难修复,举几个例子
  • 你可以申请加薪,申请换岗,但是不要以离职作为要挟公司的资本,要知道长期来看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替代的;
  • 我有遇到那种提了离职后就在公司开始散漫工作,这种人口碑是很差的,你想想你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你会考虑这种人么。我也有遇到过非常有责任心的人,离职前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管他因为什么离职,在他的背调上我都会给他特别高的评价,在我之后的团队组建过程中我就很愿意拉这种人入伙;

    结论是:要么明确留下来,要么明确离开,不要让“跳槽”的念头在身上停留太久,提离职就一定要离开

送给大家一句至今对我仍然十分受用的话,这句话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导,也就是现在的 DaoCloud 产品总监,叶挺。

在我提出离职的时候,他跟我说的上面这句话,实际上这很好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跳槽之前搞清楚两个问题的答案:

  1. 你真的竭尽全力了么?
  2. 如果到下家也有同样的问题怎么办?你觉得团队代码很差就想跳槽,我想问问大家觉得有没有哪段工作经历里觉得代码特别优雅的么?你总归要权衡,小厂未必哪哪都差,大厂也未必处处完美。

做“肯定(不)可以完成”的人

在工作中不要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多说肯定句,少说疑问句,对于上司的疑问,要尽快作出准确的解答。

我在我的团队里定了规矩,所有人在关键事情上都不可以说疑问句,在大家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团队执行力变得特别强。我的建议是只要你有 70% 的把握,那么就要表现出 120% 的底气,给团队带来希望,哪怕有时候会犯错。让大家使用肯定句交流,不是让大家盲目自信,而是让大家养成快速的决断力,这种能力在创业公司很重要,因为机会往往转瞬即逝。

在你做的还不错的时候,你可能会慢慢开始充当管理的角色,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技术管理。

技术 VS 管理

  1. 我在工作第二年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做公开演讲,之后有一家上市集团旗下的科技公司联系到我希望我过去做他们的初始团队的前端负责人,当时我是直接拒绝掉,原因很简单,我才工作一两年,我也还想写代码,我可不想开始就走上管理道路。最近这一年多是我第一次真正带领十几个人的研发团队,但是效果似乎还不错,自己也快速得到了提升,即使这个过程我踩了很多坑,但我似乎改变之前的看法,我现在觉得技术和管理根本上是不对立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你在努力让团队更好,团队也在拖着你往上精进。
    1.1 有些人干了一辈子管理,仍然是一个平庸无奇的管理,有些人还未毕业就已经展露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就像早上第一位讲师一样,才 18 岁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成熟感,我觉得大家也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 90 后不年轻了,在各个行业都开始有 90 后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了,是时候多承担一些东西了。
  2. 我始终觉得技术管理的重点不是“管”而是“理”,这就像是你要将 A 河流中的水引入到 B 河流,你有两种方式
    2.1“管” 的方式是你命令大家一桶一桶水挑过去。
    2.2“理” 的方式是你跟大家一起努力挖一个最近的沟渠,然后让水自然流过去。
  3. 另外就是在你带团队之后,你就需要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学习,而不是吭呲吭呲一个人在家里学习。通过组织代码评审,技术评审,技术分享等等方式都可以让你和你的团队快速成长。
  4. 然后就是你要学会向上管理,很多人事情做的很好,但是总是得不到晋升,根本因为老板根本就不知道你做了什么。管理的核心的资源调配,你的上司就是你的资源分配者,先搞定上级再搞定下级,这非常重要。

领导力养成

我没有学过管理,但是过去几年我似乎总能笼络人心,大家愿意吭呲吭呲跟着我干,最近我在寻找原因,我发现这是因为一种潜在的领导力,

这是我在一个叫做《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为》的演讲上看到的,其实很简单,主要观点就是:有领导力的人知道为什么再采取行动,而不是采取行动之后找原因说服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别人在问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我会说“我们在帮助中国企业做智能化转型”,而不是我在做什么系统,用的什么技术。这是一种信念传递,用信念组织起来的团队,将会是卓越的团队。

