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
- if - else只适合在3层之内使用
当条件判断较多时,可以首先考虑使用switch
interface
当判断条件还可能动态增加时,可以考虑将switch进一步优化,引入接口interface,将代码与数据分离:
创建一个map:
- key: switch的case值
- value: 对应的实体类
- 抽象出通用方法,变成一个接口,统一入参和返回值
- 主实现类controller类就是将type值传进去,获取到对应的实现类,然后调用抽象出来的方法,这样无论增加多少个case, 都不会改变主逻辑代码
每个类单独实现接口,互不影响
db setting
- 用db setting表的方式加载type对应的实体类
这样做到了配置数据化
- 如果case中的实现类需要动态变化呢?
解决方案: 将case的实现用动态语言完成,并且将代码写在db里
- db里保存的是代码
- 启动的时候初始化所有的实现类,以节省时间
- 主实现类controller类里主逻辑代码不变,但额外提供一个初始化map的方法
- 如果需要新增的case和实现类,修改db,调用更新map的方法,重新初始化(甚至可以写一个后台编辑脚本发布的功能)
总结
- 架构设计和需求相关,不仅要会技术,还必须懂行业,要知道需求在可见的时间里会变化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不同的程度来给出不同的方案
不要过度设计:
- 有方案不代表当前必须做,能把设计提前比需求快一步,就很好了
学会给自己的代码分级,是让自己进步的最好的办法.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
- 面向功能编程
- 面向性能编程
- 面向复用编程
- 面向未来编程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