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通过以太网通信的主机,可以用 集线器 或者 交换机 连接起来。无论集线器还是交换机,端口数量都是有限的。普通交换机一般有 4 口, 8 口、 16 口或 24 口,最多也有 48 口的。

这是一台典型的 48 口交换机:

现在问题来了:当主机数量超过端口数后,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将多台以太网设备连接起来,组成更大的网络:

那么,组建以太网一般采用什么拓扑结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冲突域的概念。

冲突域

我们知道,集线器是一种很低级的物理层设备,本质可以理解成共用导线。因此,连接在集线器上的主机,不能同时通信。如下图,当主机①与主机③正在通信时,其他主机是无法通信的:

如果一个以太网区域内,多台主机由于冲突而无法同时通信,这个区域构成一个 冲突域 ( collision domain )。很显然,连接在同个集线器下的所有主机处于同一冲突域,它们的通信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交换机就不一样了,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目的 MAC 地址转发以太网帧。由于交换机端口内部不会共用导线,因此不同端口可以同时通信。如下图,就算主机①和主机③正在通信,但并不影响其他端口上的主机:

这时,主机④仍可以向主机②发送数据,完全不受任何影响;但其他主机不能给主机③发数据。

因此,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回到前面的拓扑图,由于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是独立的冲突域,而整个集线器是一个冲突域,因此整个拓扑构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冲突域:

由于集线器无法隔离冲突域,因此现在已经很少用了,更不用说通过连接多个集线器来组网:

交换机级联

级联是连接多台以太网交换机的传统方法,只需用网线将交换机端口连接起来。以两台交换机为例:

图中的两台交换机,各有一个端口通过网线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左边主机与右边主机通信,都需要通过中间的这根网线,共享带宽。因此,在左边主机看来,右边主机都在一个冲突域内,左右两边通信效率较差。

尽管如此,同个交换机下的不同主机,冲突域是独立,因而通信效率更高。

由于左右两边的主机通信都要经过中间的网线,这根小水管应该最先面临瓶颈。那么,如何提高左右两边的通信带宽呢?一根网线不够用,那就两根嘛,分别插两个端口。

这样的双线级联结构,左右两边的通信带宽理论上可以达到原来的两倍,不够还可以再加。

交换机堆叠

有些交换机还支持堆叠,堆叠一般通过专门的堆叠口和堆叠线进行:

以堆叠方式连接的交换机,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外部看来就是一台,如上图。因此,堆叠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是独立的冲突域。此外,堆叠端口带宽也比普通网络端口大得多,更不容易遇到瓶颈。

美中不足的是,不是所有交换机都支持堆叠,而且一般只有同个品牌型号的交换机才能堆叠。此外,堆叠对交换机距离也有要求,不能离得太远。

连接方式优点缺点
级联实现简单; 节约成本; 距离基本不受限制; 兼容不同品牌设备性能较差
堆叠性能更好; 信号不易衰减实现困难; 投入较大; 距离受限; 要求同一品牌

小菜学网络】系列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小菜学编程】,敬请关注:


fasionchan
188 声望8 粉丝

慕课网专栏《Python源码深度剖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