深度 VS 广度

  1. 如果你发现你的工作是对某个技术(尤其是某些落后技术)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但是这项技术无法落地到其他公司,那么这种情况下你要非常谨慎考虑是否值得投入长期时间来研究。同时也应该避免成为某个技术的“死忠粉”而忽略到其他技术的学习,我过去一年多大概面试了一两百号人,里面有一些毙掉的原因是“我最爱 React,我可不要学习 Angular”,“Vue 那么简单,有什么好学的”,你会发现他们对某些技术有较大偏见,并且很难接受自己擅长领域之外的技术侵入,这很可怕,就像井底之蛙。
  2. 你需要明确知道你需要构建的知识体系,不仅是栈内,还有栈外(还包括很多非技术的知识)。
  3. 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实际上背后考察的是学习能力,你能否在有限时间内搞懂某项技术并将它商业化,这需要平时的不断的自我训练,我想很少会有创业公司会长期养着一个“偏科生”。
  4. 在团队里如果你要想大家有影响力,尤其在还没有权威的时候(响亮的 title),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你的技术实力去换影响力,我的做法是带着团队去攻克一些很复杂的技术点,比如做几次大规模的性能优化或者做一些很硬核的架构设计,让大家明白这位年轻的管理者也是有很强技术实力的,让大家心服口服跟着你搞技术。

深度 VS 广度

不管我们是说广度还是深度,技术还是非技术,我们都需要有一些习惯来保持学习,跟大家分享几个我的习惯:

  1. 我几乎从来不迟到,除非睡过头了,哈哈,我会每天早 30 分钟到公司,看一看最新的技术新闻,Gthub 的更新,你可以不用每个都学,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尤其是领域内的新闻,这让你在做技术调研或技术选型时候很有帮助。
  2. 我非常认同死马的观点,就是你即使已经开始带领团队了,也要保持编码习惯,这是我们吃饭的最基本的本事不能丢,我现在还在保持大量的编码和审核代码工作,即使很多时候可能不需要我也可以搞定,这可以让我时刻对技术保持敬畏之心,也能够明白“人间疾苦“,不轻易说出“这不是很简单么”这种话。
  3. 我有一个长期保持的习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的书包里经常会放一本书,只要不读完它我就不会拿出书包,每天上下班背着厚厚一本书我就只想赶紧读完它。

最后大家可以看一下右边这张图,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极客时间是我目前觉得是国内在线技术课程做的最好的一个 APP,它的课程很少,但是每一个课程都制作非常精良,我有一段时间发起一个“薅羊毛”的行动,号召整个团队所有人去学习极客上面的各种技术课程然后内部进行技术分享,那很有效,团队的技术水平在很短时间内就有一个比较好的提升。

其它晋升技巧

  1. 要有超强的执行力,不仅要说到做到,还要尽力做到最好,绝对不可犹豫不决;
  2. 同样的错误坚决不犯两次,不管是多高级还是多低级;
  3. 要多和客户,多和产品设计沟通,不要用程序员思维去做产品;
  4. 保证身体素质良好,尤其在创业公司,没有人会把关键事务交给一个经常生病的人,智商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拼的就是体力;
  5. 多读书,我毕业三年买了上百本书,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也看了大几十本,知识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更坚定的决策;
  6. 交好人行好运,我刚进入达观还没进入核心团队的时候,一个 VP 在群里发一个问题,希望得到前端的帮助,我看大家都没回复,我就自告奋勇去帮助 VP 做了一次前端分享,然后没多久,就要组建一个新的产品线,我和这位 VP 在洗手间就把这件事定了,现在看起来这很有意思;
  7. 做一个靠谱的技术人(技术靠谱,为人靠谱),短信邮件秒回;

推荐一本书

Scott 让我推荐一本书,我昨晚找了一下我的书架,发现只有一本书我读了不止一遍,就是这本《月亮与六便士》,可能很多人也已经读过,我第一次是小时候读的,最近几年又读了几遍,发现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

它能给我一种力量,一种在你做不寻常事时候的精神支撑。

谢谢大家


稀饭52
20 声望4 粉丝

愿将来的你不会讨厌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