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迎新

如果说书是一扇门的话,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那文字就是开门的钥匙,钥匙在手,才有可能打开那扇门。

与一般的钥匙不同的是,每一个字都是一把钥匙,一个个字连成钥匙的长队,专注地持续不断地把握和拧动,门才会轻轻地开。懒惰的人,不用心的人,投机取巧的人,不尊重文字的人,忙于俗务的人,一心追逐利禄的人,是无法把握完整钥匙的,偶然在门上捣弄几下,只能听到钝钝的敲门声,门不可能应声而开,那书里的世界也就无从展现。

有很多在门口徘徊的人,心里残存着开门进门的念头,可视线锁定在另外一个方向和目标上,脚步更在不停地奔波,两手不停地劳作。相对于冷清的书的世界,那些方向和目标实在过于热闹,光怪陆离,灯红酒绿,诱惑无比,没有多少人抵挡得了抗拒得了。

书一如既往地沉默,淡定和从容无与伦比,门也傲然静立和关闭。愿者自来,来了方知此处世界的宏大和精深,远胜过诸般热闹。

书就是书,不做广告,不故弄玄虚,不招摇炫耀,不自我吹嘘,以静静等候的姿态,随时恭迎敲门的人,再全力铺陈古往今来历久弥新的精彩和深刻。

最害怕时间的书

书最害怕一样东西,就是时间。

本来,书还害怕虫,害怕尘埃,害怕水与火,害怕诋毁、诽谤和妄加之词。后来书想通了,这些,都只是一时的伤害和蒙蔽,伤得了皮肉,却无损于筋骨。顽固如书,坚韧如书,正直如书,睿智如书,根本无须在意,存与不存,亦是天意和造化,如同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命矣。

而时间完全不同。

时间之公正、苛刻、无私和无情,像一面面无形的筛子,一遍遍地筛选和淘汰,任何事物都无从逃避,包括自以为是的书。自以为是,是书与生俱来的欠缺,以一嘴之滔滔,企图征服偌大的世界和读者。效果如何,暂且不论,一旦面临时间的洗礼,别说藏拙,就连极其微小的阴影也现形无疑,非斩杀于马下不可。部分斩杀也就罢了,彻底地抛弃才是真正的悲哀。

怕归怕,时间不因为怕而手下留情,反倒愈发严格和黑白分明。前者无奈,倒提醒了纷纭的后来者,慎重些,严谨些,精辟些,别匆忙成书为上。

书的悲哀时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竟然沦落为装饰品。这是书所想不通的,以书的智慧,也无能为力。

自古以来,书的定位是知识,去向是人的大脑,几无争议和板上钉钉。书本身,并不是终点,以书的形式进入读者的大脑,引导和启发了言行举止,才是书的目的和初衷。可装饰品是什么呢?满足某种欲望的华而不实,衣物的部分功能体现,遮丑和美化,行的是糊弄和欺骗之实。如此大相径庭的两个极端,残忍地合二为一。

想起某个时期,诸多人等上衣口袋挂钢笔的数量;或者又某个时期,耳垂上,脖颈上,手指上,手腕上,金灿灿一片好辉煌;或者又某些人等,不入校门就取得的高等学府证书,如出一辙的效果。

在书,一定是深以为悲哀的,欲哭却无泪。那是书的悲哀时刻,要是能掌握自个命运的话,只怕早就迈着痛心的步伐,以死明志了。

学问和知识,在脑,在心,在言,在行,在修养,在素质,独独不在门面。不看书,岂能明白这个道理?


岁月峥嵘走过
34 声望2 粉丝