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指向的问题,因为涉及知识点较多,在初学时总是不甚了解。文档看多了反而晕头转向,今天反复看了波老师的文档,借此机会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最开始初学时,有一种说法,深得我心:谁调用它,this就指向谁。
这里的“它”是指函数,谁调用这个函数,这个函数里的this就指向谁。
这种说法,也对,但不全对,只概括了this指向的一种情况。在后期开发的过程中,更意识到了这种说法的缺陷。
this指向是在什么时候确定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this指向是在什么时候确定的?
让我们回顾执行上下文
。执行上下文在创建阶段,做了三件事情:
- 创建变量对象
- 建立作用域链
确定this指向
🆗,既然this指向
是在执行上下文创建阶段
确定的,那么执行上下文又是在什么时候被创建的?
- 执行上下文可以简单理解成当前代码的执行环境,它会创建一个作用域;
- 执行环境分为全局环境、函数环境和eval(多数时不用,可忽略);
- 全局的执行上下文在script代码一开始运行时就创建;
- 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在
函数被调用时
创建;
当我知道了“确定this指向->执行上下文创建阶段->函数被调用”这一套之后,我尝试着问自己,
“调用函数发生了什么?”
我没有立马答上来,我便意识到我还需要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结论:this指向是在执行上下文创建阶段确定的
❤大家也可以理解成“ this指向是在函数被调用时确定的 ”,但是一定要牢记调用函数会创建执行上下文,然后才是确定this指向
。
this到底指向谁呢?
因为this指向是在调用函数时确定的,那么一个函数的this指向,可以非常灵活。下面的例子,同一个函数,由于调用方式的不同,this指向了不一样的对象。
var a = 10;
var obj = {
a: 20
}
function fn() {
console.log(this.a);
}
fn(); // 10
fn.call(obj); // 20,使用call改变了this指向
除此之外,在函数执行过程中,this一旦被确定,就不可更改了。
var a = 10;
var obj = {
a: 20
}
function fn() {
this = obj; // 这句话试图修改this,运行后会报错
console.log(this.a);
}
fn();
一、全局对象中的this
全局对象的this,是一个较特殊的存在,指向它本身,也就是指向全局环境。
// 通过this绑定到全局对象
this.a2 = 20;
// 通过声明绑定到变量对象,但在全局环境中,变量对象就是它自身
var a1 = 10;
// 仅仅只有赋值操作,标识符会隐式绑定到全局对象
a3 = 30;
// 输出结果会全部符合预
console.log(a1);
console.log(a2);
console.log(a3);
二、函数中的this
- 在一个函数上下文中,this由调用者提供,
指向由调用函数的方式决定
。 - 如果调用者函数,被某一对象所拥有,那么该函数调用时,内部的this指向该对象。
- 如果函数独立调用,那么该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undefined。
- 在非严格模式中,当this指向undefined时,它会被自动指向全局对象
要准确地确定this指向,找到函数的调用者以及区分它是否是独立调用十分关键。
// 为了能够准确判断,我们在函数内部使用严格模式,因为非严格模式会自动指向全局对象
function fn() {
'use strict';
console.log(this);
}
fn(); // fn是调用者,独立调用
window.fn(); // fn是调用者,被window所拥有
再来个困难点的例子:
var a = 20;
var foo = {
a: 10,
getA: function () {
return this.a;
}
}
console.log(foo.getA()); // 10
var test = foo.getA;
console.log(test()); // 20
test()
作为调用者,尽管它与foo.getA()
的引用相同,但是它是独立调用的,因此this指向undefined,在非严格模式下,自动转向全局window。
var a = 20;
function getA() {
return this.a;
}
var foo = {
a: 10,
getA: getA
}
console.log(foo.getA()); // 10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this.a)
}
function active(fn) {
fn(); // 真实调用者,为独立调用
}
var a = 20;
var obj = {
a: 10,
getA: foo
}
active(obj.getA);
三、使用call,apply指定目标this
JavaScript内部提供了一种机制,让我们可以自行手动设置this的指向,就是call
和apply
。
❤大家在理解call和apply的时候记住,要理解成调用一个函数,指定this为目标对象,而不是让对象调用一个不属于它的方法。
function fn(num1, num2) {
console.log(this.a + num1 + num2);
}
var obj = {
a: 20
}
fn.call(obj, 100, 10); // 130
fn.apply(obj, [20, 10]); // 50
call与applay后面的参数,都是向将要执行的函数传递参数。其中call以一个一个的形式传递,apply以数组的形式传递。这是他们唯一的不同。
四、构造函数中的this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
// 这里的this指向了谁?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erson.prototype.getName = function() {
// 这里的this又指向了谁?
