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是给大家总结了如何输出一段文字,如何把知识通过文字写出来,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以及最后自己的一部分分享。
为什么用金字塔结构
-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成金字塔:在书写或者表达的时候,需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归类分组,构建成一个金字塔。例如去买东西,买香蕉苹果可以归类为水果,土豆胡萝卜归类为蔬菜。
-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表达的时候要自上而下,先要说出结论。这样大家才能够立刻明白你要表达什么,否则如果不按照自上而下,对方很可能不能立刻明白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究竟要说什么。
-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从底层开始,将句子按照逻辑顺序组成段落,段落组成章节,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某几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句子组成同一个段落,其中可以将这几个句子概括表达出来;然后会整理出来几个段落,这几个段落能够共同组成某一个章节的单一思想,就行了一个章节;进一步的,章节再次概括归类形成了整个文章的主题思想。
- 文章中的思想,需要符合一个规则:纵向,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思想的概括;横向,每个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 逻辑顺序:时间,空间,程度(重要性)。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内部逻辑关系)
- 纵向关系,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在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之下的层次上,在横向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 横向关系,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演绎性思想组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论述句的主语或谓语所做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隐含的意义。例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归纳关系,归纳性论述中的思想可以互相关联,关键在于你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思想组中的所有思想,比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
- 序言的结构,序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读者,关于你正在讨论的主题他已 经了解或将要了解的相关信息,从而引起读者的疑问,这个疑问也是整 篇文章将要回答的问题。
如何构建金字塔
- 自上而下法(最容易的方式),首先构思出主题,根据主题设想出主要疑问,逐个写出疑问的回答,再说明该主题的背景原因,提出一些产生疑问的冲突,引导读者针对冲突产生疑问(前面设想出的主要疑问),进而在回答这些疑问。沿着金字塔继续向下思考,是否会产生新疑问,并逐个回答,针对为什么的情况要回答具体原因,依然按照金字塔向下思考,丰富内容。
- 自下而上法(当没有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顶部),首先列出所有要点以及问题,再找出各个要点/问题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针对这些要点问题总结归纳出原因,得出结论。
- 初学者注意事项,先尝试自上而下法;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首先思考序言,不要省略这一步,要避免开始论证时还在想背景或冲突;将背景放到序言中,首先告诉读者你的背景,而不是到文章主题中;关键句层次上使用归纳推理比使用演绎推理更容易使读者接受你的观 点,因为归纳法更易于理解。
序言的具体写法
- 序言的故事结构,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吸引读者兴趣,为了让读者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
- 引入背景的时机,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 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当读者同意你的观点后,引发了读者的回应,为什么给我讲这个?进而引出背景中的冲突。“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 使读者提出“疑问”。
- 序言应当采用“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
-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序言必须包含故事所需要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 序言的常见模式,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 问句)。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 演绎推理的步骤,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则表述是针对的 是第一则表述的主语或谓语,那么就说明这两则表述是相关的;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也可以是另外一种步骤: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
- 归纳推理,进行归纳推理时,大脑首先要发现若干事物(思想、事件、事实)的共性,然后将其归结到一起,加以说明。正确定义一组思想。
- 应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性的名 词。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无共同 点)的思想。
-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某种共性。
应用逻辑顺序
-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一组思想中,要按照行 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 须采取的行动。另外步骤不宜过多,最多五个,多了别人看着也烦,也不容易看懂。主题句是要达到的结果,表述思想的顺序与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致。
-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 片想象某事物时的顺序。创建逻辑结构,建立起结构后,就可以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向右的顺序来逐一描述各个部分了。在处理逻辑结构时经常会想象一下与之相关的逻辑过程,尤其 是在对已有结构提出修改建议时。也可以用结构顺序的概念检查在分组过程中是否有逻辑错误。
- 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这是你对一组因 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聚集在一起的事物进行陈述或分析时采用的顺 序,比如3个问题、4个原因、5个因素等。表达者常常会将思想简单罗 列出来,缺乏深入思考。首先创建分组,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问题列入一组。然后,在每组中,根 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该特性最明显的问题排在第 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辨别、调整不恰当的分组一个假定的分组,辨识其正确的分组基础,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
概括各组思想
-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缺乏思想”的句子对读者而言枯燥无味,难以持续吸引读者的注意 力,不能引导读者继续往下读,读者可能根本无法了解你想表达的思想。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 说明采取行动后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所具有 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 说明采取行动的结果/目标,比如说处理战略问题,可以修改为指定明确的长期战略。在表述行动、步骤、流程等时,最简单的理顺思路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确实采取了这些行动,然后根据完成这些行动将产生的结果修改各个步骤的措辞,使之更明确、更具体。
-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界定问题
- 界定问题的框架,将问题展开,确定你的解决方案处于哪一阶段(已经提出了,还是已经被接受了)。提出适当的疑问。检查序言是否说明了界定的问题。检查金字塔是否回答了疑问。
-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问题的四个要素: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现状(R1,非期望结果)。 目标(R2,期望结果)。
- 发掘读者的疑问,不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但不确定是否正确。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发 现方案行不通。制订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 开始写序言,定问题的框架大多会按照逻辑顺序列出问题的各构成要素,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些要素用在序言中。只要遵循从左到右再向下的原则即可,读者最后看到的通常是冲突部分。
结构化分析问题
- 从信息资料入手,无论客户存在什 么问题,都从分析全公司或全行业入手。
- 读书笔记 从书中得到了什么 如何输出自己的思想 如何构建思想,将其变为金字塔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输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横向 纵向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思路 逻辑顺序 。 时间顺序 。 结构顺序 。 程度顺序
- 和自己的关系 。 很少书写 。 更多表达 。 如何表达 表达什么 。
下面这个是读完这本书的最后总结写了一段,整理出来,算是学习的一个阶段的输出。
今天是阅读《金字塔原理》的第七天,也是跟着大大们一起的第一本书,按照第七课要求,输出下笔记,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路。
首先说说这本书,主要给我这样个小白讲述了如何去书写出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如何按照金字塔的方式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构建出金字塔的模式,书写过程中的如何能够吸引读者的技巧。其实也是如何构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把自己要思考的一些问题逐层自上而下分解,或者头脑风暴出来的东西归类,自下而上总结,不一定是书写,也许是自己做事学习的方式方法,比如你想要买股票基金,肯定要首先去学习股票基金基础知识,自下而上的搭建出来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养基的方法,这个只能是边摸索边总结。
其次在说说和自己的关系,以前读书很多时候都是大段大段的copy到自己的有道云笔记上,顶多自己写点小的针对copy过来内容的总结,这次变了,按照广大老师的方式,读了这本书,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已经开始书写这段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无聊的东西。其实把书中学习到的知识,总结起来用到实际过程中,终归是好的,有益于自己的。
最后聊聊如何用,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书里有很多技巧,什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逻辑顺序,都十分基础,写这段之前,列出要写的要点,并把他们归类分组,列出提纲,每段讲哪些内容,按照什么顺序输出?可是我很少写东西,所以觉得更加适合我的是一些面对面沟通的场景,实际上是一致的,在和别人沟通前,也要整理下自己要说的要点,把要沟通的内容归类,按照何种顺序去与对方沟通,是按照时间顺序,结构顺序还是程度顺序呢?每次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尝试去沟通,去实际的体验下究竟用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书上写的不一定都对,但是实验过来才知道它到底对不对是么?
这是第一次输出了这么多文字,希望不是最后一次,后边没事写写,在忙乱中静下心来去思考,每天提高一点自己,一年后便是1.01的365次方倍的自己了。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