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工作七年,毕业也七年多了,现在回想起来,看看当年在校时,老教授每周一上午的研究生讲座实录,当时比较困惑,也无心听讲,觉得老师不教实战的东西,现在回头看,其实老师说的都是做事的方式方法学,一通百通,是不为过的。是涉及任何行业领域都可以达到精通的理论指导。
年少时目光短浅,只一心羡慕他人在外实习拿着一天100的薪资,不好好搞学问,现在看起来简直是愚昧至极,在该读书的年龄就应该拼尽全力好好读书。而不是急功近利。总有一天收获自来。

如今三十而立,还不时的惦记老师当年的语录,希望从中获取一些智慧的启迪。

老师背景是研究人机交互从软件的角度做用户界面工程的。

老师语录分享给大家:
第一 讲论文写作,从拟题开始:
说一下你们的申请:题目太大,太泛,没有针对性,缺乏吸引力,这样的题目说它是博士论文或国家级项目也不为过,内容同样过于空泛,全是空话,大话,都不知所云,别人能理解你想干什么吗?
至少在研究基础部分,需要说明这是建立在国家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基础上。俗话说,拉虎皮,扯大旗,有粉不朝脸上贴。我的两个申请书已经把问题和解说得很明确。总之,两人提的申请书题目太大我都不理解你俩想干啥,感觉你俩是天外来客,不接地气!
首先,你们基于什么,想要解决啥问题?这问题具有哪些特征?为啥现有的理论、方法、技术无法解决这问题?存在的研究缺乏哪方面的特征,而不能解决该问题?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解决方案?为什么要基于什么?这个什么具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来解决你的问题?

第二 学科研究方式:
对于任何工程学科,例如软件工程,界面工程,网络工程,知识工程等,最重要的是胸中有条主线。一条指导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methodology of development。例如经典的OO开发方法学 = USDP + UML(USDP = Unified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第三
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有序的活动集合,旨在达到一个目标。目标通常具有一个属性集合,我们希望通过一个过程,来满足这些属性。
一般地,这个过程包括一系列模型变换的活动,需求模型(目标,why)概念设计模型(交互的内容,what),具体设计模型(交互的形式,how),以及软件代码(交互的实现)。
在此,我推荐阅读IBM的OVID,简单、实用,易于理解,this is the first lesson。

第四:
老调重弹,界面设计分两个阶段: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
前者指交互内容,意指用户可以操作的信息对象,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以及需要呈现给用户的信息内容,所有这些必须用一种与使用上下文(用户,任务,软硬件平台,使用环境)无关的抽象形式表示。
后者则涉及到用户如何与系统交互的具体形式,需要在一个具体的使用上下文中指定界面的look-and-feel,如具体的用户群特征,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特征,具体的软硬件平台(e.g. Android)等等

第五:
我上传了一个设计公司内部使用的界面设计指南,有点老,但可以了解什么叫指南。指南有两大类,平台指南是开发平台的公司,如微软和苹果的指南,具有一般性。开发应用的公司( 如我上传的)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某类应用指定特殊的设计准则。
希望所有同学,包括博,硕,都看一遍指南。就知道如何设计一个差不多的界面了,以及为啥要这么设计。想要设计一个称得上好的界面,那是需要经验的。看此指南的另一个目的是少说外行话。

第六:
想一个问题,如果要把这个设计过程自动化,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这样的自动工具就是一个翻译器,有两个输入源:概念设计的某种表示,和具体的上下文的表示,通过翻译算法将其翻译为具体设计。这个翻译算法主要表示了指南的知识和规则,android实现了物理设计到代码的翻译,它使用XML来描述界面的物理设计,输出界面的实现代码。
我们的从底向上的实现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如何把抽象表示翻译为android翻译器(interpretor,compiler,translator,and etc.)可以接受的物理设计形式。已经存在许多这样的研究和开放翻译工具,希望大家去找来做实验,才能理解个中技术之奇妙。

第七:
任何事情都是有基础和路线的,需要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不要去盖空中楼阁。
如果你有天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翻译器的原型,可能就是在别人的研究上修改或增加了一点东西,总结,提高一下就是一堆好论文。
第八:
希望大家能不加怀疑地follow me, why not?因为我具有20万行的C++经验,因为我在一年时间可以写20篇文章,我最烦的就是一行手工写代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手工的事情搞点自动化。
第九:
首先要有感性认识,去找一些著名的界面自动设计工具来看看。
作为一个使用者,看看这些工具有啥能力,输入使用了什么形式,能产生什么输出,学习的第一件事不是创新,而是follow,如果成天想着创新,你就犯了左倾冒进主义。
follow开始于找和自己目标接近的技术看,理解,实验,而不是去找一堆书来看,在你理解不了技术时,再去找相应的资料,这是事半功倍的办法,也是从德国鬼子那里取来的经。
第十:
再教你们一招,老外很注意收集备忘录,这叫组织知识,每个group都有一堆历史记录,每个新来者都要求去看记录,看完了,大概这个group在干什么,需要什么就差不多了解了。有个方向叫知识管理,就是如何开发计算工具支持收集、整理、管理、推送组织知识的。


LanLan_Guo
14 声望4 粉丝

研究报表已经7年有余,略懂一二。期望能够成为报表专家,为大家能够提供报表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