return this.name;
}
// 上面的2个this,是同一个吗,他们是否指向了原型对象?
var p1 = new Person('Nick', 20);
console.log(p1.getName()); // "Nick"
通过new
操作符调用构造函数时,会经历一下4个阶段:
- 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 将构造函数的this指向这个新的对象(原构造函数独立调用,内部this指向undefined);
- 执行构造函数的代码,为这个对象添加属性、方法等;
- 返回新的对象;
当new
操作符调用构造函数时,this其实指向的是这个新创建的对象,最后又将新的对象返回出来,被示例对象接受。因此我们可以说,构造函数的this,指向了新的实例对象。
五、箭头函数中的this(特殊)
MDN官方解释:
- 引入箭头函数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更简短的函数并且不绑定this。
- 箭头函数不会创建自己的this,它只会从自己的作用域链的上一层继承this。
- 箭头函数表达式的语法比函数表达式更简洁,并且没有自己的this,arguments,super或new.target。
- 箭头函数表达式更适用于那些本来需要匿名函数的地方,并且它不能用作构造函数。
- 由于 箭头函数没有自己的this指针,通过 call()、apply()或bind()方法调用一个函数时,只能传递参数,不能绑定this,他们的第一个参数会被忽略。
重写call/apply/bind方法
区别
- call和bind可接受多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this指向的目标对象;
- apply只能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this指向目标对象,第二个参数是一个数组,存放函数使用的参数;
- bind返回一个函数,call、apply立即执行;
bind实现了函数柯里化,可以分两次向目标函数传递参数
;
call
// call
Function.prototype.myCall = function (context, ...args) {
if (context == undefined || context == null) {
context = window;
}
console.log(context)
context.fn = this;
console.log('this', this) // myCall的调用者,是一个function;
const result = context.fn(...args);
console.log(context) // 对象,包含this指向,和执行的函数;
delete context.fn; // 可能是因为引用类型数据更改了原来的变量,需要delete
console.log(result) // 函数执行的返回
return result;
}
const obj1 = {
basicNum: 1,
sum: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this.basicNum);
}
}
const obj2 = {
basicNum: 10,
}
console.log(obj1.sum(2, 3));
console.log(obj1.sum.call(obj2, 2, 3));
console.log(obj1.sum.myCall(obj2, 2,3));
apply
// apply
Function.prototype.myApply = function (context, args) {
if (context == undefined || context == null) {
context = window;
}
context.fn = this;
const result = context.fn(...args);
delete context.fn;
return result
}
const obj1 = {
basicNum: 1,
sum: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this.basicNum);
}
}
const obj2 = {
basicNum: 10,
}
console.log(obj1.sum(2, 3));
console.log(obj1.sum.apply(obj2, [2, 3]));
console.log(obj1.sum.myBind(obj2, [2,3]));
bind
// bind
Function.prototype.myBind = function (context, ...initArgs) {
if (context == undefined || context == null) context = window;
const _this = this;
return function (...args) {
context.fn = _this;
const result = context.fn(...initArgs, ...args);
return result;
}
}
const obj1 = {
basicNum: 1,
sum: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this.basicNum);
}
}
const obj2 = {
basicNum: 10,
}
console.log(obj1.sum(2, 3));
console.log(obj1.sum.bind(obj2, 2, 3)());
console.log(obj1.sum.myBind(obj2, 2)(3));
补充特殊情况,请思考
const obj = {
birth: 1990,
getAge: function (year) {
let fn = y => {
console.log(this); // obj
return y - this.birth;
}
console.log(fn.prototype); // undefined
return fn.call({ birth: 2000 }, year);
}
};
console.log(obj.getAge(2020)); // 20 or 30?
按照之前的说法,call改变this指向,那么答案便是2020-2000,应为30;
但是,fn是箭头函数,本身没有this对象,同时也没有原型对象
,无法使用call改变this指向;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